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级财务会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 总 论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熟悉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程序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第一节 财务会计概述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法为准绳,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规定的会计程序,采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为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一、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特征:1财务会计主要是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和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财务会计
2、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 2财务会计以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工作。而管理会计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管理信息,它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作主要目标,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 3财务会计仍以传统的会计处理模式作为信息加工的方法。而管理会计则引进吸收了管理科学和计算技术等自然科学及其他相关经济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突破了传统会计的范畴。二、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财务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 2财务会计要为外部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经营业绩提供信息; 3财务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以上三个方面反映了我国企业会
3、计目标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满足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需要;第三个层次是满足企业自身进行经营管理的需要。三、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程序财务会计的信息处理程序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一)会计确认是指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也就是说,会计确认就是要确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应当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应该作为什么会计要素的组成部分进入,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 (二)会计计量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被计量对象进行量化,从而确定应记录金额的会计处理程序。也就是说,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
4、。 (三)会计记录是将经确认、计量的项目,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入有关账簿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设置;财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与配合等。 (四)会计报告是把通过会计记录所生成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过程。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经济主体或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确定会计主体,就是要明确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会计主体主要是规定会计核算的范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有区别的,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
5、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进行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就是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为了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还要划分为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按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
6、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企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既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同时也是作为财务会计报告核心内容的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列示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这六大会计要素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要素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
7、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资产的特征:(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 (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按其流动性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的特征:(1)负债是企业的现实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权
8、益与负债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所有者权益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归还投资;(2)所有者权益所形成的资金则不需要支付费用;(3)投资者可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二、反映经营成果要素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这种总流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清偿。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会计上通常所指的收入是狭义的收入,它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一般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也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的所得等。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费用包括费用和损失。狭
9、义费用只包括为获取营业收入提供商品或劳务而发生的耗费。 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就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收入大于费用其净额为利润,反之为亏损。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是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期间费用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三、基本要素的关系会计的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叫做会计等式。在任何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都存在着下列数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随着企业经营活动
10、的不断进行,在会计期间内,原来的会计等式就转化为以下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到会计期末,企业将收入与费用相抵销,计算出本期利润或亏损,并将利润按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后,上述会计等式又恢复为期初的形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上会计六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和要求,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以下内容: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企业
11、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三、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又称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四、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五、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六、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七、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
12、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八、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九、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3、是指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十一、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会造成会计核算秩序的混乱,影响会计核算客观性原则的要求。十二、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十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14、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第五节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在会计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所制定的会计标准,是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是处理会计实务、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1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是指为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而作出的原则性规范。我国在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基本会计准则,它为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提供依据。它包括四个部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准则;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2
15、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要求,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作出规定。具体会计准则按规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共性业务的会计准则、会计报表准则和特殊行业的会计准则。 二、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指部门或行业根据会计准则而制定的适用其本身进行会计工作所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企业会计制度正文;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第二章 货币资金第一节 货币资金概述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与内容1.货币资金的性质货币资金是指企
16、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在周转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货币资金。 2.货币资金的内容货币资金是广义的现金,一般包括硬币、纸币、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以及本票和汇票存款,可以立即支付使用的交换媒介物。凡是不能立即支付使用的均不能视为货币资金,例如银行冻结的存款等。货币资金的内容按照其存放的地点和用途不同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部分。二、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为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正
17、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容包括:实行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制度;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明确货币资金管理程序;加强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第二节 现 金一、现金概述1.现金的使用范围我国会计上所说的现金是指狭义的现金,即库存现金,也称为现钞,包括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企业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1)现金的支出范围 :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动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
18、他物资的价款;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不属于上述现金结算范围内的款项支付,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不得支付现金。(2)现金的收入范围 :剩余差旅费和归还备用金等个人的交款;对个人或不能转账的集体单位的销售收入;不足转账起点的小额销售收入等。不属于上述范围以外的收入款项一律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不得收入现金。2.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出按规定允许留存的现金的最高数额。企业的库存现金限额由其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距离银行远近核定,一般为3至5天的零星开支需要量。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企业
