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560842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4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A思维四性 一、议论文一般是“局部的真理”,重在自圆其 说 思维逻辑性训练 二、议论文要力求把理说深讲透,最好条分缕析 思维条理性训练 三、“观点事例”不能令人信服,须要严密论 证 思维严密性训练 四、议论文的使命是以理服人,必须注重“思辨” 思维辩证性训练 B思维四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果思维训练 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思维训练 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横向思维训练 四、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纵向思维训练 曾经感慨:议论文的教学,正如煤的形成, 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有一小块。 终于明白:不能只重视论证方法

2、、论证结构 而忽视思维训练。思维才是议论文的核心。 议论文重在“说理”,写作议论文必须学会 “讲理”。像堆砌积木一样堆砌论据,或者 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结果自然是“理屈 词穷”、“言不成理”或“强词夺理”。不 会“讲理”的根源,在于认识模糊,思想肤 浅,思维混乱。因此,必须深化认识,提升 思维能力。作者认识事物、分析现象、思考 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是决定议论文质量的关 键因素。 A思维四性 一、议论文一般是“局部的真 理”, 重在自圆其说 思维逻辑性训练 这里借用一下“局部的真理”这一说法: 议论文一般是“局部的真理”,重在自 圆其说。 例如,以一步与一生为题作文,可以强 调关键一步影响一生。

3、当代著名作家柳青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 几步,特别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所以, 关键的“一步”走对了,“一生”受益;关 键的“一步”走错了,一生蹉跎,一生后悔。 一失足成千古恨。 以一步与一生为题作文,也可以强 调“一步”未必会影响、制约“一生”。 一步再重要,也仅仅是一生的一部分, 不能完全取代一生。走错一步不要紧, 只要退步抽身走出误区,就不致葬送美 好的人生。不要因为“一步”之错,就 断言人家没有光明前途。 两种看法,前者能够警醒人们要走好人生每 一步,后者有利于鼓励走错一步的人改过自 新,都有意义。 两种看法,皆是“局部的真理”,关键是要 能够自圆其说。 谈失败

4、与成功的关系: 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失败之母 成功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失败之母 成功是失败之母 1成功之后有可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再 有清醒的认识 2成功之后可能把过时的经验当成真理 3成功之后有可能不再敢于冒险 成功是成功之母 首先,成功增强新尝试的信心。 其次,取得第一步成功后,通过分析成功的原因, 总结其经验,已经初步探索出其内在的固有的规律 性。对于自己而言,则为新的尝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此高度上取得更深层次的成就较为顺利;对于他 人,则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 但是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要克服取得成就后的骄 傲松懈情绪”、“还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朱光潜咬文嚼字主张咬文嚼字,

5、锱铢必 较,“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 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 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 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 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 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 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则说读书 “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认为读书主 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像读 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 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作者从三个方面说理: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 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 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

6、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 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 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 句,不因小失大。 两人都自圆其说,两文都言之成理。 要论证好“局部的真理”,须要注意以 下几点: 1明确题目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请看北京2005年高考作文题: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 “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 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佳作说“安”开头: “安”字有很多含义,其中之一便是 “安逸”。“安逸”其实是很多人追求 的一种生活态度。 只有明确题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写

7、作 的角度,从广阔的写作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写 作点,从而确立鲜明的观点,才能写出主题 鲜明、中心突出、内容集中的议论文。 比喻性的题目,如“窗”、“桥”、“路”、 “锁”、“镜”、“药”、“雾”、“今年 花胜去年红”等,必须明确揭示其本体意义。 2弄清题目概念之间的关系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自由与纪律”,为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相辅 相成、和谐统一; “真理与谬误”,为是非取舍关系,有是非、 对错,须选择、取舍;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并列共 存关系,两者并行不悖 我们要明确两者各自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 础上,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观点 或判断,以此构思作文。 只有既明确界定了

