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

上传人(卖家):tanweifu 文档编号:535321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 第一节美国的军事战略 第二节西欧的军事战略 第三节日本的军事战略目标透视 1.了解美国各个时期的军事战略。2.了解西欧各国的军事战略。3.了解日本的军事战略。第一节 美国的军事战略 美国从其国家安全利益出发而制定的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层次,即美国的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战区(或军种)战略。美国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今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战略,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1945年至1952年的“遏制”战略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势力

2、瓦解,英、法受到严重创伤,而美国却大发战争横财,损失最小,抢占的果实最多,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急剧增强。另一方面,苏联影响扩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中国人民和亚洲一些国家人民民主解放战争不断胜利,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当时美国的杜鲁门政府确立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企图争霸世界的国家战略,并制定了新的军事战略,即“遏制战略”。这一战略的企图是一方面控制西欧、日本,巩固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包围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向亚、非、拉地区扩张;同时准备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常规战争。其基本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设想以原子武器为讹诈手段,准备打一场世界规

3、模的常规战争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一度垄断了原子武器,但仍认为,“如果爆发了新的战争,还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而把原子弹视为“战略武器库中的威力”。美国估计苏联在短期内不会有原子武器,更不会掌握投掷工具的生产技术,而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可以保持“原子优势”。因此,美国当时主张打常规战争,而把原子武器仅作为讹诈手段。(二)实行前沿军事部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海外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二战”后,美国不仅继续控制已有的基地,并且在一些战略要地不断扩建一系列新的军事基地。以图在接近苏联的前沿部署兵力,从东、西、南、北四面构成一个包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基地网

4、。这个基地网东面是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到南亚诸国建立军事基地;西面是位于联邦德国、挪威、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军事基地;南面是美国设在摩洛哥、利比亚、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土耳其等国的军事基地;北面是美国在其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等地建立的军事基地。从而形成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方位的战略包围圈。(三)组建区域性军事联盟,主张实施联盟战争 美国认为,要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必须联合其盟国的武装力量,实行联合作战。为此,美国一方面与许多国家订立双边和多边军事协定,组织区域性军事联盟。1947年9月2日美国与19个拉丁美洲国家签订了“里约热内卢公约”;1949年4

5、月4日与12个西欧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951年又和日本缔结了美日“安全条约”。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积极武装仆从军队,以加强其盟国的军事力量。朝鲜战争就是美国实行联盟战争的一个尝试。二、1953年至1960年的“大规模报复”战略1949年9月和1953年8月,苏联先后试爆了原子弹和氢弹。这种情况,不仅给美国在远东地区的联盟战略以迎头痛击,而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宣告了美国“遏制战略”的破产。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便立即摒弃了“遏制战略”,提出“大规模报复战略”。其主要依据是尽管苏联已试验成功核武器,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原子武器优势仍将在

6、美国一边;美国不需要在地面上和敌人进行一场耗费巨大的战争,完全可以依靠一支强大的核报复力量。“大规模报复战略”的主要涵义即通过大力发展核武器,保持美国核垄断地位,威慑苏联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一旦威慑失败,美国将以核力量为“剑”,常规力量为“盾”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报复,以夺取战争胜利;同时,把核威慑力量作为推行“战争边缘”政策的“王牌”,以图阻止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基本设想是摒弃第二次世界大战传统的作战原则和观念,主张要么不打,要打就侧重打一场全球性的核大战。以“第一次打击”摧毁对方重要的军事、工业等战略目标,使对方丧失还击能力。战争一旦爆发将从核袭击开始,随之实施登陆和地面

7、进攻。对于“不发达国家”的武装斗争,主要依靠当地反动武装进行镇压,必要时美国出动少量部队支援,并以核力量相威慑,推行“战争边缘”政策,阻止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不发达国家”的革命斗争。三、1961年至1968年的“灵活反应”战略20世纪50年代末期,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反美运动的发展,加之苏联已具备以核武器直接袭击美国本土的能力,遂使“大规模报复战略”面临严重的挑战。1961年初肯尼迪出任美国总统后,意识到“大规模报复战略”实际上已靠不住了。经过美国国内对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的激烈辩论之后,肯尼迪政府提出了“灵活反应战略”。约翰逊政府上台后,对这一战略的内容作了小的修改和补充。其总的战略企图是以核力量

