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30 讲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 1| “ 天下为公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识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经济:甲午战争后 ,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政治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各种改良救国方案均遭失败。 (3)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 (4)个人努力:孙中山早期活动 , 思想由改良转向革命。 2过程 (1)提出: 1905 年 , 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 “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 立民国 , 平均地权 ” 。 (2)阐发:在民报 发刊词上 ,
2、 纲领被阐发为 “ 民族、民权、民生 ” 三大主义。 3内容 纲领 含义 民族 主义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 清朝封建 统治 民权 主义 创立民国 通过政治革命 , 推翻封建帝制 ,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地价 , 涨价归国家所有 , 由 国民共享 易错提醒 “ 平均地权 ” 不等于 “ 平分土地 ”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 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 , 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 , 由国民共享。平均地权的实质是实 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 , 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 4评价 (1)进
3、步性 是孙中山受到美国 “ 民有、民治、民享 ” 思想启迪 , 提出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 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 , 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 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 不能解 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 1表现 (1)辛亥革命: 1911 年 , 辛亥革命爆发 , 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 , 1912 年建立了中华民国。 (
4、2)法制建设: 1912 年 , 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 “ 二次革命 ”“ 护国运动 ” 和两次 “ 护法运动 ” 。 2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 )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2)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伸出 援手。 (3)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 , 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转变。 2标志 1924 年 1 月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确立了 “ 联俄、联
5、共、 扶助农工 ” 三大政策 ,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 自求解放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 一般平民所共有 ,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 义: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 实行 “ 耕者有其田 ” 的政策。 易误辨析 “ 平均地权 ”“ 节制资本 ” 并非倾向社会主义 “ 平均地权 ” 是孙中山解决中 国土地问题的方针 , 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节制资本 ” 的目的是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二者的出发点都是要解决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问题。 4评价 (1)
6、进步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仍然属于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范畴。 图解历史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发展 理解 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20 世纪初 , 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 ? 一 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 , 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 , 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 ? 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 , 也
7、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史料二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 , 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盖民族主义 , 对于任何阶级 , 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史料三 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 , 孙中 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 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 , “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 , 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 , 相调和 , 以致革命成功之后 , 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 , 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 ,
8、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 , 来联络一致 , 共同动作 , 互相扶助 , 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 “ 种族革命 ” 即 反满,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狭隘性。其虽调 动了人们的革命热情,但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 (2)史料二反映出孙中山发展了民族主义 , 增加了反帝主张。 (3)史料三反映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及其特点 , 注意史料中省略号的分层作用。省略后的内容说明了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史料运用 (1)史料一中的 “ 民族主义 ” 指的是什么?它对中国近代革命有何影响?史料二中的民族主
9、义相对于史料 一 中的民族主义而言 , 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提示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影响:有利于掀起辛亥革命高潮 (鼓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但不利于民族统一。新内容:明确 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 “ 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 ” 的原因。 提示 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 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的思想 , 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 , 顺利实现了改组。 史论归纳 1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从时
10、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 ,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 民大众的矛盾 , 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 , 结合中国国情 , 同情人民疾苦 , 呼唤社会公平。 (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 , 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 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 , 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不同点 内容 民族 主义 反对满
11、洲贵族统治 ,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增加了反帝、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 民权 主义 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 民生 主义 只提出平均地权 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 影响 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 对辛亥革命起到推动作用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指导国民革命的理论体系 ,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 展 相同目的 挽救民族危亡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点 内容 民族主义都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规定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作用 都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探
12、究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史料一 革命行动 , 欠缺人民心力 , 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 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 , 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 , 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 , 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 , 始有可望也。 ? 故国民革命之运动 , 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 , 然后可以决胜 , 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 史料二 革命的三民主义 ? 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 , 不是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 , 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 “ 唤起民众 ” , 那就是准 备革命失败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 “
13、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 ” 说明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 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 , 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 , 始有可望 ” 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2)史料二中 “ 革命的三民主义 ”“ 不是 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说明了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联系紧密。 史料运用 (1)史料一中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及革命的力量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 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大敌 , 逐渐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2)结合所学知识 , 谈谈你对史料二观点的认识。 提示 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如果不要农工政策 , 不 “ 唤起民众 ” , 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这一认识是正确的 , 中国民 主革命如果想取得胜利 , 必须取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 ,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唤起民众” , 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史论归纳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三大政策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孙中山通过总结民主革命经验教训 , 认识到欲求三民主义实现 , 必须抛弃依靠军阀、幻想取得帝国主义帮助的做法 , 寻找新的革命方法 和革命力量 , 因而形成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