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前进小学二O一一年第一次月考试卷五年级语文一、听力测试(4分)1、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再回答问题。(1)( )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 )。他很喜欢( )(2)听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 )这个成语的来历。 二、 积累运用(36分)1. 看拼音,写词语。(8分) w yn lng hn q lng shui lo ho b yu y qng pn d y2. 比一比,再组词(4分)柜( ) 编( ) 魂 ( ) 衰( )距( ) 遍( ) 槐( ) 哀 ( )3. 补充四字词语。(3分)( )瓜( )熟 ( )心( )血 ( )欢( )合如( )如( ) (
2、 )头( )节 风 ( )雪( )4.按要求填空。(7分)(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3)在泊船瓜洲一诗中,作者是( )朝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所填诗句的意思是: (4)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中,哪个字最能突出说明桂花的香气呢?为什么? 5将句子补充完整,括号里写出作者姓名。(5分)(1)一日无书, 。( )(2)读书破万卷, 。( )(3)江南梅花几度发, 。( )(4)当你的朋友小刚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不努力读书,你真想对他说: 。( )(
3、5)写一句你在课外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6.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挤:A、用压力使排出;B互相推、拥;C、许多人、物很紧地挨着,不容易转动。(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 (2)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 )(3)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挤,总能挤出来的。 ( ) 7.按要求写句子(4分)(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仿写比喻句: (2)栀子花开时非常香。改为夸张句: (3)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仿写拟人句: (4)这部电视剧使我感动得直流泪。改为被字句: 8.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分)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
4、子外出谋生,一年多了没回家,一天,他的父母收到他的一封信,母亲读了信,急得哭起来。父亲读了信,笑了笑说:“你哭什么?孩子发大财了!”一封信两个人读,一个哭来一个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收到的是一封未加标点符号的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儿子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父母是怎么断句的吗?请给这封信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表达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意思。(1)母亲是这样断句的: (2)父亲是这样断句的: 三、阅读理解(26分)(一)课内阅读(10 分)“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是春暖才开花。她( )不一样,愈是( ),愈是(
5、),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历尽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 )才好!” 1.将原文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2.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2分) 3中华民族的气节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1分)4请举例说出中华民族两个有气节的人物的名字(2分) 5.外祖父希望我做 、 、 、的人(3分0(二)课外阅读(16分) 宋濂小时侯 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
6、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
7、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1.给短文加上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 分)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爱不释手: 滴水成冰: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近义词: 抵御-( ) 尊重-( )反义词: 失信-( ) 很穷-(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个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1分) 6.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很多,你想到了哪些?(2分)(至少写2个) 7.用两句话分别概括两个小故事的内容。(2分) 8.读了这个故事
8、,你有什么体会,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3分) 四、口语交际(4分)有人说:“读课外书有好处。”但也有人说:“读课外书未必有好处,看了那些不健康的课外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请把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五、习作天地(30分)以“二十年后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要求:(1)把问题补充完整。(2)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3)能抓住某一突出特点写具体、写生动、要有创意。听力材料: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就是成语凿壁借光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