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4595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PTX 页数:76 大小:2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12讲中古时期的世界讲中古时期的世界4世纪,南亚笈多帝国兴盛,印度教为主要宗教;东非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5世纪后期,日耳曼人消灭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在位时,颁布罗马民法大全。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46年,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8世纪,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与封土联系在一起。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815世纪,西非地区,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10世纪初,高丽王朝建立,效仿唐朝制度。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城市。1015世纪,东非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等国产

2、生。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鼎盛。12世纪末,日本建立幕府制度。13世纪初,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南美印加王国逐渐崛起。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强大起来。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15世纪晚期,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王权强化。1547年,俄国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加强中央集权。16世纪,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16世纪末中朝战胜日本侵略。政治西欧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

3、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经济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文化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帝国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

4、欧封建社会1 1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中古时期是哪段时期?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1)产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

5、列王国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封建社会。(2)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1 1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2 2封君封臣制度(1)产生: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2)关系: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3)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

6、局面。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2 2封君封臣制度【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比较项比较项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封臣制度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不同点社会形态纽带统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是最高统治者相同点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内容:都分土地;影响:地方割据势力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土地血缘不可越级统治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3庄园与农奴制度(1)庄园历史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土地类型: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

7、,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2)农奴制度农奴和自由农民: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领主: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3庄园与农奴制度一个庄园的图解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3庄园与农奴制度根据材料,说一说奴隶和农奴有何区别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

8、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美】布莱恩蒂尔尼等西欧中世纪史但他们(农奴)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3庄园与农奴制度 任务:庄园法庭主要审理庄园内的案件。主持人: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召开时间: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

9、开庭一次。召开地点: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作用: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维护庄园的秩序;自由农、农奴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特权。相关史事:相关史事:法国庄园法庭记录,无法国庄园法庭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权益,判令了全体村民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酒也要被罚款

10、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1)背景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表现15世纪晚期,英国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稳定。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

11、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封建城市的发展(1)原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出现: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3)特征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自治权: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

12、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支持王权: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材料一:乡村意味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摘编自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材料二: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

13、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摘编自摘编自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材料三:材料三: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

14、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1212世纪,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摘编自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二、中古西

15、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拓展】城市兴起及争取城市自治的影响市民阶层和力量: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富有的商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社会)城市工商业经济: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进理性、世俗文化的发展,促进大学的兴起;人才的培养,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对王权与民族国家:城市与王权结盟,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冲击封建领主力量,有利于王权加强和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对社会制度和近现代文明: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到重要作用。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封建城市的发展

16、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2封建城市的发展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的比较中国城市西方城市城市职能政治中心,发展受政府控制经济中心,城市政治自由经济基础工商业发展,隶属小农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独立自治权一直是处于中央集权管理下通过金钱赎买与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自治权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3 3基督教会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早期基督徒曾受到罗马帝国的10次大迫害,后因信徒不断增加,罗马最终将其定为国教。随着日耳曼人的扩张,天

17、主教在西欧推广开来。西欧各国在封建制度确立之后,王权并不是始终强大的,当他们为大封建主的割据势力所困扰的时候,教皇则正好趁机大肆攫取世俗国王的权利,凌驾于西欧各国君主之上,成为西欧国际事务的仲裁者。基督教会势力发展示意图(1)地位: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思想: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3 3基督教会出 生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结 婚由教父主持婚礼临终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死后葬礼在教堂举

18、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2)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3)查士丁尼的统治对外扩张:6世纪,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编纂: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的构成查士丁尼大帝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课堂探

19、究】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是欧洲民法的基础。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4)帝国的衰落拜占庭的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9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13世纪初,西欧封建主

20、组建十字军东征,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2)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3)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4)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5)沙俄建立: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6)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2

