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2432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l 适应性、应激性、反射、遗传性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概念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生物体和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产生原因外界刺激(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引起外界刺激(光、温度、声音、食物、颜色、语言、文字等)引起,有神经系统的参与生物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有利变异并通过自然选择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亲代的遗传物质复制后传给子代并在子代的个体发育中表达表现形式植物的各种向性(向光性、向地性、向肥性)和动物的各种趋性(趋光性

2、、趋化性)存在于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体的反应(如针刺、火烧、遇险、看书、听音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习性子代在形态结构、生理、行为、习性等各种性状与亲体相似表现特点即时反应即时反应稳定特征稳定特征意义有利生物的生存和进化(趋利避害)保持物种稳定l 生长、发育和生殖u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的现象。结构上是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代谢上(本质上)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u 发育:是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至发育为性成熟的个体。其本质是机能的健全和完善。u 生殖:产生后代。是生物体成熟后的一种特征,能保证物种的延续。l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u 物质基础:核酸

3、、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结构基础:细胞等。l 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u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含量最多的元素:Ou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u 主在元素:C、H、O、N、P、Su 矿质元素: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u 必需的矿质元素:N、P、S、K、Ca、Mg、Fe、Mn、B、Zn、Cu、Mo、Cl、Ni;l 细胞内结合水和自由水u 结合水:与细胞内亲水性物质结合,不能自由流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其多,则

4、抗逆性强(抗旱、抗寒)。u 自由水:游离形式存在,自由流动,参与生化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其多,代谢旺盛,抗逆性弱。l 钠、钾、镁、铁、磷、氮、碘、钙、硫的作用u 钠: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钾: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保持心肌的兴奋性。u 铁: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 镁:叶绿素的成分。u 磷:ATP、NADP+(辅酶)、磷脂、核酸等成分。u 氮: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 碘:甲状腺激素的成分u 钙:骨、软骨的重要成分,血中Ca+能维持骨骼肌收缩的机能。u 硫: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l 蛋白质、核酸蛋白质核酸元素C、H、O、N(S)C、H、O、N、P基本单位氨基酸(20种)核苷酸(8种,碱基

5、5种)形成脱水缩合脱水缩合功能细胞组成成分,催化、运输、调节、免疫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对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有决定作用关系核酸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l 纤维素、维生素、淀粉、糖元u 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属于多糖,在植物体内常见。u 维生素:动物生长需要,动物自己不能合成,是由外界摄取的微量有机物,不是供能物质,是辅酶或辅基的一部分,有水溶性(Vc、VB)、脂溶性(VD、VA)两大类。u 淀粉: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u 糖元: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l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u 斐林试剂:0.1g/mLNaOH,0.05g/mLCuSO4混合后使用,目的是获得Cu

6、(OH)2 。u 双缩脲试剂:0.1g/mLNaOH先使用,0.01g/mLCuSO4后使用,前者提供碱性的反应环境。l 细胞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u 显微结构:在学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央液泡等。u 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多数细胞器及结构、细胞核的结构等。l 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联系u 细胞膜、核膜包括:磷脂、蛋白质、多糖u 细胞器膜:磷脂、蛋白质、多糖很少u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可直接转化,与高尔基体膜通过小泡间接转化l 细胞膜结构特点、功能特性u 结构特点:具有一

7、定的流动性u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l 细胞膜内、细胞膜上、细胞外所存在的蛋白质u 细胞膜内:呼吸氧化酶(呼吸作用酶)、光合作用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RNA聚合酶、解旋酶、限制酶、血红蛋白等u 细胞膜上:糖蛋白、载体、受体、HLA(组织相容性抗原)u 细胞膜外:蛋白质类激素、抗体、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催乳素、淋巴因子等被叫做分泌蛋白。l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u 自由扩散: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如O2、CO2、甘油、乙醇、苯、脂溶性维生素等。u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载体蛋白质协助,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ATP)。

8、如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l 内吞作用、外排作用u 内吞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附在细胞膜上,膜内陷成小囊,物质被包围在小囊内,小囊与膜分离形成小泡进入细胞质。u 外排作用:有些物质(分泌蛋白)在细胞膜内被膜包围形成小泡,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并向膜外张开,使内含物排出。l 哪些情况下膜发生融合现象u 内吞、外排、分泌、受精、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体细胞融合等。l 线粒体、叶绿体结构特点主要功能完成功能的细胞成分分布线粒体双层膜(含D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与能量转换有关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动植物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真核生物)基粒上有光合色素,基粒和基质中有光合作用的酶叶肉细胞、幼茎皮层细