8、题目涉及的概念,又正确 揭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才能清晰明确地论 说道理。 例如,以谈学习中的“入”与“出”为 题作文,就既要界定“出”与“入”的含义, 又要正确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示例1】我把学习新知识称为“入”, 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称为“出”。 学习中的“入”与“出”的关系是辩证 的,“入”是“出”的基础,“出”是 “入”的延续,两者相互促进,“学” 与“用”相结合。 【示例2】“入”是指学者能够沉下心来 学得进去,准确理解其内涵;“出”是 指头脑灵活能够跳出书本而不被它所局 限。学习中“入”与“出”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学习既要认真专注,深入钻 研,又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法国哲

9、学家帕斯卡尔说必须“定义那些 人们应该根据清楚的定义使用的词”, 否则“人们就可能滥用那些词中出现的 各种不同意义”。正是由于对“入”与 “出”作出了不同的定义性的解释,上 述各自不同的看法也就自圆其说。 把题目中相关概念按照自己的用意进行界定 和诠释,才能据题生议。它是后文“议论” 的前提,是“议论”的基础,它起着统领全 篇、烛照全篇的作用。对题目的这种限定性 的解释,不但让读者明白作者的主张,而且 也为自己的论述在范畴上作出明确的界定, 便于自己论述,避免天马行空,满世界乱跑。 三、对自己确立的观点作必要的解说 吴晗谈骨气开头两段: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

10、“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 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 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文章开门见山亮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 是有骨气的。”什么是骨气?作者进行解说。 四、在论证过程中,把表述自己主张、 看法的话语加以通俗解说 作者要把自己概括性较强的理论表述作进一 步的通俗解释,以便于读者理解。 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 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 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 的。这种态度,就是

11、实事求是的态度。“实 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 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 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 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 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向导。 这样做容易使读者明白并接受其内在的 道理。 解说时常用“所谓”、“也就是说”、 “通俗一点儿说”、“是指”、“就 是”、“换句话说”等词语。 二、议论文要力求把理说深讲透, 最好条分缕析 思维条理性训练 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设置适当的分 论点,这有利于促使认识“清晰化”、 思维“条理化”,从而使议论文不仅 “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

12、”、 “言之有理”。 学会思考意义重大: 勤于思考,才能学有所成。 用心思考,才会发明创造。 独立思考,才有健全人格。 设置分论点是目的,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充 分、有力的论证。因此,要明确中心论点的 内涵,确定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保证围 绕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避免偷换论点、转 移论题。 设置分论点常用以下方法: 1拆分中心论点 2彰显隐含意义 3分析逻辑关系 4正反鲜明对比 5逐层深入推进 (参见中学作文高效教学6770页) 人贵反思 反思可以补其过,可以修其德,可以成其业。 故曰,立身处世,贵在反思。立身处世,贵在反思。 反思可以补其过。反思可以补其

13、过。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过而不思, 其过愈显;过而思之,思而改之,善莫大焉。昔时 周处年少,横行乡里,与虎、蛟并为三害。待其杀 猛虎,斩恶蛟,历三日三夜,里人皆谓已死而相庆。 周处生还,闻之,遂思己之失,改过自新,终成贤 人。此反思之效也。倘使处不思其过,或思其过而 耻于自新,其为祸也,终不可解矣,复能为贤者哉? 故曰,思己之失,而能自耻;责己之过,而能自新。 自耻者非耻,改过者无过。思过而改,在人无所嘲, 在己亦无所悔矣。然如周之厉王何?骄奢滥刑,厚 敛重役,其过也大矣,而不知反思。纵有召公谏其 弭谤,亦无所感,不纳善言,终被放逐。此反思也 迟矣!此耻于思过之祸也。故曰:亡羊补牢,为时 未晚

