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下二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及记录:依托鲁滨逊漂流记学习写梗概学习目标:1.了解梗概是对作品主要内容的大体介绍。2.发现并掌握写作品梗概的方法。3.能简练的语言向他人推荐好书。教学环节:基于目标,本次学写梗概大致设计以下环节:一、通过预习单,了解学生学情二、借助自学单,发现梗概要点三、课堂集中讨论,破解学习难点四、进行实战演练,对比教材修改五、聚焦单元任务,自选书籍创作01SPRING通过预习单,了解学生学情请同学们提前思考如下问题:1)什么是梗概;2)什么时候我们会读梗概,什么时候会写梗概;3)自学习作给出的提示,思考自己在学写梗概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通过以上三个问题,我们能基本了解学生对“梗概
2、是对故事情节大体的介绍”这一概念都比较清楚,对他们来说,学习的难点在于:1)整本书内容庞杂,如何区分哪些是“主干”,哪些是“枝叶”?2)如何处理“主干”和“枝叶”,写出一篇完整的梗概?这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具体的内容作为例子去支撑,学生单是看书上提炼出的方法,还是会一头雾水,理论实践两张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好教材中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破解难点。02借助自学单,发现梗概要点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听,缺少了自己探索发现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有必要借助自学单,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发现写梗概的奥秘。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我们可以
3、通过看他们的自学单,了解到不同程度学生能自学的深度。借鉴杨瑞霞和王文娟老师的自学单思路,我在最终版的自学单上使用了两个任务,等待学生探究。任务一:观察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目录,确定重点情节在整理目录时,按照“上岛前”“荒岛生活”“返回英国”将目录分为三列。请同学们在目录中圈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当学生画出重要章节后,便会直观地看到,“荒岛求生”部分是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板块,也应该是梗概中最详写的部分,前期冒险经历,后期回国经历,并非主要内容,简单概括即可。至于在荒岛求生部分中,哪些章节格外重要,必须保留,哪些不太重要,可以合并和删除,则可以上课时共同讨论。不同学生圈画的重点肯定不完全相同,正因
4、为不同,才有了讨论的空间,在讨论中,统一对“主干”和“枝叶”的标准。任务二:通过对比章节目录和梗概,原文节选和梗概,探究写梗概的方法。通过对比,学生能大体发现:一到五章内容,教材梗概只用了一段话写,而七八两章,梗概中用3-4段去介绍,由此可见次要内容可以用概括性的语言去总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要详细。细读表3,也会发现梗概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梗概会去掉细节性的语言,转用概括性的词总结。学生通过表格中发现的点会比较零散,上课时,教师可以重点把这些零散的梗概要点结构化,便于学生掌握,转化为长期记忆。03课堂集中讨论,破解学习难点这堂讨论课的目标是:1)了解梗概指一个作品的大致内容或情节的介绍。2)
5、能判断出什么是主要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3)能借助课文梗概,发现写梗概的方法,包括删除、合并、概括等。环节一:师生问答,了解梗概课前提问:请同学们来说说什么是梗概?生活中你都在哪些地方读到过梗概?这个问题一抛出,大家基本都能说出来:梗概就是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小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他想起曾看过的电影解说短视频,于是提问,这种类型的视频解说,是不是也是梗概?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就意识到,梗概的范围不只局限于书籍,对故事、电影、电视剧等主要内容的大致介绍,都可以称之为梗概。追问:思考梗概和读后感、借助小标题梳理出的情节链有什么异同?给小组时间讨论,通过交流,大家能发现梗概的重头戏是故事的主要内
6、容,而读后感的重点在“感”上,由故事本身,写自己的思考。小高提出:不论是梗概还是读后感,都要写主要内容+感受,但是这两个的比例不同,她说,在梗概里,故事的主要内容要占到4分之3,感想思考写一点就行,但是在读后感里,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概括只能占四分之一。最近数学正在学比例,很有意思,她将这个概念用在了这里。小张发言:与情节链相比,他认为两个的共同点都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主要内容,不同点是梗概是以完整的文章形式出现,而情节链以小标题的方式出现。环节二:呈现难点,合作解答呈现难点:展示预习单中同学们提到最多的“写梗概遇到的挑战”,请同学们借助自学单,小组合作,15分钟讨论以下2个问题:1)什么是主要内容
