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名校联考作文审题指导及优秀标题 五月作文考什么?后浪、战疫、脱贫、成长名校押题,带你一网打尽! 01 原题再现 (源题: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 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法捷耶夫 不希望被圈层, 不希望被代表,保持热情和独立思考,是今天“青年”的画像,和年龄无关。“网友观点“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后浪 前浪:一代的大师们,治学著述、科教研发,在波涛汹涌中摸索前行,才铺就如今的便利之路, 他们才是社会浪潮的中流砥柱。 “网友观点” 积极正面的重新认知大多数年轻人,通过关
2、注、赞许和鼓励,激发年轻人里正向积极的心态。 后浪初衷 不同代际之间不应该互相践踏为敌, 互相嘲讽, 而应该在潮头之上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 “网 友声音” 华夏中学论辩社将举办一场以“ 后浪是真鸡汤还是毒鸡汤”为辩题的论辩赛,请结合上述 材料,选择正方或反方写一篇论辩陈词,或者以主持人的身份综合两方的观点写一篇总结陈词,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次考题是组合材料驱动任务型作文。 首先要读懂材料,用“抓关键词句法”确定每一则材料的立意: 第一则: “激励”来自“范例” ( “前浪” )的“激励” 。 后浪中对青年的不吝赞美确有激励作用。 第二则:不希望“被圈层” ,无论年龄,都需要保持热
3、情和独立思考。 后浪说“因为你们,这世上 的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不再是忧伤、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 ,但“前浪”一样需要保持热情和独立的思考,青春里也并非没有“忧伤、迷茫” 。 第三则: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年轻一代,有热情、有冲劲、善创造、敢打破,确实 是最好看的风景。 第四则:前浪才是“中流砥柱” 。 后浪以“前浪”的口吻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羡慕、敬意、感激, 但应看到活跃在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中坚力量更多是“前浪”们。 第五则: “积极正面的重新认知” ,其“关注、赞许和鼓励”对年轻人有“激发”作用, 后浪从很 多方面给予了
4、青年积极正面的认知,如:热情、创新、专业、包容等。 第六则:不同代际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 后浪体现的就是“前浪”对“后浪”的理解、肯定 和包容。 然后用“求同法”对六则材料进行分类,可知第则材料为正方“真鸡汤”观点。则 材料为反方“毒鸡汤”观点。 所谓“鸡汤”指的是一种能够激励或麻痹人的精神的文章。 “真鸡汤”可从后浪对年轻一代的“激 励” “理解” “包容”方面肯定其正面作用。 “毒鸡汤”可从其无意义的“圈层” 、对“前浪”作用的忽视、 对“后浪”的溢美进行批驳。总之,在写作时,应立足材料,不可扯远拔高,另起炉灶。 驱动任务为“辩论陈词” ,应注意辩论稿的写作格式: 1.称谓“对方辩友”
5、 (顶格写) ,另起一行空两格可有简单的问候语,比如“您好” 。 2.另起一段言简意赅表明我方观点。 3.正文部分, 可设三个驳论点, 或反驳其论点, 或反驳其论据, 或从其论据和论点的关系上进行反驳, 并立足材料,找到合适的论据论证我方观点。 4.最后总结全文,重申我方观点。 优秀标题: 1、 后浪是真鸡汤 2、 后浪饱满活力,后浪需要激情 3、如此“毒鸡汤“可以休矣 “ 后浪是毒鸡汤”辩论词 4、后生可畏,来者胜今 “ 后浪是真鸡汤”辩论稿 02 原题再现 (石家庄市 2020 届高三五月模拟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摆脱贫困,是
6、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大事。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在党的 领导下,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硕果累累。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在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使 大约 8 亿人成功脱离贫困,勤劳的中国人民用“中国式减贫”给许多国家做出了榜样。当然,也有个别地 区的扶贫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学合理的扶贫管理体系须要继续完整。 非洲某国的中学生来贵校游学,他们很好奇我国是怎样做到如此“大体量”脱贫的,希望借鉴到自己 的国家,你作为接待的负责人之一,需要写一个发言稿,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和认识。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7、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一、说起贫困,考生可以想到贫困是什么、贫困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三个方面,这三个方 面是互相关联,互相起作用的。但结合考题,考生必须分析出来,这则材料的情境任务是向来自非洲的游 学中学生介绍“中国式减贫”的经验,即介绍中国“扶贫攻坚”如何取得这样傲娇的功绩的,也就是着力 点应该是“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 再细读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力的领导,科学的方 法(减贫方法上的不断创新) ,重实效的精准扶贫,科学的管理体系,人民的勤劳奋斗等。考生可以立足 一点说透彻,也可以结合自己感受最深的两三点写得稍微全面。 当然,材料本身也提到了问题