14、,勤于反思,利于改过。 反思可以修其德。反思可以修其德。孔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论语 学而)此圣人所以高于众 人之处也。凡人亦如是。齐相晏子出,仆御 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其 妻见之,谓之曰:晏子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名显诸侯,甚谦逊。而子长八尺,为人仆御, 乃自以为足,吾羞之。御反思其过,自抑损, 终为晏子荐而为大夫。御若不反思之,而继 之以招摇过市,则毁矣。故曰有德者非无过; 有过而能思之、改之,乃谓之德。 反思可以成其业。反思可以成其业。齐之威王自思有过,而诏天下 人刺其过,齐国乃盛;唐太宗曰:“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15、其善责己过,而后乃有贞观治世。 明太祖立“罪己诏”,直书己过,而天下归心, 成其帝业古帝王之明者,不以过为耻,反以 之为由,开思过之风,树纳谏之标,而得生前之 治并身后之名。帝王尚思其过,今人更当勤于反 思,以成其业也哉! 立身处世,贵在反思。人欲改过、修德、成事者, 必先反思。 (范乐陶) 三、“观点事例”不能令人信服, 须要严密论证 思维严密性训练 中学生写议论文喜欢用例证法,但往往采用 “观点+事例”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觉得只 要列举了典型事例,就自然具有论证的力量。 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也不能全怪学生。“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过程”,这种广为流行的“证明”说已 经深入人心。其实,只

16、有“证明”,必然缺 乏说服力。请看: 3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字 2+1=3 1+1+1=3 9+7-6+8-17=3 (23+21)*2-80-5=3 78-92+82-2-60-3=3 43*2+88+7-69+96-100-105=3 88/4*3+29+23-72+69-63+42-59-47=3 997+896+962-4321+7652*10-9999- 51860+2=3 (2004-2003+2002-2001+2000-1999)*2-4+967- 643-721+389=3 2497+8824-7763+7251-7721+123-672+896+666- 7724+3629-

17、3=3 54287*3296-7789+2497-7261+8821+7222- 2564+8960-9261-7721=3 2567+6432-1129-2678-6624-882160-16525412- 474585+453645-7572=3 1896*2-972+873-2467+88276-965724+7777+629- 1256789+2432-7864-245=3 89760+10243-2467- 3824+44243+4327+56872+62567-672+7824- 7260+3230-21+54=3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3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 字。 答案为3的算式无穷

18、无尽,这样能够证 明“3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字”吗? 7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数字 人有“七窍” 北斗有七星 地球陆地分七大洲 世界七大奇迹 瓢虫背上有七点 算盘每根设有七粒珠子 一个星期有七天 多数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最多只有7个 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组成 水的PH是7(中性值) 简谱有七个音符 童话故事里有七个小矮人 神话中有七仙女 任何一张纸能够对折的次数最大限度为7次! 7个1组成的数字与自身相乘 (1111111*1111111)得出的数字竟然是 1234567654321。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和“7”有着密切的联系, 每项和“7”有关的事物都让人觉得神奇。 7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数字。 这样的“证明”也

19、缺乏说服力。 康德曾经说过:“经验性的证明根据并康德曾经说过:“经验性的证明根据并 不能造成任何不容置疑的证明。”不能造成任何不容置疑的证明。” 要突破“观点+事例”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 关键是要有切中要害的分析,要对列举的 事例作精当的分析,将自己认识到的事例 内涵与论点间的一致性揭示出来,使论点 与论据联系起来,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 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例证的论证功 能,这样“论证”,才有说服力。 如果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论点是论点,论据是论据,论据就失去 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也就孤立无援, 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 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 不足以服人

20、;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 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例如,论证“不耻下问大有益”,举贾思勰 向养羊人请教养羊经验,向农民请教选种技 术的事例: 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他的 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 学识的科学家还向牧羊人、农夫求教。一些 人知道了这些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 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农夫求教,岂不太失 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 事例没有论证不耻下问的益处。 南北朝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勤于下问,他曾跑 百多里的路向善养羊的人请教养羊经验,他 曾跑到田间向农民请教选种技术。有人说这 样做有失体面,对此他不以为然,依然如故。 毫无疑问,那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便凝 聚着

