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4572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隋唐(581-907)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时空观念隋唐隋唐阶段特征制度创新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政治中央集权加强,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科技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民族交融隋朝

2、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交往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战国战国秦汉秦汉汉武帝后汉武帝后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19051905年年?选官选官方式方式依据依据标准标准血缘关系军功品行才能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历程察举制以贤良、孝廉为主要名称,由中央及地方官员进行推举,并经过考核,最后任以官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察举制存在的问题:举荐

3、者徇私受贿,或以名望、家族取人;被举荐者名不副实,沽名钓誉。1九品中正制(1)背景选官制度材料: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人口流动加剧,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曹魏求贤若渴,察举制不适宜选拔的需求。1九品中正制(2)含义: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

4、相应的官职。(3)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选官制度高门(上品)高门(上品)寒门(下品)寒门(下品)“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通典通典选举选举1九品中正制(3)影响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积极影响: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的

5、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影响:后期逐渐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易错提醒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员的权力实际掌握在世家大族而非中央政府手中 2科举制(1)背景选官制度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2科举制(2)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6、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3)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选官制度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宗武则天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2科举制(2)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3)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

7、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4)宋代成熟:增加策论考试,锁院、糊名、誊录。(5)明清僵化:八股取士。选官制度“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无论试诗赋、策论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15 阶段朝代表现形成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完善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的考试内容成熟宋科举录取名额扩大;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增加策论考试,密封卷;完善

8、了考试环节和规则(糊名法、锁院)防止作弊;僵化明清八股取士,“四书五经”命题(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废除清末1898废八股,1905废科举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的发展历程2科举制(6)影响选官制度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

9、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2科举制(6)影响积极: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消极: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

10、技术的新发展。选官制度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演变为才能学识;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演变为考试;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选官基础: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温馨提示隋唐以前,特别是魏晋以来,选官制度被权贵大族把持,这容易造成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膨胀,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创立,将选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有效地改变了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太尉(军事)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监察)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 太仆少府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皇 帝尚书令侍

11、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有事上报有事上报九 卿由皇帝亲信担任外朝执行机构设立中朝中朝决策机构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汉朝中外朝制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东汉名臣李固曰:今陛下之有,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尚书,赋政四海,责之所归。后汉书尚书令左仆射右仆射常侍曹尚书掌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掌二千石事户曹尚书掌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掌少数民族事三公曹尚书掌刑狱事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东汉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公九卿皇帝东汉皇帝尚书台三公【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曹魏】【西晋】西汉秦朝皇帝三公九卿【决策】【执行】中朝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皇帝三 省中书省

12、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 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省六部制1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2.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3.发展: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4.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议政)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皇帝三 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 部起草诏令封驳审议负

13、责执行御史台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三省六部制(3)意义三省六部制材料一: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材料二: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相权三分、彼此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分工明确,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是古代政治体制成熟的标志之一。构图解史唐代三省六部制示意图29时期政权组织权力分配趋势西西汉汉武帝前武帝前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丞相

14、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和司法于一身武帝后武帝后中外朝制中外朝制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东汉东汉三公和尚书台三公和尚书台 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尚书、中书、尚书、中书、门下形成三省门下形成三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三省共同辅助决策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尚书执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宰相权力不断分化,由实位转向虚位。中央官制的演变中央官制的演变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力役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军役、杂役等等赋税制度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

15、的担的无偿劳动无偿劳动田税: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收的实物实物或或货币货币春秋末期:齐国“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秦汉:田赋算赋田赋算赋。按户征收田租(土地税,交粮食)、算赋(人头税,交铜钱),征收对象是政府控制的编户齐民。魏晋:租调制租调制。按户征收田租(粮食)和调(人头税,纳绢帛)。北魏:均田制均田制下的租调制。征

16、税对象主要是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魏书武帝纪武帝纪隋唐之前的赋税制度演变隋唐之前的赋税制度演变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赋税制度 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了均田制,规定男子年15岁以上,受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二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奴婢和平民一样受露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次年颁布实行了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夫一妇为纳税单位,租额相对减轻,即一对夫妇年纳粟2石,帛1匹以后相继建立的北齐、北周、隋、唐都曾

17、颁布过此令,唯办法略有变更。吕建中: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述略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1)特点: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具体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赋税制度租:即田赋,按亩征收产物;租:即田赋,按亩征收产物;调:即户调,按户征收绢帛。调:即户调,按户征收绢帛。概念阐释均田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国家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该制度不仅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也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

18、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2唐初的租庸调制(1)主要内容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赋税制度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特征:以“人丁”为标准计税;实物地租和劳役相结合;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2唐初的租庸调制(1)主要内容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特征:以“人丁”为标准计税;实物地租和劳役相结合;贵族官僚享有免

19、交租庸调的特权。(3)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赋税制度3两税法赋税制度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6思考: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3两税法(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

20、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赋税制度 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资治通鉴卷2262263两税法(3)主要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实行“量出制入”原则,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预算征收总额,分

21、配到各地征收。赋税制度3两税法(4)意义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有利于社会公平;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两税法并没有真正减轻纳税农民的负担。赋税制度赋税制度归纳升华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之间的联系(1)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授田给农民,即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和代役税(庸)。(2)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

22、,租庸调制无法推行,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唐朝,土地买卖之风日益盛行,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均田制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制最终为两税法所代替。征税征税标准标准人身人身控制控制税收税收种类种类征税征税内容内容(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赋税制度赋税

23、制度的演变趋势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人身控制: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税收种类:税收种类简化征税内容: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历史解释1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为“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

24、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它还为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科素养2.汉至唐中枢机构演变的趋势(1)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两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丞相的权力。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如三省中的尚书省来源于汉朝中朝官尚书。(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力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唯物史观辩证看待两税法的历史

25、意义(1)进步性两税法统一了税制,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唯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扩大了征税面,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学科素养(2)局限性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1下表为

26、唐代前期宰相人数及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统计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A.官员的入仕途径较单一 B宰相制度的变化较大C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 D科举制的发展不完善时期宰相人数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唐太宗263唐高宗4113武则天4020唐玄宗27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自唐太宗到唐玄宗,科举出身的宰相人数总体越来越多,占宰相总人数的比例也是越来越高,表明唐代科举制的地位逐步上升,答案为C项;科举出身的宰相不是全部,说明还有其他入仕途径,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模拟考题2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行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

27、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A弱化了宰相权力 B提高了行政效率C导致冗官现象 D加强了权力制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政治制度。据材料“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政务”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商议政务有利于加快决策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分散宰相权力的是三省制,不是政事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政事堂是议事处,并不会导致冗官,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权力制衡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3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母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官吏腐败贪污 D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均田制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建立,隋唐沿袭,从材料看实际授田远远小于应授田,故A项正确;均田制是按照性别、年龄分田的,且材料未体现土地分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均田制的授田情况,无法反映官吏廉洁与否,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及了敦煌一地的情况,而且只讲了土地分配情况,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