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知识体系】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相同点: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2)不同: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国家结构,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
2、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如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A(1)军事:征服南方 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 的控制。击退了游牧民族 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2)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皇帝制,确立了 、和 的原则;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即 制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和太尉(管理全国军事)。在地方全面推行 ,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均由皇帝任命。(3)其他
3、措施:统一 、文字(小篆)、货币(半两钱)和 ,修驰道和 、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4)思想:坑儒。只有 之书不在焚毁之列。(危害: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越族越族西南夷西南夷匈奴匈奴皇帝独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至上三公九卿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县制车轨车轨度量衡度量衡直道直道焚书焚书医药、卜筮、种树医药、卜筮、种树差异差异1 1:先秦时期政治是:先秦时期政治是以血缘为纽带以血缘为纽带,是典型的,是典型的贵族政治贵族政治,而秦朝是各级官员,而秦朝是各级官员君主君主任命、不得世袭任命、不得世袭的的封建官僚政治封建官僚政治。差异差异2 2:虽然
4、分封制较之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管理有所加强,但:虽然分封制较之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管理有所加强,但中央并未真正实现中央并未真正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高度集中;秦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实现了;秦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实现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差异差异3 3:商周时:商周时君权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权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制约,而秦朝君主进一步集权,而秦朝君主进一步集权,皇权独尊皇权独尊。典属国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秦统一后不仅在政治制度上采取措施强化中央集权;还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措施P67:问题探究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
5、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诞生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郡县制就是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两大阶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因此长期实行以郡县制为主体的地方行政制度。作用:郡县制对维护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以及维护地主阶级整体利益都产生了很大作用。2.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
6、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 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A3.(20207月浙江选考)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A.秦始皇长城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A灵渠郑国渠都江堰临洮辽东朝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完成填空)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 。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 ,从而使外朝 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东汉刘秀将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隋唐 制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是决策机构;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是执行机构,下设六部。特点:。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
7、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宋设 履行宰相的职权,设 掌管军政,三司掌握 大权元实行 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明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清雍正帝设立 ,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三公九卿制中朝丞相尚书台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院财政中书省明太祖军机处朱棣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权力不断分化,由独相向群相转变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被削弱、皇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君主主要通过重用亲信架空相权和分化相权两种手段实现权力集中)内朝在牵制、架
8、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后效率低下的弊端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完成填空)汉沿袭秦的 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 三级制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隋唐隋朝实行 二级制,唐朝沿用。唐朝根据山川地势在全国划分10 ,后增至15 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唐中期以后,设 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 、州(府)、县三级制元实行“”
9、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 制度明清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 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 ,总揽一省之权。清朝时,成了一省长官。设 掌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明清时期,形成 三级行政制度郡、县东汉州州、郡、县州、县道道节度使路行省多级行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巡抚、巡按巡抚总督省、府、县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以下关于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和基层组织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B唐朝:郡、县二级制乡里制度C明朝:路、州、县三级制里甲制度D清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里甲制度A4.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10、如表所列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D6.列四图反映浙江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其排序正确的是()A BC DD材料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材料2: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
