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539206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20个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学重点1.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学难点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教学策略认写字词用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的

2、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强调“蕊”是翘舌音,“搜”是平舌音。指导个别难字的书写,提示“搜”右边“叟”的笔顺;“域”右边的斜钩上面的一撇不能忘写;“魏”右边的“鬼”不要漏写里面的“厶”。读准“花圃、凹陷”等词语,理解“锲而不舍、司空见惯、见微知著”等词语的含义。阅读理解从课题入手,在质疑、解疑中初步明确中心观点。在此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再自主阅读其他事例。通过阅读三个事例,让学生发现所列举事例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各个事例在阐述过程中的侧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事例选择与观点印证的关系,体会课文是怎样利用事例来论证观点的,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积累运用本课的练笔可

3、以让学生在明确要求后,先组织论证材料,试着编写事例提纲,再交流评议所选的事例能否论证观点,最后独立完成练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科学事例,制作教学课件。2.准备学生活动卡。学生准备:1.查阅文中不懂的词语,如:盐酸、石蕊试纸等。2.搜集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探求真理的科学事例。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3.理清课文“提出观点证明观点重申观点”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疑激思,了解作者活动1揭题质疑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

4、读课题。2.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预设:什么是真理?这句话说得对吗?真理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3.导入:同学们,这是一篇议论文,课题便是文章的主要观点。作者是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活动2认识作者1.请学生说说对作者的认识。2.课件出示叶永烈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课件出示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等职。他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叶永烈11岁开始发表诗作,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

5、的主要作者。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曾先后创作大量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操作指导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时,可让学生用“真理”和课文题目本身来启发思考,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表现,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利用谈话法在新课伊始便告诉学生关于文章体裁的特点,这对后面的学习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板块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活动1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遇到难读的字或句子,可以多读几遍。2.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读书情况。3.教师对学生进行预习检测。课件出示疑问偶然建树明显提取系统搜集灵感无聊花圃凹陷石蕊试

6、纸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1)指名认读,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或表扬。强调“搜”是平舌音;“蕊”是翘舌音;“锲”的读音是qi。(2)学生齐读词语。(3)我会用:请将下列词语填入相应的括号里,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课件出示见微知著司空见惯锲而不舍只要我们善于从平时()的小事中(),并()地进行探索,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活动2再读课文,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指名交流,教师指导。(作家叶永烈先生列举了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有哪些具体的事例,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课件出示(1)波义耳从“溅上盐

7、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石蕊试纸。(2)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3)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从而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4.请学生结合事例用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练习。(2)指名说,师生评议。5.小结:我们通过抓住事例的方法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课文运用三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操作指导检测预习时,可围绕字、词、句三方面进行,从认读

8、能力、运用能力、语感等方面进行检测与提升;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时,可采用个性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准确而简洁的概括能力。板块三再读课文,认识特点活动1默读课文,了解观点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画出课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2.作者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3.你发现开头与结尾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活动2浏览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2.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归纳整理。课件出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3

9、.小结:这是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先提出观点,接着列举事例证明观点,最后重申观点。操作指导可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为后面的深入学习作好准备。板块四回顾全文,精设作业活动1回顾全文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大有收获吧?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预设: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又认识了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他们都是敢于探求真理的人,我很尊敬他们!生2:通过本文的学习,我积累了一些成语,例如:司空见惯、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我应该尝试着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准确地运用它们!活动2

10、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句子。2.搜集类似课文中的科学事例,准备下节课和同学们共同交流。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复现、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作业布置要突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好习惯,有利于对课文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知道每个事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结合三个事例与“阅读链接”,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说出它给人们的启示。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活动1

11、检查复习1.复习词语。2.请学生说说作者的观点。活动2创境激趣1.教师出示“?”(左)与“!”(右)的图片,学生欣赏并质疑。导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有趣的图片,并动脑筋想一想:你产生了什么疑问?(从问号到感叹号的转变,到底要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呢?)2.导学:(教师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几位科学家,与他们共同体验探求知识与真理的快乐!操作指导课件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同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句(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进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板块二以点带面,自主研读活动1聚焦第一个事例1.教师出示“自学导航”。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阅读

12、课文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读,思考:这个事例中的“?”和“!”分别是什么?在感受深的句子后面加上批注。2.学生依据“自学导航”,展开独立阅读。教师巡视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大约6分钟)3.指名交流。先说说对这个事例中的“?”和“!”的理解,再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4.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导学。课件出示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1)学生汇报。(2)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其他学生补充。(3)追问:有了发现,化学家波义耳是怎么做的呢?接着汇报。(4)学生汇报并读句子“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