21、贾思勰不耻下问学来的许多宝贵经验。 突出贾思勰的成就与不耻下问直接相关,这 样就突出了不耻下问的意义。 “论证”不仅有“证”(即证明),更有“论” (即论述)。“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只 是“论证”的表现形式之一,即“论证”中 的证明而已。写作议论文中绝不能有“证” 无“论”,而要“论”与“证”结合,这才 是“论证”。 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教授认为: 论证是指论者阐明观点、主张是什么以及自 己持论和他人接受之理由。 面对一个要论证的命题,人们的论证方向是 思考其命题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论者 “凭什么”坚持自己的思想和他人“凭什么” 要认可。 写作议论文,要阐明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要讲明自己

22、“凭什么”这么说。 运用例证法,须注意以下几点: 1选例要典型 2叙述要简洁 3记叙有朝向 4“论”“证”相结合 5“叙”“议”求融合 (参见中学作文高效教学7375页) 4“论”“证”相结合 吴晗谈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 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 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 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 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 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 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 国民党反动派

23、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一个运用例证法的规范的段落,结构上可以 分为三个部分: 其实,古往今来,骄兵必败的例子是不胜枚 举的。领起部:领起事例,概括段意,承接 关联吴王夫差骄傲轻敌,使越王勾践得以东 山再起;楚霸王目中无人,使天下得而复失; 明末起义军攻入北京后,由于不少人居功自 傲,贪图安逸,使八旗军得以闯入中原。事 例部:援引事例,论证观点这桩桩实事,件 件教训,我们都要引以为戒。评议部:评议 感叹,点明含义 运用例证进行论证,要注意从不同角度 选用材料;有时,有时候,一个材料可 以“切割”开来,

24、分别“投档”,服务 于相关的小论点。 何永康先生这样说: 许多年之前,全国统一高考有一道作文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极其平 易的考题,但江苏考生大面积“跑题”。很 难找到一篇切题的“样卷”;于是,逼得我 “下水”写了一篇,印发给阅卷老师们。 兹录如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堪称美德。然而,北 宋文学家范仲淹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 高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 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的危机, 并因之食不甘味、夜不成寐,是为“先忧”。 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晕了头, 敲锣打鼓,喜气洋洋

25、,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的时候,彭德怀却紧锁眉头,日夜担心我们 的社会主义家业毁于一旦。实践证明:他忧 对了。人们痛定思痛,越发感到这种“先忧” 精神的可贵。 “先忧”者并不是天生的“先知”者,彭德怀 之所以能够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操心 得早一些,是因为他实事求是。为了弄清事 情真相,他不辞辛劳,走访了那么多乡村和 工厂,搞了那么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方 才确信自己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理有 据,非忧不可;否则,愧对祖国和人民。 “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闭门忧思, 袖手叹息,无益于天下,无助于变“忧”为 “乐”的历史进程。这不仅需要见识,而且 需要胆略。“先忧”者往往是少数,要想冲

26、 破世俗偏见,顶住各种压力,没有一点舍生 取义、“以额叩关”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 去的。当然,“先行”者不等于“独来独往” 的英雄,要想行之有效,必须唤起民众,并 肩携手而行;否则,只能是“斯人独憔悴”, “举杯消愁愁更愁”。彭德怀不怕罢官,挺 身而出,上“万言书”,用自己的行动向千 万人鸣响了警钟:没有这样的金石之言,就 不会有今天的欢乐诗篇。 当忧转化为乐之后,“先忧”者应当如何行 事?应当“后乐”。如果自恃有功,认为自 己有先见之明、先行之苦,理所当然地争享 受,争权利,乐于天下人之先,那简直是背 叛!“先乐”可耻,那么,“与民同乐”好 不好?一般来说,此乃无可非议的美德。但 是,作为一