19、,库存现金限额最多也不得超过 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量,超过限额部分必须及时送存银行。3.现金日常管理的规定(1)现金收入应当在当天送存银行,如果当天送存银行确实有困难,由银行确定送存时间。(2)企业可以在现金使用范围内支付现金或从银行提取现金,但是不得从本企业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现金)。(3)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应当在取款凭证上写明具体用途,并由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交由银行审核后方可支取;将现金存入银行时,应当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由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并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且注意避免重复记账。二、现金的核算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库存现金的收支情况,需进
20、行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应设置“现金”账户。企业除了进行现金总分类核算之外,还应进行现金序时核算,即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现金结余数,并将现金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三、现金的清查现金清查主要采用账实核对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出纳人员每日对现金进行日清日结;二是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现金进行盘点与核对,即将现金的实存数与账存数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该立即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并且根据清查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单,填写现金的实存数、账存数和盈亏情况及其
21、原因,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不得以今日长款弥补他日短款,对于无法确定原因的差异应该及时报告给有关负责人。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现金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长款或短款,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原因进行不同账务处理。第三节 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概述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那部分货币资金。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独立核算的单位都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账户,企业的一切支出除了规定可以用现金支付以外,都必须遵守银行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任何单位都必须按照规定对银行存款进行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银行存款开户管
22、理和结算管理。按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必须在银行开设账户,以办理存款、取款和转账业务。一般来讲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银行开立四种账户,包括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并且规定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也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多个一般存款账户。 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必须要有可供支付的存款。在使用账户时应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银行账户不得转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用银行账户进行非法活动;不得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空头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取得
23、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套取银行和他人的资金;不得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不准违反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二、银行存款结算方式在我国,企业发生货币资金收付业务可以采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进行结算。 1.银行汇票(1)什么是银行汇票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2)适用范围它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与异地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使用银行汇票。(3)规定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持票人超过付款
24、期限提示付款的,银行不予受理。银行汇票可以背书转让。 2.银行本票(1)什么是银行本票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2)使用范围它的适用范围是,无论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的各种款项结算,都可以使用银行本票。(3)规定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银行不予受理。银行本票可以背书转让。银行本票分为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两种,其中定额本票分为1 000元、5 000元、10 000元和50 000元四种面额。3.商业汇票(1)什么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
25、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2)使用范围它的适用范围是同城与异地均可使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自定,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可以背书转让。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4.支票(1)什么是支票支票是单位或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2)使用范围支票结算方式是同城结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单位和个人在
26、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结算,均可使用支票。(3)支票的种类支票由银行统一印制,主要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三种。(4)规定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天内,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转账支票可以在票据交换区域内背书转让。5.汇兑 (1)什么是汇兑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它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与异地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使用。(2)种类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由汇款人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信汇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通过邮寄方式将款项划给收款人;电汇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通过电报将款项划给收款人。6.委托收款 (1)什么是委托收款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
27、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2)使用范围它的适用范围是单位与个人在同城和异地的各种款项的结算均可使用。(3)种类委托收款结算款项的划回方式分邮寄和电报两种,由收款人根据需要选择使用。7.托收承付(1)什么是托收承付托收承付是指企业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2)使用范围及规定它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与异地单位的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但有些交易如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托收承付款项划回方式分为邮寄和电报两种,由收款人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 000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金
28、额起点为1 000元。8.信用卡(1)信用卡的种类信用卡按照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按照信用等级分为金卡和普通卡。单位卡是凡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单位均可以申请,单位卡可申请若干张。个人卡是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均可以申请。(2)规定持卡人可以持信用卡在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单位卡不得用于10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信用卡在规定的限额和期限内允许善意透支,信用卡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但是不能恶意透支。金卡最高透支额不得超过10 000元,普通卡最高不得超过5 000元,并且按照透支金额和期限银行计收透支利息。 9.信用证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据申请人的申请开出
29、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信用证属于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主要方式。三、银行存款的核算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企业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的收支情况,需进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设置“银行存款”账户。为了全面、连续地了解企业每日银行存款的收支动态和余额情况,需要进行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企业通过设置和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逐日逐笔地记录银行存款的增减情况,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出当日的银行存款结存余额,以便分析、检查企业的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并且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必须与银行存款总账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四、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清查主要采用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相互
30、核对的方法,每月至少核对一次。如果是由于未达账项造成的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什么是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业务,由于记账时间不同,一方已经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登记入账的会计事项。2未达账项具体有四种情况企业已经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企业已经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银行已经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的款项;银行已经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的款项。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一、其他货币资金概述其他货币资金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它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二、其他货币资
31、金的核算 为了核算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应设置“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发生时记入“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借方,支付款项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第三章 应收款项第一节 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的概念及种类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应收票据按照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按照是否带息分为不带息商业汇票和带息商业汇票两种。不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只按照票面金额(即面值)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带息商业汇票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必须按照票面金额加上利息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款的票据。二、应收票据利息及到期日的确定应收
32、票据利息是针对于带息应收票据而言,企业应当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按照票据的面值和确定的利率计算票据的利息,计算票据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票面利率一般指年利率;期限指签发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间隔。票据的期限有按月表示和按日表示两种。票据的期限按月表示时,年利率要换成月利率(年利率12)。票据的期限按日表示时,应按票据的实际经历天数计算。在票据签发日和到期日这两天中,只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年利率要换成日利率(年利率360)。三、应收票据的核算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的取得、票据收回等经济业务,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账户进行核算。(一)账户设置:收到已承兑的商业汇票票
