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卖家):luzy369 文档编号:5433366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风仙花的种植活动,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本课将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开展方案设计、动手实践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形成相关认识。该研究过程属于控制变量实验,因此本课将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对比实验)设计的任务。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对比实验)设计的任务,改变条件和控

2、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本课以改变“土壤”这个条件的对比实验的设计进行精讲细讲,给学生一个好的例子,从而对他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教

3、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认识到植物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科学思维用对比实验对变量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态度责任在探索种子发芽实验中,能意识到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若干萌发的绿豆种子。学生1.每组提供干土壤、湿土壤、滴

4、管、水、绿豆种子若干、玻璃皿、面巾纸、标签纸、黑色杯子、透明塑料杯、纸杯、小勺、水槽;2.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若干萌发的绿豆种子欣赏绿豆种子萌发的图片,图片中的绿豆苗从什么开始新生命的?(预设:种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板书:种子发芽)(预设:水、温度、阳光、空气、土壤、养料等)3.生自由交流,师板书。4.出示绿豆种子:这是几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们发芽,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5.讨论:我们又该如何辨别想让种子发芽必须的条件是哪些,不需要的又是哪些呢?怎样的实验办法可行呢?6.生

5、交流汇报(板书:实验)引出课题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图片,了解学生关于种子萌发条件的前概念知识,交流引出要通过过对比实验来研究。二、探索(预设30分钟)材料准备:实验记录单(一)完成实验计划的设计1.请你以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为例,小组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2.小组合作交流并完成实验记录单(记录可用“文字描述、画图形式、图文结合的方式”等)。3.生汇报交流。4.出示记录单,分组讨论下列的问题。(1)该实验设计成两组的原因是什么?(2)该实验中哪些条件要保持不变?改变的条件是什么?(3)如果这两组的绿豆都发芽了,说明什么?如果没有土的一组绿豆没有发芽,而有土的一组绿豆发芽了

6、,说明什么?5.全班讨论实验方案,小组完善并修改实验计划。6.小结:我们把这种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实验,这种方法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在“实验”下板书:对比实验)(二)学习实验操作方法1.根据实验计划完成相应实验:播放视频自行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并交流注意事项。2.生汇报交流注意事项。(预设:种子至少要放3粒、贴上标签、水要一样很多)(三)生根据材料进行对比实验材料准备:干土壤、湿土壤、滴管、水、绿豆种子若干、玻璃皿、纸、标签纸、黑色杯子、透明塑料杯、纸杯、小勺、水槽、实验记录单1.明确本节课研究的主题:研究水、阳光与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2.每组确定一个研究

7、主题(水或阳光),设计实验计划,完成后到材料区选取材料进行实验。3.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计划并选取材料进行实验。4.分组汇报交流:同学根据自己的设计汇报,其他组评价并补充。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结构化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对比实验设计,在活动时,教师随时给予学生指导,方便后续交流汇报。三、研讨(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2.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3.对于种子发芽的必要的其他条件,我们怎样制定实验计划?设计意图引导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疑问,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四、布

8、置实践作业(预设2分钟)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其他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可以从种子的大小、种皮的情况、长芽的情况等方面去观察。2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如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阶段变化的照片、视频、画图、写观察日记等。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好学生后续的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疑难解答】1.基于实验方案开展操作的活动中,如何防止学生出现实验方案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在实践操作环节,若动手能力较强的小组,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操作,但必须引导学生一边做一边思考“我们组是否按照实验方案动手实践”;也可以“扶”着学生按照实验方案逐步开展实践活动。教师需要到每个组检查学生的

9、实践操作,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科学性。2.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观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观察记录表,如可从发芽的数量、芽的长度、颜色等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如文字的描述、画图、拍照、录视频等。【教学后记】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整理分析实验信息,分享发现。第二部分是学生汇报交流,研讨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第三部分是移植绿豆芽。教科书要求学生收集整理实验数据,针对前一课所设计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反思实验结果与预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还需反思实验过程或对先前的预测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实验数据来解释实验结论的

10、方法,以及整合全班的发现。由于每个学生在课前只研究过一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所以本课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倾听并充分交流,获取他人的信息,才能有效地思考分析,最终构建起对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的新认识。这既是对第1课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又为第3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学情分析】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过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学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素养,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但是,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数据能力不足,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帮助掌握收集数据,分析对比数据的方法。并且由于一些原因,可能个别学生的实验效果不明显,或者数据不准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11、研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地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认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根据事实区别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探究实践在实地观察中,能在收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证据,形成一定的解释。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在研讨的过程中,能在收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增进对植物生长发芽的关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难点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