8、为“盾”,以常规力量为“剑”,准备进行各种类型的战争,实行战争逐步升级,侧重进行特种、局部战争,以镇压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抵制中国的影响,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灵活反应战略”的基本构想:一是准备打包括特种战争、有限战争和全面核战争在内的各种战争;二是准备同时打“两个半战争”,即准备在欧洲以苏联为对手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在亚洲以中国为对手进行第二场大规模战争,在亚、非、拉地区打一场规模较小的战争;三是推行“互相确保摧毁”的核威慑战略,以求将苏联的大城市作为“抵押品”,遏制苏联发动核战争。为推行“灵活反应战略”,美国在部队建设和全球部署上,要求建立一支既能进行先发制人的战略核袭击力量,又

9、能在遭到对手核突袭后仍然拥有摧毁对手的“第二次打击力量”,并进一步增加常规兵力,全面加强海外兵力部署。四、1969年至1980年的“现实威慑”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的战略企图是建立一支充足的战略核力量为“盾”,以保持足够的常规力量为“剑”;把盟国推上第一线,美国退居第二线,在战略上做一些必要的“收缩”,推行“缓和”政策;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充实军事实力,增强本土战略预备队,重点加强欧洲地区,力图扭转被动处境,遏制苏联的军事扩张。五、1981年至1988年的“新灵活反应”战略里根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于1985年2月明确提出“继续奉行60年代制定的,根据苏联威胁的增长而采取的灵活反

10、应战略”,即“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攻防兼备的战略力量为“盾”,把常规力量作为实战的“剑”,全面增强军事实力,加强打一切战争的实战准备,以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和灵活机动的军事手段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在保持核威慑和欧洲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加强与苏联在空间领域和第三世界的争夺,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利益。(一)推行多层次威慑,强调常规力量的作用(二)强调打低强度战争,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三)侧重打常规战争,增强核威慑力量(四)改变打短期战争的设想,准备打长期战争(五)加强战略防御,更切实地发挥战略防御系统的威慑作用六、1989年至1993年的“超越遏制”战略 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全球战

11、略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第二,为了确保在欧洲的利益,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第三,为实现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七、1993年至2001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克林顿政府的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第一,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第二,突出美

12、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第三,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八、2001年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第二,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第三,注重美国本土安全。第四,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第五,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第六,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

13、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第七,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此战略下,美国单方面发动了对对阿富汗的战争,并操纵北约发动了对利比亚的战争,推翻了卡扎菲政府,以实现自己的全球战略。第二节 西欧的军事战略一、西欧的战略地位“二战”后,美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世界霸权,以对欧洲的争夺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各自在东、西欧集中最主要力量,使西欧成为双方进行持久、激烈斗争的热点,说明该地区在战略上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重要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的战略地位,无论从西欧所处的自然地理、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自然地理来看,西欧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

14、中海与北非相望,东与亚洲大陆毗邻,是控制欧、亚、非三大陆的中枢;从经济地位来看,西欧曾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基础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密集的现代化交通网与强大的海上力量,经济、科技力量的总和,仅次于美国;从政治地位来看,西欧的一些国家中有曾经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一直保持了一二百年的中立国家,有数百年的教皇国家和保护国。同为北约国家,有的拥有核武器,有的甚至没有军队;有的直接面对潜在敌人,有的却有缓冲余地;有的有殖民地,参与欧洲以外的政治和军事事务,有的却无所牵扯。如果这些国家所构成的“西欧”完全被美国所掌握,那就将呈半月形堵住俄罗斯通往大西洋、地中海、中东、北非的

15、海上门户。在陆上还可以威胁东欧,这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来说,是扼住俄罗斯以便称霸全球所必不可少的战略要地。反过来,如果西欧受慑于俄罗斯,北约组织就将瓦解,美国就会日趋孤立,美国对俄罗斯战略就将被打开一个重大缺口二、西欧战略思想和战略选择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洗礼,欧洲国家,不仅民主政权遭彻底破坏,而且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特别是几经反复交战的中欧地区几乎成了一片废墟。西欧昔日的一些大国同当年的帝国时代已今非昔比了。美国趁此天赐良机插足进来,这样既适应了争霸全球的战略需要,又迎合了西欧国家的要求。从此,美国插足控制欧洲,在欧洲国家称雄。另一个欧洲大国俄罗斯,虽然战争破坏也甚为惨重,但由于战后的

