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2 课时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选择题 1.(2016 北京平谷模拟 ,25)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 100 个古村落进行拍摄 ,以生活化故事为依托 ,以乡愁为情感基础 ,真实再现中国古村落的人文故事。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唤起了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材料说明了 ( )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具体的、有形的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文化活动 A. B. C. D. 2.一位美国游客看 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元宝的塑像 ,感叹道 :“ 抢夺资源还受到尊
2、重 ,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 ” 这表明 ( )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 B. C. D. 3.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传家紧扣中国人关心的生活话题 ,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 ,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 :抚养赡养、教化培育、规范行为、传承家道等 ,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引发人们的 心灵共鸣。传家引发人们共鸣是因为 ( ) 它蕴含的传家智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 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它传递的生活观念增强了人们对于家
3、庭价值的认同 它讲述的习俗伦常点燃了人们回归传统生活的热情 A. B. C. D. 4.书信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伟大的作家维克多 雨果把创作的小说寄给了出版商 ,过了一段时间未见回复 ,就去信询问。他只在信上写了一个问号 ,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出版商的回复【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信 一个惊叹号。不久 ,雨果的作品出版了 ,它就是巨著悲惨世界。雨果 和出版商间奇妙的书信主要体现了 ( )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的物质载体 作为文化的标点符号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5.(2017 北京东城模拟 ,2
4、2)2016 年 7 月份上映的电视剧海棠依旧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示 ,让我们感受到了周总理伟大的文化人格和精神气度 ,也正是这些细节感染了观众 ,引发共鸣。这表明 ( ) 优秀的文化作品具有塑造人生的功能 文化环境能够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透过文化作 品可见其深远持久的影响 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B. C. D. 6.(2016 北京西城期末 ,15)里仁街是北京的老街之一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街名源于论语 里仁篇 “ 子曰 : 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 意思是 :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才是最美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 ,怎么能说明智呢 ?
5、下列关于里仁街名的讨论中 ,正确的是 ( ) A.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B.里仁街名的由来 ,是传统习俗世代相传的见证 C.“ 里仁为美 ” 的道德追求 ,更 适合古人所处的时代 D.街名中蕴含的道德情怀 ,对今人的价值观念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7.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 ,某县政府和企业把 “ 文化车间 ” 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 “ 文化车间 ” 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 文化车间 ” 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
6、B. C. D. 8.(2017 北京怀柔模拟 ,2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人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 ,有人看到了美食 ,有人看到了乡愁 ,有人看到了传承 ,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 )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A. B. C. D. 9.(2017 北京顺义二模 ,24)朗读者掀起朗读热潮 ,而线下活动 “ 朗读亭 ”( 如上图 )掀起朗读风尚。朗读亭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 ,每位 “ 朗读者 ” 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 ,限时 3 分钟。一天的录制结束之后 ,
7、录制的素材会当天传回北京 ,下周六出现在新一期的 朗读者节目中。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 ,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说明 ( ) 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倡导全民阅读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朗读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流 文化活动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A. B. C. D. 10.(2016 北京怀柔适应性训练 ,24)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集律诗、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 ,形式简单 ,内涵丰富、深邃 ,既有韵律、书法之美 ,又有道德、教化之功。我们既能从中感受到 “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 的道德力量 ,又能被 “ 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 ”
8、唤起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这说明 ( ) A.优秀文化必须集多种文化形式于一体 B.楹联的内容都必须得到传承 C.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1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2播出后 ,又掀起一股收视高潮。人们热议的不仅是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 ,还有片中所流露的让人感动的人文关怀 ,及其所引发的亲情、乡愁。由此可见 ,这部纪录片 ( ) A.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B.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C.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D.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M 中学 不唯分数论英雄 ,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 ,
9、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 ,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 ,从而营造了 “ 人人有才、个个成才 ” 的校园文化氛围。回答下题。 12.M 中学 T 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多次荣获 “ 道德之星 ” 光荣称号 ,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了 ( )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优秀文化 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近年来 ,“ 诗和远方
10、” 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 ,物质资源丰富 ,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 ,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 ,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 ,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 ,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 ,回答下面问题 :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6 分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4.2016 北京海淀适应性练习 ,40(2)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茶叶贸易与茶叶对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
11、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 ,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 ,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 ,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品茗谈艺 ,乐意融融 ? 千百年来 ,中国茶文化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以至西欧、北美、中东、非洲等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 依据材料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0 分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答 案精解精析 1.C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 ,排除 。通过纪录片这种物质载体展现 ,可见 正确。纪录片体现了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 ,故 正确。通过纪录片的播放可见文化传播活动 ,文化传播活动会影响人
12、,故 正确。故答案为 C。 2.D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中美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 ,排除 和 。 3.C 传家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 ,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 ,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 符合题意 ;同时增强了人们对于 家庭价值的认同 , 符合题意 ; 说法错误 ,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是客观经济条件 ; 夸大了习俗伦常的重要性。故选 C。 4.B 此题考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不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 不选 ;标点符号会凝聚成精神力量 ,这一说法不准确 , 不选 ;雨果和出
13、版商用标点符号进行交流 ,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 正确 ;出版商回复一个惊叹号表明这部优秀的文化作品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说明优秀文化可以启迪智慧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 B。 5.A 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通 过电视剧感染人 ,可见优秀的文化作品具有塑造人生的功能 ,故 正确。通过观看电视剧引发共鸣 ,可见文化环境能够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故 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深远持久的影响 ,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人的全面发展 ,排除 。 6.D 此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 ,排除 A。名字的由来没有涉及文化传承 ,排除 B。材料表达的道德追求 ,也适合现代社会 ,排除 C。材料强调文化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体现了潜移默化的转点 ,故答案为 D。 7.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政府和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原因在于看到了企业文化对人的影响 , 正确切题。 中 “ 直接 ” 一词说法错误 ,“ 文化车间 ” 建设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不是直接影响 ,而是间接的 ,需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中 “ 源自 ” 一词说法错误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而不是源自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