11、行,把持包办。(1941年5月1日)材料3: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毛泽东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民国初年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初试抗战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论人民民主专政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革命程序论革命程序论”(孙中山)(孙中山)1912年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党派合并为国民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2、,建立了中华民国。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结局: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和议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参考答案:组织政党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共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先进的中国人想通过议会政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党政治在民国初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民党在当时是最具革命性和影响力的大党。但是,当时中国的实权掌握在袁世凯等旧势力手中,他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使得政党政治名存实亡。1915年5月中日民四条约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 1913年11月4日,解散国民党。1914年1月10日,解散国会 1914年5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
13、华民国约法,同年底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5年10月,参议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赞成君主立宪,“劝进”袁世凯称帝,12月,确立1916年为洪宪元年 1916年3月,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所决定的。一、革命阵营未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重建社会秩序,(如革命党组织问题、革命党人缺乏经验、议会政治初始往往演变成党派之争等);二、中国专制主义的社会根基依然根深蒂固,(如分散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旧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勾结等)。袁世凯在称帝失败后不久去世,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割据混战直系(冯国璋
14、、英美)、皖系(段祺瑞、日本)、奉系(张作霖、日本)新气象1:政治上,北洋军阀尽管推行专制独裁,但是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华民国的民主体制,不仅有利于政治民主化,也为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斗争创造了条件新气象2:孙中山先生在护法运动失败后,个人思想发生巨大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力促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开展国民大革命。新气象3:外交上,中国主动参加一战,并在战后出席巴黎和会,和会上拒绝和约签字,捍卫国家主权。新气象4: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1919年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中国的无产阶级发展并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新气象5:社会生活上,除旧布新,移风易俗,顺应
15、时代潮流,有利于社会进步。新气象6: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意义),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图1图21928年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中国,意味着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本应为期6年,但国民党一再拖延,直至1948年结束训政;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开始“行宪”,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外衣。图1 为训政时期,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领导行政大权,闭会期间,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且五项治权交托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图2 为宪政时期,国民大会召开,总统府已经设立;一党专政 独裁专制1946年1948年7.在苏维埃基层政权选举中,苏维埃政府向选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抗日根据地各级参议会
16、的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圈选”“豆选”等方式。这些措施()A.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保障了政权的稳定与发展C.开始了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民主政治原则得到了落实D1947年成立,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性质:苏维埃政权属于 。作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 政权的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措施a.中国共产党设立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b.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 。c.中国共产党通过“”原则实行民主合作。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 ,加
17、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举措:在解放区设置 ,新兴的人民政权。作用:为新中国的 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探索:毛泽东发表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1931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人民革命尝试边区政府抗日民主制度三三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行政区巩固政权建设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2008年2月7日新德意志报载文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
18、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材料:195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八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
19、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摘编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作用: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城乡平等”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P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
20、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政协职能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该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注: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标志该制度建立;政协一度代行人大职责;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党派关系遵循原则基本职能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提出总目标通过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三个坚持+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目标提出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