8、的另一面:扶贫不到位的地方是客观存在的。写作时尽量有思辨与 分析,不必面面俱到,但也不能过于片面。 二、弄清楚一些概念,如: “精准扶贫” 。从“脱真贫”来分析, “精准”的含义是针对真正贫困的人 来服务,不能让人混水摸鱼占用扶贫资源,做到“脱真贫” ,让真正的穷人脱贫;其二是针对贫困的原因, 进行切实有效的扶贫,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给钱、给物,做到“真脱贫” ,真正的脱贫,自己具备脱贫的能 力,而不是一直靠外界的帮助。 写作驱动任务指令如下: 1、写一篇发言稿 2、给来本校交流的非洲某国中学生交流时使用 3、交流自己的见解、感受和认识; 友情提醒: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发言稿要有具体的题目,要有称呼
9、和结束语。 优秀标题: 1、扶贫春风起,神州共芬芳 2、天下之大,百姓为先 3、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03 原题再现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时,有人惊恐万分,选择逃离;但也有些人逆流而上,不畏生死。 作为一名高 中生,我们应该把灾难当教材,把困难当磨砺,在灾难面前有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同进步的思想意识, 上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大课。 请以“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灾难成长”主题班会上讲给你 的同学听。 要求:选好角度,确
10、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此题为任务驱动型单则材料作文的形式, 与 2019 年全国卷一的作文相似, 全国卷一要求考生围绕 “热 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而此题是要求考生围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 题写一篇演讲稿。 材料共两段,分析其内涵。 第一段有两层内涵如下: 一是面对灾难选择逃避;二是面对灾选择英勇。很明显我们要学习后者,而批判前者。 第二段材料内涵如下(此有驱动任务的味道,考生须要完成和运用之) : 一是据“作为一名高中生” ,考生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二是据“把困难当作教材” ,考生要有学习和赞美
11、的意识,去收获一些物质和精神上对成长有意义的 价值; 三是据“与国家共患难、与人民同进步的思想意识” ,考生需找寻国难当前,我国人民团结一致,众 志成城中体现家国情怀的素材; 四是考生所搜索的素材要具备 “生命教育、 信念教育、 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 的特征, 即面对灾难时, 考生更要学习和赞扬担当责任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民族共患难的意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 缅怀烈士的精神、奉献爱国的精神、珍视生命的精神、相信科学,打击造谣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美德的 精神、坚守信念的精神、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的情怀等。这些才能让自己得到成长上的真正意义和成长上 的真正价值。 写作驱动任务指令如下: 1
12、)写一篇演讲稿。 2)在主题班会上讲给同学听。 3)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优秀作文标题: 1、 奋斗的价值,在于与国并肩 2、 生命的意义,体现家国共存 3、 给“灾难”装明镜,鉴亮家国情怀 4、 坚守好信念,与祖国同行 5、 成长中心存敬畏,热血中流淌国心 Tip 原题呈现 (五月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水者。 材料二“大眼睛”姑娘苏明娟是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在求学、成长的过程中,曾得到好多好心人 的帮助;长大后,她将爱心传递。2005 年参加工作后,她将人生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每年 定期捐款,从
13、未间断。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后,世界上多个国家向中国伸出援手;疫情爆发成为全球态势后,中国用时 向多国提供援助。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 要得作。 审题指导 该作文的原材料由三则材料组成。 材料一是个文言小片段,在材料作文中加入文言文,2019 年江苏卷出现过,显得厚重有底蕴。 这则名为“子路拯溺”的小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微 。意在鼓励乐于助人的人。此处意在倡导善有 善报,付出就应该得到回报。第一则:善行需要激励,行善者当有善报。 材料二的主人公苏明娟是中
14、国希望工程标志性人物,她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当年无数人为她献 爱心,成就了她如今的锦鲤人生,她心怀感恩,并力尽所能将爱心传递下去。第二则:善行需要传递,受 善者理应扬善 材料三和 2020 年最大事件“抗疫”有关,湖北大考作文命题不会也不应脱离这一宏大背景,2020 年 全国卷一作文也难以避免和新冠疫情产生交集。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中国疫情爆发,世界援助中国。 中国的上半场,世界的下半场。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中国心怀感恩开始海外支援,用“中国温度“温暖 世界。第三则:善行不分民族国界,世界需要爱与感谢 三则材料综合来看, 无论古代、 现代, 不管国内国外, 从个人到集体都推崇善行
