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45723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摘要】质量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孩子一生发展的一种承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坚守。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是保育和教育的全部内容;第二,是一日生活的全部环节;第三,还应该是教育教学中与幼儿互动的全部过程。这一切,是由学前教育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然而,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它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绊脚石。主要表现在以游戏为主导的地位被学习所取代,幼儿教育中的识字、计算等教学的比重过大,课堂讲授结合作业练习的教学方式取代了生动活泼的游戏化

2、教学。【关键词】学前教育 教育质量 幼儿园 小学化 一、 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分析什么是优质的幼儿园“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培育全面发展的、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纲要”上提出的: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然而,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对幼儿园教学质量的认识仍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幼儿园没有质量问题,只要孩子太太平平就可以了,忽视了学前教育机构对孩子发展的价值和功能。有的认为,孩子识字、做算术等学科知识学的越多,就是质量高的教学,片面理解学前教育的质量内涵。还有的,

3、一味迎合家长和社会上一些有悖教育规律的要求,丢失了专业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等等。这一切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对教学质量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势必会使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误入歧途,使幼儿的全面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已不再定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品质以及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为儿童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前教育质量也不再被仅仅认为是机构内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充足的资金、合格的员工资历、有计划的人员培训、合理的班级规模、科学的课程实施和评估制度等。但在实践中,从价值导向上来看,一些地方愈演愈

4、烈的应试教育也波及到了学前教育。相当多的幼儿园教育中应试教育色彩浓厚,对教育质量的评价以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为主,这在农村幼儿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我国的学前教育准入标准过低,相当多的幼教机构设备简陋,班级规模过大,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民办幼儿园虽发展迅速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真正理解与把握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只有在这样的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有一个良好的起点与基础。那么,什么样的“学前教育质量观”才是科学的、现代的?这里,需要强调两个观念:首先,从教育对象来说,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理解应持有这样的观点,即质量评估的对象应是面

5、向所有儿童的、普惠的教育,而非部分的、精英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与人性的公民,它的终极目标便是人格的完善与人性的发展。因此,教育总是首先考虑如何尽可能地惠及所有的民众,学前教育亦是如此。当我们思考学前教育的质量内涵时,当我们准备运用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时,我们不能只从培养少数“精英儿童的角度,而应从惠及所有儿童生长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概念。其次,从教育目的来说,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理解应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要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学前教育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最先接

6、受的教育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相应地有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育特点与要求。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分析 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从理论的层面出发,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另一种是从实践层面出发,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课程内容上的小学化,另外一方面是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 我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违背幼

7、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情形下,过早地教授幼儿读、写、算等应试知识的一种错误教育方式。 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压力下移 随着国家的繁荣强盛,人们在充足的物质生活中,也经受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深受竞争考验的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在不顾及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前提下,让孩子学习各种乐器、外语等知识。很显然,成人是把社会上的竞争压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幼儿教师的传统教育观 评价一个好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在现实的观察中,我发现,评价者都比较看重这名教师的各项技能以及课堂的组织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下,幼教界提倡

8、“以儿童为中心”创新教育观,尊重儿童。但是,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评价标准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导致了教师的“小学化”教学风格。 (三)幼儿教育市场混乱,功利性强 有些私立幼儿园为了赢取生源,就在幼儿园采取能够让家长迅速看到成果的“小学化”课程内容。公立幼儿园则更加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弊端是收效慢。同时,公立幼儿园也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有的公立幼儿园抵制不了舆论以及家长的呼声,也在悄悄地进行“小学化”的课程。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一)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实验证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幼儿教育采用教授加作业结合的方式,,幼儿只会背儿歌,背

