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知道角有大小。2、 在观察,操作,比较等交流活动中,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3、在欣赏物体表面上的角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爱国情怀。教学重点:认识角及其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开、合拢有关。教学准备:三角尺、活动角、长方形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创设情境
2、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看,这里的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呀?(学生自由说)2、引入课题引导:请大家看两位小朋友,他们手里已经做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叫五角星和三角形呢?小朋友说有5个角和3个角,那什么是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和期盼。)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 认识物体面上的角。引导:哪位小朋友来指一指三角尺3个角在哪里?指导:角可以怎样指呢?请看老师指一指。让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互相指一指。2、 抽象图
3、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有角呢?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你找到角了吗?谁能上来指一指。说明:我们可以把物体面上的角画下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这些图形都是角。3、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教师示范画角。现在老师来画一个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角边说:先点一个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看清楚了吗?你们会画吗?请闭上眼睛,用小手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睁开眼睛,看看你和老师画的一样吗?(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师:角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请打开课本在84页找一找,看谁最先找到并记住角的各部分名称。交流:学生汇报角的各部分名称,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顶点、边,让学生同桌互相
4、指一指三角尺上某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提问:请观察这里的角,它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追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你觉得边有什么特点?(强调边是直的)4、认识角有大小。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活动角。请小朋友用两手捏住两条边,把角变大一些,再变大一些。(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引导:能把角变小一些吗?(学生操作)提问: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又是怎样把角变小?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画角,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尝试在头脑里画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形成角的表象。鼓励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做小老师,介
5、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 做“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做,再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然后再指出角的顶点和边。2、 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数一数角,在括号里填一填。交流结果,并说说第一个图形那两个为什么不是角,第三个图形为什么只有两个角。3、 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怎样比出来的。交流:可以看两根针各张开了几格。4、 做“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题中的角可能与三角尺上的哪个角一样大,再用三角尺上的角比一比。小结:角有大有小,而且角的大小可以比较。5、 做“想想做做”第5题。拿出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照课本的样子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展示学生折出的角,并比较大小。指出:角的大小比较,只要比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两边张开得一样,角就大小相等。四、总结提升,欣赏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今天谁的表现最值得你学习?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同学们,只要你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最后王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道思考题,课后大家回去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