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部编版语文 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3部分,19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相对应的位置上。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第一部分 (共 24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夜幕中,雪白色的晶莹的莲花在碧波莲叶间相互依偎着,有的躲在莲叶下娇羞欲语,有的沐浴着月色含(bo)欲放,有的帖着水面如睡美人般娇柔地
2、打盹儿。朦胧月光下的光与影,以及远处的蛙鸣声,交织成一首和谐的旋律。凝视着恬静无暇的湖面,我仿佛进到一个远离喧(xio)的空灵世界,感到一种超凡的宁静,诉说着生命的感动,洗(d)浮世的尘埃。叫我漫步于此怎能不每每(zh)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含(bo)欲放 喧(xio) 洗(d) (zh)足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旬,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禅房花木深。(常建 )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只有
3、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5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傅聪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B、傅雷在1956年2月29日的信里表明他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艺术家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多次受伤或生病,其中让大家都以为他已经去世的那次是在布琼尼骑兵部队作战中头部被弹片击伤,
4、右眼失明。D、“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保尔在瞻仰烈士墓地时候产生的内心思想,此时保尔想到一个人的一生应当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保尔在修铁道工地被疾病击倒后,朱赫来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他马上得到这样的结论:“这里的青年都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请问朱赫来说的 “这样炼成”具体指什么?(3分)_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故宫有“太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讲究“琴瑟和谐”等。古籍中也对“和”有很多阐述。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克
5、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材料二)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解决了家人与邻居因围墙而起的纷争,两家互相忍让,各自把围墙退后三尺,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材料三)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
6、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对“和”的认识。(3分)_第二部分(共 36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5-7题。(共7分)自河南经乱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辞根:草木离开根部。九秋:秋天。5.对本首诗歌内容
7、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主要反映了战乱年代中家人离散的痛苦现实。B、本诗揭露了田园荒芜,百姓挨饿受冻的社会现实。C、本诗嘲讽了朝廷的腐败无能,以至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D、本诗表达了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同情。6.从修辞的角度,简述你对诗歌颈联的理解。(3分)_ 7.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出了战乱年代时人们的生活思想状况。请分析“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8-11题。(共10分)(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
8、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二)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注释】鹓鶵(yunch):鶵,古同“雏”。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醴(l)泉:甘泉,甜
9、美的泉水。醴:甘甜。鸱(ch):人教版语文书中解释为猫头鹰。8.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表格。(3分)a惠子相梁(互相 丞相 做丞相) b.非练实不食(充满 丝绸 竹子的果实) C.鹓鶵过之(经过 犯过错 过分) abc9.翻译文中句子。(2分)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_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则中庄子向惠子讲述的故事内容。(2分)_ 11.结合两则原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庄子?(3分)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6分)希望公众更多地走进博物馆陈履生在央视开讲啦的演讲(节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在2014年被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评为全世界观众人数第
10、二多的博物馆,位于法国卢浮宫之后。博物馆正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化最重要的窗口。我去过世界上160家博物馆,但是很难一眼看到底每一个馆的藏品,因为藏品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博物馆需要不断地去看,博物馆因展览而鲜活。博物馆除了有独特的藏品、宏伟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外,它应该是我们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特别的休闲场所,还应该是我们公众的文化依赖。在世界范围之内,博物馆正在越来越多样化。阿姆斯特丹有一个世界最大的电影博物馆。这个电影博物馆每年的观众中,有三分之二不是来看展览的,是来喝咖啡的,来吃饭的。这就是博物馆独特的休闲功能,这是培养公众对于博物馆形成独特的文化依赖的重要一环。可能你们都没有猜到我的
11、“中国梦”是什么,我的“中国梦”并不复杂,很简单,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希望国家博物馆的护栏越来越少,甚至没有。这一点我感到很伤心,因为国家博物馆的护栏是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多的。第二条,就是我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他们的婚礼。因为全世界的重要的博物馆都是年轻人所向往的举办婚礼的地方。年轻人如果在这里举办婚礼,未来他们有了孩子之后,他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博物馆,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父母是在这里结的婚,他们的父母对这里的文化的感觉。这种代代相传所形成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依赖,正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我的这两项,不算要求很高的中国梦,但在当下中国实现有相当的困难 。所以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公共空
12、间中,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更多地走进博物馆,不是一次、两次。因为数以万计的历史文物、艺术品陈列在那里,它们每天静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之上,给予每一位过客,发出了它们的文化信号。这个信号,时间有长有短,有远有近,但是他们所表露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今天博物馆所承担的独特的一个历史使命。陈履生在演讲后与青年代表的对话(摘录)青年代表: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婚礼是许多青年的愿望,如果我不是去年结了婚,我愿意一直为此等下去。陈履生:在博物馆举办婚礼,这是对文化的尊崇。但有小学生进去打牌,我叫保安请他们出去。我再微博上发了这条消息,结果被一些人围攻:哪条法律规定博物馆里不能打牌的?青年代表:我觉的您的“中