21、 2俄罗斯的兴起伊凡四世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2 2俄罗斯的兴起伊凡四世,又被称为“伊凡雷帝”或者伊凡大帝、恐怖的伊凡,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在其统治时期实行特辖领地制,严厉打击大贵族,加强沙皇专制。把全国领土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普通区指其余远离中央的边陲地区,由贵族组成“杜马”管理,特辖区没收的贵族领地可在普通区获得土地作为补偿。)成立特辖军团,残酷镇压反对特辖领地制的大贵族。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拓展提升】伊凡四世改革领域内容政治颁行新法典,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分权确立

22、政厅制度,健全中央机关,增设一部分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实行县制改革,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大贵族仍然控制自治机关建立沙皇特辖区军事颁布兵役条例,采邑分封是新军的物质基础,新军来源主要依靠中小贵族对外扩张一、中古时期的欧洲(三)拜占庭与俄罗斯2 2俄罗斯的兴起二、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世纪铁幕的另一边,中世纪铁幕的另一边,亚洲是那时亚洲是那时的世界中心,亚洲就是那时的整个世界。的世界中心,亚洲就是那时的整个世界。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1 1建立政权(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起,

23、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2创建帝国: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3 3鼎盛时期(1)政治稳定: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麦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名词解释:哈里发“哈里发”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处于政权顶端的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

24、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3 3鼎盛时期(2)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上和海洋贸易繁荣;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纵横七海的阿拉伯三角帆船阿拉伯人的商业范围阿拉伯人的商业范围(3)文化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3 3鼎盛时期清真寺: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

25、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花刺子密:天文学家、数学家,曾对本初子午线一度之长进行测量,据此推算地球的圆周和体积;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表”。著有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拉齐斯:巴格达国立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3 3鼎盛时期 造纸术:杜环在游历撒马尔罕时,看到来自造纸术:杜环在游历撒马尔罕时,看到来自唐朝怛罗斯战役的战俘,开设了造纸作坊,造纸唐朝怛罗斯战役的战俘

26、,开设了造纸作坊,造纸术因而传到了大马士革、开罗等城市。术因而传到了大马士革、开罗等城市。火药:早在八、九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火药:早在八、九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当时的阿的知识一起,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当时的阿拉伯人称它为拉伯人称它为“中国雪中国雪”。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3 3鼎盛时期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27、,为阿拉伯,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外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他们不分宗教畛域

28、,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 8 世纪中叶,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古代史(下卷)(下卷)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地区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2、广泛吸收各地区的文化成就,加以融合与创造,造就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繁荣。3、国家稳定,经济

29、繁荣,统治者重视。1、对西方阿拉伯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2、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对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2.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麦地那.麦加.巴格达.大马士革3、有学者称:“如果以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下列史实中不是穆罕默德完成的是(

30、)A.创立了伊斯兰教 B.迁居麦地那 C.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D.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1)征服小亚细亚: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本是西突厥人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因蒙古西征而西迁到小亚细亚。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2)向欧洲进军: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帝国的建立(1)建立与扩张: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土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到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

31、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奥斯曼帝国)全国土地和牧场的最高支配权属于苏丹。苏丹除将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的直辖领地外,其余大部分以采邑形式分封给各级官员和战士。领有采邑的封建主必须提供相应的军队服役。封建主的土地主要由依附土地上的农民耕种,缴纳实物地主和各种捐税。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苏丹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国家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集宗教、政治、军事权力于一身二、中古时期的亚

32、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帝国的建立(2)政治: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苏丹,他是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也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帝国的建立 苏丹指一个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它是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最初是阿拉伯语中的抽象名词“力量”、“治权”、“裁决权”,后来变为权力、统治。最后,它变为伊斯兰国家世俗君主的称号,被这种苏丹统治的地方,号称苏丹国。由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常将这个头衔授给帝国境内的地区性王朝的统治者,此后苏丹作为穆斯林国家统治者的称号就成为定

