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湘教版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2、公元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此后特别是20世纪世界以来人口迅速增长。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4、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6、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
2、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7、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8、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人口问题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会引发: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3、人口数量过
3、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方面: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粮食短缺等。环境方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干扰等。社会方面: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犯罪率上升,交通拥挤等。6、我国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2、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3、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人种肤色
4、大致有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一、世界的语言、世界上共有XX多种语言,其中约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2、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3、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二、世界的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
5、清真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以亚洲为最多,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典型建筑为寺庙。2、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中国穆斯林以西北地区相对集中。3、多数中国人不信教,少数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除三大宗教外,犹太教和印度教也是重要的宗教。第四节世界的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村庄和城镇)。2、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差别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乡村人口少,规模小,城市人口多,规模大。乡村建筑以平房为主,城市建筑以高楼为主。乡村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城市环境污染较重。3、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问题:住房紧张、交通阻塞、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业困难等。解决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4、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交通沿线和交会处、沿海港口、河流的交汇处等)。6、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