15、, 践行善举。 正所谓, 岁月不居, 善道永存; 灾难不止, 爱心不灭; 善是古今社会最温暖的砝码, 爱是人类世界都通用的语言 作文的情境限制和驱动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并未要求综 合立意, 可以从一则材料立意也可以综合考量, 自由空间比较大。 优秀标题举例 爱出者爱返 拥抱爱 勇 敢爱 善行需要激励 受善者理应扬善 世界需要爱与感谢 岁月不居 善道永存 人类不歇 爱心 不灭 善是社会最暖的砝码 爱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优秀作文标题: 1、给善举发“红包” ,给爱一份奖励 2、以奖励助力爱心的传递 3、善行需要激励 4、岁月不居 善道永存 04 原题呈现 (四
16、川省 2020 毕业生诊断考试)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亚历山德罗达维尼亚曾说: “种子不寄希望于光,就生不了根,然而希望并不那么容易,希望 需要自觉、开放和许多失败。希望不是乐观者的毛病,而是强有力的现实主义,是一颗脆弱的种子的现实 主义:种子只有接受地底下的黑暗才可能长成树林。 ”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写成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 800 字,文体不限, 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主要由两句话构成:一是“种子不寄希望于光,就生不了根,然而 希望需要自觉、开放和许多失败” ;二是“种子只有接受地底下的黑暗才能长成树林” 。
17、种子要长成树 林,既需要光,也得接受地底下的黑暗,否则就永远只是一颗脆弱的种子,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句话 中的种子是一个喻体,去掉修辞就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用这句话来领悟人生。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 是说,考生不但要理解达维尼亚的话,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诠释和演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理解达维尼亚的话,前提是要认可达 维尼亚关于种子的论断。种子如此,人生、社会、国家的发展皆是如此。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
18、相对来说是自由的,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 ,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 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 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辨精神,以及具 体的联想和想象、思考和感悟能力。 2.联想思考自由。 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 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 要的问题。种子生长和成长的“希望”在于“光” ,然而不经历或者不接受“地底下的黑暗” ,即不深埋于 泥土的种子就是
19、不能生根的种子,同样不能生长和成长。真正的区分度,在于从种子到人生、到社会的思 考和感悟的迁移联想和关联融通。 3.文体自由。文体选择上,散文、小说、随笔,诗歌,甚至议论文、记叙文等都可选,有很大的自由 度。考生若侧重表达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可写记叙文或散文;若阐述自己生活和经历中的观点与思考,可 写议论文。 解题 这是一则充满思辨色彩和逻辑辩证的作文材料,由材料、提示语、要求三部分组成,审题立意应重点 关注前两部分。考生要开动脑筋捕捉具有思考张力的语句和词语,既不能偏执在相关词语的分析辩证上, 也不能紧紧抓住某句话语聚焦思考,而要整体阅读理解材料,要在整体的材料内容里梳理出具有价值理念 的表达
20、,要综合材料内容去析取足可立意的核心内容。 优秀标题: 1.接受黑暗,向光而生。 2.接受黑暗,心有阳光。 3.心怀希望,无惧黑暗。 4.不惧黑暗,希望于光。 5.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05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汉字,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或精神底蕴。时至今日,尽管很多 汉字简化,但其构造仍饱含很大的趣味性与现实意义,比如: “志” ,就是“心”头上有成为“士”的想法; “路” ,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 “奋” ,强调要在自己的那片“田”地上“大”力耕耘; “功” , 是说只要自我“工”于出“力”或下“工”夫、出“力” ,自有收获; “孝”
21、,说明儿“子”要敬养上面的“老”人; “舒” ,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舒心快乐; “合” ,说明同一屋檐下的每“一” “口” “人”都需风雨同担,患难与共 基于以上认识,还有哪些汉字,引发了你特别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现实,以上述汉字或你发现 的某个汉字的构造含义为立意方向,将所用汉字合理嵌入题目中,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 这道作文题兼顾考查文化内涵与现实指向,以中华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之一、也是特殊文化形式 的“汉字”作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在思考和写作时,拆分其构造,以
22、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由展开联想 和构思。 材料给定的七个汉字分别从个人成长(志、路、奋、功) 、孝老敬亲(孝) 、人际关系(舒)以及 人类命运一体的认识(合)来分别设题引导,意在给考生更加宽泛的写作空间和发挥想象的余地。考生既 可以写自我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想法、 做法, 如立志成才、 走好脚下之路、 全力奋斗、 努力收获成功等, 也可以写自我与家人的关系处理,如应孝敬老人和如何孝敬老人等,还可以写自我在处理与他人、社会的 关系时的手段、方法,如学会给予他人帮助与温暖等,更可以突出分析、论证每一位细小的个体之间的关 系或存在方式,如危难之时,人与人应勠力同心,生死与共等等。 文题分为两大部分