21、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发展完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显著特色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重要意义为党和国
22、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完成填空)新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民主政治寡头政治贵族寡头特征的共和国独裁专制的帝国概念解析: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寡头政治指的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指的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一人之统治为君主政体,少数人之统治为贵族政体,多数人之统治为民主政体。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内容a.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 。b.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 产生
23、,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 ,并参与国家 。c.官员由 产生,大多 ,随时可以被 和审判。d.是主要司法机关。实质:的民主斯巴达:政治公民大会名义上是 机关,但 ,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终身任职。拥有主持 、国王等重要权力罗马 :贵族寡头政治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 ,主持公民大会和 ,并 相关决议。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公民大会有权 、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罗马 :君主独裁统治公元前1世纪末,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元首)既是最高 ,又是最高法官。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民主寡头共和国帝国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抽签决议草案日常管理选举一年一任罢
24、免陪审法庭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国家最高权力王位世袭长老会议员监察官公民大会审判执政官军事统帅元老院执行元老院终身任职立法宣战媾和屋大维皇帝立法者军队利: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弊:在手段和程序上存有漏洞,易为政客所利用,成为反对政敌的工具,从而失去公正性。雅典公民是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8.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说:“公民大众在诸如建筑、造船等问题上要请教专家,那些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往往要被轰下台;但到了政府事务时,他们却准备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无论他是建筑师、铁匠、商人、船人,还是穷人或者富人,出身好的人或不好的人。”这反映
25、出苏格拉底()A认为直接民主制存在弊端B旨在激发公民参政热情C挽救了当时雅典民主制度D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精神A9.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雅典人在不断进行海外殖民以获得土地和发展商业的过程中,逐渐打破原有的等级、血缘观念,平等意识逐渐形成。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 B推动城邦文化的发展C导致奴隶制度的废除 D缓和雅典的阶级矛盾A(结合纲要下第1课)建立在奴隶制之上,仅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力,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原始的直接民主及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参考答案:相似之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公民大会是最高权
26、力机关。拥有实权的公民都是少数,建立在奴隶主专制之上。不同之处:在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官员数量少,且没有薪水,普通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因此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寡头制特征。罗马共和国最终演变成帝国,皇帝成为独裁者。皇帝掌控罗马国家的权力。10.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国家元首。元首与元老院一起分管国家,把国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属元首,一部分归元老院管辖,元首与元老院分掌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这一做法也被历任后继者接受和采纳。屋大维时期的这些统治措施A奠定了近代三权分立的政治基础B使贵族统治在罗马确立起来C遵循了罗马共和时代的部分传统D有利于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C11.罗马
27、法的民事诉讼程序经历了法律诉讼和程式诉讼两个时期,法律诉讼的整个诉讼过程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方式,哪怕只犯有很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败诉;而在程式诉讼中,裁判官可以采用某些简易方式解决或者处理争议,简化诉讼程序,使当事人不必担心因为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招致败诉。程式诉讼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罗马法()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审判程序不严谨C消除了审判的形式主义D法律体系较完备A10.公元前3世纪,罗马已经出现了专门的法学家对青年人进行法律指导的情况;公元3世纪,罗马开始出现专业的法律大学。这反映出,古代罗马()A大学教育日益普及B贵族推动法律研究C高度重视普法工作D法治建设不断发展D结合纲下图册P1
28、7概念阐释: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后期到15世纪中期近1000年间,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与教权二元并立西欧呈现分裂割据状态东欧:拜占庭帝国继续存续近千年奥斯曼土耳其灭拜占庭帝国后俄罗斯帝国传承并发展了拜占庭帝国的文化8C中后期,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一度建立庞大帝国分裂成后世雏形法国、意大利、德意志1.西欧各国王权有所加强,部分王国完成统一,为西欧民族国家发展奠基;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赢得一些自治权;3.英国大宪章的签署和中产阶级参与议会为
29、近代西方民主宪政打下基石;4.中古的西欧社会形成了教会教权和世俗王权并立的格局(二元权力体系)P10P10学习聚焦:学习聚焦: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等级君主制制和和议会君主制议会君主制。国家政治制度概况法国等级君主制背景:14世纪初,法国国王 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 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 的原则标志: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 阶段作用:国王与 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英国议会君主制背景:13世纪初,和市民迫使国王签署 ,肯定了国王的 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
30、,同时保障 的特权,并适当照顾 的利益过程: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逐渐加强;,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关系:国王通过 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 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德国14世纪中期,德国 大封建诸侯取得了选举皇帝的权力腓力四世城市市民国王有权征税等级君主制贵族、教会、市民强化王权贵族、骑士大宪章合法地位封建主骑士和市民14世纪中期议会向国王请愿选帝侯制度七参考答案:材料说明,大宪章限制国王随意抓人、处置民众和对被统治者征税的权力。大宪章主要保护的是贵族的利益,尤其是规定贵族未经合法审判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等,即国王不得随意处置贵族。对商人利益的保护,一方面说明商人当时已经相当重要
