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展示故事“甲鱼之祸”,提问:“为什么一碗甲鱼汤会引来杀身之祸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分封制”等知识,再导入新课。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 必然性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的局面及其意义。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相继相继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并存并存BC476BC4
2、76BC256BC256东周时期东周时期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475475BCBC770770平王东迁平王东迁田氏代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三家分晋秦灭东周秦灭东周BC221BC221统一六国统一六国周敬周敬王卒王卒 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 前前10461046年西周建立年西周建立前前770770年,平王东迁年,平王东迁BC476BC770BC1046前前476476年,进入战国年,进入战国观察地图,从不同时期地图可以看到政治如何变动?观察地图,从不同时期地图可以看到政治如何变动?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周天子周天子天下共主天下共主 分封宗法制分封宗法制战国礼乐征伐
3、自大夫出 权力下移权力下移传统制度走向瓦解传统制度走向瓦解贵族政治受冲击贵族政治受冲击二、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1)原因原因: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国,确立霸主地位。确立霸主地位。(2)(2)概况:概况:“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史称“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三家分晋三家分晋”和和“田氏代齐田氏代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韩、赵、魏三家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
4、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史称“战国七雄战国七雄”。知识点知识点1 1列国纷争列国纷争 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所仅见。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如何来认识春秋战国的这样一场“大变局”?春秋春秋战国战国主要形式主要形式 奴隶主争霸战争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战争特点战争特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阵地战为主规模大、
5、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时代特点时代特点奴隶制瓦解时期: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战争结果战争结果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统一打下基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材料材料1 1:楚威王时,派庄蹻进攻滇,庄蹻后来就在滇地称王。庄蹻在滇地的统治,加强了云南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族之间的联系,使得滇地地区出现了发达的青铜文化。赵毅、赵轶峰著中国古代史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材料材料2 2:春秋大国称霸和兼并的过程,也是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融合同化的过程。大学中国史通过上述材料,你认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通过
6、上述材料,你认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吗?二、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1)表现表现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2)(2)影响影响 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分布更为广泛。知识点知识点2 2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政治与文化成为华夏认同的重要因素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战争,迁徙,
7、通婚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这一时期,华夏族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相当普遍。例如,晋献公就曾娶过三个戎族的女子。许兆昌夏商周简史从民族结构来说,由于西周春秋时期诸夏与诸蛮夷戎狄的长期斗争与融合,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华夏民族。沈长云先秦史 战国时期,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区分华夏与夷狄。沈长云先秦史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1)农业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牛耕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2)(2)工商业工商业原因
8、原因: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表现表现:战国时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知识点知识点1 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个体农耕(铁器牛耕、私田)个体农耕(铁器牛耕、私田)手工业分工更细手工业分工更细商人富可敌国商人富可敌国集体农耕(木石骨等、井田制)青铜铸造业工商食官问题探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这些变化又会产生哪些影响?材料:材料: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迟也。吕氏春秋审分表二:表二: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国家土地税收政策改革时间国家政策
9、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公元前618年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48年楚国“书土田”公元前538年郑国“作丘赋”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井田制二、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知识点知识点2 2变法运动变法运动(1)(1)背景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革。(2)(2)成效:推动了社会转型成效: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3)典型:商鞅变法典型:商鞅变法项目
10、项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时间时间公元前公元前356356年年经济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政治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社会社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评价评价顺应历史潮流,积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顺应历史潮流,积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
11、涉及面最广、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重点探讨重点探讨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的关系铁犁牛耕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提高公田抛废、私田开辟公田抛废、私田开辟生产力生产力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政治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地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地主阶级建立封建制度生产力生产力决定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战国变法具有必然性战国变法具有必
12、然性二、二、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知识点知识点 孔子孔子姓名:孔子,名丘,字仲尼生卒: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春秋后期)籍贯:鲁国(今山东曲阜)相貌: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出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头衔:古代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于论语中。孔子名片孔子名片二、二、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1)(1)地位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2)思想内容思想内容:核心观念是:核心观念是“仁仁”,主张统治者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
13、所改良。同时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3)(3)教育成就教育成就:以:以“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推动了私学的发展。相传晚年对相传晚年对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主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论语中。中。知识点知识点1 1 孔子孔子二、二、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知识点知识点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相传为春
14、秋末年楚国人,春秋后期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代表,约与孔子同时略早,作过周守藏史,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也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传世的老子道德经,不是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由其门人追忆老子遗说,到战国时纂集而成的。二、二、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1)(1)地位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2)思想思想:朴素的唯物论朴素的唯物论:“:“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朴素的辩证法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15、。政治政治:主张顺其自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3)(3)后人将其思想整理为后人将其思想整理为老子老子一书。一书。知识点知识点2 2 老子老子二、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1)经济: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井田制的铁制农具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井田制的崩溃;崩溃;(2)(2)政治:政治: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进行争霸与兼并战争;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进行争霸与兼并战争;诸侯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诸侯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3)(3)社会:社会:各国纷争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各国纷争提供了
16、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4)(4)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崛起;(5)(5)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私学兴起,从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逐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私学,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人才。的兴盛造就了一批人才。(6)(6)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知识点知识点1 1 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二、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1)(1)儒家儒家孟子认为人性善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提倡“仁政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主张隆礼重法(2)(2)道家道家:代表是庄子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崇尚逍遥自由。(3)(3)
17、阴阳家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提出“相生相胜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4)墨家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提出提出“尚贤尚贤”的政治主张。的政治主张。知识点知识点2 2重要派别重要派别二、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5)(5)法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控制臣民,体
18、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知识点知识点2 2重要派别重要派别知识点知识点3 3影响影响(1)(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2)(2)是中国历史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3)(3)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4)(4)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影响十分深远;(5)(5)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学孕育了政治
19、理想(仁)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学孕育了政治理想(仁)和道德准则(礼);道家构成了哲学基础(道和辩证法);法家提供了变和道德准则(礼);道家构成了哲学基础(道和辩证法);法家提供了变革精神革精神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直王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设立的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稷下学宫,是齐直王在齐国都城临淄稷门设立的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历时官办学术机构。历时145 145 年,几乎与田齐政权相终始。年,几乎与田齐政权相终始。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众星共之。儒家儒家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民之难治,以
20、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以难治。道家道家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墨家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 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家法家 根据材料,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在治国思想上的异同。根据材料,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在治国思想上的异同。仁、礼仁、礼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无为而治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反对战争反对战争以贤治国以贤治国重刑罚重刑罚以法治国以法治国春秋战国诸侯纷争铁犁牛耕变法运动百家争鸣华夏认同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大交融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社会大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逐渐建立起来社会大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逐渐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