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3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语言生动优美。文章以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全文字里行间充满童真童趣。教学时,可以抓住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作为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词句的意思,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积累语言。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提高他们
2、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必须加强对语文要素的训练。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以读书为指导,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自主读合作读练习说”,同时通过体会关键词句,加上动作进行演一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满足孩子的表演欲望,同时使学生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熟读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可谓“寓教于乐”。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力、拓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品读课文环节,我先创设情境: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就在一个大大的荷塘里,荷
3、塘里有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有美丽的荷花,还有好多喜欢荷叶的小朋友呢!你们看,小水珠是怎么说的?接着播放课件: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蓝。”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配乐出现,教师再优美地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同时,教师的范读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其重要。孩子们的语感还没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我的每个动作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途径,达到了文与情的交融,孩子们才能用心、用情进入文本的世界。二、 以读为本,重视过程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美好愿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4、,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字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朗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在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的字音读准。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精读小水珠时,我又通过各种形式读(自由读、点名读、男女生读),接着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戴着头饰表演读。同时,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字提出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朗读,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特别是在感情朗读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
5、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又能在朗读课文中借助课文的拼音认识要认的生字。如在朗读小水珠一段时,有的学生认为小水珠很可爱,有的同学认为小水珠很开心,不同的感受使他们的朗读也不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了语言的美。总之,教学中,我注重朗读感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充分地发表意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三、 小组合作,团结协作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
6、,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因此,在精读小水珠部分,我先示范,总结出学习方法之后,再试着让学生合作学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部分。而且,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因此,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在学生合作活动中,我也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面向全体,维持好活动次序,及时指导、反馈。四、 拓展课文培养想象练习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狄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觔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适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中学,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比如在拓展部分,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一下,池塘里,池塘边,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之外,还有什么呢?他们又会说什么呢?”以此进行口语交际,引发学生想象。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