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20232023年年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新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目 录考点帮必备知识通关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考点2 “斯大林模式”考点3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目 录考法帮解题能力提升考法1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考法2 “斯大林模式”考法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目 录素养1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苏联的崛起与崩溃 素养2 运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读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与 苏联的经济建设素养3 运用历史解释认识世界现代史上的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 高分帮“双一流”名校冲刺明素养知识贯通目 录育思维材料研析研析1 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战
2、时共产主义政策到 新经济政策 研析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对 中国的影响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影响2020海南高考,T16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新经济政策的特点2020江苏高考,T19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2016全国卷,T34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
3、夫改革的目的、措施及对其评价2017全国卷,T342018江苏高考,T18历史解释二战后苏联改革的成效及对其认识2019全国卷,T35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考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考点2 “斯大林模式”考点3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国内战争爆发,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2017海南高考第18题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苏俄急需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始时间1918年1921年3月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
4、易。2020海南高考第16题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违反了经济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强调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过渡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在以公有制为主
5、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经济运行机制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践效果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一、含义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二、形成原因1.内部因素(1)经济:苏联社会经济结构中小生产者占据优势,社会生产力落后。(2)政治:阶级斗争激烈,急需加强无产阶级专政。(3)思想文化: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4)个人: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
6、理论上的失误等。2.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威胁等。三、形成过程1.社会主义工业化2016全国卷第34题(1)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资金。(3)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19331937年)。(4)成就: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农业集体化2020山东高考第13题(1)目的:解决粮食危机,为工业化提供原料、资金。(2)过程: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3)结果: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为解决工业化建设急需的原料、
7、资金等问题创造了条件。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思维拓展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015全国卷第34题1.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2.国家实行高积累政策。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4.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四、特点1.经济(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政治(1)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2)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3.思想: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五、评价1.积极(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
8、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2)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3)苏联国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不但扫除了文盲,还培养了大批不同领域的专家。(4)使苏联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国力,与美国进行竞争。(5)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2.消极(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2016江苏高考第19题(3)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9、(4)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使得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其他国家发展受挫,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辨析比较 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列宁找到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执政时期,单纯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过渡思想:列宁的逐步过渡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思想;斯大林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背景措施结果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2018全国卷第35题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
10、益显现;1953年斯大林逝世。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经济农业:加大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后失败。背景措施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2019全国卷第35题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国营
11、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前期经济增长较快,军备力量大增,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缓慢,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背景措施结果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多元化”。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传播。造成政局动荡、经济滑坡、思
12、想混乱,民族分裂运动加剧,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解体。思维拓展 正确看待苏联的解体1.苏联解体是各种矛盾和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内因:从历史上看,这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2.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长期积累的矛盾,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的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脉络梳理 苏俄(联)实行的经济政策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必须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
13、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经济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关注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5.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6.要有全面的、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随意改变改革的重点。7.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处理好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特别要保持政治的稳定。考法1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考法2 “斯大林模式”考法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命题透视 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表现、影响,新经济政策
14、的内容、特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已考视角预测视角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影响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2.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示例1 2020江苏高考,19,3分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解析 本题从19211922年苏俄农民上缴实物税后自由交换的情况切入考查新经济
15、政策。由材料信息“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可知,实现自由交换的农民较少;由材料“1921至1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可知,实现自由交换的农民较少的原因在于其税收负担较重,C项符合题意。余粮收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A项错误。苏俄农民需要上缴实物税,说明各省没有保持经济独立地位,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规定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D项错误。答案 C命题透视 近五年高考主要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具体措施、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反思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之间的关系。备考时要重点关注苏联两个五年
16、计划的成就、农业集体化的作用及经济大危机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斯大林模式”的借鉴。已考视角预测视角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1.“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对其评价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示例2 2016全国卷,34,4分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 本题从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对苏联关注的增多切入,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非凡成就。经
17、济大危机没有对苏联造成破坏,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苏联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B项正确;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要求,排除D项。答案 B解题反思苏联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牺牲农业的利益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方面,这一模式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苏联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在第
18、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许多弊端,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导致企业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牺牲了农民的利益,后起的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全面认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真总结历史教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命题透视 近五年全国卷集中考查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措施、成效、影响等。备考时要掌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不同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及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关注苏联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已考视角预测视角1.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措施
19、及对其评价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成效及对其认识1.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2.结合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认识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的成就3.“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中的延续示例3 2017全国卷,34,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解析 本题从苏联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切入,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20、知,赫鲁晓夫改革承认农民的个体利益,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赫鲁晓夫只是对农业政策进行了微调,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并未改变,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运动发生在斯大林执政时期,D项错误。答案 A示例4 2019全国卷,35,4分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 500万1 230万蔬菜与瓜类4 700万1 300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解析 本题从
21、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切入,考查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成效。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的钢、煤、肉、蔬菜与瓜类等产量都没有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反映了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苏联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不出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苏联1970年计划实际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无法得出当时苏联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 A解题反思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构成了苏联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三者都是为了解