16、胜利势头却成了在欧洲唯一的军事强国。当然为了自身安全和革命的需要,它也不能容忍一个新的帝国在欧洲称霸。这样,欧洲就成了美俄两国争夺的重点对象。曾经是资本主义世界中心的欧洲,其战略思想是根深蒂固的。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当“二战”后的西欧实力得到了迅速恢复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三大中心之一以后,西欧所特有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选择就开始显露出来。“二战”以来严酷的现实逐渐使西欧确立了以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地缘战略,其核心是通过东西方缓和与欧洲的和平环境,建立欧洲以至世界范围的均势,使联合自强的西欧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在美俄之间起到制约作用,进而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成为平衡于美俄之间的第三种力量。

17、西欧国家从其自身的战略目标考虑与美国结成军事同盟,因此,西欧国家的军事战略自然地把俄罗斯当成潜在敌人。同时,其战略结构从一开始就包括美国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和美国军队在第一线保卫西欧的安全。西欧国家认为,在对付潜在敌人的入侵上,西欧是美国的同盟军,只要同美国绑在一起,西欧安全就可靠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西欧国家毕竟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它们虽与美国有同盟关系,但他们的民族利益或国家利益与美国并不相同,或不尽相同。国家利益构成的不同,就产生了各自战略意图和军事战略运用上的差异。在分析西欧国家的军事战略时,既要看到它们与美国或北约组织之间相同的一面,也要看到西欧各国基于自身需要而在战略选择上的不同点。三、

18、西欧军事战略的发展西欧国家的军事战略是在1949年4月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基础上,以美国的欧洲地区军事战略为依据制定的。它的军事战略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前沿防御”的“盾牌”战略(1949年初1954年)。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尽量将北约的防御往东前移,在苏联周围逐步扩建空军基地,在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发展常规力量和设施,加强边缘火力,对苏联东欧进行遏制并实施包围的战略。二是“前沿防御”的“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1967年)。基本观点是无论何时,如在西欧发生了苏联或为苏联所支持的常规进攻,美国将在任何地方进行核报复。三是“前沿防御”的“灵活反应”战略(19671990年)。苏联解体、

19、东欧剧变、华约解散后,北约过去一直奉行的灵活反应和前沿防御战略已被欧洲新的事态发展所淘汰。北约今后的军事力量态势的特点将主要表现在保持很少数量的常规力量和核武器。但是北约核政策中的基本原则目前依然有效,北约必须在最低水平上维持一支相当灵活、有效、广泛部署的核力量。美国的核、常规力量必须继续部署在欧洲。北约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必须在欧洲保持一支足够的核、常规综合军事力量。在旧的两极格局已被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之际,欧洲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不透明因素甚多,对今后西欧新的军事战略的出台必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三节 日本的军事战略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317.8万平方千米的群岛国家,战略地位十分

20、重要。其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已发展为一个富于侵略性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推行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曾使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蒙受战争灾难。“二战”后日本沦为战败国,美国以盟军的名义进驻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下,日本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在远东地区的前哨阵地。从1951年9月与美国缔结日美军事同盟条约以后,日本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国。其军事战略是依附于美国的军事战略,基本上推行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先后把俄罗斯、中国和朝鲜作为他们潜在敌国和主要作战对象,执行“渐进扩军”的原则,这是战后日本

21、的基本军事战略。一、日本军事战略的演变 长期以来,日本作为西方遏制和抗击俄罗斯的“前哨阵地”,不但十分警惕俄罗斯的军事威胁,而且将其视为主要作战对象,加强对苏防御态势。其军事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一)以美国为“保护伞”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以美国为“保护伞”,以苏联、中国、朝鲜为主要对手,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期间,日本着手建立“国家警察预备队”。1954年,日本国会通过防卫厅组织法自卫队法以后,组建了包括陆、海、空三军的自卫队。1957年,制定了国防基本方针,以苏联、中国、朝鲜为主要作战对象,实行“滩头歼敌”“专守防御”和“无核”三原则。但其军事

22、实力有限,只能立足于本土防卫,主要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二)“日美共同防卫”战略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实行“日美共同防卫”提高自主防卫能力。20世纪60年代初与美国签署了日美共同合作及安全条约,从而使日本由完全依赖美国,变为与美国共同防卫。其基本设想是战略上的进攻作战,打大规模战争和核战争依靠美国;战略上的防御作战,中小规模常规战争依靠自己。为适应美国“遏制中国,牵制苏联”的战略需要,侧重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作战对象。(三)“自主防卫”战略 20世纪70年代,完善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强调“自主防卫”。这一时期,日本强调建立“自主而且独立的防卫力量”和能应付小规模入侵的“基础防卫力量”,

