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西夏八小 刘赞丹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不难看出,现代生活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模式。所以仅有躯体上、生理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健康,也谈不上真正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当前青少年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经
2、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变革的时期。工业化社会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急剧变化,导致普遍存在的独生子女的学习、就业竞争压力增大,致使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时常因不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而遇到许多挫折和困扰,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心理、人格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常见的危机问题。有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中,约1/5 的儿童青少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错能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的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而且给学校的教学造成了很严重的困扰。小学生的生活环
3、境主要就是家庭和学校,所以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一线教师,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已让我觉得刻不容缓,我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查找突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学习方面问题:厌学、弃学、逃学行为;视学习为最大的痛苦,抄袭他人的作业,对考试产生焦虑、恐惧。 人际关系方面问题:不能和父母、教师形成亲密关系,不服从父母、教师的管教,与同学关系紧张,鲁莽好斗或者过分胆怯、退缩,缺乏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情绪方面问题:抑郁、冷漠、缄默、易于幻想或者情绪波动较大,容易被激怒,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多疑、害怕、烦躁不安,过分依赖父母等。 道德
4、品质方面的问题:打人、骂人、破坏公共财物、说谎、偷窃、过分任性、离家出走等。 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索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和途径等策略,我深感要走“加强环境建设,追求教育无痕 ”之路。 一、让校园环境熏陶学生,让班级环境亲近学生 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其育人功能,是任何说教式教育无法代替的。它内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外可以规范约束人的言行。因此,在我的倡议下,我校对校园环境进行科学规划,力求整洁美观。在校园设置温馨的提示语,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等宣传阵地,对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等典型人物事迹进行报道;另外,以年级组为单位在校园内举行以“廉洁自律 勤俭节
5、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班主任在经营自己的班级时,也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去用心,孩子们从自己的家走进学校这个家时,最初有个适应过程和接受程度。如果能使孩子们达到共识:热爱班级就像热爱自己的家一样,不随地吐痰,不破坏公物,待老师亲如父母,待同学亲如兄弟,与人相处以诚相待,努力上进,为集体添光荣,以集体的荣誉为自己的荣耀,这是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发展的。 做好问卷调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了解孩子们的心声,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所有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劳而有功。这是让学生从心理方面悦纳班级环境的前提。从教室的布置和美化,教室的环境卫生,班级人际氛围等,调查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意愿,了解学生
6、对班级环境建设的愿望以及现实行为。充分让老师们明确了:美化教室环境,使其成为无声的教育资源。 二、重视学科渗透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将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学科教学的地位和内容决定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犹如白纸,泼墨则黑,涂丹则红。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充分借助主阵地课堂,进行全面渗透教育,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相关学习资源,尤其重视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社会实践课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因为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含有情感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契合点,如心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7、,而学科渗透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也是要摸透学生个体的学习类型和学习习惯。实验证明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三、依托班级建设 培养良好个性 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情绪活动、意志活动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渠道。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织管理、开展活动,营造和谐、民主、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促进班级成员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与发展。 班级应充分地利用资源,根据学生的行为特点,挖掘学生潜能,精心
8、设计教育活动,细心组织指导,着力培养孩子们健康的个性: (1)认识自我 ,养成良好习惯。一年级新生教育重点进行了入学教育,帮助儿童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用慈母般的爱激发孩子们爱校、爱师、爱同学、爱学习的情感。当孩子来报到时,这是老师和学生第一次接触,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谈话。教师努力用真情去感动他们,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赖,从而消除儿童对学校生活的的恐惧和疑虑,激发了他们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向往。 创设情境,明确提出各项要求。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努力将枯燥乏味的要求变为生动具体的讲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明白了课堂常规、读书、写字等姿势。 (2)肯定自我,
9、 快乐学习生活。 孩子们升入中年级后,他们活泼好动的思维不时闪烁着个性的火花,他们期待家长和父母的肯定,希望独立自主,可是,这些独生子女们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一点点打击,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和家长一起培养孩子们的耐挫能力。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讲名人故事、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组织开展“绳王争霸赛”、“今天我当家”等活动,有意识地磨练孩子的意识,培养他们坚强的品质。 教育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做生活的强者。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回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作为老师、父母要善于把一次次挫折变成一次次契机。指导家长
10、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为以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从而提高了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3)赏识自我, 展示创造才能。在小学里,学生到了高年级,一些成绩差或道德行为差的学生如果不及时转化不仅会影响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班集体。因此,我们研究重点放到让孩子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品尝成功的喜悦。具体的做法是: 走进心灵,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心理具有以下特点:双重性格自卑又自尊;双重品格重感情又偏激;双重行为既逆反又戒备;双重表现可感化又反复。同时我们了解到孩子的行为偏差有的是父母期望值过高造成;有的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少关爱;有的是单亲家庭,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还有的是家长过于溺爱 针对以上
11、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搭起一座心灵的桥”,通过父母和孩子写信、老师和学生写信,互相增进了解,填平父母和子女之间、师生之间的鸿沟;组织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的系列实践活动,在游玩中、在传承家乡优秀的文化中让这些孩子融入到集体中,从而开启他们的心智。 (4)创造机会,展示风采。孩子们的自信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其行为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进而转化为自我的肯定和认同。因此,可以组织开展“我很棒”活动,它引导孩子们把教学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成长目标,不同特长、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均可获到“智多星”、“”称号,其中团结和协作奖要求小队集体取得,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人都能培养自己
12、的特长,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争取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健全了人格。 四、丰富校园文化 实现自我教育 依托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同时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实现自我教育。 读经典书,学圣贤人。“文以载道”,诵读古诗文,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一首诗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从古诗文中可以领略到伟人的情怀。孔子云:“言必信,行必果,”唯有真正做到言必信,才是为人之本。将托物言志,表达着自己高尚情怀的诗句、名言、格言被老师挑选出来,推荐给学生们在课前在红领巾广播站唐诗宋词大家吟栏目中反复吟诵,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他们从圣贤身上感受先人的人格操守
13、,志趣追求,自我教育意识大大增强。 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等,发现问题及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问卷、访问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等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一些带规律的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便于教育、引导。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各种饶有兴趣的活动,轻松、愉快地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不仅需要有“接受、理解、巩固、应用”这种“先学后做”的编码知识,而且更需要有“参与、体验、内化、表现”这种“做中学”的经验知识。尤其是能力、价值方面,更是非有后者不可。
14、我除了平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结合每周“班级小明星”、每月“校园小明星”的评选对学生进行评价,期中和期末时,分别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毅力”、“克服困难”、“性格活泼、开朗”等心理品质作出阶段性评价,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评价时采取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地评价自我和他人,达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作为教师,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一步步地成长,也期待通过我的努力,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快乐健康地成长!就让我做一块坚实地铺路石吧,虽然力量显得微薄,但只要能为成就孩子的未来尽一份力,也倍感教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