31、,另一方面说明此前国王曾对商人征收苛捐杂税。大宪章作为英国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确立了“有限王权,法律至上”的精神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公民权利,但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国王的让步,发挥的实际作用较为有限。史料一亚里士多德对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曾做了如下的概括: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全体依次进行统治,也依次而被统治;抽签参加政治机构;对于任官资格完全没有财产定额的限制。史料二1215年,封建贵族乘机联合对国王不满的各方力量反对约翰。5月17日,封建贵族得到伦敦市民支持,占领了伦敦。在强大压力下,约翰在兰尼米德签署大宪章。其中主要反映西欧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即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
32、个”,没有更多的权力。6月19日,贵族则重申对约翰效忠。欧洲政治史研究【答案】原因:封建贵族与地方势力、市民结成反对国王的联盟。特点:国王只是贵族“同等中的第一个”,没有更多的权力。【答案】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选举;平等。沟通东西方的桥梁选必3P24: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标志性成就: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时间(完成填空)俄罗斯发展史发端于 建立,深受 帝国的影响13世纪中期被 征服,成为 的臣属16
33、世纪初以 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9世纪基辅罗斯拜占庭蒙古蒙古人第二次西征金帐汗国1547年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17世纪末13.中世纪,英国的议会是“一个能与王权相抗衡的机构”,而法国的三级议会则“可由国王随意召开和停开”。到17世纪末,英国议会成为权力中心,而法国专制王权达到顶峰。这说明()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B英法君主执政风格迥异C两国议会结构不同D历史传统影响政治体制12.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BD14.1
34、5世纪开始,王权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斗争中,逐渐形成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把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削弱大贵族权力,建立常备军,有力保障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这表明新君主国()A结束了欧洲的封建割据状态 B成为政教合一的民族国家C厉行专制统治阻碍历史进步 D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英国美国法国英国:英国:制制17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奠定 。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世纪,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出任首相,出任首相,实际掌握政府权力实际掌握政府权力美国:美国:制制背景:北美背景:北美 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年美年美国制定宪法。国制定宪法。内容内容
35、a.a.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 。b.b.总统是政府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首脑,掌握 。国会拥有。国会拥有 和批准和批准 的权力。的权力。司法权属于司法权属于 和和 法院法院法国:法国:制制 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18701870年,法国建立年,法国建立 ,年通过新宪法。经年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确立了共和制过数年动荡,确立了共和制君主立宪君主立宪联邦共和联邦共和议会共和议会共和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18议会多数派领袖议会多数派领袖内阁内阁独立战争独立战争17871787三权分立三权分立行政权行政权立法权立法权税收税收最高法院
36、最高法院下级下级17921792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8751875光荣革命君权神授君权议会授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1689年1701年18世纪20年代沃波尔(第一任首相)典型君主立宪制国家15.权利法案缓解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冲突,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因此得以流传。文件还奠定了英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国王和人民的权力。从那以后,英国几百年未发生过任何革命。这主要反映了权利法案()A开启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B消除了议会与国王的矛盾C导致国王“临朝不理政”D使英国社会秩序趋于稳定D16.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
37、世去世,她在位70年,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国王之一,她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传奇”。下列不属于女王生前职权范围的是()A形式任命首相B授权首相组阁C担任国家元首D监督内阁行政D中等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除矿工和农业工人外的工人阶级男性普选权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2.行政权由国王转移至内阁(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权力增强,国王权力不断削弱3.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至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逐渐下移至公民民主和平、渐进的英国式变革模式局限: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英国民主仍只是极少数人的民主17.下表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两国()行政机构都要对立法机
38、构负责 国家元首都掌握实权 立法机构都有批准税收的权力 权力分配都体现制衡 A B C DD参考答案:英国:议会议员经选举产生,在议会选举中赢得胜利的党派的领袖有权组阁,但如果政府失去议会信任,则政府可以解散议会再度大选,或者内阁选择辞职。美国:总统、国会议员任期不同,总统任期4年,参议员任期可以长达6年,众议员的任期只有2年,因此总统、国会的选举并不同时进行。总统一旦当选,除非遇到弹劾或去世,一般来说不会因为自己所在的党派在国会选举中失败而下台。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制度更有利于施政稳定。但美国总统要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国会有权通过税收和财政预算,控制总统的钱袋子;法院有权宣布总统的命令无
39、效。因此,美国的制度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制。选必1P12: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美国中华民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总统的权限大小总统的任期时长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是政府首脑,掌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与国会和法院间权力彼此制约。民国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与国务员共同行使行政权负其责任中华民国仿法国实行责任内阁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纲上P11)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纲上P13)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40、。吴起(纲上P1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选一P28)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北魏孝文帝(纲上P31)秦国魏国楚国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