9、故事,而不会与人大方地交流、交往;只会机械地数数、做算术题,而不会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只会模仿老师的动作、范例来跳舞、绘画,而不会大胆地表达表现、想象创造机械背诵和习惯化的思维就将严重地阻断孩子本来应该被勃发的智慧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同时,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幼儿期,没有什么是比健康更加重要的了。 (二)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形成 儿童的个性特征遭到了成人们的漠视。在幼儿园,教师们喜欢的是听话的孩子,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是很有想象力的。在教师的整齐划一之下,苹果就应该是圆的,太阳就应该是红色的,树叶应该是绿色的。对“老师,为什么”或是“老师,我不想”等问题,教师采取的回应态度

10、比较冷淡,长此以往,孩子问问题的欲望也就随之熄灭了。 (三)抗挫折的能力差 假如我们采用了“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那么,待幼儿真正进入到小学的学习生活中就可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一方面,幼儿由于已经习得了这方面的经验,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另一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以及自我服务的能力。研究发现,这些过早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儿童会在后续的学习中显得缺乏后劲。同时,幼儿周边的人群对他评价的落差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挫败感,使之无从调试。 五、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一)高素质教职工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文化

11、知识,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有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样的队伍才能教出好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也不知不觉的在社会生活中吸收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能力。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的知识必然更加丰富、广阔。受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性格多样化,逆反心理增强,小大人思想严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要能驾驭课堂、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幼儿园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幼儿园要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切入口

12、,通过考核机制,实施名师培养过程促进教师成长,提升师资素质。通过分层指导、梯队式培养、师徒结对、教学研讨课的承担等途径,发挥传、帮、带作用,锻炼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与素质。引导青年教师大胆尝试公开课,认真反思,使自己在教学上逐渐走向成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10倍”。坚持学习,乐于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有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才能有现代幼儿教师的智慧,才能稳稳地接着孩子抛过来的球,再漂亮地抛过去。(二)加强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对教师来说,当前的教学活动,必须突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质量观,确立“师幼互动、平等对话、关注过程”的教学观

13、。聚焦教学,规范基本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关注目标的价值和活动的意义问题。避免一味求新、求形式,使教学活动失却对孩子的发展价值和成长意义。尤其要注意正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让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关注活动过程师幼互动的有效性问题。应充分尊重生成于幼儿的教学内容,很好地利用幼儿“生成性”资源,使教学活动努力建立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使师幼的每一次互动,都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再者,还要关注教学工作的全程性。不仅是生活、运动、游戏、学习这一日生活的全过程,还有从活动前的计划制定(备课),到活动中的组织实施(上课),再到活动后的反

14、思调整(评价),做到环环落实,步步有效,以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三)园本教研给予教师最好的福利 一所幼儿园,给予教师的不仅是一份职业和优厚待遇,还应该为教师生命质量提升提供有效途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搭建起教师交流的平台,提供互相对话机会园本教研。园本教研与培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根据本园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基础,有目的、有主题地开展教研与培训。要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并针对教师不同的发展情况,提供富有个性的培训指导计划。要健全并完善各年级的教研组织,制定符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研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实现研训一体

15、。幼儿园要对园本教研工作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园本教研工作质量。再者,园本教研与培训,要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园长要加强对园本教研的管理和专业支持,要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和谐、合作的教研氛围,共同探究实践问题,共同分享教师资源,引领教师不断发展。让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教研组集中精力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组的活力。教研组要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来主动适应课程改革执行力提高的需要,分享教师间的优质资源,通过教研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使幼儿园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持续发展。在园本教研过程中,追求充满激情的教研效果,创设

16、和谐民主的教研氛围,采用便捷高效的教研手段,实施激发开放的教研策略。以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教研过程,培养教师的实践智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发挥老师潜力和创造性,让教师感受到研究带来的乐趣。 (四)团队建设是教师发展的沃土以集体学习、研讨、竞争的方式,营造浓厚的集体氛围。通过经验分享、互相探讨、合作学习、友好竞争等,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共同提高。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师的团结努力,成绩的取得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幼儿园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 (五)家长工作是衡量保教质量