33、制。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帝国的建立(3)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4)军事:奥斯曼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其中最精良部分是苏丹直辖的近卫军,约1万至1.5万人左右,近卫军主要从巴尔干征集优秀少年儿童,施以严格教育和训练,长达后补充近卫军。近卫军纪律森严,终身服役,不准结婚,待遇优厚,享有特权。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2帝国的建立探究奥斯曼帝国如何深刻影响欧洲和亚洲历史的?1.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

34、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3.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并加入了新的元素,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4.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课堂探究】【课堂探究】根据所学知识,比较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异同比较项比较项内容内容相同点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思想文化对外政策帝国疆域国家性质对外征服不同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是发端于西亚的亚洲国

35、家都是伊斯兰国家,以战争为主要途径传播宗教多元化都实施对外扩张政策均为地跨亚、非、洲三大洲的大帝国均为军事封建国家征服地区多为地中海国家伊斯兰教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作用使亚非欧地区的社会日趋不稳定,并且控制了亚欧商路,中断了亚欧在文化、经贸上的陆上交流(1)兴起: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几乎征服了北印度。(2)政治: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但政令不够统一。(3)宗教: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 1笈多帝国笈多帝国是印度人创建的一个大帝国,经

36、历了约一百余年的政治统一和社会安定时期(320-540)。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经济富庶、人口稠密的恒河流域为中心,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表现在炼铁、棉纺织业和造船上。对外贸易比较活跃。另外,在梵文文学、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笈多王朝控制着孟加拉和西印度沿海港口,对东南亚及中国的贸易主要是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印度商人经马六甲海峡到达过中国的广州进行贸易。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新变化。笈多帝国时期,在长期广泛吸收婆笈多帝国时期,在长期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

37、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基础上,印度教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基础上,印度教逐逐渐产生渐产生,后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后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以种姓制度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类同,以种姓制度为核心教义,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为核心教义,主要经典有吠陀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等。印度教恪守等书摩诃婆罗多摩罗衍那等。印度教恪守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同时吸收佛教的“轮回轮回”“”“业报业报”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果。印度教的主的教义,鼓吹人生有轮回,善恶有因

38、果。印度教的主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神是相互关联而各具一相的“三相神三相神”,即婆罗摩、,即婆罗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如图从左至右)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如图从左至右)三大主神婆罗摩(大梵天):创造之神,是宇宙和天地万物(包括神、人)的创造者,被称为始祖。毗湿奴(遍入天):赐福于人类的保护神。湿婆(大自在天):苦行神和舞蹈之神。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 1笈多帝国(1)建立: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2)宗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3)政治:实行伊斯兰教国家的政教合一制度。最高统治者称苏丹,苏丹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伊

39、斯兰教最高教长,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4)文化: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波斯、突厥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大量传进印度并且渗入土著的古老文化之中,奠定了现代南亚文化的基础。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2 2德里苏丹国民族矛盾宗教争端中古时期的越南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统治下。国中央政权统治下。1010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官吏。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官吏。1818世纪世纪后半期大体形成了

40、今天越南的版图。后半期大体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图。一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越南春节年货市场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中央集权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德川幕府建立,实行锁国政策秦汉之际中国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6.7世纪646年

41、10世纪12世纪末17世纪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3 3日本(1)渡来人: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2)大化改新: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日本孝德天皇结合日本和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称“大化改新”。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3 3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大化改新把氏族豪强改造成为律令国家服务的官僚,大大削弱了他们的特权,形成了以,限制了为争夺土地和人民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斗争,为经济

42、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日本大化改新与中国隋唐制度对比日本大化改新与中国隋唐制度对比项目日本大化改新中国隋唐制度政治中央地方经济分配制度赋税制度设二官八省三省六部制设立国、郡、里郡县制班田收授法均田制租庸调制租庸调制(3)庄园制与武士: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3 3日本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国家户籍、田籍混乱,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庄园。中央对地方逐

43、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地方豪强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性质),成员称为“武士”。(4)幕府统治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平氏和源氏。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击败平氏武氏集团,在镰仓建立了军事机构幕府,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进入长达近700年幕府政治时期,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效忠,并承

