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35809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第1篇 论语十二章(七上)一、课文解读第一章:第一句谈学习方法;第二句谈朋友相聚的快乐;第三句谈个人修养。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在学习、交友和个人修养方面的乐趣及方法。第二章:讲一个人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第三章:孔子自述学习、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温习的必要性。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第六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启示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困顿也要自得其乐。第七章:讲学习态度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使得说理更透彻,令人信服。第八

2、章:讲人的道德修养安贫乐道。不取不义之财,提倡安贫乐道。第九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第十章: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把时间比作流水,生动形象地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征,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第十一章: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并应坚定信念,矢志不渝。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再高的官职也可能有失去的一天,但是一旦确定志向,就要坚持下去,鼓舞人要有明确而坚定的志向。第十二章:从学习方法上讲“仁”。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方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结合实际。二、文学常识论语,儒家经典的语录体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

3、成,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三、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的论述,告诫我们要勤奋自勉、谦虚进取、机敏好学、加强自我修养。四、写法探究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2.句式整齐,音调和谐。五、古为今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将古代文化精华加以利用,创造出今天的更高价值。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文中孔子讲到的学习方法、学

4、习态度、人生修养仍然是我们现在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六、问题探究1.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答:原则: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态度:视交友为乐事。2.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答:“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符合认知规律。3.“学”与“思”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答: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疑惑而无所得,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4.分别归纳文中阐述

5、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的句子。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答: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我的体会:“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体现了君子严于律己的信条,在每天的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5.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从这一章看,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答:三个阶段:一是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二是五十到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三是七十岁,主观意识和

6、做人规则融合为一。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思想与言行的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6.第五章阐述了什么内容?你从中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方法?答: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学习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7.你怎样看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答: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8.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讲自然规律的,它对我们有何教育意义?答:这句话是孔子对时间的感叹。时间飞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莫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9.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

7、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答: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10.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一个“择”字说明学习的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见,善于“择其善者”,去“其不善者”,这样才能从他人身上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11.如果从文中句子中选出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答:我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理由:如孔子所说的一样,逝去的一切像河

8、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因此我想用这句话勉励自己珍惜时间。1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答:因为我们可以从品行良好的人身上学习优点,也可以从品行不好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13.“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者强调的重点有何不同?答:前者强调“时习”,侧重于学习方法;后者强调“知新”,侧重于“温故”的作用。14.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有怎样的体验?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答:我的体验是读书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经典著作要边读边思考,认真品读,这样才

9、能做到学有所获。第2篇 陋室铭(七下)一、课文解读第一层(第1-3句),运用类比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二层(第4-7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居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居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趣;恬然自得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从而点明了“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第三层(第8-9句),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与开头“惟吾德馨”遥相呼应。二、文学常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人,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刘

10、白”。有“诗豪”之称。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三、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说明“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四、写法探究1.托物言志。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和诸葛庐、杨雄相提并论。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叫托物言志。2.构思巧妙。本文采用反向立意的写法,从“陋”的反面来立意,极力

11、表现“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最后对“陋室”的“陋”做了彻底否定。这种写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俗套,构思精巧。五、问题探究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对偶、起兴、类比。以虚衬实,以山、水起兴,用类比的方法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2.“仙”和“龙”分别比喻什么?全文最能概括文章的语句是什么?答:“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答:作者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

12、陋室清、闲、雅的特点。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5.文中有两处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答:第一处:实,谈笑有鸿儒。虚,往来无白丁。第二处:实,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可以调素琴”照应了哪句?“阅金经”照应了哪句?答:分别照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意义?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了类比手法。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

13、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8.以反问作结尾用意何在?答: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9.文章结尾提到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答:诸葛庐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10.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答: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11

14、.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优美表现“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博学表现“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12.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答:安贫乐道。1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举例论证。作者以古仁人自况,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4.前文说“斯是陋室”,结尾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答:不矛盾。作者所描写的陋室物质方面比较简陋,

15、但是“何陋之有”是说作者志趣方面并不鄙陋,而是高雅脱俗。15.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答: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第3篇 爱莲说(七下)一、课文解读第一段:描述莲花,说明喜爱它的原因。首句从大处着笔,总领全篇。第二句写陶渊明只爱菊花,这是用菊花正面衬托下文的莲花,用陶渊明衬托自己。第三句写世人很爱牡丹,这是用牡丹反面衬托下文的莲花,用世人反衬自己。第四句切入正题,从生长环境、外部姿态、芬芳气味和风度气质等方面描绘莲花,细致传神地刻画了莲花的美好形象,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

