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会喷出七色的火花。余光中余光中 部编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指导部编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指导一、语文学科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二、课标总目标 1.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2.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
2、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3.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三、课标分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4.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四、散文教学的功能和意义 1.通过散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能够起到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感情操的重要作用。2.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3.通过线索与思路的分析,能够启发学生
3、揣摩散文的构思和艺术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散文教学的这些功能和意义,体现了语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要求相一致。五、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托物言志,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五、散文的主要特点 2.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
4、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 所谓优美,就是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六、散文教学的策略 本讲根据散文的主要特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初步探析托物言志类散文教学的策略,以点带面,进而初步探析散
5、文教学的策略。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五单元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两篇课文为例。(一)找切入点,创情入文。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背景下创作的作品,其感情基调是不同的,有的温馨感人,有的透着淡淡的忧伤,有的积极奋进,有的满含悲愤。这些作品都是作家站在成人的高度和他所处的时代创作的,不少学生都缺乏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特别是在托物言志类文章中,作者所言之志委婉含蓄,因而找到一把打开学生进入文本通道的钥匙至关重要。因此,本人觉得找到切入点,创设与文本情感相符的情境,营造与文本相呼应的情感氛围,对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有着积极的作用。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教学紫藤萝瀑布,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找到切入点,创
6、设情境进入课文学习。大家都知道:“紫藤萝”和“瀑布”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不同属性的事物,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更不能合二为一作为文章标题。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题,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要把“紫藤萝”和“瀑布”放在一起,并且作为课文的标题?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思考,体会文章标题的美,学生们带着美景美情进入对课文的品读,也为学习这篇课文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一棵小桃树为例 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的导入,同样可以从课题入手: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植物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后,教师紧接着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却喜欢一棵小桃树,桃树那么“小”,他为什么喜欢它呢?设置悬念,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们也会在阅读的
7、过程中喜欢上小桃树,创设了与文章相符的情境,为下一步学习作铺垫。在散文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根据不同的文章,或不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便会有不同的导入。本人认为,在散文教学导入新课时,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托物言志类的散文,要读懂文章的情与理,尤其要找好导入文章的切入点,创设与文本情感相符的情境,或营造与文本相呼应的情感氛围。(二)把握线索,理清思路。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凡睹物之情,思路所及都可以联缀成篇。这就是散文“形散”的特点。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
8、这样强调线索的:“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构思艺术和文章的主旨,学生就会明白:文章所有的“形”都是为“神”服务的,这就是“神聚”。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所托之“物”是紫藤萝花。学生要弄明白所言之志,就先要把握线索,理清思路。作者先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花,在写十多年前院子里的紫藤萝花,又回过头来写眼前的紫藤萝花,开篇写眼前的紫藤萝花时又写到花瀑、花穗和花朵。本文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为线索,从抒写赏花之情到惜花之憾、到思花之感,一线贯穿、脉络分明
9、、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加之文章开头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不仅在内容上突出“我”的定点赏花,并巧妙引出下文,还与结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遥相呼应,这样更给人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感觉,还给人余音绕梁、余韵不尽的遐思。作者又以自己对紫藤萝花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将看似杂乱的片段串联起来,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线索的作用,并通过精心的提问设计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就把握了散文所言之“志”和散文“形散神聚”的写作特色。以一棵小桃树为例 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写了小桃树波澜曲折的经历,其中又穿插叙写了作者自己二
10、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文章看似拉杂,可读起来感觉文章浑然天成。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线索。明线是小桃树的经历,暗线是“我”的经历。明线、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托物言志显得自然感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得到完美体现。(三)抓关键词句,感悟深邃意境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诗眼和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是牵动制约全篇的关键点。诗文的“眼”实质上就是关键词句,而且是核心关键词句,是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题的关键词句。它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因为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所以更需要教师在课
11、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句来读懂文本,感受文本的深邃意境。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紫藤萝瀑布中写到“生死谜,手足情”这两个词。学生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才能体会作者在赏花时情感的变化。手足,比喻兄弟。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那么,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
12、”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句关键话,后来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要知道,本文写于1982年,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又重新焕发生机,欣欣向荣。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
13、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视野中去。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总之,教学本文,要抓住关键词句,要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写法,感受形、神、理一体的艺术境界。(四)品味语言,感受散文语言魅力。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通过品读词句使学生感受散文语言丰富的内涵。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
14、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品味散文的语言,我们不仅能感受散文语言的魅力,加深理解文章的意蕴,还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以紫藤萝瀑布为例 紫藤萝瀑布中写到:每一朵盛开了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句话中,“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又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梦幻愉悦之感。再如:紫色的瀑布
15、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萝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五)拓展延伸,模仿写作。拓展延伸文本是我们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写作五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这个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举一反三,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感情操。1.比较阅读,探究写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可以是前后语段的比较,也可以是几
16、篇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者同类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主题的比较,也可以是手法的比较。总之,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异,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规律,归纳要点。“比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加深理解,拓宽视野。这里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让学生学习掌握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1)教学内容简析:群文议题:散文中的托物言志 群文材料:一棵小桃树新叶蚕 群文特点:针对教学目标,有的放矢;所选三篇散文,都是托物言志类,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有
17、所不同。(2)写法探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呢?(托物言志)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情感、抱负、志趣。怎样品读这类散文呢?(找物看特点析品格悟志趣)以上文为例(学习四步法)面 2.小试牛刀,练习写作 情景再现:一棵小桃树中“我”的人生经历,和小桃树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作者少年时代努力奋斗,胸怀大志,很像“一个春天长上二尺来高”的小桃树,充满向上的朝气,小桃树就是作者的化身。作者谈自己的一些经历,表现自己所受的遭遇,隐隐地就将小桃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融为一体,更好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最后,“我”也从小桃树身上得到启示,借小桃
18、树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慨叹、理想。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习作要求:我们生活的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它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人生启迪。在你遇到挫折而迷茫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植物在你的心底停留?学习一棵小桃树或紫藤萝瀑布中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小作文,200字左右。习作指导:(1)想好要写什么植物,注意观察这种植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色彩等,并了解它的生长情况。(2)找到这种植物的主要特点与自己的志向或意愿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3)习作时,要细致描写植物的特点,对植物的描写是基础,表达志向、意愿是目的。描写植物的特点是为表达自己的志向、意愿服务的。(4)写好后改两
19、遍,力求做到文从字顺。结束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圣杜甫笔下绝美的诗句。“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草堂里就能欣赏到窗外积攒了千年的皑皑白雪,还能看到门外不远万里驶来的孤单船只。这两句诗给我们道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绝美绝深的意境,把我们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散文和诗一样,亦诗亦画,它是美的文学,它形散神聚,自由泼洒,它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间真情的种种感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进行散文阅读来体会与升华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索散文的美,走进散文的深远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谢 谢 聆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