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690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本单元教学计划课 时课型教 学 内 容教 学 方 法备注第一课时新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二课时新课信用工具和外汇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三课时复习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归纳、总结、识记督查第四课时练习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训练、提问、讲解批改第五课时新课影响价格的因素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六课时新课价格变动的影响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七课时复习课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归纳、总结、识记督查第八课时练习课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训练、提问、讲解批改第九课时新课消费及其类型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十课时新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讲授、讨论、探究课时练习第十一课时复

2、习课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归纳、总结、识记督查第十二课时练习课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训练、提问、讲解批改第十三课时探究课正确的对待金钱自学、讨论、探究搜集资料引言 走进经济生活,无论是谁,都离不开生活消费。在市场经济中,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大多要用货币从市场购买。我们的学习,就从这里开始。货币和各种信用工具在经济活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如何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我们怎样看待多种多样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这些都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形成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理性地面对消费观念的变化,

3、彰显时代风采而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还可以为科学地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知识上的准备。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引言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吃、穿、用所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等等。货币到底是什么?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教学内容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教材分析本课从商品入手,让学生全面掌握有关货币的知识。具体包括:货币的产生及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与货币发行相关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人们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等一系列知识。第1页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 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教学目标

4、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货币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价格的含义、两种结算方式、信用卡的优点、两种支票的用途;懂得外汇的含义;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汇率的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支票的实践能力;联系人民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

5、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制意识;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点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信用卡;外汇;汇率;正确对待货币。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对商品、货币、纸币、外汇等概念,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对通货膨胀

6、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等知识直接采用讨论法对货币的产生及纸币的产生等知识直接采用情境设疑法。学生的学法:1、探究法,即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探究中形成认识;2、讨论法,即结合重点、难点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掌握真理;3、自学法,即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阅读教材。 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教学本科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回顾生活,情境导入说明:可利用课文P4中的虚框内容和提问,也可利用学生课桌上的课本学习用具。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题板书)一、货币的本

7、质 (板书)1、商品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板书)探究活动一: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并分析其原因。提示:如学生身边的课桌、书籍、学习用品等等。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商品的含义,懂得“商品的两必备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的道理。第2页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第二步,提问: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物品才能成为商品?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个问题,教师作出点评。让学生懂得“从商品的含义的角度讲,判断某物品是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二、必须是用于交换。”的道理。过渡:在现实生活

8、中,我们经常进行商品交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交换的是什么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探究活动二:让学生体悟商品的基本属性。提示:让学生自己体会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即通过商品交换,最终获得了什么和失去了什么。)或利用课本P5中的材料。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商品的商业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结论,让学生懂得“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角度讲,判断某物品是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有使用价值;二、必须有价值。”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第二步,让学生讨论问题

9、、明白观点。即注释: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没有价值就不是商品。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过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借助于人民币来进行商品交换。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在过去(原始社会封建社会)有吗?(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板书)探究活动三:让学生回顾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购买,再设想过

10、去(即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购买。提示:可利用课本内容(即课文P4中的虚框内容和提问),也可由学生自己设想一个情境。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或课本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货币的本质,让学生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懂得“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结合学生设想的情境(或课本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货币的产生。第二步,提问: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那些变化呢?人们固定地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个问题,教师作出点评。让学生懂得“货币的本质

11、是一般等价物”的道理。过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货币(过去用金银,现在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交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货币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板书)探究活动四:让学生体悟货币的基本职能。提示:可利用课本内容(即课文P6中的虚框图示、内容和提问),也可由学生自己设想情境。第3页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让学生学会判断商品的两个基本职能。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结合学生设想的情境(或课本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第二步,提问:货币除了具有这两个

12、基本职能外,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职能呢?(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然后指出货币的五种职能。)第三步: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越多越好?(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P7,然后讲解。)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过渡:在现实生活中,全世界人民都使用纸币(人民币、美元、欧元等等)进行商品交换。请同学们想一想:全世界人民都使用纸币,其原因何在?(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三、纸币(板书)探究活动五:说说纸币在哪些方面优于金属货币?提示:可直接用纸币和金属货币进行对比,也可利用课本P7虚框中的图示和提问。说明:教师引导学

13、生对比分析得出纸币的优点。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纸币的优点。然后提问,即什么是纸币?(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掌握纸币的含义。)第二步,提问: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纸币能够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了或少了会出问题吗?(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文内容,然后回答问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与联系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表现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经济过热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原因主要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需求膨胀等也是重要原因。主要是由

14、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也是重要原因。危害性纸币购买力大大降低,会出现抢购风;如果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有好处,但如果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就会导致市场销售萎靡,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们的长远利益是不利的。解决办法主要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努力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联 系二者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造成的,都会影响正常

15、的社会经济秩序。第4页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商品的含义及其两个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货币的基本职能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产生及含义 纸币 发行规律 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信用工具和外汇的教学本科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复习提问,回顾生活、情境导入说明:首先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然后再利用学生手中的信用卡导入新课内容。信用工具和外汇 (课题板书)一、信用工具 (板书)提问: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学生看书回答)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

