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复习专题:自然地理精简版知识点.docx

上传人(卖家):小魏子好文库 文档编号:538166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复习专题:自然地理精简版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复习专题:自然地理精简版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复习专题:自然地理精简版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口增长1.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基本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1)工业化之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2)工业化初期:高出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人口规模扩大(3)工业化中后期: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趋于稳定(4)后工业化时期:低出生率、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最大,但有逐渐缩小趋势人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共同特点是自然增长率低4.人口年龄构成(1)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大,说

2、明人口自然增长快,带来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2)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大,说明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巨大(3)老年人口:65岁。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7%进入老龄化,比重10%,严重老龄化5. 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正常范围103-1076.人口金字塔的三种类型及对应的典型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增长型(少年儿童比重大)发达国家:稳定型或缩减型人口金字塔直观反映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人口措施或政策(1)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巨大,资

3、源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2)发达国家:老龄化和负增长,直接的影响是劳动力短缺、死亡率回升,青壮年负担加重,养老支出增加,消费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发展等社会问题,对策是鼓励生育,引进青壮年移民,推迟退休8.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现行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4)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二胎政策9.上海的人口问题上海的人口问题是:严重老龄化和户籍人口负增长上海的人口对策是:(1)引进高素质人才(2)适当放宽生育政

4、策(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1. 世界人口分布的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2. 人口密度:衡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单位:人/平方千米3.影响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地区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自然因素: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南亚除外),开发历史悠久(北美东部除外)(2)人口稀疏区:湿热(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诸群岛)干热(内陆沙漠,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亚洲中部)干冷(两极附近,如南极、北极、格陵兰岛、阿拉斯加)湿冷(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区,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4.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主要特点(1)界线:黑河腾冲线(2)特点:黑河腾冲线东南侧人口稠密,西北侧人口稀少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1)东南地区:气候温暖,降水充足,地形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捷(2)西北地区:气候寒冷,降水稀少,高原为主,农业落后,交通闭塞6.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1)劳务迁移: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导致(2)智力迁移: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导致(3)难民迁移:战争或自然灾害导致(4)其他迁移:环境迁移,重大工程迁移,资源开发迁移7.我国农民工进城的原因、对迁出地、迁入地的有利和不利影响(1)农民工进城是劳务迁移,

6、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导致(2)对迁出地:有利影响是消化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收入,促进与发达地区交流不利影响是劳动力短缺、出现老龄化,留守儿童、妇老农业(3)对迁入地:有利影响是增加劳动力、缓解老龄化,促进发展,扩大消费;不利影响是公共资源紧张,增加社会管理压力8.智力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1)对迁入地影响:节省教育成本(2)对迁出地印象:有利方面是促进科技交流,不利方面是基础教育经费损失9.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与环境(首要因素),(2)科学技术水平,(3)地区开放程度,(4)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基本特征:(1)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2

7、)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3)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2.城市最基本的四类土地利用类型3.土地价格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1)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城市中心远近和交通是否便捷(2)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3)商业用地始终位于城市或区域的中心,因为支付地租能力最强(4)随着城市发展中心商业用地变为中央商务区,并有多个副中心4.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 (2)居住区:位于商业区周边(3)工业区:位于近郊区(地价低),城市的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处(减少对城市污染)(4)文教区:位于市区内,交通较便捷,信息通畅,环境相对安静(5

8、)风景区:位于远郊,有自然景观资源的地方城市群1. 三大世界城市:纽约、东京、伦敦2. 我国最大城市:上海3.世界六大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1)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城市化水平最高)(2)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跨国城市群)(3)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4)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唯一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群)(5)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6)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4.我国四大城市群(1)京津唐城市群(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3)辽中南城市群(4)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少城市化1.城市化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9、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3)出现城市群,(4)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较高),目前速度慢(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城市人口的比重较低),目前速度快4. 郊区化: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上海目前处于郊区化阶段原因是中心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向郊区迁移中心城市改造,新近住宅都位于城郊地区结果是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5. 逆城市化: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迁移发达国家目前处于逆城市化阶

10、段原因是大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越来越高乡村地区和小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缩小私人汽车高度普及和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6. 城市发展三个阶段顺序:城市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7.城市问题及对策(1)环境污染: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防治污染(2)交通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3)住房紧张:建设保障性住房(4)社会矛盾:增加就业岗位、税收调节收入差距、加强社会服务农业区位条件和农业地域类型1.农业区位条件(1)自然因素:热量: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熟制。水分:决定农作物的品种和生产方式。地形:平原种植业,丘陵梯田,山地林业或畜牧业土壤:酸性红壤茶树,紫色土水稻(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科技温室、节水