41、尺。史记商君列传 措施:什伍制度、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等。历史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使秦国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图示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唯物史观注: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阶段。(1)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2)后期: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1)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2)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
42、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3)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9.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己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己,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治理效果C建立一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18.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改革从迁都到C王安石在主持变法D明太祖在废除了宰相制度
43、C图1关联纲上第9课图2图3从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四方面权;前者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转运司的职责是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通判的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理念:分化事权后果:三冗两积20.“求变”、“求新”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下列关于北宋范仲淹、王安石,明朝张居正变法相同背景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政治腐败 财政困难 农民起义 生产关系剧烈变动A BC DB选一图册P25内容关联选一第16、17、5课选一图册P25关联选一第5、16课+纲上第13课新法令刚刚开始推
44、行,就遭到了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旧贵族的强烈的强烈反对反对。秦。秦孝公死后,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告谋反,结果被车裂而死车裂而死。孝文帝改革使得一部分利益受到孝文帝改革使得一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损害的少数民族军人掀掀起起暴动暴动,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导致了北魏的覆亡。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也在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北魏灭亡前后出现短暂的反复。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王安石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新新法实行五六年后,法实行五六年后,王安石被罢职王安石被罢职,变法变法措施措施被废止被废止。张居正张居
45、正改革遭到了极大反对,他改革遭到了极大反对,他死后死后,除,除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外,外,其他改革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几乎全部废止。选一P22: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21.下列变法或改革内容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A B C D明朝一条鞭法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晚清维新变法唐朝两税法B22.下表是关于王安石罢相的几种历史研究,可以得出()A历史史观左右
46、历史结论 B时间久远导致研究失实C角度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阶级立场决定历史结论C23.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进行过三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也没能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以下对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都在向西方学习 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都涉及制度改革 都因顽固派阻挠而失败A B C D救亡图存A1901年初宣布实施新政癸卯学制废除科举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选一图册P27注:关联纲上第18课+选一第7课+选三第14课1898年6月11日开始为期103天“除旧布新”的措施公车上书
47、“明定国是”诏除旧布新戊戌政变24.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颁布诏令,强调“振兴商务,为目前切要之图。”新政期间清政府意识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时论普遍认为“兴商为强国之本”,“上古之强在牧业,中古之强在农业,至近世强在商业。”这些举措()A具有求富强国与救亡图存目的 B使以商立国和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想C旨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将有助于减少变法新政各方面的阻力A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5.梁启超曾说:“戊戌维新,虽时日
48、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戊戌维新说法正确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背景之一 失败原因之一是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清末新政部分实践了其改革内容A B C DD参考答案:维新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策略上均不成熟。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造成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机的路径,未能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而是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缺乏实际的政治操作能力,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举措失当,也很少做分化、瓦解敌对阵营的工作,使得特权和利益遭到触犯的守旧势力迅速团结起来抵制变法
49、。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作用:维新变法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系和封建制度,抨击了封建文化,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还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6.“外务部、学部为札知事案,查按年遣派学生赴美留学一事极为繁重,兹由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查有署理外务部右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中西学问俱得优长,堪以派充该处,总理综办留学一切事宜。为此札知该右丞遵照可也。须至札者。”上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历史时期()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C27.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统一中国奠基;北魏孝文帝
50、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1956年,新中国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上述改革成功的共同因素是()A实现国家统一 B促进社会转型C顺应时代潮流 D推动民族交融C民国时期的中国因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民国的历届政府改革多以失败告终。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大跃进与人民公社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恢复乡政府温州章华妹(首个个体营业执照)首家试行股份制国营商业企业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