9、胞、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保卫细胞l 单层膜、双层膜、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u 单层膜: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u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u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l 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u 细胞液:一般是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含色素等物质,因此质壁分离时用紫色洋葱就是因为细胞液呈紫色。u 细胞外液:就人体和动物而言,细胞外的液体(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组成人体的内环境;而细胞内的液体就是细胞内液。l 游离核糖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的作用u 游离核糖体:合成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u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

10、如消化酶、蛋白质类激素、抗体等)l 染色体、染色质u 染色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分裂间期呈丝状。u 染色体:在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u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l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小(110微米)大(10100微米)细胞壁有些无(支原体),成分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糖)植物有,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器核糖体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多种细胞核拟核,有大型环状DNA分子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基因结构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

11、含子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含外显子、内含子)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转录在核内,时间在前;翻译在质内,时间在后举例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葡萄球菌、黄色短杆菌等)、蓝藻、放线菌酵母菌、青霉菌、动植物细胞等l 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u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u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u 分裂期:从这次分裂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l 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u 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高度螺旋化而形成的棒状结构。u 在细胞分裂间期,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

12、形成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的染色体,而染色单体的出现在前期。u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其上可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它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分离等行为。u 四分体是指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其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l 分裂间期的G1、S、G2特点u G1期(DNA合成前期):是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DNA的合成准备条件。u S期(DNA合成期):是DNA完成复制的时期,也是发生基因突变的时期。u G2期(DNA合成后期):有活跃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纺缍丝的形成准备条件。l 赤道板、细胞板u

13、赤道板:分裂中期细胞 中央与纺缍体的中轴相垂直的平面,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是一个假想的平面。u 细胞板: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的一个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的板状结构,由高尔基体产生,最终形成细胞壁。l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间期复制一次复制一次不复制染色体行为有同源染色体,但不配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分离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平均分配方式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变化2N2N2NNN2NNDNA的含量变化2C4C2C2C4C2C2CC发生时间形成体细胞过程(如精原细胞)形成性

14、细胞过程中(如精子、卵细胞、花粉粒)l 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精子卵细胞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4个1个卵细胞,3个极体是否变形要否相同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l 有丝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u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u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u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u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

15、基因自由组合)。u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l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期)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细胞中央由内向外形成细胞板,最后把细胞分成两部分l 具复制能力的物质或结构u DNA(质粒)、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病毒的RNAl 解离、漂洗、染色的药液的作用u 解离: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配制而成,35min,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u 漂

16、洗:用清水洗10min,洗掉盐酸和酒精,防止染不上色(因为碱性染料和酸性物质要反应)。u 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0.02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35min,对染色体(染色质)进行染色。l 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衰老u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由其产生体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由它产生性细胞,经受精作用产生子代。它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u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伴随整个生命进程,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u 细胞的癌变: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细胞不受有机体控制、连续进

17、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被激活(即发生了基因突变)。u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其有五个特征:(1)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弱。(2)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积累。(4)呼吸减慢、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l 细胞全能性的强弱u 受精卵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花粉粒等)体细胞(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体细胞一般选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的能力越低,全能性越弱。高度分化的细胞往往不在发生分裂增殖,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红细胞等。l 酶、激素u 酶:是活细胞

18、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u 激素:是生物体的一定部位或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脂质等。u 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而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l 太阳能、脂肪、糖类、ATPu 太阳能:根本能源、最终能源 脂肪:储备能源物质u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 ATP:直接能源物质l ATP、ADP、RNA关系u ATP水解形成ADP产生的能量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DP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或其他高能化合物中获得能量形成ATP;ADP再水解形成的AMP(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腺嘌呤、

19、一分子磷酸形成)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l 四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及作用u 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u 叶绿素b:呈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吸收和传递光能u 叶黄素:呈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和传递光能u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和传递光能l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二氧化硅、碳酸钙、丙酮、层析液的作用u 二氧化硅:为了研磨充分u 碳酸钙: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u 丙酮:溶解色素、提取色素u 层析液:使叶绿体中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过程中分离开

20、来l 光反应、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光反应暗反应场所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条件需色素和光(有些需酶)需多种酶、ATP、NADPH能量变化光能 电能 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产物O2、ATP、NADPH葡萄糖、H2O、(C5)联系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l 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u 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接受的太阳能的比例。提高的措施有: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光照强弱的控制、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u 光合作用效率:是指