23、,第一部分为材料的现象,针对某些汉字的构造来阐述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和外 在的现实意义, 意在引导考生通过清晰认识所给定的汉字的构造和整体含义, 来充分构思并阐述这样的 “汉 字”表面及内在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第二部分为材料的要求,一是要结合现实来论证,不能孤立地只 谈汉字的文化意义而不关注现实、不具有现实指向性;二是依据某个(或几个)汉字的构造含义(部首含 义及整体含义)来确定写作立意,不能脱离或忽视汉字构造的内涵本身来另起炉灶;三是要将写作时涉及 的汉字合理嵌入题目当中,让阅卷者清楚写作者所选的汉字。 其限制性在于,写作时涉及的汉字必须嵌入作文题目当中(提示:考生对所选汉字可加引号) , 且
24、对于该字构造的分析(拆分理解)不可或缺,同时,对该字整体的解读即彰显出哪些人文精神与现实意 义等,都要在作文中一一呈现。这些限制与约束,与某些学生抄袭、套作的成文有了明显的区别。 其开放性在于,考生可以在材料给定的字之外,再找到对自己触动较大的某个(些)字,按照上 述内在要求围绕该字合理阐发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文体与形式不拘一格,没有具体限制。可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也可尝试写作时评文、 书信、演讲稿、倡议书、日记等。 优秀标题: 1、 “志”在远方,心想“士”成 2、 “路”在“足”下,阔步前行 3、 “大”力“奋”斗,花满“田”园 4、 “工”于出“力” ,成“功”自来 5、 “子”
25、之为“孝” ,敬“老”为先 6、 “舍”得给“予” , “舒”心快乐 7、凝心“合”力, “人人”与共 8、翻阅重“山” ,方得“出”路 06 原题再现 (金太阳联考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依然能够吸 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 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同学 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
26、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属于单则具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 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提取材料中阐述的哲理性内涵成长的标准。 据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号内容“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一 是“要学会自力更生,自我成长” ; 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句号内容“活着死了都有用”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二是“无论生死,都要产 生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的信仰。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信仰,最终还是取决于自我,与一切环境无关。 ” 此作文题的驱动任务很简单,即“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 ,也 就是说
27、, 要求考生不能脱离材料侃侃而谈, 还要结合上述分析出的两个哲理性内涵, 再围绕 “成长的标准” 进行立论。 优秀标题: 1、以我之卓越,成国之风景 2、生当如树,死亦栋梁 3、汲取成长之养分,成国家之栋梁 4、坚持自我成长,做国家栋梁 07 原题再现 (2020 威海市一轮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3、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4、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 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挪威】 6
28、、 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 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 【美】 对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 发言稿, 作为学生代表在今年学校召开的 “十八岁成人礼” 上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学校名称;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一) 、六句话内涵: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青春的力量) 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自省去恶) 3、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发扬民族魂,促进国家进步) 4、人不能没有批评
29、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个人进步) 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小我的责任感) 6、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 (希望的力量) (二) 、驱动性任务判断: 原题要求部分:对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 理引用,写一篇发言稿,作为学生代表在今年学校召开的“十八岁成人礼”上发言。要求自选角度,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学校名称;不少于 800 字。 这一要求中把任务驱动式作文写作的情境化体现得非常鲜明,这类作文中常见的四类驱动性任务(内 容驱动、