16、致,象征着君子的高洁品质。第二段:评论诸花,表明爱憎之情。首句用排比紧承上文,以花喻人,褒贬分明。接着一个“噫”字,读词成句,表示感叹。最后三句转入议论,对爱花人进行评价。二、文学常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三、文章主题文章以莲喻人,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作者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四、写法探究1.词句简洁流畅,旨意含蓄丰富。2.文章运用了拟人、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五、古为今用当今社会,信息量大

17、,一个人如果自制力强,不受环境影响,就能够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反之,如果自制力弱,就会“近墨者黑”。六、问题探究1.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答:花之隐逸者 花之富贵者2.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3.“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答:写出了莲花的高洁傲骨、冰清玉洁。4.试分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段话的言外之意。答:作者这种写法颇似

18、“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5.爱莲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什么?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6.“菊之爱”有哪两重意义?作者以菊作烘托的用意是什么?答:“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者以菊作烘托的用意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7.在文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

19、面来写,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8.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手法。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花之君子”,象征的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9.作者运用“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种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答: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

20、追逐名利,表现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10.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答: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11.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答:从作者对莲的称赞的语句可以看出,君子应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随俗浮沉;应当内心通达,行为正直,具有高尚的美德并且远扬四方;应当特立独行,豁达大度,志洁行廉,坚守节操。12.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答:表

21、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1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答:运用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品质。1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答: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和批判,深化了文章主旨。15.根据原文填空:爱莲说中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行四个方面赞美了莲的君子之风。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自命清高。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莲之爱”与“牡丹之爱”的对比委婉地批

22、评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第4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一、课文解读 第段:作者开篇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并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第段: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通过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的原因,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优于“天时”。第段:进一步指出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第段:在之前的论述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治国

23、,从而全面体现了作者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二、文学常识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文章主题本文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说战争胜败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而能否获得人心,则决定于统治者是否“得道”。四、写法探究1文章善于运用设

24、喻的方法。从文章末尾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五、古为今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道义者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道义者必然受到孤立。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必然会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是得道多助。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繁荣昌盛,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六、问题探究1.请你说说本文的说理顺序是怎样的?答:本文作者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25、然后借战争谈治国,推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著名论断。2. 文中孟子认为君主怎样做才能够“战必胜”?理由是什么?答:君主要“得道”,也就是“施仁政”。因为“施仁政”,才能实现“人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因此,施仁政的君主,能以“多助”战“寡助”,战必胜。3. 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什么?答:文章善于运用设喻,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4.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运用这种写法有何用意?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用意:文中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将天时、地利、人和进行对比,

26、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即主张君主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天下顺之”,论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6.“三里之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答:论述天时不如地利。论述地利不如人和。7.“域民不

27、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连用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强调了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答: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语势,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强调地利不足恃,只有“人和”才可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三句是按照治国顺序排列的,是递进关系,必须将前一个事情做好,才可能做好后面的事。8.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答: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君主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取得民心,巩固天下。9.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为例证。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28、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1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答: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人和。11.为了引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性,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提出的?答:例一: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例二:城高兵利粮足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防守一方而言)。12.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理由是什么?答: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

29、可以推断,非常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1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是作者的观点,哪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由这个中心论点得出的推论。14.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

30、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推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结论。第5篇 答谢中书书(八上)一、课文解读第一句发表感叹,指出山河美景是自古以来共同话题,开篇自然。第二句运用对偶修辞,极力写山之高、水之清,有仰视,也有俯视,描写角度富于变化。第三、四句则又采取平视的视角,写五彩山石与两岸的青翠竹木互相映衬,形成了动人的四季之景。第五句由静入动,描写早晚美景,充满了

31、生机和活力。最后两句以感慨结束,赞美这里是人间仙境,照应开篇,结构十分严谨。二、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的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绘山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三、文章主题文章以清俊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四、写法探究1.意境优美。这篇山水小品,仅用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

32、皆备。2.结构缜密。本文先以感叹总结全文,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叙议结合,使文章主体更为鲜明突出。五、问题探究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反映了作者舆情山水的思想。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全文抓住了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全文抓住“美”字去写。描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晨雾、猿、鸟、夕阳、鱼等景物。这些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的例子有什么深意?答:谢灵运。作者举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4.“猿鸟乱

33、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热闹、欢跃的气氛。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跃,静中有动,写出了热闹的气氛。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7.文中写山的句子是:高峰入云、两岸石壁;写水的句子是:清澈见底。第6篇 三峡(八上)一、课文解读第一段从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第一句写山的长、多。“七百里”可见其长;“略”可见其多。第二句写山的陡、高,以及江面的狭窄,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铺垫。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承接上段山势高、江

