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 太傅(f) 何所似(s)B.柳絮(x) 无奕(y) 谢道韫(yn)C.雪骤(zhu) 俄而() 差可拟(n)D.期行(xng) 王凝(nng)之 尊君在不(b)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B.元方/入门/不顾。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C
2、.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4.对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意见不一致。)5.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却忽
3、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A.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史铁生忽然残疾了。B.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C.古老的地坛,处处令人惊异和震撼。D.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6.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D.对于
4、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8.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二、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30分)9
5、.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填空。 这两则短文选自志人小说集_,主要记载汉末至_士大夫的言谈
6、和逸事。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_。(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俄而雪骤 骤:_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_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尊君在不 不:_相委而去 委: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过中不至,走丘舍云。(4)比较【甲】文中的谢道韫和【乙】文中的陈元方,你更欣赏谁?说出你的理由。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
7、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注】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师:学习。(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_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_(2)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4分)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林清玄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
8、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如果一人吃一碗鳝鱼面,恐怕需要花掉家里一星期的饭钱。 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剖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为什么洗也不洗? 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
9、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香的鱼骨汤,深深地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每晚就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最好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法。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
10、、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挚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也许是小时候吃不到鳝鱼,长大之后,只要到馆子吃饭,看到有卖鳝鱼的,总会点两道来吃,一边吃一边怀念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妈妈早已离世,在异国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炖的鳝鱼骨汤,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细细体会妈妈的深情。想着想着,我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选自感悟)(1)请通读全文,以鳝骨为线索,梳理文章的思路,完成下面的填空。 妈妈讨要
11、鳝骨妈妈_妈妈_“我”由鳝骨汤而怀念母亲(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说“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呢?请根据文意作答。 (4)阅读下面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再联系本文内容,感悟母爱的伟大,拟写一则母亲节短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给姥姥派活儿 姥姥来了之后,美溪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 晚上,妈妈帮姥姥洗脚,铺好床,看着她睡了。 美溪没好气地说:“姥姥天天不让我看电脑。不让你看电视,不让妞妞吃零食,不让我们叫外卖,还要天天下去捡垃圾。每天,我在学校忙,回家还得缝缝补补,还得跟邻居
12、解释,不是我们不孝顺。” 妈妈说:“姥姥年纪大了,老小孩嘛,得顺着她呀。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要不是你姥姥把我们供养出来” 没过多久,美溪突然接到社区的电话,说姥姥把好好的一块公共绿地给铲了,种上了菜。工作人员说:“小区居民都上这儿投诉了。” 晚上,美溪刚进家门,妈妈赶紧迎上来:“闺女啊,看我包了你最喜欢吃的三鲜馅饺子。” 美溪知道,妈妈肯定是怕自己跟姥姥发脾气。她走到姥姥身边,掏出十几个小瓶瓶罐罐:“姥姥,您不是喜欢种菜吗?我买了这个。每个瓶子里,都是不同的蔬菜种子,咱可以在阳台上种。种完了,自己吃,又绿色又环保,怎么样?这是白菜,这是香菜,这是薄荷” 姥姥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 不出
13、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 对操劳了一辈子的姥姥来说,种菜简直就是小儿科。没过多久,姥姥琢磨出新花样。晚上,姥姥端着小花簸箕,递给美溪:“我教你做虎头鞋吧。” 看着姥姥期待的神情,美溪只好咬着牙,笑着接过来。 姥姥开心地给美溪讲着,怎么选花布,怎么绣虎头,怎么纳鞋底。 美溪灵机一动,想到一个主意。 美溪将姥姥做的虎头鞋晒在微信朋友圈,标注:“预订款。九十岁老人亲手缝制,环保,吉祥。每双售价99元。” 别说,不少人来询问,都想预订。 美溪拿着手机,把大家想预订的消息告诉姥姥:“您现在算国宝级的大师了,这么多人想买。” 姥姥两眼放光:“99元,会不会太贵呀?要我说,20元钱就行。” 美溪
14、笑着解释:“贵有贵的道理吧。我特意给您买了最好的布料,我再帮您设计新的款式,一分价钱一分货。” 姥姥开心了:“今天晚上,咱们就开工。” 美溪一脸坏笑:“姥姥,人家是冲着您才买的,都想沾沾您高寿的福气。如果是别人做的,咱可就算欺骗消费者。” 姥姥点点头:“你说得对,咱做人得讲诚信。” 美溪从针线活儿中彻底解脱出来,满心欢喜。妈妈有点儿怀疑:“能行吗?” 美溪悄声告诉她:“老小孩嘛,除了孝顺她,还得让她多接触新鲜事物。孝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不是吗?” 没多久,美溪又发愁了。姥姥做得太投入,每天低头做鞋,劝都功不住。姥姥一边缝,一边跟美溪唠叨:“我知道你们现在工作忙,花钱的地方多,得节省着点儿。我
15、活了这么久,不能拖累你们,别看姥姥年纪大了,可还有点儿用。多做几双,卖了钱,给妞妞买花裙子,给你妈买点儿好吃的。她呀,小时候就爱吃油炸糕,两毛钱一块,咱买不起呀” 唠叨声中,美溪起身去了洗手间,关上门,让泪水安静地流淌下来。 晚上,美溪帮姥姥洗好脚,铺好床,回到自己房间,便看见妞妞费力地端着一盆洗脚水过来:“妈妈,轮到我给你洗了。” 美溪愣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妈妈悄声问美溪:“还要把姥姥送走吗?” 美溪笑了:“我怎么舍得把老太太送走呢?还有,若有一天,你变得跟姥姥一样,我也要把你当成宝贝。” 妞妞看着妈妈和姥姥:“你们怎么哭了?妈妈,等你变成姥姥,我也宝贝你。” 美溪一把搂过女儿,心里除了