30、思维驱动、体式驱动、对象驱动)全都明晰的体现在这段要求当中了,动笔前一定要注意判断, 因为,对这类作文来讲,各个驱动性任务的完成度,直接影响了作文的档次。 要求中的驱动性任务分析: 1、内容、思维驱动: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要综合立意,不是简单罗列;引 用放关键位置,别藏着,尽量别化用) 2、体式驱动:发言稿 3、角色与对象驱动:学生代表,对学校全体师生(语气把握好) 4、情景限制:今年(适当联系当下形式 可以使疫情 也可以是其他社会形势) 、学校、十八岁成人礼 (有我,突出成人礼主题) 三、组合立意: (一) 2、3 组合:涤除自身之恶,秉持民族之魂 (二)3、6 组合:燃
31、民族魂,铸中国梦(希望) (三)3、4 组合:纳批评之声,怀民族之魂 (四)3、5 组合:勇挑时代重担,发扬民族精神 (五)5、6 组合:以希望之光,以掌舵远航 优秀标题: 1、心存希望,掌舵未来 2、铭记民族精神,传递希望火炬 3、发扬民族魂,勇做掌舵人 4、共怀民族之魂,以青年兴成国家兴 08 【文题呈现】 (2020 绍兴市二模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楚王打猎时丢了一张弓, 手下请求去寻找, 楚王说: “不用找了, 楚人遗弓, 楚人得之 , 何必寻找呢?” 孔子听了此事,说:“楚王心胸不大, 人失弓,人得之 ,何必非要楚人捡到不可呢?”老子听了此事, 说:“连人
32、也应该去掉,失弓,得之,对天地而言,弓不失也不得。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 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以为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有二: 正面立意:做人要有胸怀、境界。孔子明确说了,楚王心胸不大;老子突出的还是心胸,胸怀,或者 说做人的境界,境界高,胸怀自然更宽广。 反弹琵琶:名人的话也不能全当真/宽广的胸怀有时需要物质基础来支撑。命题人让学生“根据材料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作为学生,我读了这个故事之后就两种想法: 一是孔子、老子这些先贤虽然很有名气,但他们说的话也不全是对
33、的,不可全信。二是楚王之所以能 那样, 是因为他不在乎那一张弓, 他不差钱; 而孔子与老子之所以那样说, 是因为反正丢东西的不是他们。 就算是他们丢了弓,估计也不会伤心欲绝。不管怎么样,没有足够的物质做基础,九斤老太太都要因为要 花三文钱来补一个碗而大骂一代不如一代。 当然,古人讲这个故事的意图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样,但我相信,在考场之上,估计没几个学生能找 出其中的“哲学意义” 。至于这个故事到底想说啥,各位读者还是自行去查找。我在“百度”了一下,儒 佛道名等各家都在借这个故事来宣传自家的主张, 看来, 楚王为这些 “自媒体人” 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优秀标题: 1、别拿“心胸”跟我说事 2
34、、放宽心胸,有容乃大 3、拓宽胸怀,包容万物 4、胸怀广而万物生 09 原题再现 (2020 达州二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中国人民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奋力抗击疫情,可是某医科大学 2019 届本科毕业后 留学美国的徐馨(化名)在其微博上多次发表了不当言论,骂中国人“贱骨头” ,自称“恨国党” ,从来“不 把集体利益放在眼里” ,希望自己在武汉的医生朋友“临阵脱逃” ,还显摆父母的“金钱和人脉”在网 上引发众怒,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多个部门对此回应。 请你以一个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身份给徐馨写一封信,对她的言行表明你的立场和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
35、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章中不得出 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审题指导 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点出一个真实事件:在中国人 民同全世界人民一道奋力抗击疫情期间, 某医科大学 2019 届本科毕业后留学美国的徐馨(化名)在其微博上 多次发表不当言论。第二部分是留美学生徐馨的微博不当言论,在网上引发众怒,多家媒体持续报道,多 个部门对此回应。其中,第一部分陈述一个事件,其为写作对象,是考生生发议论、分析说理的出发点, 不可忽视。第二部分是就此事件所引发的众怒和回应,为考生提供审题立意的切入角度。两个部分应该在 作文过程中得到合理的体现,
36、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材料引导语部分进行了多重任务限制,首先,考生的写作身份被限制为“一个即 将进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 ;其次,写作的对象是“徐馨” ;再次,围绕不当言论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 点” ,文体限定为议论文;最后,注意文体格式,要采用书信格式写作。这都是写作中的典型任务,考生 不可丢弃其中任何一个任务。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身份意识和对象意识。 3.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中留美学生徐馨的不当言论显示出她价值观、人生观的错位。考生要通过对 她的不当言论的批评体现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道德观、法制观,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家 国认同意识。 开放性 1.论述角度
