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9014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PPTX 页数:111 大小:46.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9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2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1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阿拉伯人继承了西亚、北非、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2古典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

2、欧基督教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深受东正教的影响。3南亚的古代印度文化颇具特色;东亚的朝鲜和日本的文化及东南亚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蕴,又受到中华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美洲独立发展起印第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多元起源(1)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

3、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然而,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明然而,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明的诞生,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就有白胡子,叫人难以置的诞生,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子,生下来就有白胡子,叫人难以置信。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文明是西来的,是近东两河流域成熟信。所以,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文明是西来的,是近东两河流域成熟了的文明的再现与发展。可是,考证结果却与这一论点大相径了的文明的再现与发展。可是,考证结果却与这一论点大相径庭,庭,可见,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特征。可见,灿烂的中华文明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特征。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

4、火已成燎原之一时,中华大地文明火花,真如满天星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势。苏秉琦满天星斗苏秉琦满天星斗2春秋战国:奠基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原南蛮东夷西戎北狄华夏认同的表现 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其出土青铜器铭文:“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吴越由蛮夷成为诸侯大国。秦楚由蛮夷而问鼎中原。“向中原看齐”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戎狄蛮夷也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过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

5、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学术大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学派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孔子政治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政治思想(仁政);人性论(人性本善);义利观(重义轻利)荀子天人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性论(人性本恶);政治思想(礼法并用)道家老子哲学思想(“道”、朴素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庄子哲学思想(齐物);人生态度

6、(逍遥);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变法革新。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尚贤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拓展】(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拓展】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2)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流思想。(5)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本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

7、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1)先秦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形成阶段民本思想萌芽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建立起了民本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儒家学派是民本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乐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2)汉唐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汉初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

8、础上,提出了“民为政本”的思想;董仲舒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学“仁政”、民本的思想,主张将仁政和法治结合,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唐初李世民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3)明清时期是民本思想的完善阶段明清之际是政治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明清进步思想家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新的高度。他们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众治”“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这些民本思想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结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3秦汉:成为主流(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2)汉武帝接

9、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董仲舒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西汉刘向战国策序“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德刑并施”“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4魏晋至隋唐:交融辉煌(1)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晋僧慧远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

10、溪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一日陶潜陶潜(陶渊明陶渊明)、道士陆修道士陆修静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虎溪三笑虎溪三笑4魏晋至隋唐:交融辉煌(2)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佛教庙宇遍布洛阳及长安城内,并形成不同宗派。面对佛教、道教的冲击,唐中期,儒学家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

11、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韩愈通过弘扬师道、提倡古文来培养能够发明儒道的士大夫,为儒学复兴做出巨大贡献。儒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创新与发展。唐朝新儒学具有哲学思想品格和政治实践品格。它一方面继承和创新了先秦原始儒学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提出批评。除了儒学外,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等也有很大的发展,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的局面。颜真卿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多宝塔感应碑韩愈韩愈(768768824)824)5宋元:成熟繁荣(1)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述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代表: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影响:理学

12、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世界本原“理”在万物“理”在“心”中方法论“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问题探究:宋明理学的认识坚持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千古绝唱,光耀中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3、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徐:“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岂因祸福避趋之。之。”(明末清初)顾炎武曾痛责明末以来的清谈理学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庄,今之清谈孔孟。(清)戴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鲁迅: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余英时说: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对待中华

14、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认识:(坚持唯物史观)积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调节,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历史使命,凸现人性。消极:理学被曲解之后以理学被曲解之后以“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欲望和创造性。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一、中华优

15、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6明清:僵化批判(1)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禁锢,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吏治腐败,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吏治腐败,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萌芽产生阶级:阶级:工商业者队伍扩大工商业者队伍扩大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及评价

16、背景及评价思想思想:理学僵化、文化专制束缚理学僵化、文化专制束缚人们思想;人们思想;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知识回顾】进步性:进步性:明清之际出现的个性自由的明清之际出现的个性自由的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冲击思想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冲击了君主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特征。了君主专制,具有早期民主启蒙特征。这些新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这些新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代特征。局限性:局限性:地位上:未能形成主流思想地位上:未能形成主流思想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上:未能使中国实现转型,影响影响上:未能

17、使中国实现转型,影响有限有限内容上:内容上: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没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作品主张共同影响批判对象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 君为客”民主思想;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有规律的;事物是可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批判地继承儒学,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进步性。君为臣纲空谈唯心主义 日知录代表人物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史实思想层面自主性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

18、以制夷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维新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器物制度文化走他人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7近代前期:冲击学习(1)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8五四运动后:走向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