44、提纳贡和兵役等义务。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3 3日本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3 3日本17世纪,德川幕府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17世纪初,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使日本退缩到几乎完全与世隔离的境地中。锁国政策规定,所有传教士必须离开日本,其信徒必须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另外,锁国政策禁止日本国民出国,违者处以死刑。这样,日本开始了两个多世纪的闭关自守。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比较项东汉田庄日本庄园西欧庄园形成时间东汉后期(2世纪末3世纪初)10世纪9世纪背景中央集权衰弱,黄巾军起义,豪强势力膨胀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封建制形成时期土地来源世袭、朝廷封赐、购

45、买、兼并(土地私有制为基础)7世纪仿唐朝均田制分配、世袭,贵族、神社、佛寺侵占公用土地受封、世袭、联姻等方式(土地分封为基础)剥削方式土地全部归庄园主,破产流亡的农民依附在庄园中,世代为庄园主劳作,无需负担国家租税土地属于庄园主,庄民以家族为单位生产,上交领主和国家租税土地分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农奴须无偿为领主耕种自营地身份地租农民;实物地租为主农民;交纳租税农奴;劳役地租为主主要特点建立起拥有一定政治、经济、军事权势的坞堡庄园;自给自足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庄园主拥有多处庄园,管理采用层层管理模式,不越级插手下一级的管理影响门阀士族壮大,加速了国家的分裂武士集团形成,进入幕府政治

46、时期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形成【课堂探究】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原因是什么,为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国内因素:国内因素: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是封建制度最稳定牢固的时期。日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是封建制度最稳定牢固的时期。1.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根本原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为主体对外界事物需求很低,因此寻求对外经济交流的欲望也很低,小农经济为主体对外界事物需求很低,因此寻求对外经济交流的欲望也很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2 2.德川幕府实力非常强大,为其统治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力。德川幕府实力非常强大,为其统治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力。3 3.德川家康实施理学治国的政策,并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日

47、本社会行为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西德川家康实施理学治国的政策,并儒家思想成为当时日本社会行为准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宗教的传入。方宗教的传入。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殖民侵略。:新航路的开辟,西欧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殖民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殖民侵略。外因:抵制西方列强的的殖民侵略扩张。外因:抵制西方列强的的殖民侵略扩张。评价:评价:积极:积极:德川幕府锁国政策德川幕府锁国政策保护了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保护了封建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维护了日本的独立护了日本的独立;政治上政治上,

48、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保持国内和平;,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保持国内和平;在经济方面在经济方面,国内产业得到,国内产业得到发展;发展;在文化方面在文化方面,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日本独特文化得以昌盛等等。消极:消极:德川幕府锁国政策德川幕府锁国政策几乎几乎隔绝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隔绝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也;也失去失去了利用工业革命等海外优势条件促进经济了利用工业革命等海外优势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发展的机会,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1919世纪中期的内外危世纪中期的内外危机留下了隐患。机留下了隐患。认识:认识:

49、一个国家要维护独立,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交往联一个国家要维护独立,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交往联系,不断汲取外来先进技术和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系,不断汲取外来先进技术和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新罗统一: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2)高丽王朝: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3)朝鲜建立: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

50、鲜。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4朝鲜二、中古时期的亚洲(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4朝鲜(4)反抗侵略:16世纪末,日本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万历朝鲜战争(壬辰战争),经过7年的艰苦斗争,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l 15931593年年2 2月,李如松率领月,李如松率领3.63.6万人的部队与李镒率领的朝鲜军队万人的部队与李镒率领的朝鲜军队围攻平壤,重创小西部队,迫使他放弃这座城市。围攻平壤,重创小西部队,迫使他放弃这座城市。l l 陈磷(死于)指挥下的中朝海军在露梁海峡迎战前来的日军。陈磷(死于)指挥下的中朝海军在露梁海峡迎战前来的日军。开战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2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