23、在完善、落实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防卫的自主性。军队建设重点放在海、空军的精锐化上,提高陆军机动能力,发展和装备火箭、导弹等新式武器。提出要保卫100海里海上航线的战略构想,调整依靠美国军事保护的战略,由“专守防御”向“攻势防御”变化。与此同时,苏联在远东地区军事力量日益增强,构成了对日美的威胁,日本不仅重新确定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并加快了扩军步伐。(四)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日本以经济、政治、外交、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力量来遏制和排除军事和非军事的威胁,其核心内容是增强防卫力量。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加快了

24、扩军步伐,军费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额,以求建立一支具有威慑作用的防卫力量,扩大防卫范围,与美国分担西太平洋的防卫。把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过渡作为新的远期战略目标,提“海上歼敌”“前沿防御”“远洋防御”战略。二、日本军事战略的发展趋势(一)加强日美军事合作 日本不再单纯谋求美国的保护,而是致力于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日本作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盟国,基于其地理环境、战略地位和各自利益的考虑,为防备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深感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极为重要。而美国则把日本作为它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安全屏障”和基本依靠力量。双方在军事方面不仅制定有“作战共同实施纲领”“共同保卫海上航线方案”,而且还在

25、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1.在军事技术领域广辟双向交流渠道 2.在战争准备、作战研究,军事训练方面与美军协调统一 3.逐步建立互为依托的合作体系,共同承担亚太地区防务(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防卫力量以质量建军为宗旨,加速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防卫力量。衡量一国政府试图建立何等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是看它的军费投入。早在1976年日本政府曾作出过明文规定,防卫费不得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其军费支出却直线上升。为加速日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实现国防现代化,日本逐年增加装备购置费在防务开支中所占比例,采取引进与自制并重,加速更新武器装备。储备基干力量,严格部队训练,这是日本和平时期高质

26、量建军的突出特点,也是进一步提高自主防卫能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日本已着手研拟战时法规,积极筹划紧急动员体制,增加预备役兵力。同时,日本自卫队十分重视从实战需要出发,对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有效地增强了部队的素质,提高了在多种威胁条件下的战斗和生存能力。(三)提高对三个海峡的控制能力,确保海上交通线 日本在对这一问题上,一方面通过组建北海道陆、海、空军联合部队,加强北海道这一主要方向的防御以强化本土防卫。另一方面,加强九州地区的防卫部署,从而控制宗谷、津轻、对马三个海峡,扩大防卫范围,积极推行远洋防御作战方针,以确保日本周围数百海里和关岛以西、菲律宾以北1 000海里的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三、

27、日本当前的军事动态 近年来,美俄关系缓和,日俄关系改善,使日本的战略思想发生变化。但目前,日本仍在加紧完善对俄防御态势,以防患于未然。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调整军事体制 日本在防卫体制上加强了政府机构对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了军队领导和决策的高度权威性。对部队编成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逐步调整,提高日本自卫队独立作战、机动作战和远洋作战的能力。(二)加强实战演练日本政府认为,北海道地区是主要防御方向,俄进攻的方式是登陆与空降相结合,同时对纵深目标实施广泛的空袭,并以海上突袭和布雷封锁等手段瘫痪日本的海上交通线。为此,日本三军的战备演习每年定期举行2次,多以抗击俄军进犯

28、北部疆域为背景。(三)完善防御态势日本特别重视加强北海道的防御布局。驻守北海道的北部军区,优先装备先进武器,基本形成了兵力密度大、火器威力强、机动能力高的坚固防御体系。为防备朝鲜半岛突发战事和俄军乘机从九州方向入侵,日军也相应在西部军区加强了兵力火力部署,完善了防御配系,提高了对海、对空打击能力。同时逐步建立了空中水面、水下和陆上各种兵力兵器相结合的综合封锁体系,以有效地遏制俄太平洋舰队南下活动,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对海上交通线的威胁。日本还不断更新航空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并将本土要地防空改为远洋防空。这些都表明日本将通过完善防御体系,进一步实现其新的战略目标。参考文献1 余高达,杜景山,等.普通高

29、等学校军事理论教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2 张国清,等.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4 邓小平军事文选:第一至三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5 郑龙祥,赵宗九,等.军事高科技教程M.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1998.6 宋尽贤.军事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 赵如璋.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M:军事导弹核武器和军用航天器分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8 吴温暖,匡壁民.军事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郝翔.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许忠敬.现代军事技术知识手册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单元 世界军事战略.ppt)为本站会员(tanweifu)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