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运动心理疲劳21世纪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主要内容第一节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第二节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第三节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第一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一、运动心理疲劳的概念在运动领域,心理耗竭也称身心耗竭或者崩溃,它是由于经常(或者完全,或者基本上)不能有效适应训练或比赛应激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的心理生理反应。但有研究者认为,在运动领域,“心理耗竭”的名称从字面来看有两点不妥,一是过于突出结果性状态,二是只含有消极意义。第一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一、运动心理疲劳的概念“心理疲劳”似乎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相关现象。第一,它可以较好地与生理疲劳相对应,分别说明两类相关但又不同的现象及其交互作用;
2、第二,如同生理疲劳一样,它更容易容纳积极作用,表达疲劳适应再疲劳再适应的适应性意义;第三,它更容易体现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突出结果(张力为,2007h)。第一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一、运动心理疲劳的概念心理疲劳的共同特点:第一,心理疲劳中包含一种耗竭感,包括身体的、心理的以及情感的。第二,这种耗竭感会导致个体对他人反应的消极变化,如冷嘲热讽,缺乏人性化,缺乏精力和同情心等。第三“心理疲劳具有成就感降低的特点,这会导致与运动成绩下降之间的恶性循环并使自尊降低进而产生退出念头。第四,心理疲劳是对持续压力的慢性反应,这与高压力下的偶然应激状态不同。第一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二、运动心理疲劳的表现第一
3、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特点二、运动心理疲劳的表现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一、认知情感应激模型第一阶段,情境要求:当运动情境对运动员提出很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大于运动员潜在的应对资源时,运动员就会出现应激,进而导致心理耗竭。第二阶段,认知评估:它是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和评估。假如评估者将应激情境看作威胁,那么他就会因为应激反应而精疲力竭。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一、认知情感应激模型第三阶段,生理反应:如果评估者持续将情境看作是威胁,应激就会使他的身体产生变化如紧张、易怒、疲劳。第四阶段,行为反应:生理的反应导致一些应对与任务行为,这是心理耗竭的行为表现。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一、认知情感应激模
4、型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二、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为提高运动成绩或者增强运动表现而进行的训练或锻炼,势必产生训练应激。运动员或锻炼者对训练应激的积极适应,会产生训练收获。对训练应激的消极适应则导致训练收获的滞后。由于缺乏训练收获,就会出现疲惫、过度训练和心理耗竭,进而导致运动员从所从事或者所喜爱的项目中退缩。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二、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疲惫、过度训练和心理耗竭合称训练应激综合征(training stress syndrome),而训练应激综合征是导致运动员退缩的直接原因。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三、投入模型个体参与体育运动的投入和所得的评价,可以分别用
5、来预测他究竟是继续参与这项运动还是心理耗竭乃至退出。这5个因素分别是:参与某项运动所获得的回报所付出的代价满意度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其他选择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三、投入模型运动员评价的结果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两种看法:如果他将所参与的运动视为享受,就会继续热情参与这项运动;反之,如果将所参与的运动看作是一种约束,则迟早会产生心理耗竭并退出这项运动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三、投入模型根据投入模型可知:运动员之所以喜欢运动,因为参与运动的回报高而其付出却相对少;运动员觉得参与运动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值得,因为他们获得了参与运动的体验;他们将其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投入到体育运动中,高投入得到高回报;此
6、外参加运动也给他们带来满足感。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三、投入模型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四、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科克利(Coakley,1992)认为,应激和个人原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社会因素对运动员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竞技运动的社会组织体系对青少年运动员造成的单一认同以及过多的外部控制,是运动员产生心理耗竭的社会原因。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四、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认为,心理耗竭的产生有两个社会原因:一是运动员发展体育运动以外的才能的愿望无法实现;二是运动员感到自己在生活中的选择权几乎都被训练和竞赛所控制。这两个原因很可能导致他们心理耗
7、竭,最终退出运动场。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四、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高度竞争的体育运动不允许青少年运动员发展正常的自我认同:他们对自己的认同几乎全部集中在运动中的成功上,而当他们受伤或失败时,随之而来的应激会使他们产生心理耗竭。竞技运动的社会组织机构抑制了青少年运动员对生活的控制权与决定权,这些因素也导致运动员产生应激和潜在的心理耗竭。第二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成因四、单一认同发展和外部控制模型并非每个运动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都会产生心理耗竭。有些运动员并不感到疲惫可能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运动员生活中的机会很少,他们不可能想象其他比体育运动更诱人的职业。第二,运动员由于参加体育比
