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题12《湖心亭看雪》复习习题—中考语文系统复习
- 文言文专题(九年级下册)12《湖心亭看雪》复习习题——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doc--点击预览
- 文言文专题(九年级下册)12《湖心亭看雪》复习习题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系统复习.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专题习题湖心亭看雪专题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崇祯(zhn)更定(gng)喃喃(nn)B毳衣(mo)雾凇(sn)沆砀(hng)C长堤(d)一芥(ji)铺毡(zhn)D岱山(di)拏(no)沸水(fi)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晚上八时左右)B拥毳衣炉火(鸟兽的细毛)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D是金陵人,客此(做客)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余住西湖 尝贻余核舟一D见余大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C学而时习之(论语)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惟/长堤/一痕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更有/痴似相公者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从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2)湖心亭看雪 一文中,总写湖山夜雪全景图的句子是:_,_,_。(3)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营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_,_。(4)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引用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志趣的句子是:_,_。阅读课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是日更定矣_(2)拥毳衣炉火_(3)雾凇沆砀_(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且文章末尾又出现舟子,记叙了舟子的话语,造成前后矛盾,是作者的疏忽。B“湖上影子”一段描写,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图画中的白描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绘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之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但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10有人称赞本文描绘雪景的词语“一”运用妙绝,可谓“一字而境界出”。请具体赏析。_11本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_一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 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上下一白()(2)从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3)武林门而西()(4)即棹小舟入湖()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12.用“/”划分画线一句的朗读节奏。(2 分)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13.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4 分)_14“湖心亭看雪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 分)二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注】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鲁直:即黄庭坚。6.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2 分)6.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2 分)暗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3)辄复不遂 辄:(4)鲁直所谓 谓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99【甲】文中“文中“”写出了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反衬 (2 分)2 分)10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4 分)10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4 分)三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515给加点字注音。(2 分)(1)舟子喃喃曰()(2)步仄径()16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 分)(1)上下一白 一:(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4)憩感配寺 憩:(5)白鸥矫翼 矫:17 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寒山远火,明灭林外。1818【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各有什么作用?(4 分 )四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张岱龙山雪)注释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芥(ji)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欲(h):通“喝”。【阅读提示】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龙山雪是其代表作。【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C.义不杀少而杀众 D.广起,夺而杀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声为寒威所慑。译文: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袁宏道满井游记)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0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 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 分)七、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节选自周密观潮)【注】艨艟(mng chng)战船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4 分)(1)余拏一小舟 ()(2)客此 ()(3)人物略不相睹()(4)皆披发文身()7.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8.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此夸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以其境过请 B、以光先帝遗德 C、何以战 D、皆以美于徐公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10.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4 分)八、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 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遂弃舟()(4)濯足于惠因涧()14.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6.甲乙两文中,“_”“_”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_”“_”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甲文中“”字,可以概括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情感。(5 分)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1C【解析】A 项,更定(gng);B 项,毳衣(cu);D 项,拏(n)。2D【解析】D 项,客:客居。3C【解析】C 项,余:代词,我;A 项,更: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副词,还;B 项,白:形容词,白色的/名词,指酒杯;D 项,大:副词,非常/形容词,与“小”相对。4D【解析】D 项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A 项,而:连词,表转折;B 项,而:连词,表修饰;C 项,而:连词,表递进。5A 【解析】A 项,正确划分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6(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7(1)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2)裹、围。(3)白汽弥漫的样子。(4)代指酒。8(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远山、湖水,浑然一体,上下全是白的。(2)西湖之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9A56454610(示例)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上下一白”之“一”字,是描绘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描绘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此真可谓是“一字而境界出”矣。11本文从两个角度写西湖雪景:写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 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上下一白()(2)从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3)武林门而西()(4)即棹小舟入湖()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12.用“/”划分画线一句的朗读节奏。(2 分)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13.