7、,如何找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次要内容?2)如何处理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写一篇完整而又精炼的梗概。时间到后,请各小组依次派发言人拿着梳理出了思路图,发表观点,前面说过的观点后面不再重复。针对第一个问题,小程组是第一个发言的小组,他们发现,判断哪些情节重不重要,可以看去掉之后是否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比如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必须要写出“安家建房”“畜牧种植”等情节,不然的话,读者不能知道他是如何在荒岛生存的,另外也必须写出“平叛乱,救船长”,不然就和下面回英国的情节连贯不起来的。小宋组:关于星期五,作者一共用了2-3章去写,写得很多,因此这也是要在梗概中写出的主要内容。小叶组:从发现野人脚印到
8、救下星期五这部分特别精彩,也可以说是主要内容。小王组:鲁滨逊漂流记读者最感兴趣的肯定是他一个人如何在岛上生活了28年,所以他在岛上的衣食住行肯定是要重点写的,而前面几次航海的经历,还有再次回国后的事情就没那么重要了。总结:根据各个小组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主要内容(故事主干)指的就是那些: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去掉后故事不连贯的情节;在全书中占篇幅长的情节;以及非常精彩的情节。而次要内容(枝干)恰恰相反;去掉后不影响故事的连贯,篇幅较短,没那么精彩。针对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思考的角度更加多样了。小温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谁+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结果来概括情节。有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删除,比如次要情
9、节,鲁滨逊是如何给自己治病的,还有一些修辞手法,人物的对话和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也要删掉。在小温组发言时,小叶提出了一个问题:鲁滨逊漂流记就是以“我”的角度写的,有很多的心理描写,如果都删了,文章就剩什么了。好的问题能推动大家的思考,进过小叶这么一问,大家就发现,我们要将文中重要的动作、心理描写用叙述性的语言概括,而非只是简单的全留或全删。小刘组:我们可以多用合并的方式,处理次要情节,比如书中有鲁滨逊写得好几篇日记,我们可以把他们合并成一段话来写。另外,一些细节也可以合并,比如节选里写鲁滨逊从船上拿了“笔、墨水、纸张、三四个罗盘、几台数学仪器”而在梗概里,就归纳成为“找到学多吃的用的东西。”小张
10、组:我们组发现梗概里的人称变了,在节选里,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但是在梗概里变成了第三人称。小黄组:我们组找到的点是关于如何过渡方面的,在书中梗概里,我们发现作者总是用时间词来过渡,比如“从前、有一次、等到潮水退了、很多年过去了、又过了几年、有一天清晨等”。我追问:是不是所有梗概都必须按照时间顺序写?机灵的小李立刻想到了例子:三体是她最近最爱看的书,但是这本书并不是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写,那写梗概的时候是不是也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先写过去的事情,再写现在的事情?在这个问题的推动下,我们发现了写梗概的另一个重要原则:要尊重原文写作顺序,不能随意提前或推后情节。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最终整理出这样的结构
11、化板书。最后一个问题:基于以上讨论,我们一起细化课本38页,写梗概的思路图。1)借助目录把握脉络,确定主干情节2)细读主干情节,圈画重要信息3)删减合并次要信息4)增加过渡,连段成文04进行实战演练,对比教材修改前段时间的练习题里,大家刚好学了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就来练一练,我把语文书都收了起来,请同学们翻阅原书,自己写一篇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这样安排,是考虑到这本书大家都读过,另外书上有样例,同学们写完之后可以再次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二次修改做准备。05SPRING聚焦单元任务,自选书籍创作小试牛刀之后,同学们就可以用学来的方法,为自己推荐的书写梗概,同时也是再为大单元任务“写好书推荐,在读书日发公众号”做准备。这次写作比上次写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难度要大,没有书上的案例可以参考,学生需要自己整理所选书目的基本框架,为了让学生能在正式写作前,对故事的主要脉络了然于胸,六年级的亓顺芳老师设计了如下学习支架,非常好用。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堂课的时间,当堂完成草稿。后期可以同伴互相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