12、】教师1.教学课件学生1.每组提供花盆、土壤、水、绿豆苗;2.实验信息统计表。【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学生实践研究活动中的照片1.呈现课前收集的有关学生实践研究活动中的相关照片。(学生观看图片。)2.提问:同学们种下的绿豆都发芽了吗?(预设:有土壤和没有土壤的绿豆都发芽了,有水分的绿豆发芽了)3.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揭示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板书)设计意图呈现学生实践活动的照片,利用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的绿豆发芽情况,为后面的研讨活动做好铺垫。二、交流研讨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预设

13、30分钟)材料准备:实验信息统计表活动一:组内交流数据,整理发现。1.现在请同学们将小组实验数据,整理到记录表中。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改变的条件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我们的解释1号组( )2号组( )备注:表中1号组与2号组直接写实验中改变的条件。2.观察记录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以下三个问题。两组的实验数据有什么不同?实验结论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活动二:汇报小组实验信息,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1.哪一小组率先来分享小组交流结果?(整个小组上台汇报分享。)2.其他小组不但要认真倾听,而且还要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填写统计表哦

14、!(其他小组将相同实验数据收集在相应汇总表中,汇总表如下图。)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的实验记录统计表共有 小组进行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实验小组号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数1号组( ) 小组 小组总计2号组( ) 小组 小组总计我们的解释备注:表中1号组与2号组直接写实验中改变的条件。3.小组汇报结束后,提问:相同实验的小组实验现象一样吗?实验结论一样吗?4.如果出现不一样的回答,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活动三:全班交流研讨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1.邀请学生将相同实验的数据汇总表呈现在黑板上,并逐一分析数据。2.提问:我们统计的是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的实验?(预设:绿豆种子

15、发芽需要土壤的实验)3.提问: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预设:根据有土壤和无土壤的绿豆种子发芽数都是18,未发芽数都是0,我们可以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4.提问:支持我们研究结论的证据是什么?(预设:对比实验中种子发芽的现象,以及相同实验的数据汇总)5.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活动四:查阅资料,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提问:通过观察绿豆发芽过程图,以及阅读种子发芽基本条件的参考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预设: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以及充足的空气,不需要光照和土壤。)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整理数据并交流,接着整理统计相

16、同实验小组数据,最后全班交流研讨。按着这样的顺序开展研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三、移植绿豆苗并预测绿豆苗的生长条件。(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花盆、土壤、水1.提问: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以后会怎么样?2.提问: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预设:阳光、土壤、水分、)3.出示移植说明。1.准备好和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把勺子、一些水。2.把土壤填至花盆的1/3 处,用勺子把绿豆芽从种植盒(杯)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3.在花盆中部轻轻地疏松一下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小心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两三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

17、周围的土壤。4.给花盆浇透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设计意图由于课堂时间不够,所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将发芽的绿豆苗移植到花盆里,持续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四、观察活动中的新发现(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提问: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有什么新的问题吗?小结:课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观察,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保持这一份探索的兴趣,你会有更多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疑问,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疑难解答】1.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时,由于很难保证真空的环境,空气组的数据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

18、学生通过数据得出结论,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的辨析、研讨,理解空气组数据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者阅读资料,让学生明白空气对种子发芽的影响。2.在班级研讨活动中,如果每个小组轮流上台汇报时间不够,怎么办?教师可以课前制定大尺寸的实验统计表,让每组派一个组员上台填写数据,然后出示在黑板上,开展全班研讨活动。【教学后记】3.绿豆苗的生长【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3课。在前两节课种子发芽实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绿豆苗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激发学生经历更加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绿豆苗生长对环境因素的需求,激发其探究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对绿豆苗生长情况进

19、行观察。在此过程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种在土壤中的绿豆苗生长得一样好。对于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思考,这也将成为本课教学意义所在。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学生用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来支撑说明。另外,以自然界植物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讨论不同环境里植物对阳光、水分的需求,进一步建立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对比实验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通过每天坚持记录的图片和视频了解植物在光照充足与黑暗环境中的变化。活动二:研讨。引导学生以自然界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例子讨论不同环境里的