27、个有志于天下之乐的人,这样的 标准就太低了。因为从长远的观念看,目前 的“乐”还仅仅是“小乐”,比起大庇天下 前景来,它委实太微不足道了。 愿为民众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志士,难道 可以满足于一得之功,躺在小小的安乐窝里 做美梦吗?再者,当过去的“忧”转化为今 天的“乐”之后,又会酝酿着新“忧”,这 是由事物的矛盾法则所决定的。我们怎能够 “乐而忘忧”呢?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居安 思危,永远当一个“先忧者”,永远当一个 “后乐”的傻子。 愿先忧后乐精神长在,愿我们的生命其乐无 穷! 我的这篇“作文”写得不咋样,但至少给中 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以如下启示: 议论就是“分析”分解与剖析。打个比 方,中心论

28、点有如西瓜,一个好瓜在手,你 盘来盘去,即使把西瓜摩热了,它到底还是 一个只见表皮的西瓜;如果你操起解剖刀将 它切成两半,就可以审视、研究其内部构造 和关系了,你对西瓜的认识和评说就会深化。 分论点,乃是作者运用思想的解剖刀将中心 论点进行切割、分解的产物。一篇小议论文, 如果只有中心论点,一贯到底。那就像“巷 子里头扛木头直来直去”,思路将无法 展开,议论将无法人里。我希望中学生写议 论文时,能够认真地、准确地分解出两至三 个分论点,一个不容许(因为容易“偷懒”。 这“一个”往往就是中心论点)。 譬如写先天下之忧而忧,便可以大致分 解出如下几个分论点: 1何谓“先忧”?就是当天下人未忧之时,

29、你 能体察到潜伏着的危机,并因此食不甘味, 夜不能寐。 2“先忧”者不是天生的“先知”者,而是先 于学习、先于调查的结果。所以他们总是忧 得有“理”、有“据”。 3“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闭门忧思, 袖手叹息,无益于天下,只能“斯人独憔 悴”,“举杯消愁愁更愁”。必须“先行”, 既有见识,又有胆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 领民众前进,推动变“忧”为“乐”的历史 进程。 要之,我的这篇“下水”作文,强调了以下六点: 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亮出切题的中心论点; 应分解出2至3个小论点; 应加强说理; 应少而精地用例,短小的议论文一例即可; 应把“这一个”例,“切割”开来,分别“投 档”,服务于相关

30、的小论点; 应抓住关键词,巧妙地展开,将道理说透,如 “先忧”、“先知”、“杞人忧天”、“先行”、 “后乐”、“先见之明”、“先行之苦”、“与民 同乐”、“小乐”、“大庇”、“新忧”、“乐而 忘忧”,等等。 吴晗谈骨气用了三个事例,其中文天祥的事例 如下: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 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 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 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 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 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 朝多次派人劝他,只

31、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 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 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 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 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这个事例,能够表现“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 骨气。也就是说,把这一个事例“切割”开 来分别“投档”,能服务于3个分论点。 我想,让学生进行改写练习,把吴晗谈骨 气改写成对三个分论点依次论证,只用文 天祥一个事例,这对学习议论文的写作大有 裨益。 四、议论文的使命是以理服人, 必须注重“思辨” 思维辩证性训练 (参见中学作文高效教学7073页

32、) 1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地看问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 姑娘怏怏不乐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兴致勃勃的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 母亲陷入了沉思。 我们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要分清主次一一 什么是本质的,什么是非本质的,什么是主 流,什么是支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 事物、正确处理问题。玫瑰花有花有刺,不 能因为有刺就对鲜艳的玫瑰花视而不见。打

33、开“窗户”,流进新鲜的空气,照进灿烂的 阳光,人们可以放眼看世界,但也可能飞进 几只“苍蝇”,不能因此就否认打开“窗户” 的好处。 杨毅影: 阳光下,你跟着我行, 俨如一个黑色的、黑色的幽灵。 虽然在黑暗里就能把你甩掉, 我却愿意永远在光明中生存。 人在阳光下就会有黑色的影子,不能因为见 到影子就否认光明。光明处虽然有影子但毕 竟是光明的,黑暗处虽无影子但终究是黑暗 的。 2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 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 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 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 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