22、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三者的侧重点看,赫鲁晓夫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而戈尔巴乔夫侧重于政治体制。前两次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甚至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从备考角度看,赫鲁晓夫改革更为重要,因为此时中国也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素养1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苏联的崛起与 崩溃 素养2 运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读20 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与苏 联的经济建设素养3 运用历史解释认识世界现代史上 的三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 明素养知识贯通育思维材料研析研析1 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战时
23、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研析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斯 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对中国的影响素养1 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苏联的崛起与崩溃1.崛起从苏联成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联的快速崛起,既有时势使然的客观条件,也有领导人积极作为的主观推动。(1)从科技条件看,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从政治条件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其快速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从意识形态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平外交和以世界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主义,使苏联从内部和外部都获得了能够直接转化为软实力的强大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与美国并驾齐驱
24、,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强国。巅峰时期的苏联,甚至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了上风,一度让美国采取守势。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并没有让苏联人民充分享受到国家强大的成果。在经济上,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在政治和军事上,苏联重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将大量国家资源用于发展军事,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政治日益腐化,经济发展陷入停滞。2.崩溃苏联解体可谓“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苏联自身的问题是主要原因,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苏联:一是经济体制的弊端,二是政治体制的僵化,三是民族问题及矛盾,四是个人
25、因素的影响。(2)外部: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政策,二是美国的经济战略的推动。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与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苏联的崩溃展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教训,也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示例1 2020山东高考,13,3分下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
26、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可知,1932年相较于1928年而言,苏联播种方式中手播比例下降较多,马拉播种机播种比重小幅上升,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比重大幅提升,但手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故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主要为应对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B项。材料中播种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故D项错误。答案 C素养2 运用历史解释、史料
27、实证解读20世纪30年代西方 经济大萧条与苏联的经济建设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时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崛起的良机。当时的苏联采取了下面的对外经济政策:(1)引进技术。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包括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工业机械、金属加工、燃料动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农业灌溉工程、轮船和飞机制造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2)大量进口机器设备。这个时期,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了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70%销往苏联,193
28、2年这一比例达到90%。(3)重视“智力进口”。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被招聘到苏联工作。同时,苏联也派遣人员出国学习。(4)吸引国外贷款。1929 年之前,西方大国都不愿贷款给苏联。但在经济危机中,西方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苏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19291931年,苏联先后从西方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5)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提出合作共赢的建议。1933年,在世界经济会议上,苏联提出了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通过以上措施,苏联搭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普及的快车,利用西方经济大危机的有利条件,充分
29、调动国内外资源,实现了工业化起飞。同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对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造就了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示例2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 800人,其中包括许多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还从英、美购买了大量机器设备。这说明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大批专业人才C.苏联工业化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D.英、美为缓解困境向苏联输出机器解析 由材料信息“1932年”可知,此时西方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由材料可知,苏联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不仅引进了大批外国专家,还从英、
30、美购买了大批机器设备,这有利于苏联工业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A项中“西方国家的帮助”说法错误。B、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 C素养3 运用历史解释认识世界现代史上的三大现代化经济 发展模式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经历的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方面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
31、,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肯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示例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1956年的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超过了前一年的25%,同时资本投入
32、也增加了60%。虽然增长步伐在1957年慢了下来,但根据“1952年的固定物价”,第一个五年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产量达530万吨,生铁产量达580万吨,电力产量达90.3亿千瓦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非常令人失望。苏联农场800万工人生产的东西仅相当于美国农场400万工人生产的80%。应该强调指出,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
33、时消费品匮乏、昂贵、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大多数西方人也都承认,没有五年计划中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作出那么大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实施五年计划的相似历史背景,并指出两国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各自的特点。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当时两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一五”计划是在苏联援助下进行的,但中国吸取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
34、的措施,且当时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苏联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苏联农场800万工人生产的东西仅相当于美国农场400万工人生产的80%”“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匮乏、昂贵、质量低劣”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 背景:国民经济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政权都得到了一定的巩固;都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中国的特点:生产关系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得到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苏联的特点: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劳动
35、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研析1 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到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集聚战争资源上取得的成功以及这一战时体制中体现的某些“共产主义”的做法使得列宁一度认为,“应当用军事办法来解决经济任务”“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这一指导思想,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额,就是余粮额,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材料二在新经济政策中,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
36、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合作社的巨大意义。从实质上讲,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列宁论合作社材料解读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集聚战争资源;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征:带有某些“共产主义”的特点;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要内容:余粮收集制;表明当时实施普遍义务劳动制;是新经济政策部分措施的体现,即农民获得了产品的部分收益权,市场经济得到一定恢复;表明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两
37、则材料展现了苏俄(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凸显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运用【问题设置】(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并分析其实施的主要意图。(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宁对合作社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试答】(1)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意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2)看法:合作社的意义在于运用市场机制(商品货币关系);合作社是新经济政策发展的归宿;合作社等同于社会主义。让步: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研析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斯大林模式”
38、的形成及 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一与资本主义国家通常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搞工业化不同,苏联必须首先发展重工业。只有这条工业化道路才能保障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国家在经济上独立。从哪里得到大规模基本建设的资金呢?当时只能靠国内资金搞工业化。外债是很需要的,但西方帝国主义者只在有损于苏联国家主权的条件下才肯同意提供贷款。由于有社会主义所有制,苏联能够为了工业化事业而利用那些革命前作为经营收入、银行借贷利息等使国内外资本家发财的资金。同工业发展有切身利益的农民阶级也以自己的资金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提供了极重要的帮助。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伟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要求国家利用国民经济其他
39、所有部门的收入、居民储蓄(通过储蓄银行、公债等)。实行极严格的节约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苏联人民宁愿节衣缩食,去进行最艰苦的劳动。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材料二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发展什么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
40、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摘编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解读反映了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独特性;指出苏联的大规模基本建设主要依靠国内资金;阐述了苏联建设资金的具体来源;指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挤占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资金;指出了极严格的节约制度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指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了一些问题;说明我国认识到了苏联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材料一主要阐述了“斯大林
41、模式”的形成,材料二主要阐述了我国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两则材料凸显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材料运用【问题设置】(1)根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模式”的独特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斯大林模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十大关系发表的背景,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与苏联有何不同。(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的认识。【试答】(1)独特之处: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评价: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导下,苏联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其他国家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新路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有所了解。不同:中国注重农、轻、重三者之间的关系。(3)认识:经济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