1、课 题:找次品(二) 第 2 课时 总计第 节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图表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2. 适度抽象,借助图表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下面说法对吗?1从3件物品中找1件物品,至少要用
2、天平称2次才能找出来。( )2有5颗外形一样的珍珠,其中1颗是次品,并且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1次能把它找出来。 (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2。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请学生说说“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2)学生分组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记录在表格中。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3)汇报结果。(板书)分成8份,重的一端是次品,称4次。分成4份(2、2、2、2) 称3次。分成3份(3、3、2) 重的一端有次品,称2次。分成2份(4、4 ) 称3次。根据学生的
3、汇报完成表格。每次每边的个数分成的份数至少要称的次数(4)观察表格,寻找最简洁的方法。 物品分成3份,要称的次数最少。2活学活用。用刚才的方法找出10个、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看看最少需要几次?(1)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2) 交流反馈。10个(3、3、4),称3次。11个(4、4、3),称3次。(3)小结。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份,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这样不但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寻找方法,再到组内交流,最后借助课件进行演示,对多种方案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提炼出最优化的方法,
4、整个过程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三、巩固提升1112页做一做。有28瓶水,其中27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它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先独立思考解答,再全班交流。28瓶(9、9、10),不平衡,盐水在重的一端,再称;平衡,盐水在10瓶中,分成(3、3、4)再称,至少称4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2练习二十七第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3练习二十七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分析讲解。【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找次品”的方法和规律。并应用方法熟练的解决“找次品”的系列练习。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方法怎样?1. 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要称的次数最少。2. 能够平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