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 目的为明确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过程,组织好危害识别和风 险评价工作,全面识别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制 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 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 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3 定义3.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 根源或状态。3.2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 3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
2、后果严重性的结合。3. 4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全过程是 否在可接受的范围。3. 5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3. 6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4 评价组织与职责4.1 主要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 组1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4.2 安全生产科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 评价分析,负责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 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4. 3 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积极参与风 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4. 4 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 员进行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 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4.5X 作小组组成及职责4. 5. 1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组成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生产总监任副组长, 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及作业人员为成员。4. 5. 2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职责全面负责本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根据确定评估对 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选择科学、合理的评 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
4、果确定重大的安全危害,提出风 险控制的措施,列出危险、有害因素清单,制定风险评价报告,落实重大事故 隐患的整改。5 工作程序和内容5. 1 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 的原则,风险点可按照区域场所、生产工序、设备设施及重点部位等进行划分。2) 操作及作业活动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 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 险点。2、风险点排查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 查,
5、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 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 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5. 2 危险源辨识1、辨识方法1)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釆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o 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 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2) 针对设备设施等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2、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6、:1)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3、危险源辨识1) 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 全员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2) 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 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
7、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3)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 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 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 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 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4)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 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
8、检查项目,列岀检查 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5. 3 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方法公司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2、风险评价准则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 以下要求:1)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4)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 相关方的投诉。3、风险评价与分级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
9、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髙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 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可接受 风险实际进行划分。E 级5 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D 级4 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车间、班组、岗位管控。C 级3 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 需要控制整改。B 级2 级橙色髙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 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A 级1 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 应立即整改,
10、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 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4、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1) 违庾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 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3)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4)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及以上的;5)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5、风险点级别确定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髙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5. 4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1)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
11、施、个 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2)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 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3) 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 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 理措施。4) 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 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 术能力等方面。5) 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 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6)
12、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是否产生新的风险;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 解决方案;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5.5 风险分级管控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1)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髙管控层级越髙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 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 术含量髙、风险等级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2)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
13、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3、风险告知1) 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 栏, 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2)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 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 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6 文件管理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
14、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 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 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7 分级管控的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1) 毎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 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2)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3)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4)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 一步提高;5)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
15、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6)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 有针对性。8 持续改进1、评审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 不和公布。2、更新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1)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2)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 评价;3)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4)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5) 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 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9 沟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会议等形势,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 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 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 员进行培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