16、具?(学生自己回答)1、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板书)2、信用卡:含义 功能和优点(板书)探究活动一: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提示:可利用课本P9虚框中的材料,也可利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实例。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或课文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刷卡消费的优越性(即便利条件)。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学生列举实例(或利用课文材料),并讨论分析刷卡消费的优越性(即便利条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直接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和优点。第三步:归纳、板书。具体内容有: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资料P6或课本P9)3、支票 (板

17、书)探究活动二:这张票据是什么?提示:利用课本P9虚框中的(现金支票)材料。说明:学生利用课本P9虚框中的(现金支票)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支票的含义和分类(课本P9-10或资料P7)。 信用卡:含义 功能和优点信用工具 支票:含义 分类(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过渡:在现实生活中,同本国人做生意、外出旅游和购物,只需要信用卡和支票。那么,同第5页外国人做生意、出国旅游和购物时,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二、外汇 (板书)探究活动三:人民币外汇牌价。提示:利用课本P10虚框中的(人民币外汇牌价)材料和图示(外币)。说明:学生利用课本P10虚框中的(

18、人民币外汇牌价)材料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外汇、汇率的含义,懂得“汇率的变化以及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课本P10或资料P7)。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信用卡:含义 功能和优点信用工具 支票:含义 分类(现金支票、转账支票)信用工具和外汇 外汇、汇率的含义 外汇 汇率的变化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意义教学反思: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引言如果我们长期观察一种商品的价格,会发现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如果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各不相同。是什么决定它们各

19、自的价格呢?价格变动有没有规律可循?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教学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涉及的价格问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从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入手,密切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逐步明确: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什么?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懂得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解释经济生

20、活现象的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材料感悟经济学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第6页独立精神;让学生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懂得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树立竞争意识;通过学习劳动价值理论,让学生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教学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

21、会必要劳动时间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直接采用情境设疑法。学生的学法:1、探究法,即教师设置探究活动并设问,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踊跃发言,在探究中形成认识;2、讨论法,即结合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在观点碰撞中掌握真理;3、调查研究法,即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粮价、房价等等问题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本科时的教学内容情境导入,发现生活说明:可利用课文P11中的镜头一至四(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也可利用学生熟知的电视剧中的某个事例(如大宅门中有段关于七爷如何购买黄连

22、药材的故事)。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题板书)一、供求影响价格探究活动一:让学生搜集市场中关于价格变动的情况,并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提示:如市场中的蔬菜、水果、房产等等。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懂得“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即商品的供求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学生列举市场中关于价格变动的实例,并讨论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直接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各种因素(时间、地域、气候、国家政策、

23、生产条件、习俗、消费心理等等)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即商品的供求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的道理。探究活动二:在某个节日前后,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在某个季节前后,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提示:如情人节前后,鲜花的价格变动;西瓜的价格变动等等。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见课文第12页)”的相关表述,从而加深学生对“供求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理解。第7页小结:(师生共同小结,详情见资料)1、影响价格的因素: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时间、地域、气候、国第7页家政策、生产条件、消费

24、心理,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都会影响价格。2、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的表现:当供给缩小或需求扩大时,可能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当供给扩大或需求缩小时,可能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即气候、时间、地域、生 改变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产条件、政策甚至宗教 供求关系 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注释:“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是不同的。供求和价值虽然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价值对价格起决定性作用,是基础性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影响。过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的价格时高时低。但是,不同商

25、品的价格又不一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二、价值决定价格探究活动三:让学生搜集市场中关于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的价格变动情况,并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提示:一是绘出(调查对象)价格变动的走势图;二是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走势图作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探究活动四:让学生搜集市场中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导致商品价格变化的实例。提示:学生可探究“铝制品的价格变化(见课本P14)”,即电解铝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铝产品的价值量大大降低。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

26、材料及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适当讲解。让学生懂得“技术进步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降低商品价值量。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含义内容见课本P13)决定的”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让学生阅读课本P13-14中的内容,并了解商品的价值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和内容。第二步:学生对搜集的材料(或课本材料)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即价值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三步:知识延伸把握几组关系(即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27、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资料P13)第四步: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课本P14)。思维拓展:“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是不同的。供求和价值虽然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价值对价格起决定性作用,是基础性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影响。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第8页 间接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 直接因素: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 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本课时

28、的任务说明 完成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教学本科时的教学内容复习提问,课堂导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略)“价格是市场上的信号灯”。我们逛商场和超市时,看到自己中意的商品时,总是问“多少钱”,老百姓过日子总希望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生产企业总希望自己生产的商品能卖个好价钱,市场上没有什么会比价格的变动更令人关注的了。那么,市场上商品价格发变化时,它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它又会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什么影响呢?(教师由此引入新课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题板书)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板书)探究活动一:让学生搜集市场中“如何购物更实惠”的实例,并分析价格