19、宁主义。十月革命帮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的问题。毛泽东论人民民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 4卷卷阶段时间概况起源远古时期多元一体;以华夏族为核心奠基先秦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孔子创立儒学;百家争鸣源头、奠基发展创新秦汉统一多民族;汉武帝时,儒家确立了正统地位,文化主流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融通;儒学受到挑战;文化灿烂宋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束缚精神世界宋元科技文

20、化高度繁荣传承转折明中后期(陆王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批判理学,抨击专制,经世致用清康雍乾文字狱禁锢中华文化发展,思想受到钳制冲击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成为主流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复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节日PPT模板 http:/jieri/【想一想想一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奠定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

21、化的交流、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对外关系:兼收并蓄的对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7)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8)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以人为本表现: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

22、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颜颜渊渊厩焚,子退朝曰: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伤人乎?”不问马。不问马。论语论语乡党乡党2.民本思想表现: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影响: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民为邦本,本固平宁。民为邦本,本固平宁

23、。”尚书尚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管子管子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管子牧民牧民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3.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表现: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认为万物都是

24、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影响: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4.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范仲淹、文天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都有家国情怀的体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天

25、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5.天下为公,崇德尚贤表现: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影响: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墨子尚贤思想墨子尚贤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6、表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7.和而不同表现: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影响:“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和而不同和而不同1特点: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2价值(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27、式。(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中华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依旧保持鲜活的创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2)辐射其他国家,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佛教等辐射传播,影响了肘腋之内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中华文化不仅惠及东亚文化圈,而且对包括欧洲在内的

28、其他世界文化也影响甚巨。16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物质文明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化。(3)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看法,能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和思路,启发人们用中国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去解决人类的共同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贰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1)发展历程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时代背景: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人民凄苦。统治者

29、:麻醉人民,维护统治。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民众:痛苦无奈,求佛慰藉。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极。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南朝宋齐时期)范缜神灭论 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都曾下令灭佛,毁寺庙、遣僧侣、收田亩。佛教遭受较大打击。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的危害及应对不利于国家赋税徭役的征派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士兵官吏浮于人事;寺庙奢侈,僧侣不检。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

30、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1)发展历程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佛教也是在不断翻译和解释之中,加入了这一思想系统,并使之开始彰显它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总结: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开始传入日趋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同佛、道相融合隋唐时期,出现本土宗派,向海外传播完成本土化融入其中宋明时期,儒为核心,兼容佛道的理学形成(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

31、,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字字摩摩诘诘 ,号号摩摩诘诘居居士士云云冈冈石窟露天大佛石窟露天大佛(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总之,佛教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教传入中国剃度受戒剃度受戒,遁入空门,不问世事遁入空门,不问世事(1)表现: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2)对中

32、国的影响徐光启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西方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2西学东渐利玛窦利玛窦徐光启徐光启利玛窦和利玛窦和徐光启徐光启:图图中中的利玛窦身穿儒服的利玛窦身穿儒服,体现体现了西方传教士通过顺应了西方传教士通过顺应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特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特点。点。汤若望、南怀仁汤若望、南怀仁(1)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如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创办专门引进、

33、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319世纪以来,受到剧烈冲击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319世纪以来,受到剧烈冲击(3)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5)新文化运动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思想。(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319世纪以来,受到剧烈冲击侵略与冲击

34、抗争与探索维新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器物思想制度层次层次派别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器物器物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抵抗派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派制度制度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派思想思想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激进派激进派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林则徐、魏源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译西书籍,仿制西方战舰译西书籍,仿制西方战舰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中体西用中体西用,师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近代(近代军事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近代海军、新

35、式教育教育)康有为、梁启超康有为、梁启超和平改良,君主立宪和平改良,君主立宪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孙中山、黄兴孙中山、黄兴暴力革命,民主共和暴力革命,民主共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陈独秀、李大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胡适、鲁迅、鲁迅民主、科学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毛泽东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材料1 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利玛窦占据核心地位,此人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如山海余地舆图几何原本,在科学传播方面,西洋历法是利氏赖以在中国立足的重

36、要工具,借助于传教士而得以传播的西学,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和平平等的西学东渐。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2 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冯天渝中华文化史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次西学东渐的区别,分析第二次西学东

37、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次西学东渐的区别,分析第二次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区别:方式:主动被动;渠道:传教士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学生;内容:宗教、科学制度、思想;范围:限于统治阶层社会各阶层;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兴起;近代教育出现,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第一次: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对

38、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影响深远。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明代中期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逐渐开始转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知识延伸: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1)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

