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这一首管弦乐小品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19081975)42 岁时的作品,当时电脑尚未 诞生,美国的办公大楼中处处传出打字机的声音。打字机是一种手动的机械,能迅速打出英 文,每当打完一行需换行时,机器会自动发出一个铃声,以提示换行,换行时需将机头倒回 左边,再从左到右打字。作者从打字机富有节奏的音响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这首世界闻名的 管弦乐小品。乐曲模拟打字、换行等音响,在急速的演奏中表现繁忙、快捷的都市生活。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能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在听和律动表演的音乐活动形式中,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表现力
2、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3.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 能听辨乐曲旋律、 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特点和变化, 在图谱的辅助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1、在欣赏、实践中获得快乐,培养合作创新意识,感悟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听辨音乐主题并表现主题音乐形象,知道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3、体会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打字机”图片,了解打字机工作原理。 2.欣赏打字视频,找出以上三种声音,感受打字员忙碌的场景。 3.初听主题 A 找出并模仿打字机工作时发出的三种声音。 4.揭题打字机之歌,作品介绍。 二、感受体验 (一)欣赏主题
3、A 1.听: (1)复听 听出主题 A 音乐打字机打了几行字。 (2)再听 要求学生听出这四个乐句哪个最长,长了多少? (3)讲解乐句概念。 2.看: 根据图形谱判断乐句长短。 3.动: (1)作一个小打字员, 随着音乐由慢到快练习打字 (数节拍) , (加入键盘、 碰铃和沙锤) 。 (2)用自己喜欢的的动作表现乐句,请一位同学用碰铃在“叮”声出现时打出来。 (3)用绳子表现音乐。 4.想: 出示主题 A 五线谱旋律线,想一想旋律的特点。 (二)区分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主题。 师播放第一段-第二段音乐,引导学生区分,听到熟悉的坐着,听到不熟悉的起立。 (三)聆听、比较主题 A 和主题 B。 1.找
4、出主题 B 音乐旋律线与主题 A 音乐旋律线的区别。 主题 A 起伏不大,主题 B 有明显起伏,先上行再下行。 2.比较两个主题速度的区别。 主题 A 快,主题 B 比第一段慢。 3.比较两个主题力度的区别,指出主题 B 力度的变化。 主题 A 没有明显变化,主题 B 先强后弱。 4.比较两个主题演奏法的区别。 主题 A 连奏,主题 B 断奏。 5.出示主题 B 图形谱。 6.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主题 B 音乐。 (四)完整聆听 1.初听 听到熟悉的部分做相应的动作。 2.复听,为乐曲分段,指生帖卡片。 3.曲式分析。 三、拓展延伸 欣赏管弦乐演奏打字机之歌。 师: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会的现场,看一看音乐家们是怎样演奏这首乐曲的。 四、总结评价 师:打字机是一种劳动工具,作曲家善于从劳动中发现身边的美,用打字机的音响创作了这 么美妙的音乐, 我相信同学们也有敏锐的双眼和勤劳的双手也能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美 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