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卷1、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_:生物能进行_;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_;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生物能_。2、对调查到的生物有多种归类方法,如可按_分,按_分,按_。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归为_、_、_类。3、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_、_和_。4、生物之间的关系有_、_和_等。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部分,前者有_、_和_;后者有_、_、_等。6、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_开始的,然后可根据自己已有的_,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_。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_。8、除_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9
2、、显微镜的使用分四步,依次是_、_、_和_。10、对光时先转动_,使低倍物镜对准_,然后把一个较大_对准_,一只眼向目镜内注视,另一只眼睁开,再转动_,使光线通过_反射到_内,通过_镜可看到_的视野。11、观察时,转动_,使镜筒缓缓下降,这时眼一定要看_。然后逆时针转动_,使镜筒缓缓上升,这时眼要向_注视。12、在显微镜下,观察地材料一定要_,为做到这一点,需要把材料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即_、_和_。13、植物细胞的结构有_、_、_、_和_,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是_。动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_、_和_。14、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有机
3、物包括核酸、_、_和_,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_,燃烧掉的是_。15、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的支持作用的是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_。16、_中有能量转换器,其中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是_。17、染色体由_和_组成。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_的,如人的体细胞内含有_对染色体。细胞有的染色体多一条或少一条都会患_。18、细胞分裂的过程:_先分成相等的2个;_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有一个_。在原细胞 中央形成新的_,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_,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2个。19、动、植物和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是_。20、人体内具有保护、分泌作用的组织是_;具收缩舒张功能是组织是_;神经组织主
4、要由_构成;种类最多的组织是_。21、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_。如必脏等。22、人体有八大系统,其中具有调节作用的是:_和_。23、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它们是_、_、_、_、_和_。24、生物圈有很多肉眼难以看到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这样的生物称为_。25、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们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的_有一定作用。26、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_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_,如_;专门寄生在_里的植物病毒,如_;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_,也叫_,如_。 27、病毒比细胞小得多,必须
5、在_镜下才能看到。结构很简单,由_外壳和内部的_组成,没有_结构。28、病毒只能_在活细胞内,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_。病毒一旦离开了活细胞,能常会变成_。29、口蹄疫、鸡瘟等动物病毒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防治,这些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30、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可分为四大类:_、_、_和_。31、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_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_,它们没有_、_和_的分化。32、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常常生长着苔藓植物,它们一般具有_和_。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茎和叶没有_组织,所以一般都很矮小。33、
6、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是因为它有了真正的_,并且根、茎、叶都有_组织。34、种子的主要部分是_,它是幼小的_,包括_、_、_和子叶四部分。35、松的种子是_的,外面没有保护它的_, 所以松是_植物。而桃、大豆的种子外面有_,这样的植物称为_。36、果实常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有些果实表面有_,适于随风飘扬,如_的果实;有些果实表面有_,能黏附在动物的体表传播,如苍耳、鬼针草的查实;有些果实颜色_,有香甜的_,能诱使动物来吃,种子可随动物粪便传播。37、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有_、_和_。38、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不在_期,结构完整并且胚是_的。39、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40、种子萌
7、发时首先吸足_。_中的营养物质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成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41、植株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_、_和_。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_。茎向上生长并长出新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42、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_,如需要量最多的_、_和_。43、观察一朵桃花,发现花的主要部分是_和_。用镊子夹开一个_,用放大镜观察里面有_色的花粉。用刀片_向剖开子房,用_观察里面的白色小球状的结构是_。44、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_。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_,其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_结合叫受精。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_,胚珠发育成_,子房壁发育成_,整个子房发育成_。
8、45、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_。水能使植物硬挺,保持_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_作用。_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并运输到各器官。46、水分在根、茎、叶内运输的管道是_。它由许多长形、_状的细胞组成,上下细胞间的_已经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47、气孔是_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由一对_细胞围成。气孔的长开和闭合受_细胞调控;当细胞吸水_时,气孔_,细胞失水_时,气孔_。48、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能够带动动植物体对_和_的吸收和运输,还能提高大气_,增加降水。49、绿色植物通过根部的_吸收水分,经过_、_、_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水分通过_作用
9、散失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_的进行。50、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在_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_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_。5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_的需要,而且也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_。52、从细胞水平看,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有机物,如细胞壁的主要成分_是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_是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_是有机物。53、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_的形式散失了。5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_排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