33、据到期收到票款到期没收到票款贴现余额:应收票据(二)应收票据的核算1.不带息应收票据不带息票据的到期价值等于应收票据的面值。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应收票据的面值,借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1)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应收票据到期收回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3)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果承兑人违约拒付或无力支付票款,企业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借:应收账款贷:应收票据
34、2.带息应收票据带息票据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了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规定的票面利率,计算支付票据的利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票据到期前尽管利息尚未实际收到,应将应收而未收的利息作为应收票据的增加额予以记录,同时,冲减“财务费用”。即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3.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转让是指持票人因偿还前欠货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业务活动。根据制度规定,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应收票据进行背书转让,用以购买需要的物资或者偿还债务。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字记载有关事项的票据行为,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票据的
35、到期付款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记入物资成本的价值,借记“物资采购”、“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科目,按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收到或补付的差额,借记或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是带息应收票据,还应按照尚未计提的利息,贷记“财务费用”科目。4.应收票据的贴现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应收票据贴现是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面金额中扣
36、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支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企业从银行获得的票据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的货币收入,称为贴现所得金额。 应收票据的贴现分为带息应收票据贴现和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1)不带息应收票据贴现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面值。企业将未到期的不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贴现净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利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由于不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就是票据的面值,所以,按照应收票据面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2)带息应收票据贴现带息应收票据的到期值,是其面值加上按票据载明的利率计算的票据全部期间的利息之和。企业将未到期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
37、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贴现利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照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如果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承兑人的银行存款账户不足支付,银行即将已经贴现的票据退回申请贴现的企业,同时从贴现企业的账户中将票据划回。此时贴现企业应按照所付票据本金加利息转为“应收账款”,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申请贴现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将作为逾期贷款处理,贴现企业应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四)应收票据备查簿为了逐笔记录每一项应收票据,企业应登记“应收票据备查
38、簿”,详细记录每一项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购货单位、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贴现率、贴现净额、收款日期、收回金额和退票等情况。第二节 应收账款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确认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应收账款应在收入实现时予以确认。 二、应收账款计价应收账款计价通常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计价时还需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1.商业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购货方多购买商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2.现金折扣。
39、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了鼓励客户,即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的交易中。在现金折扣条件下,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认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总价法,二是净价法。三、应收账款的核算为了核算和监督应收账款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企业除了进行应收账款总分类核算外,还应进行应收账款明细分类核算,按照不同的购货单位和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进项明细核算。第三节 预付及其他应收款一、预付账款的核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为了核算和监督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应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
40、总分类核算。企业除了进行预付账款总分类核算外,还应进行预付账款明细分类核算,按照不同的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以不设置“预付账款”账户直接在“应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供货单位破产、撤消等原因,而不能收回所购物资的,说明企业预付的账款已经不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应将其原来已经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 并按照“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计提坏账准备。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是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各种应收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收包装物租金、应收的各种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41、等。 为了反映和监督其他应收款的发生和结算情况,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企业除了进行其他应收账款总分类核算外,还应进行其他应收账款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应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实行备用金制度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也可以不设置“备用金”科目。三、举例:第四节 坏账损失一、坏账损失的确认企业的应收款项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收回,被称之为坏账。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被称之为坏账损失。1.坏账的确认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一般而
42、言,企业的应收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3)债务人较长时间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2.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按制度规定以下各种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指出,企业对已经确认为坏账的应收款项,并不意味着已经放弃了对这项应收账款的追索权,一旦重新收回,应及时入账。二、坏账损失的核算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一般
43、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备抵法又分为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等。1.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只有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将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冲销该笔应收款项的方法。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的方法。采用备抵法企业需要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1)账户设置 坏账准备发生坏账冲回提取时已确认坏账又收回补提余: (2)核算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款项的余额
44、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估计坏账率可以按照以往的数据资料来确定,也可以按照规定的百分比率来确定。 账龄分析法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是根据当期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估计的比率可以按照以往的数据资料,也可以根据经验,这个比率也应随着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正。举例: (3)备抵法的优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了企业虚增利润;在报表上列示应收款项净额,使阅表人准确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消除了虚列的应收款项,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第四章 存 货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在了解存货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存货取得与发
45、出的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和熟练运用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熟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方法。第一节 存货概述一、存货的性质与范围(一)存货的性质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半成品、商品、产成品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在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存货的范围确认一项货物是否属于企业的存货,标准是看企业对其是否具有法人财产权(或法定产权)
46、凡在盘存日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物品,无论其处于何种状态或存放在何处,都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是法定产权不属于企业的物品,即使存放于企业,也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存货的范围包括下列三类有形资产:1企业为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而储存的各种物品,如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耗用而储存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不属于为生产产品而储备的材料,所以,不属于存货范围。2企业为最终出售但目前尚处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如制造企业的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等。3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储存处于待销状态的各种物品,如制造企业的库存产成品,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等。特种储备
47、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资产不属于存货范围。二、存货的分类存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存货按经济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七类:(1)原材料,是指经过加工能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材料及不构成产品主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辅助材料。 (2)在产品,是指仍处于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入库的生产物,包括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以及虽然加工完成但尚未检验或虽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成品。(3)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经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最终加工完成、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5)商品,是指可供销售的各种产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