20、植物对阳光、水分的需求。活动三:拓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探究,探究不同方向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种子发芽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已经知道了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环境,有较浓厚的探究 兴趣。但对绿豆苗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思考,需要老师引导,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其主要成分,初步了解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科学思维可以利用控制变量

21、的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探究实践能用画图、拍照,视频等方法记录观察所得,运用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态度责任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的生长状况。难点设计绿豆芽生长与光照关系的对比实验方案。【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长势基本类似的绿豆苗。学生1.每组实验计划表和实验记录表;2.长势基本类似的绿豆苗;3.纸箱4.剪刀。【教学过程】一、聚焦:复习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

22、1.出示绿豆种子萌发图片,复习引入。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2.展示绿豆苗图片。提问: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什么作用?3.揭示课题:绿豆苗的生长(板书)设计意图以种子萌发活动引入,从“绿豆种子萌发所需要条件”的探讨延伸至“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阳光对绿豆苗、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作用”的思考,自然聚焦本课主题,指向性明确。二、探索:实验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长势基本类似的绿豆苗、学生记录单、纸箱、剪刀(一)小组设计实验计划(预设15分钟)1.小组讨论绿

23、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计划。提问:这个对比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和保持不变的条件分别有哪些?(预设: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水、温度、空气、绿豆苗的长势、绿豆苗的数量等等;改变的条件是光照。) 2.师生讨论如何控制变量。提问:我们如何操作,才能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光照条件?3.学生填写交流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操作。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经历过绿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过程,包括制订实验计划、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订实验计划,同时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一起规范并完善实验计划。(二)分析交流实验中的现

24、象(预设5分钟)1.实验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先观察教师课前一周做的实验视频和对比照片,交流讨论。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比较来知道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呢?(预设:从“绿豆苗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方面进行比较。)2.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有阳光照射的绿豆苗生长得好,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和照片的方式实现当堂观察,引导学生在后续的观察中,用画图、文字照片等方式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观察,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观察记录单,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观察。三、研讨:观察发现,植物与环境的联系(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照片、学

25、生记录单1.师生讨论交流绿豆苗生长需要的条件。提问: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哪些条件?2.阅读资料,交流研讨。教师出示光合作用图片并介绍: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3.讨论: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的需求相同吗?(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有什么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几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地适应环境。提问:你还能举出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阳光、水分对植物生

26、长影响的基础上,拓展到不同环境中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不同需求。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关于植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联系的认识。四、拓展:光的照射方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两盆生长情况相似的绿豆苗,用两个纸盒罩住。一个纸盒在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在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射入。提问:一个星期后,两盆植物会生成什么样?2.布置学生回家利用实践作业验证自己的推测。设计意图拓展实验是“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延续,本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可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疑难解答】1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实验现象至少需要一周时间,才便于学生观察。如何帮助学生在课堂

27、上观察现象呢?教师在课前一周先做该实验,用照片和视频做好记录,让学生在课堂上便能观察,从而更加直观感受到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实现当堂观察。2.观察记录光对绿豆苗生长是否有影响的实验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怎么记录方便后续观察得出结论?对于五年级学生,可以尝试引导用图文结合方式来描述记录植物的形态变化,此外还可指导学生借助拍照,视频等方式记录植物变化特点,以便后面交流汇报。【教学后记】4.蚯蚓的选择【教材简析】对于动物而言,与植物一样,其生存、生长发育的相关需求都来自周围的环境。该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其中,不

28、同的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对此,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但较为零散且缺乏足够的依据。本课通过对蚯蚓这个动物的研究,从而探讨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本课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对比实验,实验一研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二研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分析。让学生一步步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学情分析】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所需的条件。即在“蚯蚓对光照的需求情况”及“蚯蚓对水分的需求情况”两个实验中,学生根据蚯蚓爬行状况判断蚯

29、蚓对环境的选择来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享、分析研讨而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其他动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动物的身体结构不同,对环境的需求也不同。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对比实验法,所以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设计实验的能力,也能自己探究出实验结论。但本节课需要通过蚯蚓这种动物延伸至其他动物,探讨出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分析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蚯蚓的研究,知道蚯蚓适宜的生存环境,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科学思维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方法,能知道不同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