16、幸福,还是幸福。(有删改)(1)结合文章,说说美溪给姥姥派了什么活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所派的活儿结果_不出两个月,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葱让姥姥做虎头鞋卖_(2)文中的姥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第段写妞妞端水给美溪洗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4)本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作答。 四、默写(共1题;共10分)13.补全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_;对子骂父,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_,_,_? (3)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观沧海中特写大海之景,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的句子是:_,_。 (
17、5)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10分)14.阅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完成下列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六、综合题(共1题;共15分)15.某校九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
18、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等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七、写作题(共1题;共5分)16.“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
19、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请以“和谐之美,美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解析】【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u”。 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的辨析主要是辨识并确认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正确读法。特别是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注意积累和练习。2.【解析】【分析】C项的朗读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断句能力。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
20、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六种情况: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还要注意的是不能把一个词划开。3.【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 B:有语病,用词不当,将“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 C: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由于”; D:有语病,滥用否定词,去掉“切忌”或“不要”均可。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类问题,我们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防止病句的发生。4.【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委屈”是指不按照儿子意愿选择,使他受到委屈的意思。
21、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常见词汇意思的理解,学生可以结合句子的语境来分析,同时也需识记词汇的意思。5.【解析】【分析】根据分析,人物为:史铁生;动作为:发现;发现对象为: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对对象的补充:散发出生命的气息。所以答案为:史铁生发现断壁残垣、冉冉红日以及丛草密林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故答案为:B。 【点评】提取句子的主干,就是语句的主要信息。可以按照寻找主谓宾的模式,删除其余成分。6.【解析】【分析】A:有误,“喊着”在引语前,加冒号。 B:正确。 C:有误,“挡在窗前”在引语前后面加冒号。 D:有误,“跑”“踩”表示强调,应加引号。 故选:B。 故答案为:
22、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7.【解析】【分析】“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时要全面理解,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8.【解析】【分析】B项属于神态描写,其余三项均为动作描写。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作用多与表现人物性格、心情,塑造人物形象有关。
23、二、文言文阅读9.【解析】【分析】(1)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2) 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拟”“期行”“委”都是古今异义词,不要以今释古。“不”是通假字。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
24、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舍,放弃。去,离开。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过丁正午时分(朋友)仍没有到,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了。 (4)【甲】文中谢道韫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是“柳絮因风起”它写出了雪花飘摇的轻盈姿。说明她非常有才气。【乙】中的陈元方懂得“信”的重要、懂得“礼”的重要。答题时能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世说新语;2、东晋;3、刘义庆 1、急;2、相比;3、相约同行;4、同“否”;5、舍弃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过丁正午时分(朋友)仍没有到,太丘
25、就丢下(他)而离开了。 略【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词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时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
26、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解答时,只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任选一个人物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10.【解析】【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要注意古今异义,称:称赞、赞许;法:词类活用,效法。本题考查对语句意思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具体的分析,用自己的话转述即可。 第一次问陈元方的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的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回答的巧妙在于 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
27、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故答案为: 称赞,赞许;效法 第一次问陈元方的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的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掌握。 本题考查考生对语句
28、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章,疏通文意,注意对语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进行转述,转述时要切合原句。 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三、现代文阅读11.【解析】【分析】(1)原文中有词语的,首选原文中的词语。先写妈妈讨要鳝骨,接着写妈妈熬煮鳝骨,然后写妈妈油炸鳝骨。最后写“我”由鳝骨汤而怀念母亲。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联系上下文可知“为什么洗也不洗?”是设问句,此处运用设问句,且单独成段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使前后衔接顺畅。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文章记叙了妈妈熬煮鳝鱼骨,因为妈妈熬的鳝鱼骨汤里包含着母亲对子女的深情与挚
