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1.一部好的作品 ,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 ,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 ,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 C.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行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桂林山水甲天下 ,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 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 ,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加强
2、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 ,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3.扶贫首在扶智 ,一要引智 ,通过政策引导 ,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 ;二要留智 ,引得凤凰 ,还得让凤凰留得住 ;三要育智 ,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 ,即解决本地人才就业 ,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 贫 ,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文化影响经济 ,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并非完全
3、同步 文化是精神力量 ,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A. B. C. D. 4.现阶段 ,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不断攀升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弱小。同世界五大传媒集团相比 ,我国文化产业中具有现代企业形态的部分才刚刚起步 ,资产、产值、规模效益等都远远无法同国外的那些 “ 文化航母 ” 相抗衡。这启示我们 ( ) A.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 规模 ,提高规模效益 B.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力量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5.(2017 湖南郴州模拟 )要实现中国制造 2
4、025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从 “ 制造大国 ” 变为 “ 制造强国 ” 、从 “ 中国制造 ” 转向 “ 中国智造 ”, 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 “ 工匠精神 ”, 即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创新成果的理念和追求。这是因为 “ 工匠精神 ”( ) 对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提升国家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 是解决我 国当前创新不足问题的主导力量 有利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A. B. C.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6.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 ? 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 ,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 “ 城市记忆 老物件里捡拾难忘
5、岁月 ” 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有大魅力 ,这是因为老物件是 ( ) 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B. C. D. 7.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在不战而胜一书中说道 :“ 当有一天 ,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 这告诉我们 ( )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由盛转衰 A. B. C. D. 8.“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6、?” 这是央视猴年春晚歌曲六尺巷。这首歌得名于康熙年间宰辅张英对安徽桐城邻居 “ 让出三尺 ” 的故事。歌曲广为传唱后 ,人们纷纷前往实地领悟 ,体会 其互敬礼让、和谐包容、进退有度的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 ) 发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文艺创作就是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且享用文化 A. B. C. D. 9.礼仪 ,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 ,包括怎么动筷子、用刀叉 ,衣着打扮是否得当 ,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 ,如何正确地入座和离席 ? 以上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
7、着你的信息 :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 ,餐桌礼仪一直被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材料可知 ( ) 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教化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A. B. C. D. 10.国人曾疯狂地追逐美剧、韩剧 ,如今琅琊榜等众多国产剧在海外备受追捧。这得益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与强大魅力 ,更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有关。这表明 ( )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中华文化在走 向世界中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A. B. C. D. 11.“
8、 城市和人一样 ,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 ,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 ,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 ,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 ,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 ” 城市发展必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是基于 ( ) 文物古迹是承载城市精神和气质的物质载体 文化多样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需要长期保持稳定 文化遗存和当代人生活实现了完美对接 A. B. C. D.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2.(2017 广西河池模拟 )当前 ,互联网日益成为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 ,“ 给力 ”“ 吐槽 ”“ 拍砖 ”“ 雷
9、人 ”? 这些新词已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并有部分新词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材料体现了 ( ) 文化是指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 工匠精神 ” 是指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们不断雕琢产品 ,改进工艺 ,并享受着产品 在双手中升华的愉悦。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 “ 工匠精神 ”, 从鲁班、张衡、毕升等巨匠们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 ,到普通匠人孜孜以求的精湛技艺 ;从精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国宝 ,一定意义上说
10、 ,一部中华文明史 ,就是工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写成的。但是中国这种 “ 工匠精神 ” 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当前 ,中国造得了大飞机、高铁、神舟飞船 ,而大量产品却仍停留在低端水平 ,以至于大批国人蜂拥海外 “ 扫货 ”, 甚至出现了将超市货架一扫而空的现象。这种反差终于让国人意识到 :我们缺乏技术精湛的工匠 ,缺乏追求细节完美的 “ 工匠精神 ”; 只有重塑 “ 工匠精神 ”, 才能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材料二 “ 工匠精神 ” 虽然不是从 0 到 1 的创新 ,但却是从 1 到 n 的精益求精、直至极致。一个推崇 “ 工匠精神 ” 的国家和民族 ,必然会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纯粹 ;
11、少一些投机取巧 ,多一些脚踏实地 ;少一些急功近利 ,多一些专注持久。一个这样的民族才能真正赢得整个国际社会的尊重 ,才能真正拥有未来。 (1)结合材料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重塑 “ 工匠精神 ” 。 (2)“ 工匠精神 ” 对你的人生成长有何启示 ?请从两个角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4.(2017 广东韶关模拟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 ,扶贫脱贫是全面小康的 “ 最后一公里 ”,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 ,既防止不思进取 ,等靠要 ,又防
12、止揠苗助长 ,图虚名 ,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经济贫困的背后隐藏着文化贫困。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形成所谓贫困文化 ,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 ,既要管好 “ 肚子 ”, 更要 管好 “ 脑子 ”, 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 ,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 ,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 ,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确保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分析 “ 扶贫先扶精气神 ” 以解决文化贫困的理由。 (2)“ 扶贫先扶精气神 ”, 既要管好 “ 肚子 ”, 更
13、要管好 “ 脑子 ” 。请就扶贫脱贫拟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 ,朗朗上口 ,每条限 16 字以内。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 21 文化与社会 1.D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A 项不符合题意 ;B 项表述错误 ;文化影响而不是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项表述错误 ;材料之所以强调文化作品既要产生经济效益又要产生社会效益 ,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会对社会和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D 项符合题意。 2.B 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 ,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 ,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B 项正确。 A 项错误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只有优秀文化才会促进社会发展 ;C 项错误 ,民族精神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 项明 显错误。 3.B 表述错误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 符合题意 ,扶贫首在扶智 ,在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 ,发展教育 ,通过先进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 ,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并非完全同步 ; 符合题意 ,在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 ,发展教育 ,通过先进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