10、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_。55、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_。56、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_。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_、_、_和_。57、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森林覆盖率低。资源利用不合理,甚至_。_使草场退化、沙化。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卷(填空题) 1、19世纪著名的进货论的建立者_。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_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3、由于_和_的变化,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着_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4、古
11、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_,_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5、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_,能产生_,分泌_。6、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_,能产生_,分泌_。7、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身高_,_、_和_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8、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_、_、少生、优生。优生就是避免生出具有_病的孩子;少生就是_。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_、_、_、_、_和_等六类。10、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物质是_,贮存在人体内,一般作为备用能量的能源物质的是_。人的_以及_都离不开蛋白质。11、_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约占体重的60%70%.12、缺乏维生素A会患皮肤_、_症、干眼症等。13、
12、消化系统由_和_组成。消化腺分两类:一类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润滑脂腺如_、_等;一类是分布在_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14、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15、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_左右。16、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和_组成的。17、呼吸道 包括鼻、_、_、_和_,是气体进出_的通道。呼吸道都有_作支架,保证气流通畅。18、呼吸不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它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_、_、_。19、胸围差是:_终了时的胸围长度与_终了时的胸围长度之装差。20、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_,胸廓容积变_,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21、一个人一天要呼吸_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
13、换_升气体。22、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_是防止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23、人的血液由_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又分为_、_和_。24、红细胞没有_,含有血红蛋白,它是一种含_的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_,血红蛋白的这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的功能。25、当人体受伤时,血液从血管流出,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释放_物质,形成_堵塞伤口而止血。如果血小板过少,伤口会_,如果过多可能形成_。26心脏的四个腔中_的肌肉壁最厚。27、心脏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只能向_开;动脉瓣只能向_开。所以在心脏内血液只能从_流向_,从_流向_,而不能倒流。28、输血的原
14、则是_,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_毫升,不会影响健康。29、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_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这些废物都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30、泌尿系统是由_、_、_和_组成的。形成尿的主要器官是_。31、形成尿的基本单位是_,它由_、_和_等部分组成。3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时,除_和_以外,血液中的一部分_、_、_、_等物质都过滤到_中形成_。33、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_的平衡,维持_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作用。34、同化学肥料相比,人粪尿具有来源广、_、_、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35、高温堆肥就是将人
15、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堆积起来使_等大量繁殖,这些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_形成_,从而杀死各种_。36、据科学家统计,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部分来自_觉,其次来自_觉。34、人的黑眼球是_,白眼球是指_。35、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_。36、眼球结构中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的是_。37、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_、_、_。38、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_、_、_和_,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_上形成物像。图像信息通过_传给_产生视觉。39、近视是因为晶状体_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_过长。远处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_等折射所形
16、成的物像会落在_,应配戴_加以矫正。40、中耳的结构包括_、_和_。41、内耳由半规管、_、_组成。半规管和前庭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与维持_有关。4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声波经过_传到_,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给_,刺激了对声波敏感的_,声音的信息通过_传给大脑产生听觉。43、神经系统由脑、_和它们发出的_组成的。44、神经元又叫_,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_。45、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即感受器、_、_、_和效应器。46、激素是由_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_,并随着_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起着重要的_作用。47、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的调节,但也受到_的影响。48、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
17、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_。酸雨的PH值_。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_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_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49、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_装置,减少_等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_这些污染物的工作。50、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_病,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_的鱼虾造成的,患者手脚麻木、_甚至呈_状态。51、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是患者长期食用含_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_和_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52、全球性在大气污染问题除酸雨外,还包括_和_。53、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
18、作用的_。54、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_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55、在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和沙尘暴。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卷(填空题) 1、动物按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_动物和_动物。2、鱼的胸鳍和腹鳍有_的作用,尾鳍有_的作用。3、模拟实验是指模拟_制作模型或模仿_进行实验,它与直接实验相比,优点是_,缺点是_。4、水由鱼的_进入鳃,又从_流出,流出鳃的水与流入鳃的水相比,_的含量减少,_的含量增加。5、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分别起_和_作用。6、狼的牙齿与兔相比多了_,这说明二者_不同。7、兔的消化道 与人体的差异是_,这与消化_有关。8、
