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理念的创新作者:于正心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幼儿园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转变旧的观念和模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教学,应是教师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理念指导人的行为,一个教师思想意识的超前性,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先进性,要敢于打破旧的模式和约定俗成的教学规则,一切围绕着从培养、发现孩子的潜能、独特的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上做文章。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和创新幼儿美术教育理念。 从学科教育转向文化教育 幼儿美术教育有其丰富的内涵,不应看成单纯的学科教育,它不是简单的学习画画,而是通过绘画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曾在某幼教杂志上看到一篇名为美国“全面综合性的美术教育”的推广
2、的文章,值得我们借鉴,它标志着美国的儿童美术教育已从美术学科教育走向美术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在美术学科上有较高的造诣,更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博学多才的文化人。要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美学、文学、音乐、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和基础的文化素养。 从单一教育转向多元教育 美术具有视觉艺术自身独有的特点,又有其表现的多样性,这从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各画种的分类即可见。幼儿美术教育要让孩子学习尝试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即要在美术活动中尝试儿童画、中国画、水彩画、版画、写生、线描画等常设课
3、程,还要开设手工制作、泥塑、美术设计、美术鉴赏等内容。有些艺术教育部门开设所谓儿童国画班、简笔画班、素描班等等是不可取的,不能局限到一种形式的小圈子里,让孩子只接触一种单一的教育。这样即使技巧训练得再纯熟,也势必会变成“井底之蛙”,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发达,缺乏创新意识,变成“眼低手高”的小画匠。其实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眼高手低”才是正常的。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结合音乐、科学、语言等学科的相互作用,是多元化教育的另一重要体现。在美术活动中用音乐辅助教学,会让孩子在优美的旋律、变化的节奏中体会流动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更好地开发想象思维的空间,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语言描述展现大千世界
4、的自然景观和人的情感波澜,与美术通过视觉语言表现大自然的暮雨晨昼和人的思想感情是异曲同工,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讲故事、朗诵诗歌散文,让孩子在语言描述中想象丰富的画面,能增强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挑起孩子绘画的欲望,带动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 从技巧教育转向能力教育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绘画技能只是一种方法,而并非目的。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说得好:“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已达到”。幼儿时期的美术技巧训练要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而定。三岁前的前幼儿
5、期也称涂鸦期一般不接受技巧训练,应保护幼儿的自由发挥状态,应把绘画当成游戏,看作孩子的第二语言。教师要稍加引导,把故事、游戏贯穿其中,寓教于乐,让孩子把绘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当成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养成习惯,这样就在玩中学的氛围中训练了形象思维能力。四至六岁的幼儿期,是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大好时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奇特的、怪诞的、梦幻的、不合常理的想法如天马行空,任意驰骋。针对这一特点,要多加引导不能妄加干涉,要以一颗童心去看待孩子的想法。这个时期要重点挖掘孩子的想象空间,丰富他的思维素材,让孩子多看、多思、多画,接触面要广,不要在一个题材和技法上反复训练,应重视个性培养,给孩子大胆轻松的自我表现空间,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良好氛围。要抛弃千篇一律的模仿教学,鼓励孩子的作品有童趣、有意趣、有个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让独特的个性魅力放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