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音乐游戏及其种类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韵律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游戏和音乐的相互关系上。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指挥、促进和制约着游戏活动,而游戏动作又能帮助儿童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游戏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音乐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同时也是以发展学前儿童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中体现了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之间的对立统一。它把丰富的教育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既掌握了一定的
2、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同时,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儿童还获得了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的享受和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儿童对音乐活动的稳定兴趣及积极、主动个性的形成。音乐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也各不相同。根据目前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可以大致作以下归类:(一)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来分从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来分,可以分为有主题的音乐游戏和无主题的音乐游戏两类。1.有主题的音乐游戏这一类音乐游戏一般有一定的内容或情节的构思,有一定的角色。儿童在音乐游戏中根据游戏中的角色模仿一定的形象,完成一定的动作。如小猫敲门的游戏,可以由教师和儿童分别扮演“小猫”和“老鼠”的角色。根
3、据游戏中的情节内容,模仿小猫轻轻地走路和躲藏、学猫叫以及老鼠机灵害怕等动作,按照游戏中的情节提示进行游戏。玩法:前奏,小老鼠到处窜来窜去偷东西吃。12小节:猫作敲门状。34小节:小老鼠右手放在耳边倾听敲门声。56小节:猫用力敲门。78小节:猫很神气地用手拍胸脯。912小节:老鼠轻声地问,猫司令很神气地回答。1320小节:小老鼠东窜西窜,边跑边喊“救命”,猫司令大叫一声“喵呜”,向老鼠猛扑过去。第二遍音乐:猫追捉老鼠,老鼠可蹲下躲避。规则:(1)猫司令在最后一句“喵呜!”后才能向老鼠扑去,老鼠才能逃走。(2)被捉住的老鼠停止一次游戏。2无主题的音乐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没有一定的情节构思,只是随音乐做
4、动作,相当于律动或律动组合,但这种动作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即含有游戏的规则。如抢位子的游戏,儿童只是随着乐曲声自由地做各种动作,但是当音乐一停,必须抢坐一个位子,这便是游戏的规则。(二)从游戏的形式来分从游戏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和听辨反应游戏。1歌舞游戏这类游戏一般是在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即按照歌词、节奏、乐句和乐段的结构做动作并进行游戏。游戏的规则通常定在歌曲的结束处。这类游戏与有主题的游戏有所不同,它可以有较明显的游戏主题、内容,也可以没有专门表现情节和角色的音乐,相对地比较侧重于儿童的创造性动作表现。如歌曲袋鼠设计成音乐游戏,主要侧重于引导儿童表现袋鼠妈妈和小袋鼠怎样相亲
5、相爱,可以启发儿童做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再如猫捉老鼠的游戏,儿童在熟悉并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歌词的词意自由做表演动作,分别扮演大猫和老鼠;当唱完歌曲的最后一个音后,扮演大猫的儿童才可去抓“老鼠”。2表演游戏这类游戏是按专门设计、组织的不同音乐来做动作或变化动作而进行的游戏。从游戏内容上看,一般有一定的情节和角色;从游戏形式上看,带有较强的表演性。如音乐游戏熊与石头人,整个音乐由三部分组成主题歌曲、“熊走”的音乐和“小朋友跳舞”的音乐。在玩此游戏时,儿童根据音乐所展示的情节和内容进行表演:第一部分,由儿童边唱歌曲边按词意用动作自由表演;第二部分,由扮演“熊”这一角色的儿童(或教师)按音乐
6、节奏走出来,而扮演小朋友的儿童则自由摆放造型,但不能动,一“动”就被“熊”发现(“吃掉”),必须退出游戏;第三部分,舞曲音乐响起,未被“熊”发现的小朋友自由地随音乐跳舞。游戏依此反复进行。在这种表演游戏的进行过程中,有时教师为了突出儿童的表演动作与音乐性质、节奏和结构的一致,可以灵活随机地改变音乐的顺序,如小朋友正在跳舞的时候,突然插入“熊走来”的音乐等,以增加儿童的音乐与动作表演的一致性,以及增强游戏的情趣性。3听辨反应游戏这类游戏比较侧重于对音乐和声音的分辨、判断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色、乐句等的分辨能力。它一般没有固定的游戏情节或内容,以对音乐要素的反应和理解为主。如: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要求分辨的是小乐器的音色;游戏奇怪的声音要求分辨声音的强和弱,并用身体动作(如:跺脚表示强,拍手表示弱;伸展双臂表示强,双臂屈肘抱肩表示弱)加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