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时作业 30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 (2018 张家界高三统测 )公元前 6 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 “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 ” 这一观点 ( ) A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C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D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解析: 材料中反映的是人与神的相同点,没有反对天主教会,故 A 项排除;材料的意思是神和人一样,就是主张将神人性化,即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 人文主义思想,故 B
2、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哲学思想与否定宗教神学,故 CD 项排除。 答案: B 2 (2018 哈尔滨高三质监 )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 “ 议事会 ” 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 “ 顾问委员会 ” 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 “ 审判官法庭 ” 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精神出现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智者能言善辩 解析: 根据 “ 能够说服 议事会 采用他的政策 ”“ 能够在 审判官法庭 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 说明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人在民主 政治中辩论的作用,智者学派重视辩论能力主要是民主政治的需要,故 A
3、 正确; B 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不能体现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排除 C; D 项不是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排除。 答案: A 3 (2018 白银高三质检 )苏格拉底曾说: “ 安提丰 (注:智者的代表人物 ),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 ? 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 ” 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 ) 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 德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寡欲、无所求,和清心寡欲是吻合的,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4、 A 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物质富足等信息,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是人文精神代表,不服从神性,选项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答案: D 4 (2018 湛江高三期末 )苏格拉底倡导 “ 知德合一 ” 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 )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 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 的反思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尊崇,他认为知识可以转化为道德,这样就可以增强个人的理性,
5、防止个人私欲膨胀,这样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故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B 项正确。 “ 知识是人类生存之本 ” 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C 项错在绝对化,苏格拉底不否认人的地位和作用,排除。 D 项说法错误,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答案: B 5 (2018 西安高三调研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 “ 灵机 ” 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 ) 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人文精
6、神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罗塔哥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是要从人的视角看待世界,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 灵机 ” 是重视理性思考的作用,故选 D。材料没有提到宗教,所以排除 A;结合所学,普罗塔哥拉追求功利,忽视道德,排除 B; C 只是揭示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的遭遇,没有上升到本质的高度, 排除 C。 答案: D 6 (2018 烟台高三质检 )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 “ 什么是爱情 ”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 那就是爱情 ” 。这则故事反
7、映了苏格拉底 (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解析: 根据题干 “ 最大最好的麦穗 ”“ 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 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强调理性认识 “ 爱情 ” ,主张理性地认识自我, B 项正确。 A 项属于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排除。题干强调理性认识 “ 爱情 ” ,认识自我,与 “ 美德 ” 不符,排除 C。题干没有体现否认权威的信息,而是强调理性认识 “ 爱情 ” ,认识自我,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B。 答案: B 7 (2018 盘锦高三段考 )据基督教说上帝制
8、造了万物后,又造了人类去管理万物,人类是世界的中心;在文艺复兴时,思想家提出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出了人文主义。据此可知( ) A文艺复兴是对基督教的继承 B反对教权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C教会的腐败导致了基督教的衰 落 D文艺复兴利用了基督教教义 解析: 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是借助基督教教义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文艺复兴和基督教有本质的不同,不是对基督教的继承,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人文主义才是文艺复兴的核心,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未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答案: D 8 (2018
9、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联考 )瓦拉在论作为真正幸福的享乐一书中,认为世俗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人必须享受尘世生活的一切乐趣。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也说: “ 我们的一切行动,应以 快乐和幸福为最终目的。 ” 拉伯雷也说,追求 “ 自由 ” 和财富就是幸福。以上材料实质上是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 ( ) A倡导追求现世的幸福 B要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统治地位 C追求腐朽的生活方式 D揭露教会禁欲主义思想 解析: 莫尔和拉伯雷的语言无法体现 “ 倡导追求现世的幸福 ” ,排除 A;根据 “ 认为世俗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 ”“ 应以快乐和幸福为最终目的 ”“ 追求 自由 和财富就是幸福 ” 体现出追求幸福确立自
10、己生活方式,故 B 正确; C、 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B 9 (2018 南平高三统测 )彼得 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 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 ? 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 A反对彻底摆脱神学的束缚 B开始否定宗教神学的地位 C极力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 D借用宗教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人文主义,而材料中的 “ 神圣的东西 ” 应当是指宗教,因此材料表明文艺复兴是借用宗教来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故答案为 D 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ABC 项。 答案
11、: D 10 (2018 衡水金卷全国高三大联考 )路德对 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 1517 年 10 月31 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 ( )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 B信奉 “ 教随国定 ” 原则 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 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解析: 材料中 “ 路德通过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 ” 体现出路德对于教会斗争采用策略的灵活性,故 A 项正确;路德主张 “ 信仰得救 ” 的思想,故 B项错误;材
12、料中论述对教会斗争的策略,不是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故 C 项错误;路德主张信仰方式的变化,不是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1 (2018 景德镇高三段考 )“ 路德确信自己已经知道了如何获得上帝的恩典。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其他人迫切希望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 ” 路德所谓的 “ 内在恩典状态 ” 是指 ( ) A购买 “ 赎罪券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B “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 C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D虔诚信仰天主教会 解析: “ 获得同样的内在恩典状态并确保灵魂得救 ” ,联系所学可知,指的是 “ 信仰上帝即可得 救 ” ,故 B
13、 正确, D 错误;路德反对通过外在的繁琐的宗教仪式获得灵魂得救,故A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 “ 实现教会的民主化 ” ,排除 C。 答案: B 12 (2018 汉中高三阶段验收 )有学者指出: “ 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 该学者旨在强调 ( )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解析: 材 料强调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发生地区的不同,这也反映出两者的一些差异。材料中说 “ 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 ” 说明文艺复兴适用人群仅是富庶地区,而宗教改革则是一场比较深刻的思想革命,因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变革,所以 C 选项正确。 A 选项错在 “ 都 ” 字上,材料只提及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能代表所有的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两者的斗争对象的问题; D 选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 13 (2018 张家口高三调研 )阅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