39、,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日语日语中平假名和汉字对照表中平假名和汉字对照表 平假名是日语中的一种表音文字,几乎都由平假名是日语中的一种表音文字,几乎都由汉字草书演化而来,形成于汉字草书演化而来,形成于9 9世纪前后。世纪前后。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4)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其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5)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

40、深受唐文化影响。韩国首尔景福宫韩国首尔景福宫(6)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7)15世纪,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8)郑和下西洋,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对亚洲的影响郑和下西洋(1)四大发明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促进了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火药: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印刷术: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造出了自己的

41、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对欧洲的影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2)中华文化的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2对欧洲的影响瑞典首都的中国宫瑞典首都的中国宫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1地域范围:古代西亚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42、。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公元前公元前3200-3200-前前23002300城邦林立城邦林立阿卡德王国时期阿卡德王国时期 公元前公元前2300-2300-前前21912191统一了巴比伦尼亚统一了巴比伦尼亚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公元前2113-2113-前前20062006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公元前1894-1894-前前15951595加喜特人时期加喜特人时期统治两河流域统治两河流域400400年年亚述时期亚述时期公元前公元前8 8世纪世纪-前前612612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公元前626-626-前前539539波斯帝国时期波斯帝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6 6世纪世纪-

43、前前324324地跨三大洲地跨三大洲2成就(1)文字: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2)文学: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书写工具书写工具芦苇芦苇秆秆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3)建筑和艺术苏美尔人: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波斯:王宫装饰豪华,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苏美尔人的苏美尔人的王陵壁画王陵壁画亚述帝国的标志性人首飞牛石雕亚述帝国的标

44、志性人首飞牛石雕(4)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的惩罚措施;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作用: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1)颁布的时间:公元前18世纪。(2)目的:是汉谟拉比为了向神明显示自己的功绩并巩固贵族地位而制定的;通过编制完备法典的方式解决矛盾,维护统治。(3)使用的文字: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得以流传于今世,主要得于楔形文字的保存。(4)内容:法典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

45、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犯者将遭到严厉惩罚。(5)性质: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史料中的安努、恩利尔和沙马什都是两河流域重要的神灵。想一想: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宣扬君权神授,神化汉谟拉比在古巴比伦王国臣民中的地位,从而使

46、专制王权和神权趋于统一,有利于统治人民和巩固统治。4.4.法典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汉汉谟谟拉拉比比王王太太阳阳神神沙沙玛玛什什权权柄柄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古代西亚文化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结语 怨

47、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施行严格的、保护商业界财产的规定颁行许多类似“福利国家”政策的规定施行同态复仇法明显的阶级歧视神权主义色彩浓厚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二)古代埃及文化埃及地域文明概况:古代埃及地处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绵延约3000年。前王朝时期前王朝时期公元前公元前4500-4500-前前31003100早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公元前公元前3100-3100-前前27002700古王国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700-2700-

48、前前21602160第一中间期第一中间期公元前公元前2160-2160-前前20102010中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106-2106-前前17861786第二中间期第二中间期公元前公元前1786-1786-前前15501550新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1550-1550-前前10691069第三中间期第三中间期公元前公元前1069-1069-前前656656后期埃及后期埃及 公元前公元前656-656-前前3323321文字:象形文字(1)组成: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2)使用时间: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二)古代埃及

49、文化牛象月山羊龟鱼鸟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十分复杂,只有少数祭司和书吏掌握,所以人们称象形文字为“神说的字”。当时书吏的职责就是以象形文字抄写、记录文件和农产品的产量。2文学:创作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1)神话: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2)诗歌: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3)哲理故事: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4)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传记等。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二)古代埃及文化奥西里斯:冥王和农业之神伊西斯:生命、魔法、婚姻和 生育女神荷鲁斯:复仇之神,法老的守 护者,外形为鹰。赛特:战争、沙漠、风暴之神阿努比斯:死神魔术师的故事船舶遇难的水手的故事一个能说善辩的

50、农民的故事辛努亥故事 人类的毁灭夺取约帕城的故事 梅腾墓铭文传记乌尼传记哈尔胡夫传记 埃巴那之子阿赫摩斯传记阿赫摩斯.潘.尼克伯特传记阿蒙尼姆海布传记 维西尔莱克米尔传记3建筑艺术(1)给统治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准备丰厚的随葬品。(2)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并赐予神庙大量财富。三、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二)古代埃及文化拉美西斯一世墓壁画拉美西斯一世墓壁画 卡尔纳克神庙卡尔纳克神庙 为求得来世的好生活,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有些神庙富甲一方,势力强大。4科学和技术(1)历法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专题9 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