13、国梦”并不难实现,我很想帮助您实现它,但不知道我们该在哪里发力?陈履生:我去过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比如巴西,展览馆里没有空调,很闷热,巨大的陶器全是裸展,没有护栏,没有玻璃罩。我们大厅里没有护栏的现代青铜雕塑,每个人都要去摸一下,都把青铜摸成了黄铜,我们曾经举办过法国艺术展,第一天发生了一件让人很后悔的事情,观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为了拍照,一个人的手机碰到了最重要的一幅作品法国马奈的作品画框上,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在博物馆拍照很傻。苏州博物馆西馆2021年建成开放:打造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摘录)2018年,苏州博物馆西馆破土动工,建筑面积达4.83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西馆规
14、划分为苏州通史展厅、苏作工艺展厅、儿童探索馆等5个板块,与本馆实行错位发展。苏博西馆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副馆长钱兆悦说:“国际博物馆协会已经将教育放在了博物馆功能的首位,国家也提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然而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局限于教育活动。我们想在国内博物馆中率先做一个大教育的概念,把观众作为学习者、博物馆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场所。将教育融合在展览、公共环境等文化服务里。”钱兆悦透露,具体的博物馆教育体系正在认真规划中,并会同步编写教材等项目。针对国内专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的空白,西馆还将打造中国第一家专题儿童博物馆。“可以说是一次吃了好几只螃蟹,好在苏州人擅于吃螃
15、蟹,我们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为国内博物馆发展积累新的经验。”12.下面是4月21日开讲啦的官方微博,请依据陈履生演讲中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2分)CCTV1开讲了4月21日晚11:14【本周六晚23:38陈履生#开讲啦#】姓名:陈履生头衔: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愿望:(1) (2)_ 13.苏州博物馆将要打造国内首家博物馆学校,作者采访观众:“博物馆是展出文物的地方,今后要使这里成为儿童能够学习的地方,你认为这种方式好吗?”结合陈履生的演讲观点,如果你是观众,你会如何回答?(2分)_ 14.陈履生说他的“中国梦”在当下中国实现还相当困难,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他为何要这样说。(2分)_
16、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3分)命若琴弦史铁生方圆几百上千里这片大山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人烟稀疏。一老一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你那三弦子弹的还差着远呢。咱的命就在几根琴弦上,我师父当年就这么跟我说。”“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你信不信?”“一千根断了的琴弦还不好弄?”小瞎子忍不住嗤嗤地笑。“笑什么笑!你以为你懂得多少事?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弹断了的才成。”老瞎子显得有些激动
17、,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一晚上一晚上地弹,心里总记着,得真正是一根一根尽心地弹断了才成。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他抓起自己的琴来摇了摇,叠好的纸片碰在蛇皮上发出细微的响声,那张药方就在琴槽里。 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
18、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来。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
19、点儿。”一早起来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来。”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来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
20、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怎么是一
21、千二,师父?”“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选编自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有删节)15.老瞎子两次说“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前后有什么不同含义?(2分)_16.品读下面句中加
22、点的词语,回答问题。(4分)(1)“满场立刻鸦雀无声”一句中的“立刻”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_ (2)“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一句中“肃穆”如何理解。(2分)_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_ 18.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_ 第三部分(共 40 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山水依然;历经世事轮转,亲情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追求依然蓦然回首,我心依然。请以“ 依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书写端正,卷面整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答案】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
24、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江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
25、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大文豪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批判过对文化的不正确做法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一味奉行“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这是一个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老外的时代,这种虚无主义盛行、缺乏信仰的时代,它正
26、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研究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就能理解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仁者爱人”等等思想这些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
27、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泉州南安一处工地,90后的搬砖工石神伟,因为在工地直播健身,成了网红,粉丝百万,被大伙称作“搬砖小伟”。不知从何时起,“网红” “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中国有多少“网红”?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万,八成以上是女性,
28、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尖下巴,超过54%的受调查的95后称,渴望当主播、当“网红”。可见,在年轻一代中,想要成为“网红”已成为群体现象。同时有人认为网红繁荣背后也存有较大隐忧。作为95后的你,对“网红”,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怎么看网红?不妨摘下“墨镜”在没有网络与智能手机之前,普通人想成为名人,常见的有两条途径:要么德高而尊,像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赖宁,成万民敬仰的道德标杆;要么艺优而名,像聂卫平、郎平、刘晓庆,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而扬名天下。否则,你就只能“仰望星空”,老
