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相当于他的知识量与发散思维能力的乘积。也就是说:不依常规,运用想象、联想、直觉或类推,寻求多种方案的思维方式。在二十一世纪初,瑞士的达尔克洛兹创设了体态律动学,即让学生将身体作为乐器,再现音乐,他认为这种教学能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节奏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建立身心和谐。体态律动学让音乐回溯它的本原律动节奏,让人类重寻自己的本能以全身心感受音乐。 一个世纪过去了,体态律动、现代舞、健身操已日益为人们所肯定,其精神得以发扬,自然律动也在其精神的启发、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所谓自然律动,就是人在音乐的感染下主动地体验音乐,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有个性和创
2、造性地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在幼儿园开展自然律动,是一种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和音乐能力的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是这样开展自然律动的。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乐(歌)曲。自然律动是一项需要丰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活动,由于幼儿的生活积累、记忆储存、想象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乐(歌)曲时,应考虑到是易于幼儿理解的,且具有鲜明的特点。音乐或表现宁静、安详的摇篮曲;或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或欢快、活泼的舞曲等,以启发幼儿相应的情绪、联想和创造。如:用一段以跳音为主的乐曲,请幼儿表演,小朋友们能很快感受到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表现出小兔、青蛙、袋鼠等动物跳跃的形态。又如:在一段轻柔优美的音乐中小朋友情不
3、自禁地翩翩起舞,表现蝴蝶飞舞、小鱼戏水、树叶柳枝随风摆动 其次,创设特定的情绪氛围,引导幼儿联想、创作。在乐曲声中,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反应时,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正确反映,启发幼儿主动地以身体动态感受来表现音乐,并对动作迟缓的幼儿加以适当的鼓励,带动他们与音乐、同伴的交流,然后通过谈话、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去现象,使他们互相启发。有时,也可以将全班的 幼儿的联想、现象,引向同一个具体目标。如:大象走、小鸭戏水等。有时又可以引向同一个主题,如:动物世界、游乐的情景等。在这种感受、表现音乐美的氛围中,幼儿的身心都融入这样的情绪中,达到和谐,从中萌发出创造的幼芽。 再次,在自然律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
4、由创造。自然律动即使是表达的具体目标或某一主题,对幼儿的创作也还应该给予自由,让他们能自由发挥,不拘一格地表现,这里关键就是“放手”和“自由”。由于幼儿的动作协调性、现象力、创造力等综合心理活动能力不尽相同,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自然律动当然是他们施展才智、提高水平的好机会;而对于能力弱的幼儿,也能通过自然律动,使能力得到改善,创造许多出人意料的表现。如:在一段表现动物的乐曲中,有的幼儿双手着地,两脚登地,脖子向前,舌头一伸一伸地学着青蛙跳起捉害虫;有的则是抓耳挠腮,不停地眨着眼睛,摘桃吃的顽皮的小猴;还有的则标新立异地学着公鸡跳,这让人感到奇怪,公鸡经常这样跳吗?孩子们却说:“公鸡打架就是一
5、跳一跳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展开现象的翅膀,自由地创造出为之惊喜、新颖独特的动态, 最后,对于幼儿的创作,应适时地加以评价。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同时,更要注意,幼儿在参与律动时,往往是现象、联想、创作一气呵成,必须保持着一过程的连续性,若破坏了这一有序的运动,创作灵感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具有独特表现的幼儿可以作为典型,以带动全体幼儿加以模仿,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启发,在此启发下,有可能还回创造出新的律动。 当今的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为目标,重视发掘人的潜能,强调创造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自然律动没有固定的程式、框框,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在音乐中,身心感应和肌体运动紧密结合,不仅唤起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天性本能,更重要的能激发幼儿去联想、去现象、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