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森林狂想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 课 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 森林狂想曲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节欣赏内容。该作品流 传非常广泛,表现了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奇异而和谐的 呜叫声,“奏”出了一首优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时也表现了森林 居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这首乐曲中有竖笛、电声 乐器,还有森林中各种动物、昆虫的呜叫声和风声、雨声、流水声的 录音,音响效果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森林狂想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 2.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充分的体验与合作探究,感受作品独特的风格,并培养学生 用生活中的声音为音乐作品配音效的创编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记忆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重点:欣赏森林狂想曲,并记忆其中的主旋律。 教学难点:记忆乐曲主题,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二、欣赏森林狂想曲 (一)初听,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 1.聆听乐曲中的特色声音,学生想象乐曲表达的意境。 2.让学生给乐曲命名,然后揭示题目。 (三)听 A 旋律 1.听辨第一部分 A 旋律每一次出现的演奏乐器。 (竖琴+笛子+小提琴+ 笛子) 2.再听时模仿相应的乐器演奏动作。
3、 3.打击乐器伴奏 第一、二遍:三角铁或碰钟,节奏型:X - - -| 第三、四遍,鼓或木鱼,节奏型:0 X 0X XX| (四)听 B 旋律 1.思考:和 A 旋律相比,B 旋律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情绪略高涨) 2.模唱曲谱,体会大小调交错 (五)听 C 旋律 1.思考:和前两个主题旋律相比,旋律 C 在速度、节奏、音区等方面 有什么变化?(由原来的稍快变为中速;稀疏与密集的节奏相间;音区 提高;鸟鸣声更丰富、热闹,情绪更加热烈;演奏乐器增多)(二)复听, 熟悉乐曲旋律 2.带领学生学习三条主题旋律。 3.复听的同时,为乐曲的旋律排列顺序。 4.总结曲式结构: 引子 A-B-A-B-C-A
4、引子间奏 A-B-A-B-C-A 尾声 三、完整欣赏全曲 完整聆听作品,第一部分用刚才学习的方式表现,第二部分自由 选择动作表现。 四、本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 森林狂想曲 总结曲式结构:引子 A-B-A-B-C-A 间奏 A-B-A-B-C-A 尾声 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 单 位:东风路小学 授课教师:毛云峰 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森林的歌声教学反思 前段时间在轩顺街小学讲了一节音乐欣赏课, 讲课之前我一直在 思考这次讲什么课型?这是我教学工作的第 20 个年头,我不想一直 一成不变,也想有一些创新的东西,让来验收我的课的老师都能看到 不一样的我,在我的课堂上有进步、有创新。 这次
5、公开课我选择了讲授音乐欣赏课, 这是我之前公开课没讲过 的课堂类型,以前都是唱歌课,欣赏课是音乐课中很难讲的类型,本 学期我校音乐教研的大主题就是探讨如何讲好欣赏课, 所以我就确定 也要讲一节欣赏课,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 器乐曲森林的歌声是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 而成。乐曲融入了热带雨林里各种动物、昆虫丰富而和谐的鸣叫声。 乐曲由 A、B、C 三个乐段轮番演奏,A 段是乐曲的主部,B、C 段是 插部,演奏顺序为 A-B-A-B-C-A,这是个回旋曲式。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中段,在感受聆听、识谱、音色听辩、音 乐记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乐意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 强的
6、兴趣,更喜欢将欣赏与演唱、欣赏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聆听,以此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将在 学习中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堂课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学生的配合 和掌握情况都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整节课气氛比 较活跃,环节比较紧凑,通过主旋律的模唱,画旋律线、打击乐器伴 奏等方式,学生熟悉了乐曲各主题的旋律,了解主奏乐器笛子和小提 琴的音色,能够很清晰的分辨记忆各段主题曲调演奏的顺序,并能用 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各主题音乐。 对于第一次尝试讲授音乐欣赏公 开课,还是很不错的。 本堂课不足之处是语言组织方面不够简练,评价语言不够丰富。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语言组织还要加强。多听课、多 总结,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短处,多历练自己,提高应变能力。 反思即成长!希望通过一次次的历练,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 再上一个新台阶,能够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