8、赛而获得了许多其他人无法得到的机会。第三,取得成功的运动员会得到很高的奖励,因而也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并未意识到其他更诱人的选择。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一、心理指标的监测(一)自陈量表1.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20世纪70年代由麦克奈尔等人编制的一种自评量表,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精力、疲劳和慌乱6个分量表。20世纪90年代,格罗夫等人对POMS进行了简化和发展,增加了“自尊心”分量表。祝蓓里(1995)对简式POMS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建立了中国常模。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一、心理指标的监测(一)自陈量表2.马斯拉奇心理耗竭量表(Masl
9、ach Burnout Inventory,MBI)MBI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心理疲劳的纸笔测验。通用版从三个维度测量心理疲劳,包括三个子量表:(1)情绪耗竭、(2)去个性化、(3)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得分相互独立,不能相加。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一、心理指标的监测(一)自陈量表3.伊德斯运动员心理耗竭量表(Eades Athlete Burnout Inventory,EABI)EABI是在对有过心理疲劳经历的大学生运动员的访谈基础上编制的,包括6个维度,分别是:运动能力消极自我概念;情绪和体力耗竭;心理退缩;由教练员和队友引起的运动贬值;运动员与教练员期望的协调性;成就感第三节
10、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一、心理指标的监测(一)自陈量表4.运动员心理耗竭问卷(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ABQ)该问卷包括3个分量表,即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5.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晏宁,2003)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晏宁,2003)中也有对心理耗竭和心理疲劳两个因素的考察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一、心理指标的监测(二)反应时、两点阈、闪光融合频率1.反应时(reaction time)反应时指从刺激呈现到个体表现出反应的一段时间。2.两点阈(two-point threshold)两点阈指在皮肤上的两点承受触压时,能辨别为两点所需的
11、最短距离。3.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闪光融合频率也称临界闪烁频率,指刚刚产生闪光融合感觉的闪光频率。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二、生理指标的监测(一)脑波超慢涨落技术对于心理疲劳生理指标的监测,可以使用脑波超慢涨落技术(ET)。其有关理论与技术原理认为,神经介质与突触后电位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中枢内5-羟色胺(5-HT)浓度的升高是运动性中枢疲劳的主要原因。(二)情绪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心理疲劳都会发生情绪变化,而且应激也是所有心理疲劳的共同诱因。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二、生理指标的监测(二)情绪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
12、心理疲劳都会发生情绪变化,而且应激也是所有心理疲劳的共同诱因。一些主要的急性、慢性消极情绪体验的生理生化反应可以归纳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脱氢表睾酮水平降低,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下降,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血乳酸、尿素氮等水平升高,神经内分泌的平衡扰乱等。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监测时遵循的原则第一,综合应用多种监测方法比只用一种监测方法好,以利监测更加全面;第二,监测和评定应该长期进行,以便掌握动态发展趋势;第三,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应以自身对照为主,以使评定结果个体化。第三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监测第四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应当从产生的原因入手。根据心理疲劳模型的分析,运
13、动心理疲劳的产生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类。其中,外部的训练因素和管理因素是运动员心理疲劳最重要的原因自控感是运动员心理疲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控制运动心理疲劳,应当首先从改善训练方式和提高管理质量入手。同时,也要针对其他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系统调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四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一、设置短期目标设置短期目标有助于避免运动心理疲劳。二、变化训练方式变化训练方式有助于缓解运动心理疲劳三、变换休息方式变换休息方式有助于防止运动心理疲劳。四、寻求社会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有助于克服运动心理疲劳。第四节 运动心理疲劳的控制五、乐于接受自我乐于接受自我有助于减轻运动心理疲劳。六、合理补充营养合理
14、补充营养有助于预防运动心理疲劳。七、增强自主决策运动员增强自主决策有助于减少运动心理疲劳。八、实施系统监测采取系统监测有助于干预运动心理疲劳。文献导读1.解缤,姚家新(2010).专业运动员心理疲劳和心理耗竭的社会学成因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5(3),234-237.2.张力为(2007h).第十五章 心理疲劳与过度训练.见张力为,毛志雄(主编),运动心理学,(303-328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张力为(2010).心理学研究的七个方向:以运动性心理疲劳为例.体育科学,30(10),3-12.4.江晓梅(译,2003a).第25章 运动员的心理耗竭.见张力为,张禹,牛曼漪,江晓梅
15、(译)原著:理查德考克斯(Richard H.Cox),Sport psych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5th ed.),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第五版),(499-516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卢俊宏(译,2012).第21章 倦怠和过度训练.见季力康,卓俊伶,洪聪敏,高三福,黄崇儒,黄英哲,廖主民,卢俊宏(译)原著:Robert S.Weinberg,&Daniel Gould,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4th ed.),竞技与健身运动心理学,(391-407页).台北:禾枫书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