11、、无土栽培、生物技术 市场引导农业的类型、规模和布局交通运输农产基地布局在交通枢纽和干道附近 其他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国家政策等2.农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温室技术改变农业对热量的依赖 (2)滴灌技术改变农业对水分的依赖(3)无土栽培改变农业对土壤的依赖 (4)交通运输改变农业生产的空间限制(5)生物技术改变农作物的品质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运用农业区位选择原理分析、评价某一农业区位的选择(1)鲜花业接近城市(市场),交通干道附近(运输),靠近水源(水分)(2)乳畜业接近城市(市场),交通干道附近(运输),靠近河流下游(水分,不污染城市)(3)果树业丘陵地区(地形),有公路

12、连接城市(运输)(4)种植业平原地区(地形),有水源(水分),有公路连接城市(运输)4.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特点,结合实例分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1)水田农业位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的季风气候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南;种植水稻,生产规模小,商品率较低,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集约化程度高,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区位优势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和丘陵低山,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经验丰富。(2)旱作农业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我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25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种植小麦、棉花、

13、杂粮等。(3)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美国东部、欧洲西部和中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生产方式为农牧结合(畜牧业和谷物种植),生产规模大,现代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较高。(4)地中海型农业地中海气候区内,种植小麦、大麦等冬季作物和各种抗旱耐热的经济作物,如油橄榄、无花果、葡萄和柑橘等,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4)牧场畜牧业以实行围栏放牧,经营规模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为特点的畜牧业。主要位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国。(5)游牧畜牧业干旱气候地区的畜牧业,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草原牧场。(6)热带种植园农业热带,我国在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14、商品化程度高5. 城郊农业空间分布特点呈环状结构,以生产农副产品为主。6.现代农业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产品质量高少工业区位与工业区1. 工业区位条件的组成因素2.不同类型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3.上海宝钢市场(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和交通(运入煤和铁,铁从巴西、澳大利亚进口)理解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钢铁工业应接近煤和铁产地,但是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改变后,可以发展临海型工业(宝钢)4.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名称、特点、区位条件、主导型工业(1)北美工业区世界最大的工业区,技术密集型工业(2)西欧工业区技术密集型工业(3)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加工贸

15、易型工业(4)东欧工业区资源型重工业(5)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劳动密集型工业,正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型5.我国四大工业区(1)沪宁杭工业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2)京津唐工业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3)辽中南工业区重工业为主(4)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加工贸易型为主,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型4.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及区位条件以技术集聚、人才、信息、环境、交通、通讯为区位条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高校云集、科技发达的地区,如美国硅谷,中国中关村,德国慕尼黑少第三产业和经济发展1. 产业的分类(1)第一产业:农业,(2)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包括:商

16、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等2.商业区位条件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例分析商业区位条件对商业商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餐饮街:交通干道附近的支路,靠近居民区为宜(2)综合商厦:交通枢纽附近,靠近中高档住宅区,形成商业集聚(3)大卖场:城郊结合部,交通较便捷,地价较低4.综合商业街和专业性商业街举例(1)综合商业街: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2)专业性商业街:福州路、金陵东路、宜山路5.国际贸易的含义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6.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主要表现(1)国家之间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发达国家国际贸易额居世界前列,美国居首位(2)世界贸易市场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国家(3)

17、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差异大,存在不等价交换。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或低附加值制成品为主,发达国家以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为主(4)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抑制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7.主要国际贸易组织的名称和缩写世界贸易组织(WTO),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8.产业结构的含义,理解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区别和联系(1)含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2)升级:第二、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一产业,产业比重升高过程(3)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需,形成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

18、结构差异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普遍较低,第三产业比重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相反10.我国和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情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方向(1)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2)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3)方向:提高第一产业质量,稳步增加农业产量,调整第二产业比重,继续加强能源等基础工业的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与环境1.文化的分类、主要内容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2.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课本P107)文化深受环境影响中国地域文化1.我国十

19、大文化区的主要特点及差异,理解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2.海派文化以开放、多元、大众、文明、诚信、时尚、创新、变革为标志,亦古亦今、亦中亦洋提升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积极进取和永不止步的海派精神传统民居:石库门建筑;传统服饰:旗袍;饮食特色:浓油赤酱11PART地理信息技术1.“RS”“GPS”“GIS”对应的中文术语和主要功能2.根据各种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功能,针对某一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1)如今新生产的高级车辆一般配备有电子导航装置,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2)1980年以来,我国具备了能提供国土耕地面积的精确数据的技术,该技术是GIS(3)某人出行前习惯查阅网上电子地图了解信息,这种地图制作使用的技术是GIS(4)现代信息技术能对板块运动进行高精确度实测,这一新技术是GPS(5)我国利用“嫦娥一号”完成了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的制作,主要运用了RS(6)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及时获取灾害影像范围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地理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复习专题:自然地理精简版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小魏子好文库)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