2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例。提高的措施有:光照强弱的控制、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l 吸胀作用、渗透作用u 吸胀作用:在未形成中央大液泡之前植物细胞的吸水,主要靠细胞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干燥的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u 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成熟的植物细胞)。u 其发生具二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的量浓度)。l 原生质层、原生质体u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在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过程中,其

22、可看成一层选择透过性膜。u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l 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u 选择透过性膜是由生命物质构成,其上还有载体,除具有半透膜的功能外,还能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物质(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小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如蔗糖分子)和大分子都不能通过)。l 合理灌溉、合理施肥u 合理灌溉: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少水高效的灌溉(原因是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需水量也不同)u 合理施肥: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少肥高效的施肥(原因是不同的植物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

23、需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l 水分、无机盐的运输、利用u 水分的运输、利用: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其中只有1%5%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经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u 无机盐的运输、利用:随水分经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进入植物体后有些能反复利用(如P、K、Mg)、有些只能利用一次(如Fe、Ca)。l 完全营养液、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u 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培养液u 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缺乏某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培养液u 通过用这两种营养液培养植

24、物的对比,可确认某种元素是否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这种方法叫溶液培养法。用完全营养液培养植物叫全素培养。用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培养植物叫缺素培养。l 必需矿质元素、非必需矿质元素u 必需矿质元素: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这样的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u 非必需矿质元素:除去这种矿质元素后,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l 影响水分、无机盐吸收、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因素u 影响水分吸收的因素:外界溶液的浓度、蒸腾作用的强弱等。u 影响无机盐的吸收的因素:内因:遗传因素(决定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种类,从而影

25、响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外因:温度、PH及土壤的通气状况(O2量)(主要是影响呼吸作用导致供能差异从而影响离子的吸收)、土壤溶液中该离子浓度等。u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矿质元素等。u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含水量等。l 无土栽培、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的成分u 无土栽培:水、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u 植物的组织培养:水、矿质元素、蔗糖、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有机添加物(氨基酸、)固体培养基、需在离体状态下培养u 动物细胞培养: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动物血清需取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

26、组织、液体培养基u 微生物的培养: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l 水分吸收原理、矿质元素吸收原理u 水分吸收原理:吸胀作用(因含有亲水性物质)、渗透作用(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u 矿质元素吸收原理:主动运输l 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消化终产物u 代谢终产物(氧化分解产物):糖类CO2、H2O;脂肪CO2、H2O;蛋白质CO2、H2O、尿素u 消化终产物:糖类(淀粉)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l 三在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n 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n 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糖类供应充足才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n 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

27、还相互制约的(糖类、脂肪摄入不足时,体内的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反之,则分解减少)。l 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u 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一般可在酶的作用下(如谷丙转氨酶)经氨基转换作用合成。u 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够合成,必须来自食物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l 氨基转换作用(转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u 氨基转换作用:把氨基酸的氨基转移给其它化合物,以形成新的氨基酸的过程u 脱氨基作用:将氨基酸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的过程(其中含氮部分可在肝脏转变成尿素而排出,(经肾以尿液形式排出)不含氮部分可氧化分解

28、为CO2和H2O,也可转变为糖类和脂肪)。l 糖类、脂肪、蛋白质利用的先后顺序u 正常情况下,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能;当糖类代谢障碍,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时(或长期饥饿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会增加,反之,则分解减少。l 肌糖元、肝糖元u 肌糖元:血糖进入骨骼肌可合成肌糖元,肌糖元不能水解产生葡萄糖,只能无氧分解形成乳酸,乳酸随血液进入肝脏转变成丙酮酸,再由丙酮酸氧化分解供能,也可形成新的肝糖元或葡萄糖,还有少量乳酸随血液到肾脏,随尿排出。u 肝糖元:血糖进入肝脏后可合成肝糖元,肝糖元水解可形成葡萄糖。l 正常血糖、高血糖、糖尿病、低血糖早期症状、

29、低血糖晚期症状u 正常血糖:80120mg/dLu 高血糖:空腹时血糖超过130mg/dLu 糖尿病:血糖含量长期高于160180mg/dL,并表现出病症u 低血糖早期症状:血糖含量小于5060mg/dLu 低血糖晚期症状:血糖含量小于45mg/dLl 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u 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更接近人体需要,所以营养价值较高。u 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缺少人体的某些必需的氨基酸(玉米缺色氨酸;稻谷缺赖氨酸),因此,要合理地选择和搭配食物。l 组织水肿的原因u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肾脏有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花粉过敏)、静脉回流受阻、淋巴回流受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知识点复习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