13、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然后谈感受。(5)指名多次朗读这句话,并适时表扬。(6)导读:化学家波义耳的科学发现,谱写了科学史上的又一个新篇章!作者运用这个事例,向我们证明了学生齐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5.齐读事例,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这个事例的。(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活动2合作学习其他事例1.出示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第一个事例的方法,在小组内探究性地阅读第二、三个事例。(大约10分钟)课件出示活动内容阅读探究:第4、5自然段用了哪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两个事例中的

14、“?”和“!”分别是什么?事例?!事例二事例三(1)学生独立阅读第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填写表格。教师要细心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导。(2)小组内共同交流探究。2.全班交流第4自然段的学习情况。(1)说说对这个事例中的“?”和“!”的理解。“?”:魏格纳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2)谈谈魏格纳是怎么发现“?”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学生读句子说感受,其他学生补充。(3)导思:你很有自己的阅读见解!抓住了表现人物所想所做的关键句子来理解

15、这个事例,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那么,同学们,如果你们也发现了类似这样奇怪的现象,你们会想到哪些问题呢?(4)学生汇报。3.全班交流第5自然段的学习情况。课件出示他(阿瑟林斯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1)学生汇报。(2)其他学生读句子,汇报交流。(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4.小结:同学们,从这三个生动鲜活的科学事例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学生齐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活动3比较阅读,发现规律1.将三个事例默读一遍,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特点?2.组织交流,教师帮助归纳整理。(1)都是按照“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反

16、复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写的。(2)平常的现象中都藏着深奥的科学知识。(3)科学家们都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不断发问与探索。3.齐读事例。操作指导要利用“自学导航”,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进行方法上的引领,这样学生才能迁移运用此法阅读后面的两个事例,并从中有所收获。板块三感悟道理,总结写法活动1懂得道理1.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它们和开头有什么联系?2.学生自主阅读第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预设: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生: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见微知著(板书词语)。文中这样写道(朗读):“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

17、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我在课前查阅了词典,知道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那么,联系上下文的话,我觉得就是像波义耳、魏格纳和阿瑟林斯基那样,能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由此不断探索,最终将“?”拉直变成“!”。生(朗读):“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老师,我想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偶然的机遇”并不是碰运气的意思,而是只有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拥有它。活动2总结写法1.导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18、问号之后告诉我们,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那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个自然段和文章的开头有什么联系吗?2.交流汇报。预设:生1:文章的开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而这两个自然段是在列举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之后进行总结的,并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生2:我觉得这两个自然段是对开头所提出观点的拓展与延伸,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3.小结: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证明观点重申观点。(教师板书)操作指导要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的论点,透析开头与结尾

19、的关系,再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板块四拓展阅读,读写结合活动1阅读材料,找到内涵1.读读“阅读链接”中的詹天佑,想一想: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科学精神。(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章。(2)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2.交流:詹天佑与课文中的科学家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不惧困难,坚持探索)活动2迁移运用,拓展练笔1.指导回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应该如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确定观点,选择典型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2.小练笔:(1)出示要求。课件出示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2)学生明确

20、练笔内容与要求后,试着编写事例提纲。(3)交流自己编写的提纲,师生评议:事例能否说明观点?(4)同桌交流提纲,互相评议。3.课后尝试进行独立习作。操作指导“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学习本单元课文的一个重点。可引导学生借助“阅读链接”的内容,展开交流,在对比中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内涵之一,就是不惧困难,坚持探索,与课文形成呼应。此外,再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写法,进行仿写练习,让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远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给足学生宽松的读书时间与空间,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第2课时的“板块二”中

21、,教师先利用“自学导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第3自然段,然后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阅读第二、三个事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适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引,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高。2.小练笔这一教学环节,鉴于课堂时间有限,要指导学生围绕观点选取典型事例,编写提纲。在交流的过程中以“事例与观点的联系是否紧密”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练笔,有利于学生对“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写法产生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课堂活动卡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用时35分钟活动内容阅读探究:文中用了哪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课题中提出的观点?这三个事例中的“?”和“!”

22、分别是什么?事例?!活动建议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独立思考。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汇报,教师补充。学生课前预学案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内容熟读课文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预习字词1.把下面的字先抄写一遍,再组词语。域 () 惯 () 圃()盐 ()溅 ()蕊 ()搜 ()蚓 ()阶 ()2.查字典,给本课出现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再把课文中带多音字的词语圈出来,大声读两遍。解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敏感()神秘()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真理诞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锲而不舍不可思议见微知著内容感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属于 文, 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 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 ,不断 ,不断 ,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资料搜集搜集关于叶永烈的资料。阅读质疑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课时)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