30、。探究实践能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态度责任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能关注周围的一些动物,增进喜爱动物的感情,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难点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每组长方形带盖盒子两个、剪刀、黑色记号笔、吸水纸、透明塑料薄膜、双面胶、塑料薄膜、 蚯蚓 10条、干土、湿土、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寻找大自然中蚯蚓的视频1.提问:我们知道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这样吗?2.提问:观看了

31、寻找蚯蚓的视频,对于蚯蚓来说,适宜的生存环境是怎么样的?3.揭示课题:蚯蚓的选择(板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寻找蚯蚓,并试着推测蚯蚓适宜怎样的生存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光照、水分两个条件,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测。(预设25分钟)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材料准备:10条蚯蚓、一个长方形带盖盒子、黑色记号笔、吸水纸、剪刀、双面胶、透明塑料薄膜、实验记录单1.提问:根据你的经验推测蚯蚓适宜明亮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预设:蚯蚓生活在地下,我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2.提问: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预设:运用对比实验,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盒盖剪开一部分,看看蚯蚓会向哪边。)3.提问:实验中改变的条件

32、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又有哪些?(预设:改变的条件是明亮和黑暗的环境。不改变的条件是水分、空气、温度等。)4.实验方法: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并在开口处覆盖贴上透明塑料薄膜,然后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3次,并记录下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学生完成实验进行交流反馈。蚯蚓对水分的选择实验 材料准备:10条蚯蚓、一个长方形带盖盒子、干燥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塑料薄膜、双面胶、实验记录单1.提问:根据你的经验推测蚯蚓适宜干燥还是潮湿的生活环境?(预设:干土里很难发现蚯

33、蚓,我推测它不喜欢干燥的环境。)提问:如何设计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改变的条件又有哪些?(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干土壤和湿土壤。不改变的条件是空气、温度、光照条件等。)实验方法: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盒子底部铺上塑料薄膜,用双面胶固定住,再在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3次,并记录下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单记录。设计意图在实验探究前,引导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后,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交流我们的发现 (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

34、学生实验记录单1.提问: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预设: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预设:企鹅南极,天鹅湖泊、沼泽,青蛙稻田、池塘,蜥蜴陆地地表、草丛、沙漠、海岛,狼草原、森林、荒漠、丘陵。)3.小结: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动物在形态、构造、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继续探究 (预设2分钟)提问:除了我们课堂中提到的动物之外,你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生存条件?请你课后继续探究,查阅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时与大家分享交流。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分享交流。【疑难解答】学生或者教师所

35、准备的蚯蚓,有时候是网购的,有些蚯蚓活动迟缓,在课堂上做实验时反应很迟钝,或者说根本没有反应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己动手实验,提前做一做实验,看看准备的蚯蚓是否活动迟缓,如果活动迟缓,可以提前做实验并录制视频,让学生自己操作过实验后观看视频。2.在本课中有两个探究蚯蚓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实验,在课堂上先后进行两个实验时间不够怎么办?本课中两个实验的实验时间可能需要较长,如果每个小组两个实验都做的话可能时间会不够,教师可以采用两组实验同时进行的方式,让一半的学生进行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另外一半的学生进行蚯蚓对水分的选择实验。【教学后记】5.当环境改变了【教材简析】本课探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36、分图片分析。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青蛙的四种不同行为和春夏秋冬四种不同季节的环境。要求学生先基于原有认知经验将青蛙的行为与季节进行联系,接着进一步从气候、草木、蝴蝶以及青蛙四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在不同季节里,青蛙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青蛙的这些行为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出示了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迁徙,丹顶鹤在不同的季节会在不同的地方开展不同的活动,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环境的变化与丹顶鹤的行为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再将丹顶鹤与青蛙的适应环境行为进行比较分析。联系本单元的“科学阅读”,进一步认识动物的一些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学情分析】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通过

37、之前的学习 ,已经历过对生物个体基本特征的观察、 认识、研究活动。他们对于生物与环境的联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零散、模糊。在本课学习中,将带领学生经历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了解青蛙生活环境变化和青蛙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资料阅读分析丹顶鹤的环境变化与丹顶鹤行为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改变后,动物会做出反应,以适应新环境。【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将青蛙行为图片与环境图片相对应,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认识到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科学思维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环境改变后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探究实践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

38、事实独立思考,研究动物适应新环境的方法。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中意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动物是怎样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难点探究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丹顶鹤相关阅读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谜语1.谜语: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相对坐,夕阳底下一对瓜。谜底:春夏秋冬2.当环境改变后,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请同学说说我们都有哪些适应变化的行为。3.教师概括:当环境改变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在不同季节会做

