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是制约学习效果的主观条件。对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曾做过许多精辟的分析和具体的描述。 (一)学习兴趣 孔子一方面主张博学,另一方面特别重视好学。孔子认为,一要立志求学;二要学以致用,无尚空谈;三要主动向有学问的人求教就正。孔子主张,学习要有一种紧迫感。他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意思是学习时要恐怕不及而赶上去,恐怕落后而自强不息。他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一个人仅仅知道去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才能自觉而又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2、者。”论语雍也。由此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大作用。 (二)善学、贯通 学习没有动力不行,有了动力还必须善于学习。孔子主张,学习当中要善于思考。他说:“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荀子劝学。意思是不学而思,知识不会广博,思考也没有根据;学习怠惰,不动脑筋,也不会有多大益处。孔子强调学习中要进行思考,目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孔子认为,虚心是善学的要领。 荀子对善于学习的要求比较高,不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不能算作善学。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荀子劝学。这里的“固学一之”是达到融会贯通尽
3、善尽美的程度。 (三)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即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孟子以奕秋教两个学生下棋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意思是下棋虽是一种小的技艺,如果不专心致志学习,也是学不到的。注意力不集中,虽然也在学习,但如同没学一样。 (四)不畏艰难,持之以恒 孔子一方面主张好学乐学,另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他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
4、以作巫医。善夫!”论语子路。孔子引用南人的一句话,即没有恒心的人,要当巫医都不成,说明学习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他还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孔子以此勉励弟子,在学习上要自强不息,不可功亏一篑。 荀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学贵有恒的道理。他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之穴而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说明在学习上,只要不畏艰苦,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成功。荀子还用蓝为青,水为冰来比喻学习要不断前进。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受诸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老师的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群体气氛等。这些方面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教育学家们都有许多精辟的分析和论述。至于影响学习效果的内部条件,在典籍中的论述就更多了。这里仅选取一部分,已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学者研究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