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年中考试题汇编小石潭记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 罅,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 而犹不忍去。 注第五泄:第五级瀑布。罅(xi):裂缝。掉:摇动。 7下列
2、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
3、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
4、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
5、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
6、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
7、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8、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鱼
9、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2010福建省莆田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10、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以其境过清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鸣珮环,心乐之。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 8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2010山东省枣庄市)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49题 甲自三峡七
11、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12、,悄怆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 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沿溯阻绝( ) 佁然不动(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往来翕忽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 8甲乙文中
13、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9.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s y c (3分。每小题1分) 5、太阳与月亮 即使 轻快敏捷的样子(3分。每小题1分) 6.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 景物的影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 时现。 (共4分。每小题2分) 7.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原声带哀转 久绝表现峡谷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
14、峡的萧瑟气氛。(共2分。每点1分) 8.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 的清澈。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共3分 每要点1分) 9 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2010辽宁省锦州市)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
15、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 、如带、如规、如钩; 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 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 冽: (2)佁 然不动 佁: (3)西 折纤秀长曲
16、 西: (4)尽 溪,平坦如荠 尽: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l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l5.乙文第一段“少陵 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 分) 12. (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13.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 (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 14.相同点:
17、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15.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河南省201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
18、。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 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 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岚:林中雾气。箨(tu):竹笋皮,笋壳。纨:白色的丝绢。拊(f):抚摩。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
19、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3分) 20.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语段(一): 语段(二): 答案: 17.(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每小题1分,共2分) 18.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意思对即可。2分) 19.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共3分) 20.语段(一):用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进行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用“含烟新柳”“脱
20、箨初篁” “玉”“纨”和水进行比较) (意思对即可。一个语段2分,其中方方法l分,具体内容l分。共4分) (龙东地区农垦、森工2011)(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 民
21、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以其境过清( ) (2)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2.两文各突出了水什么特点?(2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分) 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共10分) 10.(1)凄清 (2)说出 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评分标准:重点词语“澈”翻译正确1分、语句流畅得1
22、分。 (2)在小溪岸上走来走去,为这里景色无人欣赏感到失望(闷闷不乐)。 评分标准:重点词语“怅然”“之”翻译正确1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1分。 12.甲文:清澈透明;乙文:水流湍急。 评分标准:甲文答出“清澈”即可得1分、乙文答出“湍急”即可得1分。 13.借景抒情。示例:甲文借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乙文借溪水景色奇特、无人赏爱,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动静结合。示例:甲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乙文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评分标准:答出借景抒情或动静结合1分,举例正确1分。 (山西省201
23、1)(一)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2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 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
25、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 7(2分)x ; su 8(2分) 大约 ; 睡觉、眠、卧 9 (4分)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 想到(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2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答“心乐之”也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2分)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只要扣住“比喻的手法”和“月光的皎洁”即可得分) (乌鲁
26、木齐市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
27、是( ) A.全石以为底/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潭中鱼W百许头/杂然相许 C.不可久居/居数月,典马将胡骏马而归 D.乃记之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1请将第l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全文两次写列“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10D 11(1)(游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而敏捷。 (2)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2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恹伤的心情;但这种
28、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孝感市2011)(一)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
29、己,曰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 D.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
30、在哪里。 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10.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
31、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答案:7.D(2分) 8.C(2分) 9.D(3分) 10.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3分) (扬州市201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32、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 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攲(q)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休:美好。阴:树荫。荫:遮蔽。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裨(b):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3、4分) 凄神寒骨( ) 悉皆怪石( ) 不可名状( ) 为之怅然( )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胜境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裨形胜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疏凿芜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境过清 其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分) 。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
34、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答案:10.(4分)使凄凉 使感到凄凉(凄清) 全,都。 说出 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得分点:“犬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得分点: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意思对即可。)(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得分点:“为”,因为,1分;“命”,
35、命名,1分。意思对即可。)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景色都很优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