17、的尺度 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谁就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制高点,从而获得社会的肯定、认同。1将家长工作列入园务工作的议事日程。定期、不定期开放半日活动,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建立家园联系册,开辟家园联系栏,及时向家长介绍育儿知识,增强家园的联系、沟通、互动;每学年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并将家长评价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举行各种主题活动,增进幼儿园、家庭的情谊。2转变家长观念,扶正社会舆论 。转变家长观念,逆转社会舆论是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键。建议家长们不要只看到

18、“小学化”带给孩子们一时的聪明与知识,要考虑幼儿的自身规律。美国心理学家丽莲凯茨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儿童习得性愚蠢”。国内的专家也将此现象称为“三年级塌腰”。所以,评价一个孩子的标准应该是他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和谐人格的发展。 (六)加强幼儿教育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我国幼儿教育市场想要用一把尺度去衡量是不可能的。建议对经营者的素质要严把关,各地要依据幼儿园管理纲要和幼儿园管理章程等法规及有关政策方针,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监督,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一套幼儿园自主管理与幼教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相结合、反馈及时、调控有力的管理监督机制。 (七)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评价体系 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教师是各种教

19、育理念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观念对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具备各种艺术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儿童观”才是教师最闪光的基础素质。幼儿园的管理者也要顺应时代,顺应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建立适当、灵活的评价体系,一起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营造健康的竞争机制。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来进行衡量的。强调了对幼儿健康、习惯、认知、语言、科学、艺术、情感、社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八)用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幼儿有事可做 教师可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来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首先,要严格执行“纲要”、“课程指南”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规定,保证幼

20、儿园生活、运动、游戏和学习四类活动的时间配比和平衡安排,以确保基础性课程的质量。比如,每天要保证幼儿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的运动时间,不能随意增减。要“保证让幼儿有一小时的自主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等。这些基础性的和最基本的教学规范,应该严格执行。如果幼儿园管理者可以调动全部的力量来整合幼儿与生活经验以及游戏的课程资源,并将这些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趣味化、简单化、操作化,相信再也不会出现教师认为无东西可教、孩子没东西可学的无奈的“被小学化”的窘境了。 (九)一分为二地看“幼儿教育小学化” 如何处理好幼小衔接问题,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幼小衔接”就是指儿童在幼儿园的最后阶

21、段,做好充分的入学准备。小学的“准备期”是由上向下衔接,幼儿园的是从下往上衔接,都是为了有效的解决幼小衔接中的孩子发展问题。就是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培养的孩子,究竟为后续的小学学习,以至终身的发展奠定怎样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幼儿的发展和培养问题上,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强调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培育,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幼儿自理生活能力、行为习惯、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以及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全面培养。这不仅对家长、社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对幼儿园的培养方向和办园质量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从幼小衔接方面看,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如果能在幼儿升入小学的中间过渡阶段开展的话,无疑对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

22、和学习是一个充足的准备工作。质量是生存之本。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一个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一个幼儿园工作的中心。总之,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携家长、社会,集合各方面的有益力量,一切从幼儿的快乐出发,尊重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循序渐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和实际的操作中获得本领和知识。学习是儿童的权利,拥有快乐童年也是他们的权利。对儿童来说,学前教育的过程不仅应该是幸福快乐的,更要赋予儿童智慧,使他们拥有追求未来的幸福生活的意识与能力。为此,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衡量不能以开设兴趣班的多少、各种学习技能测量的高低、所传授的知识量的大小、教学难度的深浅等作为标准。这是我们在考量学前教育质量时应清醒认识到的。

23、参考文献 1张承宇.从小学的角度审视幼小衔接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1). 2李艳贞.纠正幼儿教育小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 2008(8). 3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6).4何馨芳、彭亚男.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J.甘肃教育, 2001(11). 5李晓.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1). 6侯颖.图画故事对儿童诗性心灵的守望 J.文艺争鸣,2010(12).7周鸿羽.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是啥样.中国教育报,2011(2).作者:徐桂兰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电话:13815990653联系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提升学前教育质量遏止幼儿教育小学化.doc)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