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4 分)_14“湖心亭看雪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 分)答案:10(1)全(2)撑、拿 (3)往西(向西去)4)就,便(立即,马上)(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1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13 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14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15、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二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注】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鲁直:即黄庭坚。6.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2 分)6.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2 分)暗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3)辄复不遂 辄:(4)鲁直所谓 谓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99【甲】文中“文中“”写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觉角度,反衬 (2 分)2 分)10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410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4分)分)答案:(二)(16 分)(二)(16 分)6(2 分)6(2 分)暗 窗 红 火/任 意 看 数 卷 书/亦 复 有 少 趣。7(4 分)7(4 分)白:杯,酒杯 客:客居 辄:总是 谓:说(认为)8(4 分)8(4 分)(1)(2 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全句大意 1 分,“莫”、“似”各 0.5 分)(2)(2 分)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全句大意1 分,“欲”“为”各 0.5 分)9.(2 分)9.(2 分)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的寂静(寂静)10.(4 分)10.(4 分)甲文趣在: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未答出“夜半”或“独”,得 1 分);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2 分。答出一点即可)乙文趣在: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悠闲自得地读书。(2 分。答出一点即可)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离时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三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515给加点字注音。(2 分)(1)舟子喃喃曰()(2)步仄径()16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 分)(1)上下一白 一:(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4)憩感配寺 憩:(5)白鸥矫翼 矫:17 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寒山远火,明灭林外。1818【甲】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各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二、文言文阅读;(15 分)二、文言文阅读;(15 分)1515(1 喃(nn)(2)仄(z)1616(1)一:全 (2)白:酒杯 (3)焉:怎么,哪里 (4)憩:休息 (5)矫:举17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我划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到湖心亭看雪。(2)寒山中远处的山火,在树林之外时隐时现地闪烁。1818(4 分 )【甲】文中这句话正面表现了西湖的静,侧面表现了当时天气的寒冷;【乙】文中这句话以动写静,侧面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乙】文参考译文: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促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僧人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山火,在树林之外时隐时现地闪烁。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么思念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您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您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山中人王维书。四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钦之,竞不得醉。马小卿唱曲,界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张岱龙山雪)注释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芥(ji)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欲(h):通“喝”。【阅读提示】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小品文湖心亭看雪、龙山雪是其代表作。【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湖中人鸟声俱绝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C.义不杀少而杀众 D.广起,夺而杀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声为寒威所慑。译文:4.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没有,消失。迫近,靠近2.D3.(此时的)西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洞箫声像被严寒的威力震慑住了。4.阔大、纯净的雪景映照出张岱孤高自赏、高雅脱俗的情怀,在冰天雪地中,心灵脱去俗累,自由洒脱。雪景的苍凉也折射出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答出其中一方面,意近即可)译文: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深三尺多。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们几个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侯。山峦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冷冽,苍头(苍头:指以青色包头巾裹头,这里指人)送酒来了,我们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合着积雪,竟然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的站着。余下的人坐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五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袁宏道满井游记)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0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 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 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 分)答案:(二)(14 分)9(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4 分)10A(2 分)11.(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 分)(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2分)12酌情量分(4 分)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七、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节选自周密观潮)【注】艨艟(mng chng)战船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4 分)(1)余拏一小舟 ()(2)客此 ()(3)人物略不相睹()(4)皆披发文身()7.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B.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D.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8.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以此夸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以其境过请 B、以光先帝遗德 C、何以战 D、皆以美于徐公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10.甲乙两文作者一个“看雪”一个“观潮”,请结合两文分析作者对所看(观)之景的描写手法的异同。(4 分)答案:6.(4 分)(1)撑(船)(2)做客,客居(3)一点也不 (4)画着文彩(一题 1分)7.(C )(2 分)8.(C )(3 分)9.(4 分)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强”“白”各 0.5 分)同时有在水面上乘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并”“者”各 0.5 分)10.(4 分)相同点:都用了正面描写。(1 分)甲文第二段以的空灵之笔描绘湖中天空、云层、群山、湖水之间白茫茫、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1 分)乙文则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和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1 分)不同点:乙文还描写了观潮人群的密集,从侧面描写水上表演之精彩。(1 分)八、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 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 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普宁、寿圣院:寺名。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遂弃舟()(4)濯足于惠因涧()14.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余: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6.甲乙两文中,“_”“_”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_”“_”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甲文中“”字,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