29、爱,所以说那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 (4)本题属口语交际题,注意突出主题,注意运用排比修辞,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熬煮鳝骨;油炸鳝骨; 设问。运用设问句且单独成段的形式,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用设问的形式,可以自然引出下文,使前后衔接顺畅; 因为妈妈熬的鳝鱼骨汤里包含着母亲对子女的深情与挚爱; 母亲是船,日夜操劳送儿女到岸;母亲是树,帮儿女避风遮阳;母亲是光,给儿女温暖的陪伴!母亲是世上最爱我和最值得我爱的人,母亲节祝福母亲开心幸福每一天!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予我的一切,祝福您节日快乐! 【点评】本题考查梳理文
30、章故事情节。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然后结合修辞特点和具体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句子的赏析答题方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4)解答本题,主要是不偏离”母爱“这一主题,精心组织语言,根据各题目要求辨析作答。12.【解析】【分析】(1)本文主要写了美溪给姥姥派的两件活儿。第段主要写美溪让姥姥在阳台上种蔬菜,结果家里的小阳台上一片郁郁葱
31、葱;第段写美溪让姥姥做虎头鞋卖,姥姥乐此不疲,美溪被姥姥的爱感动。 (2)本文中,不出两个月,姥姥种在阳台上的蔬菜郁郁葱葱,而且她“每天低头做鞋”,这些都表现了她勤劳能干;为了不欺骗消费者,姥姥自己做虎头鞋,从中可以看出她的诚实守信;“我活了这么久,不能拖累你们给你妈买点儿好吃的”则表现了姥姥对晚辈的疼爱。 (3)该段是中间段,结合中间段的一般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即可。联系上下文内客可知,该段承接上文美溪对姥姥的照顾,引出下文妈妈、美溪和妞妞之间的对话,内容上表现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孝会在爱中传递的主题。 (4)作答时,可以从以下内容入手:从美溪由不理解姥姥到理解她并感受到了幸福,可得出
32、“要学会理解老人”的启示;从在美溪和妈妈的影响下,妞妞给美溪端洗脚水,可得出“父母(长辈)是孩子的榜样”的启示;从妈妈孝顺姥姥,美溪孝顺妈妈,妞妞要孝顺美溪中,可得出“孝会在爱中传递”的启示;等等。 故答案为:1、让姥姥在家里的阳台上种蔬菜;2、美溪从针线活儿中解脱出来,姥姥很投入地做鞋,美溪被姥姥感动 勤劳能干;诚实守信;疼爱晚辈。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美溪对姥姥的照顾,引出下文妈妈、美溪和妞妞之间的对话。内容上:表现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和孝会在爱中传递的主题。 要学会理解老人;父母(长辈)是孩子的榜样;孝会在爱中传递。【点评】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
33、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文章中间段落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照应开头 ;做铺垫; 埋伏笔; 对比等。注意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
34、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四、默写13.【解析】【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荫蔽”“萧瑟”“藤”“鸦”等字词的书写。故答案为:(1)则是无信;则是无礼;(2)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闻道龙标过五溪;(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点评】复习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
35、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五、诗歌鉴赏14.【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一问,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你演出,在崔九堂多次欣赏你的艺术。二问,实际上是杜甫在回忆当年与李龟年曾经相遇的情景,以此来寄寓杜甫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2)考查对诗句多种内涵的把握。“落花时节又逢君”既是说明两人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而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更可悲的是两个人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故答案为:(1)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念;(
36、2)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点评】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六、综合题15.【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结合主题“弘扬传统孝敬父母”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父爱”“母爱”,结合平时积累选择诗句或俗语即可。示例:母爱如水滔滔不绝,父爱如山延绵不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任选其一即可。 (2)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材料一注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享福”二字;从中可以看出从小
37、到大,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结合两则材料的出研究结果: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对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故答案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的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积累,根据题
38、干找出相关诗句是答题关键; 对于此材料题,做题时一定要明确题目要求,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注意调查数据从而按要求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答题,并能够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我们的道理。七、写作题16.【解析】【分析】此题是半命题的作文,这中形式的作文题目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考了半命题,且还是带有限定性质的半命题。正常情况下,半命题作文是最容易发挥的作文,总的来说,这道作文题也不难写,但入题容易出彩难。想要文章出彩,要学会选用自己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并能抓住一些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重点从“怎么做”入手,增加适当的描写,
39、夹叙夹议,有自己的反思与感悟。写好此题,建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题上,要注意,横线提供给考生填写的词语只有“诚信”“友善”“互助”等三个词,要注意的是,不能抛开这三个词填写其他的任何一个词。2.立意时,必须认真推敲文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即用心推敲“和谐”与“友善”,“和谐”与“诚信”,或“和谐”与“互助”之间的关系。行文时,紧紧一定要扣住“和谐”与“友善”,“和谐”与“诚信”,或“和谐”与“互助”之间的关系来写。3.选材上,由于有“诚信”“友善”“互助”这三个限制词,可以说,考题给考生提供的写作空间是较有限的。考生想要写好这道作文题,必须选写自已最熟悉、最有体会、最有可写的一项作文。半命题作文是命题人只给出题目的一部分,先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它兼具限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考生的构题、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写作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握好“一半命题”的权力与空间,把半命题变为容易自己发挥的命题,因此,在补题时,考生要尽量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有利于自己发挥和展示的内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考生难于把握,很难写成功。二是与自己的知识储存紧密相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知识储存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方便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