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第 3 单元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第 5 课时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材第 27、28 页的内容、第 28 页的“做一做”,及第 32 页练 习七的第 15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 初步建立 1 立方米、1 立米分米、 1 立方厘的体积观念。 难点:难点:能正确运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 一、一、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1 平方米、1 平米分米、1 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1 米、1 分米、1 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二、新课讲授二、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多媒体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 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 水就升上来了。 2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 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 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 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 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
3、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 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 (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 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 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 方分米、立
4、方米,可以分别写成 cm 3,dm3和 m3。 (3)认识体积单位。 3 老师:请你猜一猜 1cm 3,1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 1c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cm 3;棱长是 1d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dm 3;棱长是 1m 的正方体,体积是 1m3。教师 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 1cm 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 1cm3 的物体。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 1dm 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 1dm3大小的 物体。 用 3 根 1m 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 把它放在墙角, 看看
5、 1m 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 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 用 4 个 1cm 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多少吗?(4cm 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 4 个体积是 1cm3的小正方体 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 28 页“做一做”第 1、2 题。 三、课堂作业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32 页练习六第 15 题。 四、课四、课堂小结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 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6、? 4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 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 cm 3,dm3,m3。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 课件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 再让学生亲身验证“石头占了一部分 的空间,所以第一杯水无法全部倒入”这一结论。继而让学生对电视 机,影碟机,手机三种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学生虽 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继而 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进行验证和感受,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 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
7、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质量检测试题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命题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 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 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命题出发点: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 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 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 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5 三、命题原则: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 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 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 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