34、向社会宣告: 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 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人们孤立看问题,对孔子那位勇救落水儿童 的学生接受一头牛的重谢而生非议,认为他 太贪心,而孔子却认为,这可以鼓励更多的 人去救人而肯定学生接受谢礼的行为。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种种“伪圣”,例 如:要无私帮助别人才好,要无偿交还拾物 才行,认为帮助别人之后接受了答谢,捡到 东西交还失主获取了报酬,就不是君子而成 小人,就不再高尚而成卑劣 3发展地看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 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 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 救之,幸而得

35、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 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 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 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 而请之。(汉书 霍光传) “焦头烂额”的救火者,固然是值得尊敬的。 但是“曲突徙薪”的建议者有远见,未雨而 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有先见之明,实在难 能可贵。如果早些“曲突徙薪”,完全可以 避免“焦头烂额”啊! 防患于未然的难能可贵,不仅在于需要有高 明的预见,而且在于这预见要受到重视而付 诸实施。但是,怎见得预见之高明呢?人们 往往用已经发生的祸患来证明。许多时候, 不是没有人提出高明的预见,而是在于没有

36、引起高度重视。提出高明的预见需要识见, 承认和重视高明的预见也是智慧。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 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 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 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 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 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 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候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 而还走 鹊的高明之处,便是能看到病情的发展。 学习文言文,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正如 特级教师王寿沂先生所说:“深沉思考的乐 趣才是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例如,学习廉颇与蔺相如列传:

37、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 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 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 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 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 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 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 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 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从缪贤叙述的故事中,可以看出相如的高明之处在 于: 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燕王私下里握着缪贤的手 说“愿结友”,是因为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燕王 想与赵王交好

38、,而缪贤受赵王的宠幸,燕王此举醉 翁之意不在缪贤而在赵王。 他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缪贤是赵王的宠臣时燕 王想要结交,而如果缪贤成为赵王的罪臣时,燕王 势必不敢收留他,而会把他遣送回赵国。“有道之 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吕不韦吕氏春秋)能够预见事情的发展趋势, 这是智慧。 从缪贤推举相如这件事看,缪贤的可贵之处 在于: 他能从善如流。他能从善如流。经过蔺相如的分析,他认识 到亡赵走燕不行,而采纳了蔺相如的建议, “肉袒伏斧质请罪”,而得到赵王的赦免。 他有知人之明。他有知人之明。通过这件事情,他认为蔺相 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可以担当出使秦国

39、的重任。事实证明,他看人很准。 4深刻地看问题,避免肤浅地看问题 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由果推因、由形观神地审察事物,透 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表象看到真相,经由 问题揭示原因,经由形式洞察内涵,否则, 我们看问题就会停留在表面,流于肤浅。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 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 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 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 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 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 所以他的名气只

40、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 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 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 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扁鹊三兄弟的医术与他们得到的名声恰成反 比,原因在于: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扁鹊治病于病情 严重之时推而广之,名气的大小与水平 的高低不一定成比例。 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选取一些事例让学生 发表看法,进行辩证思维训练;也可以借助 一些名言警句进行辨证思维训练。 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使墨者赤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穷亦兼济天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己所不欲,施之于人。 己之所欲,勿施于人。

41、 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之所欲,施之于人。 人所不欲,施之于人。 人之所欲,勿施于人。 忍,但不做懦夫 是否要忍,不能一概而论,当忍则忍,不该忍则奋 起抗争。 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康熙8岁登基。大 权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康熙放 在眼内。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平 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 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登门慰问稳 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康熙到16岁,羽 翼渐丰,看条件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 及其爪牙一网打尽。康熙审时度势,在“忍”中增 强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忍”中等待 时机,最后奋起一击,扭

