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六下四单元古诗三首开启课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发布核心任务单元学习成功标准:1.自主学会单元字词,读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和为人民服务的2-3自然段,丰富语言积累。2.能够根据阅读内容的理解需要,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借助资料深入理解诗文的思想情感。3.阅读叙事写人作品时,能够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并说出人物的品质特点。4.了解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知道祖国的繁荣离不开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从而树立美好心愿,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心愿写下来,与大家分享。5.积极参加“奋斗的历程”主题学习活动,为成果展提供成果产品和设计智慧,策划、组织和参与成果分享会(
2、编辑主题诗集、参与朗诵会和心愿分享会)。学习诗歌,品先贤之志板块一 品读马诗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2.板书课题,交流创作背景。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1.想象体会“沙如雪”“月似钩”是一番怎样的景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讨论: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三、交流探讨,感受深义。1.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
3、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2.引导朗读悟情。板块二 品读石灰吟一、“吟”出诗题,弄清题意。1.出示“吟”字,结合更多诗题理解“吟”,引出诗题。2.说说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自主阅读思考,并说说诗句的意思。2.集体交流,练习朗读。说诗意,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交流探讨,体会诗人情感。1.“诗言志”: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2.全班交流:这首诗要表达的深层意思是什么?(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尚人格的写照。)3.再读悟情。板块三 品读竹石一、导入。1.导
4、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竹石。这同样是托物言志诗。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3.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幅图把竹子和石头画在一起,诗人又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现在,我们一起学习郑板桥的这首古诗吧!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诵读古诗,走近诗人。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2.默读古诗,说说自己理解的诗意。(1)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定”是什么意思?诗中“咬定”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5、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磨”和“击”各是什么意思?“坚劲”是什么意思?“任”和“尔”又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1.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竹石,其实是借助竹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劲、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崇高精神。2.拓展了解郑板桥其他作品。拓展搜集 布置展板一 一、总结三首古诗的特点:都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自己的志向,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二、学生梳理学过的古诗,总结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结合词句段运用一)三、总结这些常被“托物言志”的事物(意象)在诗词中通常所代表的品格。四、结合搜集的资料,阅读囚歌春天的故事,体会诗中人物的品质。五、课下拓展搜集“奋斗的历程”主题诗词,合作编写主题诗集,布置展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