39、不同的事情。那么当环境改变了,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呢?(板书:当环境改变了)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关注自身在不同季节的各种行为出发,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认识到人类在不同季节的行为变化均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接下来研究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做铺垫。二、动物如何适应环境(预设30分钟)青蛙如何适应环境材料准备:教学课件、青蛙行为图片、环境图片、学生记录单 1.关于青蛙你知道些什么?请说一说(预设:春天在田野里很少能看见青蛙,在水里能看见小蝌蚪;青蛙夏天比较常见,青蛙冬天会冬眠。)2.青蛙在春夏秋冬有什么表现?小组讨论3.出示图片,将青蛙的行为图片与环境图片相对应。4.四季变化中气候、草木、蝴

40、蝶及青蛙有什么变化?(1)以春天为例:从气候、草木、食物、青蛙、蝴蝶等方面进行交流,初步认识环境与动物之间的联系。其它季节,青蛙的生存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青蛙又会做什么事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分析:夏天、秋天、冬天里青蛙生存环境(气候、周围的草木、食物等条件的变化)以及青蛙在这种环境下会有哪些行为?将想法记录在记录表内。季节气候草木蝴蝶青蛙春温暖发芽由卵孵化成幼虫由卵孵化成蝌蚪夏秋冬(2)汇报交流(3)小结同学们,通过之前的交流,我们发现了很多青蛙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行为。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青蛙的这些行为变化,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预设:气候等非生物环境,青蛙食物和周边植物等生物环

41、境,青蛙自身身体特征等)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例引领学生从非生物条件、生物条件、青蛙相对应的行为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引领学生初步认识环境与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学生自主交流做示范。丹顶鹤如何适应环境材料准备:教学课件、丹顶鹤图片、阅读资料、学生记录单过渡:青蛙、蝴蝶随着季节的变化,有不同的行为,我们周围其它动物又有哪些行为来适应环境变化呢?1.阅读资料(出示丹顶鹤图片)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丹顶鹤并不熟悉,让我们一起阅读教科书上关于丹顶鹤的资料。(1)用横线画出当环境改变时,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2)丹顶鹤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预设:丹顶鹤在天气变冷后,会迁徙到南方去。天气变

42、暖,会重新回到北方。)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哪些行为?设计意图这里以文字、图片材料呈现丹顶鹤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并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三、如何帮助动物(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图片、学生记录单如果在野外遇到正在冬眠的动物或迁徙中“掉队”的鸟,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它们?小组讨论(预设: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设计意图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呈现专家的建议,最终帮助学生达成“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的共识。【疑难解答】随着季节的变化,环境中哪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动物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水、食物等都会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的动物会冬眠

43、,如蛇;有的动物会迁徙,如大雁;有的动物会储存食物,如松鼠;有的动物会洄游,如小黄鱼。【教学后记】6.食物链与食物网【教材简析】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动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其中有机物营养、能量)的获得就是其中之一。但植物、动物对于有机物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得。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或植物之间都会由于有机物或能量传递的关系,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动植物之间形成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成食物链、食物网。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在学生的认知中这些环境主要为非生命环境很少有学生能系统地认识到生物生存也需要

44、生物环境。本课就是在此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本节课需要在一定的区域内找出所有的动物植物,了解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但是有的食物关系不容易发现,还需要上网查询资料了解食物关系。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相关动植物资料的准备,或是开放计算机房、平板电脑方便学生查找分析,便于学生分析直接或间接的食物关系,找出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教学目标】 科学观

45、念通过实地观察一定区域内的动植物相互影响的现象,分析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找出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形成食物链,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科学思维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探究实践正确使用观察方法和工具,并记录下动植物及相互影响的现象,分析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能形成链条状的联系。态度责任在分析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时,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套筒游戏了解食物关系,完成食物链的绘制。难点正确认识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绿豆苗田进行观察,弄清该区域内动植物的名称及生长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动植物标签,辅助学生观察。学生1.一次性纸杯(分别写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2.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蜗牛、瓢虫、青蛙、鸟)。【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校园中植物的照片1.用ppt展示学生观察所种的绿豆苗时发现的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如绿豆苗一些叶子表面有小洞说明某种动物会吃绿豆苗等。用ppt展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24) > 五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为本站会员(luzy369)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