29、老实实当别人粉丝。互联网好,好在它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有着迥异于传统的话语体系与行事规则,红人制造也不例外。因缘会合,别说俊男靓女,连流浪汉也能搭便车火一把,如数年前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互联网给了万千草根一个红人梦,于是乎,网红路上摩肩接踵,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一些不甘寂寞者不管因何得名、香名臭名,只要能曝得大名、一夜蹿红就行。你我都是网红的“幕后推手”,很清楚出自什么心理参与一场场无厘头的大众狂欢中,解构古典审美、颠覆传统观念、挑战既定规则,言不由衷、幸灾乐祸,等着出洋相、看笑话。当然,也有可能正是因为维护道德规范、公序良俗而被人利用,如参与
30、谴责“地铁凤爪女”。不管怎样,戴着“墨镜”参与网红生产,也就难免透过“有色眼镜”看网红。社会大网络,网络小社会,社会有真善美、假丑恶,网络亦一样。网红有“酒绿灯红”、“紫艳妖红”,也有“根正苗红”“又红又专”、充满正能量的“红”。不可一叶障目,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比如有人默默无闻地热心公益成为网络红人,有人路见不平一声吼一战成名,有人坚持健身带动更多人健康生活,有人在疾病面前乐观积极感动人心。再看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成一代“网红代言人”的罗玉凤,曾经披上过各色标签,被人嘲笑,但她经历整容女、明星批评家、时评员、赴美华人等身份后,悄然转身为凤凰主笔、创业者。2015年岁末,凤姐为自己找到了现
31、时最热的标签天使投资人。今时今日,再提起凤姐,你还会用当年那种轻佻的口吻、怪异的表情吗?美不在外表,在于精气神,凤姐这一点感人至深。只要不在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路上走得太远,恰当利用大众心理与网络游戏规则来制造网红,并无不妥。如果还能给社会带来有益启示或正面激励像英国一名女孩从抑郁症患者脱胎换骨成为网红,在微博上发布其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正能量激励更多人,更可称道。【解析】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阅读材料,请根据要求作
32、文。“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2018年的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在某种意义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或物,都可谓之为“燃”。生活中,和万物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燃点”,即便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对于“燃”,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请结合材料所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找到自己的“燃”点“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
33、为流行词。什么是 “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
34、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 “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 36 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
35、“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 32 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 “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
36、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阐释类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
37、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材料中的“燃”首先是一种状态,如果把人比作是太阳,那“燃”就是阳光朗照;如果人比作是“油”,那“燃”就是充分燃烧;如果把人比作是“花朵”,那“燃”就是花儿的绽放。【立意】角度一:让自己“燃”起来;角度二:为“燃”点赞;角度三:大家一起“燃”。【素材】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 36 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
38、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 32 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一些反面的素材: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结构】从立意的几个角度来看,都需要写出议论文。先从材料中引出观点,让自己“燃”起来(或者为“燃”点赞,大家一起“燃”)。然后运用论据进行论证,以正面论证为主,同
39、时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结下来联系自身实际,联系时代实际,谈自己需要“燃”起来,深化主题。最后总结,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让自己“燃”起来。【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
40、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最近“仪式感”一词流行起来,人们对“仪式感”的看法形成两个阵营。支持方说,正是传统仪式的不断缺失,导致现在的人丢失了许多好东西,比如见到长辈老师不用再错身让路行礼,丢失了道德礼节;而反对方则说,繁文缛节不过是个形式,婚礼再隆重也不能代表爱情,也可能会离婚。其实中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仪式的教化作用,讲求通过仪礼建构社会秩序,在仪礼中传承中华文化。对“仪式感”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
41、文: 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大多时候,生活的确是平淡无奇又匆匆忙忙,仪式感早就被人们轻易抛诸脑后。每晚放学回家,从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凑合着一顿晚饭;房间里到处是随意乱丢的衣物,周末宅在家里连头发也懒得洗;节假日放个小长假只想让自己疲惫的身心好好放松一下,根本没有心思过节日生活过得很繁忙,我们还要不停地抱怨它的无聊无趣。而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发现生活的乐趣。就像一位智者说的,你千万别想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是啊,一个敷衍了事、平淡无趣的态度怎么能期待拥有一个趣意盎然的生活呢。有一回
42、,我跟着小姨去听一场小型音乐会,出发前小姨硬是要求我换上正式的礼服,我笑她小题大做。小姨有点生气地说,“你能不能给我认真点,有点仪式感,就你这个穿破牛仔的态度能好好听一场音乐会吗?”等到音乐会中途,我才发现小姨的话没错。我附近好几个着装随意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东倒西歪、窃窃私语甚至小打小闹了。而那些和小姨一样穿着礼服的人却正襟危坐,投入认真地欣赏,神采奕奕。你看,生活本身就摆在那里,它呈现出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仪式感能唤醒我们对于内心的尊重,因而也能去尊重生活。因为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告知自己正式与一段过去决裂。我们之所以需要婚礼、毕业典礼、
43、散伙饭、考前誓师会等等仪式,就是需要仪式感来给自己未来的开始赋予新的意义,或者让自己和过去做一个正式的告别。其实我们都知道明天早上醒来一切还是一样,上学高峰的地铁还是会拥挤不堪,学校饭菜的味道还是那样一成不变,每天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书本和试卷还是会摞成一堆。只是我们需要一个仪式,需要一个可以说你好说再见,一个可以光明正大跟过去决裂,一个似乎可以逼着自己做一些改变的时刻。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解析】【详解】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审题: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解答本题,要注意它由材料和写作要求两部分组成,审题的重心应放在材料上。注意分清材料层次,抓住命题中心,辩证分析观点。本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写作对象集中,关键词为“仪式感”,此为题目的限制性,考生必须要紧紧围绕“仪式感”这个核心范围进行写作,否则视为离题或者偏离题意。材料第一段以辩论的形式给出了正反双方的不同观点,应辩证分析。正方认为仪式有积极的意义不应缺失,是从内涵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