34、面窄,写的是最盛的夏水,表现江水凶险的词有“襄陵”“阻绝”,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文气由紧张变得轻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良多趣味”是作者由衷的感叹。第四段渲染了寒秋三峡的悲寂、凄凉的气氛。二、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为官三十余年,每到一处必仔细观察各地地理现象。著有我国古代最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三、文章主题文章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5、之情。四、写法探究1.布局匠心独运。作者先写七百里山势,接着写夏水迅猛,再写春冬美景,最后写寒秋肃杀,别具匠心。2.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写山为静,文气平静舒缓;写夏水为动,文气激烈紧张;写春冬景色静中微动,文气轻松晓畅;写萧索之秋,则文气转为沉重、弛缓、凄清、悲凉。3.语言简练、生动。五、古为今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三峡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美景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学习本文,感受三峡美好的景象,更迫切地呼吁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六、问题探究1.三峡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分别写出了它们怎样的特点?答:从山、水两方面来写。先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

36、天蔽日的特点;后写水,夏水奔放美,春冬清幽美。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山的特点的?答:从三方面写:山本身的状态;以天和日来衬其高;用特定条件、情境突出其高。3.作者写三峡四季的景色,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答: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夏水最具代表性,最能突出三峡水大而急的特点。所以先写夏季。4.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疾,突出了江水凶险和急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的景色冷清寂静,林寒涧肃,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索气氛。5.“重岩叠嶂

37、,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三峡的山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用意?答: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了铺垫。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像形神兼备,试分析其好在哪里。答: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素湍”显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该句写景动静结合,形神兼备。7.郦道元在三峡一文描写“春冬”景物后感慨道“良多趣味”。你认为这里所说的“趣”指什么?答:全文的写作重心都集中在“险”上;因“险”而使得除“春冬”季节之外的山、树、泉、石等具有骇人的特点;“春冬之时”的景物有“清荣峻茂”之象,因而使作者感到有“良多趣味”。8

38、.第4段写了秋水,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凄”“哀”两个字,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答:“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表现了三峡秋天凄凉、清幽、寂静的特点。9.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答:一是表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表现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10.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答:水湍急清澈,山连绵高峻。描写山水的诗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1.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答: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12.三峡适合修

39、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答:理由:水流急;落差大。原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根据原文填空作者抓住三峡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特点;后写水,突出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水的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写出了水的湍急,运用了侧面描写。“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

40、清倒影”的静景,又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八上)一、课文解读第一段叙事。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第二段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了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图。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让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运用比喻手法,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更体现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第三段转入议论。作者感慨:“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人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二、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

41、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与欧阳修并称“苏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善书法,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三、文章主题文章写了作者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与友人于承天寺庭院中漫步赏月的情景。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用美景衬托了自己赏月的欣喜、被贬谪的落寞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四、写法探究1.融写人、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全文紧扣一个“闲”字,既是文眼,更是作者苦中作乐、自我排遣的体现。2.写景抒情,理寓其中。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现其“闲适”之情,又巧妙地揭示出对

42、人生哲理的探求。五、古为今用在悲凉、失意、落寞的环境中,要学有达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热爱生活,永远乐观。六、问题探究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幅月夜图,作者没有直接写月,却处处在写月,这样写妙在何处?答: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色,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之影,写出竹柏之影参差交错。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充满诗情画意。2.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说说你选择的理由。答:示例一:句子:“遂至承天寺讯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43、。示例二: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理由:两人心境、欣赏趣味相同,关系密切。示例三: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两人志趣相投,命运相同。3.“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是因为他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仕途失意。这也是他自我排遣的旷达胸襟的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和自我排遣的旷达。4.如何理解文中的“闲人”?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闲”?答:“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

44、,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逸致的;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现“闲”的地方: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5.文中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答:还流露出作者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6.苏轼那天赏月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答: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感受到;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中的知音难求中感受到;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写意描述中感受到;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5、”中的诸多感慨中感受到。7.这篇文章中的“遂”“亦”“但”饱含情感,很值得品味,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其进行赏析。答:“遂”点出了二人志趣相投。“亦”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没有睡的事实,其实饱含惊喜之情,二人的知音关系从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由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非常自然地引出“闲人”;“但”用在两个“何”的发问后,表明了其迥异流俗之意,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8.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答: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

46、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9.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情。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答:文中苏轼的心境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权无职,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闲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诩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的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佛、道、儒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转

47、化为审美的机缘。10.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如“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为乐者”透露其交友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清闲。11.文章篇末的议论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答: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之情。1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是什么?写月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13.结合文章,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作者虽遭贬谪,内心悲凉,但面对如此月色,陶醉其中,乐在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必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