37、开放。对于留美学生徐馨发表不当言论的做法,考生首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其错误 做法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以从学校德育角度切入,谈要树立以德树人的观念,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等;可以从家庭角度切入,谈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灌输正面的 思想,对于一些消极的东西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强化,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别不能让家庭的优 越感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才的绊脚石。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切入,谈一个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家国责任意识 等。 2.说理方式是开放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要求考生针对留美学生的不当言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达到 这一写作目的,考生可以抓住“不当言论” ,采用
38、道理论证,从德育和家庭角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上 进行说理;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例子进行事实论证,用事实说话,增强说服力。 3.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在说理过程中,由材料引发联想和思考,可以联想正面事例进行对比, 也可以联想反面事例进行批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积累自由选取,只要切合题旨、自圆其说 即可。 解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应用文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体现了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写作,具有 很强的时代鲜活性, 更有极强的情境真实性的命题趋势。 不仅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 正确辨析爱憎是非, 更是对考生家国情怀的熏染与教育。既考查考生的价值观,也考查其理性思维。试题的写作情境
39、、写作对 象、写作内容、写作体式都非常明确,审题难度不大。 考生在写作时,要就徐馨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批判错误倾向,申明认识并提出正确做法。 优秀标题: 1.对“恨国”言论说“不” 。 2.理性爱国,行动爱国。 3.重视爱国教育。 4.怀赤诚之心,永忠华夏。 10 原题再现 (2020 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 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 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
40、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 “老师” “警察叔叔”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 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 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以 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写一篇发言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 角度自选
41、,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本题属于真实情境下的多材料给命意任务驱动作文。材料内容由马克思“青年择业观”引入,联系当 今网络时代的社会热点,给出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写发言稿的情境任务,内容贴近考生生活,择 业话题与“青春、时代、社会、国家”紧密相联,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乃至人生观,落实 高考“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材料一马克思的这段话,教育青年人在择业时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只考 虑个人的完美,还要想到他人的幸福,个人完美和同时代人的完美相依相存;材料二展现当今社会中部分 青年人择业观的转变, 与材料一形成了现实反差: 十年前和十年后, 由想当 “科学家” “老师” “警察叔叔” , 变成了最想成为网红主播。原因很简单, “寒窗苦读二十余载” ,一个字“苦”突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的不 易,隐含对当下青年大学生择业观的担忧。两则材料一正一反,形成对比,再加上引导语的指引,只要认 真阅读,审题难度不大。 【优秀标题】 1.青年择业,家国天下 2.纵马新时代,择业闯天涯 3.我择我业,我尽我责 4.让职业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 5.择我所爱,许身家国 6.职业幸福咋规划,小我融入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