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求索真理的历程 真题体验亮剑高考 考点考情 考题统计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5 年 1 考 ) 2014卷 T39(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 年 2 考 ) 2017卷 T21;2015 卷 T39(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年 3 考 ) 2017卷 T21; 2016卷 T39(1); 2014卷 T39(2)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 年 1 考 ) 2014卷 T39(2) 真理的客观性 (5 年 2 考 ) 2016卷 T20;2015 卷 T23 认 识的反复性 (5 年 8 考 ) 2017卷 T21;20 17卷 T23;2016 卷
2、 T20;2016 卷T39(1);2015 卷 T39(2);2015 卷 T23;2014 卷T22;2013 卷 T20 认识的无限性 (5 年 3 考 ) 2017卷 T23;2014 卷 T22;2013 卷 T20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和谬误 (全国卷 5 年 0 考 ) 1.(2017全国卷 T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 ,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 ,获得信息资源 ,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 ,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3、 ( ) 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 B. C. D. 【解析】 选 B。本题主要考查实践、创新的 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零工 社区”在创新创业中所发挥的作用。“零工社区”是各类专家为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 ,帮助创业者把创新思路转 化为产品的创新平台 ,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可见 ,“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而创业者又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 正确 ; 与材料内容不符 ; 中的“上升为系统
4、的理论”说法错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2.(2017全国卷 T21)2016 年 9 月 ,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 ,攻关品种“广湘 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 ,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 (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B. C. D. 【解析】 选 B。本题综合考查实践和真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题眼是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超级杂交稻测产没有达到预期
5、目标 ,反映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也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多次反复的过程 ,由此判断 正确。认识主体也会影响、制约真理性认识的获得 , 表述错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历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不成功的实 践对认识具有重要的价值 , 表述错误。 3.(2017全国卷 T23)恩格斯指出 ,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 ,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
6、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B. C. D. 【解析】 选 B。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的特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恩格斯的名言强调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 ,“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的原因是主客观条件的变化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 ,所以 正确 ;就个体而言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就群体而言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最终会获得真理性认识 , 表述错误 ;人们对真理性的认识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而非“封闭式循环运动” , 表述错误。 4.(2016全国卷 T20)习近平强调
7、,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国家 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是 ( )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 B. C. D. 【解析】 选 C。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 , 说法错误 ;科学、民主决策 ,需要广泛听取各方面 (具有不同立场、观点、方法 ,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 )的建议和意见 , 符合题意 ;真
8、理是标志主观 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错误。 5.(2015全国卷 T23)长期以来 ,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 ,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 ,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 ,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 ,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 ( ) 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解析】 选 D。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 ,飞奔时的马蹄是交 替着地移动的。但是 ,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
9、,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之所以出现这一疑问是因为艺术领域人的认识受主观世界的影响 ,D 正确 ;A 说法错误 ,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有着一定的关系 ;B 材料未体现 ;C 说法错误 ,认识是有客观评价标准的。 【备选真题】 1.(2013全国卷 T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 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 ;20 世纪 70 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 ;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 ,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 变进一步证实了 ( )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
10、化 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 B. C. D. 【解析】 选 C。实践决定认识 , 颠倒了这种关系 ,是错误的。 正确表明了这种关系是正确的。 否认了人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 正确。 2.(2017江苏单科 T28)随 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 +”的发展 ,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 见 ( ) A.实践
11、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 选 D。本题主要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D 正确 ;其余选项材料未体现。 3.(2017北京文综 T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 ,旨在更细致地揭示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 ,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 ,也能在太空中开展 ,这表明 ( ) A.人类意
12、识来源于客观对象 ,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 ,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解析】 选 C。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明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医学科技的发展 ,建立在太空探索的实践基础之上 ,因此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 ,C正确 ;材料主旨是强调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不是强调意识的来源 ,A不选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 错误 ;掌握和运用系统优 化的方法 ,有利于促成认识的发展 ,但不是必要条
13、件 ,D 错误。 4.(2016江苏单科 T28)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 ,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 ,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 ,已经为 60 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 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 )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 B. C. D. 【解析】 选 B。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潘建伟团队已经为 60 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正确 ; 材料未体现 ; 说法错误 ,真理的内容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5.(2016海南单科 T21)1859 年 ,一位英 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 ,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 24 只兔子以供打猎。由于澳洲大陆自然环境适宜 ,又无鹰、狐狸等天敌 ,兔子大量繁殖扩散 ,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农业和畜牧业蒙受了巨大损失。澳大利亚人先后使用猎杀、布网、堵洞、修篱笆等方法控制兔灾 ,但效果有限。20 世纪 50 年代 ,澳大利亚政府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