29、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示: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受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需求来实现的。”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在商品的使用高峰期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举出有关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实例。(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知道“当市场充分竞争而且商品质量信息对称时,的确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时,则会出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现象。”第三步

30、:讲解、归纳。具体内容有:1、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过渡:在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变动除了对人们生活有影响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板书)探究活动二:让学生搜集市场中“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经营”的实例,并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第9页提示: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或课文P16中的“牛蒡事件”。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或者课文P16中的“牛蒡事件”)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格变动对生产

31、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懂得“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材料,自行回答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第三步:讲解、归纳,得出结论。具体内容有:1、调节生产规模。即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提示:这种影响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双向调节来实现的。)2、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示:这种影响是通过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来实现的。)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即促使商

32、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提示:这种影响是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的。)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价格变动对人 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们生活的影响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通过劳动生产率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教学反思: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引言 从呱呱坠地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哪些消费类型?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着什么变化?本课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究怎样树立正

33、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教学内容 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材分析 本课在我们了解了有关货币和价格的基本经济知识的基础上,又让我们认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消费。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哪些消费类型?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着什么变化?本课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对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究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教学课型及课时安排新课2课时;复习课1课时;练习课1课时教学目标第10页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主要的消费心理。理解:当前、未来收入的高低及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

34、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应用: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明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探究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提高科学理财的意识和能力;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5、: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学重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 关于贷款消费的正确认识;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关于消费水平问题。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1、讲授法。对消费类型、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等知识直接采用讲授法;2、讨论法。即对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可以展开讨论。学生的学法:1、自学阅读。即对教材知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课前自学阅读;2、比较法。即对影响消费的几种因素、消费类型、不同的消费心理可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36、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消费及其类型的教学本科时的教学内容情境导入,发现生活说明:可利用课文P17中的镜头一至三(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也可利用一组学生熟知的消费场景的画面(多媒体播放)。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消费及其类型 (课题板书)一、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板书)探究活动一:让学生搜集“居民的春节消费发生哪些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提示:如邻居、亲朋好友或者自己等的春节消费的重大变化。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春节消费变化的原因,懂得“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道理。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学生列举关于春

37、节消费发生变化的实例,并讨论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直接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道理。第三步:归纳、板书。具体内容有:影响消费 居民的收入(过去的收入、当前的收入、未来的收入)水平的因素 物价总体水平第11页注: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过渡:现实生活中,千家万户的消费方式是不是一样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二、消费

38、的类型 (板书)探究活动二:你会选择贷款消费吗?提示:如购房、购车、上学等等消费。探究活动三:你会选择什么消费方式呢?。提示:假设你就要参加工作了,你会选择租赁消费方式吗?。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其消费情况进行归类,让学生明白“消费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学生列举居民的各种消费情况,并对其消费情况进行归类。(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直接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消费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三步:归纳、板书。具体内容有: 钱货两清的消费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消费的类型 有形商品

39、消费 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分为 劳务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过渡:现实生活中,千家万户的消费情况是不是一样呢?(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引导导入下一个内容)三、消费结构 (板书)提示:让学生阅读课本P19中的内容(即最后三段),并讨论分析相关问题。说明: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了解 “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课本P19或资料P21)。”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略。板书设计: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居民收入 物价总体水平消费 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 贷

40、款消费、租赁消费及其 消费的类型 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类型 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含义 消费结构 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即变化规律) 恩格尔系数:含义意义(即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第12页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任务说明 完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本科时的教学内容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评价。略)情境导入,发现生活说明:可利用课文P20中的实例,也可利用一组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实例。教师通过提问而引入新课程内容。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题板书)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41、(板书)探究活动一:对同学之间互赠礼品的认识(提示:生日、节日等时间互赠礼品)探究活动二:小林的奇装异服(提示:可用学生身边的素材)探究活动三:校园的攀比之风(提示:可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如比吃、穿、用)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上述情形的表现与评价,并进行分类。具体操作过程:第一步:学生列举与上述探究活动相关的实例,并对其材料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第二步:教师直接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上述情形的表现与评价,并进行分类。第三步:教师通过对上述三种消费心理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第四种消费心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

42、的消费。第四步:归纳、板书。具体内容有: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表现、评价)消费心理面面观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表现、评价)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表现、评价)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表现、评价)过渡:现实生活中,由于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最终导致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板书)探究活动四:该勤俭还是奢侈?提示: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学生身边的消费行为),也可利用课本P21中的材料。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或课本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让学生懂得“做理智的消费者,就必须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探究活动五:冲动消费带来的浪费。提示: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学生身边的消费行为),也可利用课本P21中的材料。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或课本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让学生懂得“做理智的消费者,就必须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探究活动六:由“白色污染”引发的思考。提示:可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学生在校食堂使用一次性碗筷的消费行为),也可利用课本P22中的材料。第13页说明:结合学生搜集的材料及其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让学生懂得“做理智的消费者,就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探究活动七:关于“餐桌上的剩饭菜打包”引发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