42、转乾坤。 有句谚语说:“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 大丈夫。”张良有一次在下邳桥上散步,遇 到一位穿布短衣的老者,那老人故意将自己 的鞋子扔到桥下,喝令张良到桥下给他取鞋。 张良看他年迈,就忍着性子给老者取回鞋。 可那老者又命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又跪着替 他穿好。张良一再忍让,赢得老者的好感, 得到老者相赠的太公兵法,才干大增, 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屡建奇功,赢得 身前身后名。韩信能够忍受胯下之辱,其度 量可谓大矣,忍耐之心可谓强矣,这正是他 后来终成大器的资本。 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蔺相 如能够忍让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从 而以宁静平和的心态感化了廉颇,将相和睦, 赵国得以

43、争霸诸侯。在争端来到眼前时,隐 忍能关闭纠纷之门;当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 忍让会滋长朋友之间的友情;当别人无意伤 害到你时,忍一忍,说声“没关系”,这样, 既消除了他人的不安,又展现了你的宽宏大 度。“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然而,忍让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懦弱可欺, 并不是面对误解、委屈、甚至诽谤、凌辱而 无动于衷。当你所乘坐的公车遭抢劫时,你 还需要忍耐吗?当一些无聊的人故意将你心 爱的物品损坏甚至抢夺而去时,你还能忍气 吞声吗?当别人无理地将一切责任、一切过 错都强加到你头上时,你真能忍下去吗?倘 若以上几点你都做到了“忍”,那么,毫无 疑问,你是个懦夫。 天有涯,海有角,忍耐

44、也有一个限度,是可 忍孰不可忍。所以,朋友,该忍则忍,不该 忍时无须忍,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做懦夫! (作者:吴亚争) 文章有思辨色彩,不偏颇,事例引用精当, 排比句使文章有气势,语言简练。如能点出 当自己的人格、民族的尊严等受到损害时, 就绝不能忍,那就更好了。 在辨证性思维训练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在辨证性思维训练中发展批判性思维。没有 辨证思维,批判往往就会走入误区,难免偏 颇。 吴晗谈骨气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 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 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 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

45、事迹, 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中举了三个例子,其中“不食嗟来之食”, 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这一原则”了吗?我看不出。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 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 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 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 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 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 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 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 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

46、,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对事例的叙述有失真之处。 请看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 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 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 “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礼记 檀弓) “左奉食,右执饮”这是诚恳的助人姿态,并 不是“丢给他一碗饭”;喊了一声“嗟”而 没有说“请”是显得有些粗鲁,不尊重。那 位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是嗟来之食 也显示出了骨气。以此从“贫贱不能移” (贫穷困苦折磨不了)的角度来论证“我们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勉强可行。但是,对方 都追

47、上去道歉了,还拒绝帮助而至饿死,这 与今日人们的价值观相差很远,还值得尊敬 与崇尚吗?古人尚且具有“其嗟也可去,其 谢也可食”的认识,我们更不能拘泥、迂腐, 而应随机应变,因时而化,与时俱进。 B思维四型 议论文写作常用因果思维、对比思维、横向 思维、纵向思维、辩证思维、相似思维、发 散思维等。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果思维训练 一只乌龟从天上掉下,恰巧落在一个秃头上。 这件事在常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解释说,表面上看 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有原因的,不信,你 就抬头看吧,天上正飞着一只老鹰,是老鹰 把叼着的乌龟摔了下来。他认为世界处于普 遍的因果联

48、系之中。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 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 起和被引起的关叫做因果联系。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没有无因之果,也没 有无果之因。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 它产生的原因,又要看到它会引起一定的结 果。 写作议论文运用因果思维,由因溯果或由果 求因,找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证 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很有说服力。 直接因果联系直接因果联系 则徐有联曰: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 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 其过。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 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 后吃。照例说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 吃到的一颗都是剩下的那些里最好的,第二 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到的那一颗都是 吃剩下的葡萄里面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 其反,缘故是第一种人还有希望,第二种人 只有回忆。 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 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何等多方面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费尔马定 理”至今还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为什么费 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 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热门考点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ppt)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