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知识汇总一、 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二、 按课文原句填空:1、醉翁名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2、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4、点出太守之乐,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
2、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三、 注音:环滁(ch) 诸(zh)峰 林壑(h)尤(yu)美 琅琊(lng y) 潺(chn)潺 林霏(fi) 岩穴(xu)暝(mng) 晦(hu)明变化 伛(y)偻(l)提携(xi) 泉香而酒洌(li) 山肴(yo)野蔌(s) 宴酣(hn) 弈(y)者 觥(gng)筹(chu) 颓(tu)然 阴翳(y)四、 解释词语:(一)一词多义: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以为乐 :(第二个乐)乐趣 山水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谓: 太守自谓也:称呼 太守谓谁:是也:环滁
3、皆山也:表陈述 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 在乎山水之间也 :舒缓语气(二)重点词语:1.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 皆:全、都。 3. 林壑:树林和山谷。4.尤:格外、特别。 5. 蔚然:茂盛的样子。 6. 深秀:幽深秀丽。7. 山:沿山路。 8. 潺潺:形容流水声。9.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10.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1. 临:靠近。12. 作:建造。 13. 名:命名。 14. 谓:称呼,叫做15. 辄:就。 16. 号:取别号。 17. 意:情趣。18. 在乎:在于。 19. 得:领会。 20. 寓:寄托。21.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霏:雾气。 22. 开:
4、散开。23. 云归:烟云聚拢。 24. 岩穴:山谷。 25. 芳:香花。26. 发:开花。 27. 佳木:好的树木。 28. 秀:茂盛,繁茂。30.四时:四季。 31. 穷:穷尽。 32. 负:背着。33. 应:应答。 34. 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代老年人。35. 提携:牵,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36. 渔:捕鱼。37. 洌:清澈。 38. 山肴:野味。 39. 野蔌:野菜。40. 杂然:交错的样子。 41. 陈:摆开,摆放。 42. 酣:尽兴地喝酒。43. 射:指投壶。 44. 弈:下棋。 45. 觥:酒杯。46.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47.苍颜:脸色苍老。48.
5、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49. 从:跟随。50.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51. 鸣声上下:意思是到处是鸟叫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52.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53. 述:记述。 54. 谓:为,是。 五、 翻译句子:1、 环滁皆山也。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2、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3、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6、4、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5、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一个叫智仙的和尚。6、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7、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喝不了多少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取名号叫醉翁。8、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光水色之中。9、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0、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1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下去,石头露出水面的,是山里四季的不同景色。12、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早晨出去游玩,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致不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呀。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至于背着东
8、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玩。14、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来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野味野菜,杂乱的摆开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会。15、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而在于)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闹的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16、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脸色苍老
9、,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那是太守喝醉了。 17、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不久太阳快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家,宾客们也跟着回去了。18、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树林枝叶茂密成阴,到处都有鸟儿的鸣叫声,这是游人离去时禽鸟在欢唱的声音。19、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快乐。20、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21、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2、
1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六、 问题探究: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太守与百姓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情怀。2、请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第二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之景及出游之乐。第三段: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的情景。3、归纳本课常用成语并指出它演化后的意义。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4、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
11、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5、太守的醉因是什么1.借酒来排遣愁绪。2.被滁州山间美景所陶醉。3太守励精图治,政绩卓越,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6、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7、“至于负者歌于途”一段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由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组成,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其他三幅图画起陪衬作用。8、“已而夕阳在山”一段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9、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七、 朗读节奏:
12、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