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343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三,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和重大理论成果,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空坐标,知识主线,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近百年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独立、富强之路。线索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1)学造器物。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2)仿行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3)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线索220世

2、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纲要求,落实主干知识,研析考情考向,突破核心考点,课时作业,内容索引

3、,落实主干知识,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1.背景(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社会现实。(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代表人物(1)林则徐地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著作:四洲志华事夷言。(2)魏源著作:海国图志。思想:“ ”,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3)洋务派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3.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

4、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其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特别提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夷”字的使用,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还是洋务派仍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二)维新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突破了“器物”的限制。(3)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3.理论武器:进化论、西方社会政治学说。4.核心主张:抨击封建专制制

5、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变法,建立 制,发展工商业,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君主立宪,5.主要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出版_,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在维新变法期间,全力策划新政。(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宣传民权;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3)谭嗣同:是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天演论,提倡_思想,成为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孔子改,制考,进化论,6.影响(1)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2)通过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6、。(3)要求建立 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4)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具有启蒙意义。,君主立宪,特别提示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1)联系: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2)区别: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三)民主共和思想兴起1.背景(1)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2)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3)一些知识分子认识到推翻

7、清朝统治的必要性。(4)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兴起。,辛丑条约,2.表现(1)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1903年,章太炎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批判保皇立宪主张,邹容在革命军中宣传反清革命思想。(3)1905年,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将“建立民国”确立为奋斗目标。(4)19051907年,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 政体展开论战,为民主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使许多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事业。(5)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民主共和,特别提示立宪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名称各不相同: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

8、立宪派,无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坚持改良主义道路。,二、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反动的政治势力妄图复辟帝制。(2)思想:袁世凯掀起 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3)文化:新式学堂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4)阶级基础: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尊孔复古,2.兴起(1)序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鲁迅等。(3)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 。(4)运动中心:北京大学。(5)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青年杂志,民主与科学思想,3.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9、。陈独秀:科学与民主是当今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从历史进化的观点看,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李大钊: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鲁迅在 中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4.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文学革命运动。,狂人日记,(2)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

10、面,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 运动。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新文化运动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文化转型,疑难问答问:新文化运动是否摧毁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没有,只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十月革命前 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

11、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2)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发表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梁启超,庶民的胜利,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时期,各种“主义”蜂拥而入。工读互助团等社会实践的失败,使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2)传播方式三次论战: 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通过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

12、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组织学会:1920年, 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通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和举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问题与主义,李大钊,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趋势: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向 指导思想转变。(2)表现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陈独秀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3)影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社会改造

13、,归纳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2)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转变,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3)其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过程。(4)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1.道器之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有点像是包罗万象的统一性,是先天地之生的万物本原,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道”相对的是“器”,指各种派生的、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重道轻器”的思想长期占上风。要么强调要“以道御器”, 要么强调“道本器末”,即道是根本,其他一切是道的外在表现,器是从属的东西。孔圣人就明确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讲究“安贫乐道”。,教材断点补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课件.ppt)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