19、陆地生活的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_、_和_。9、鸟在飞行中起主要作用的羽毛是_,它在结构上有_特点,在排列上是_的。10、蝗虫体表的外骨骼有_和_的作用。11、陆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都有防止_散失的结构;都有支持身体和_的器官;都有能在空气中呼吸,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_的器官;具有发达的_和_,能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反应。1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有许多_构成,体表有_、_分节。13、哺乳动物靠_支撑身体,骨在_的牵引下围绕着_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_能力。有利于_和_以适应多变的环境。14、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指在_的基础上,通过_的作用,由_和_而获得的行为。
20、15、蚯蚓走“T”字形迷宫实验说明:动物越_,学习能力_,学会某种和为中_的次数_。16、菜青虫对涂有卷心菜汁液的滤纸_趋向性,这说明菜青虫的取食和为属于_。17、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成员间有明确的_,有的群体还形成_。18、动物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_,动物的_、_和_等都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19、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的_和_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0、自然界中,生物间的_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_和_的存在,使生物间“牵一发而动全身“。_和_才成了统一的整体。21、吃梅止渴属于_行为;“望梅止渴”属于_行为;“谈梅止渴”属于_行为。22、在生态
21、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蝇维持在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_。2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_,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_,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_。24、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_、相互_的关系。25、动物作为_,直接或间接以_为食,通过_和_,将摄取的_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_,释放_,同时也产生_、_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利用,而动物的遗体等被_分解,再被植物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6、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在个方面:_、_、_。27、如果_或_中某
22、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_中起着重要作用。28、事实表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这间存在着相互_、相互_的关系。29、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动物做“_”,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_,利用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省_和_,可以减少_和_。30、模仿生物的某些_和_来发明创造各种_,这就是_。31、人拉仿照长颈鹿制造_,仿照萤火虫制造_,仿照蝙蝠的回声定位制造了_。32、细菌的个体很小,只有用_和_才能观察到它们的形态。3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主要由_、_和_等组成,没有成形的_。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34、细菌通过简单的_方式进行生殖。在_丰富、_适宜
23、时,经过2030分钟细菌就可_一次。在一般情况下,由于_、_、_等影响,细菌很难这么快繁殖。35、1864年7月14日,法国科学家_在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厅中演示了他的实验,说明了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的_造成的。他还发现了_、_,提出了保存_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_的方法,后人称了为“_”。36、细菌有_、_和_等不同的形态。许多细菌可以连接成_或_,但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37、有些细菌还有特殊的结构。例如:_具保护作用;_有运动作用;有些细菌可以形成_,是抵抗不良环境的_。38、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_。39、根据你的探究活动,你了解到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需的条件
24、是_、_、_、_。40、无论土壤中、水中、_中,还是在人体皮肤的表面都有细菌和真菌生活。41、青霉和曲霉的每个细胞都有_。42、青霉和曲霉直立菌丝的顶端能够产生_,是靠_进行生殖的。4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和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_和_,进而制造_。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_等物质的_起着_重要的作用。44、你可能见过一些生长在墙壁、树干或岩石上的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它就是地衣。地衣是真菌和藻类_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_为真菌提供_,真菌可以供给藻类_和_。45、大豆的根部有能够固定空气中氮气的_菌与植物_。_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_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25、,而_则为_提供有机物。46、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_,_,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就叫做_。47、家庭中贮藏水果时,常有发生腐烂的现象,这是因为_和_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造成的。48、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人的手、足癣;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等均是_和_的一些种类引起的,这种生物营_生活。49、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中的_和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50、许多食品的制作需要利用真菌或细菌,如制作馒头或面包埋要利用_,制作酸奶要利用_,制醋要利用_。51、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_转入_菌内,对_菌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大量生产治疗_病的药物-胰岛
26、素。52、细菌与环境保护的具体体现是,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_的食物。在没有_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通过_把有机物分解产生_,可以用于照明、取暖和发电,同时废水也得到净化。在有_的条件下,利用杆菌、甲烷菌生存,将_分解成_和_,使污水得到净化。53、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_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它是由真菌中的_菌产生的,可治疗多种_性疾病。54、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 生物的_把生物划分为_和_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类群的_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关系和_关系。55、根据植物是
27、否能产生种子,可以将它们分成两大类,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为_植物,另外一类是_植物,后者又包括_植物、_植物和_植物。56、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往往要对植物的_、_和_做重点观察;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除了要比较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物_和_。57、我们学过的植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_植物、_植物、_植物、_植物和_植物。58、自然界的所有动物分为两类,它们分别是_动物和_动物。59、现今的生物学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60、桃在分类上隶属于_属、_科、_目、_纲、_门的_亚门。61、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_属、_目、_纲、_亚门、_门、_界。6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