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62106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或对语问其故,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知州:官职名称。取困:自取

2、尴尬。(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闻其事。 闻:_故我不敢击公。 故:_或对语问其故。 或:_狐是日即去。 去:_(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 【答案】 (1)听说,听闻;所以,因此;有的人,有人,有的;离开(2)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3)鬼神见了她都要回避,何况我呢?(4)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 【解

3、析】【分析】(1)“闻其事”的意思是:听说这件事,“闻”的意思是“听说”;“去”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离开”的意思。 (2)这句话的意思是: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3)“犹”“敛”“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根据文中狐狸所说的畏惧刘士玉的原因来概括即可。狐说:“汝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汝犹避之,况我乎”,可见主人是因为刘士玉是个真正的孝顺之人,狐狸鬼神都怕她,所以让她入住以赶走狐狸。 故答案为:听说,听闻;所以,因此;有的人,有人,有的;离开;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

4、故我亦不避公; 鬼神见了她都要回避,何况我呢? 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

5、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参考译文】 沧州孝廉刘士玉,有间书房被狐精所占据,狐狸白天和人作答对话,还向人投掷瓦石,但却看不到他的形貌。时任沧州知州的平原人董思任,是个优秀的官吏,听说这件事之后亲自前往驱赶作怪的狐狸。刚刚开始口若悬河的大谈特谈人妖不属同类应该互相回避的道理,就听见房檐间朗声说道:“你作官很爱民,也不贪取钱财,所以我不敢用瓦石砸你。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

6、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董大人你差不多就可以了,再不要多言自取尴尬了。”董思任听后狼狈而归,好几天都闷闷不乐。刘士玉的一个女仆很是粗拙愚蠢,但偏偏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用石头投掷攻击她。有次对话的时候,有人因为这事向狐狸询问其中的缘由。狐狸说:“她虽然是个卑下的奴仆,但却是个真正的孝妇。鬼神见了她都要回避,何况我这样的狐怪呢?”刘士玉就命令这个女仆住在这间屋子里,狐怪当天就离开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庄子刺虎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

7、刺两虎之名。”(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争人而斗:争吃一个人而打斗。戾:凶暴。甘:美。(1)请选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 A.坐山观虎斗B.狐假虎威C.虎口拔牙D.为虎作伥(2)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3)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请用原文回答。 【答案】 (1)A(2)不用刺杀一只虎的辛劳。就可以得到杀死两只虎的名声。(3)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解析】【分析】(1)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首先要读懂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

8、的成语。根据文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从“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一句分析,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应该是“坐山观虎斗”。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劳”:辛劳。“有”:获得、得到。“名”:名声。 (3)文言文要点的理解提取。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关键信息的前提和基础。如管与认为刺虎的最佳时机可提取“子待伤虎而刺之”作为答案。 故答案为:A 不用刺杀一只虎的辛劳。就可以得到杀死两只虎的名声。 (3)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

9、举而兼两虎也)。【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3)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准答题区域和语句。【附参考译文】 有两只因为争吃一个人而打斗的老虎,管庄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是凶暴的动物;人,是(它们)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吃人而互相争斗,小的一定会死,大的一定会受伤。

10、你等这两只老虎死的死、伤的伤,后再刺死它们,一次就同时杀死两只老虎。不用费一点儿力气,就一下子获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_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元方责备客人的语言,从正面强调“信”与“礼”的重要性。B.“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答案】 (1)约定;舍弃,丢下;牵,拉(2)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守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3)A 【解析】【分析】(1)此题都是古今异义

12、词,如“期”:约定。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舍”:丢下。“去”:离开。“乃”:才。“日中”:正午。“对”:面对,对着。 (3)A“从正面强调”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应该是从反面强调。 故答案为:约定; 舍弃,丢下 ; 牵,拉 正午过后客人还没有来,太守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正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

13、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附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

14、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

15、增笑耳。【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甲文选自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字,志异是_。 (2)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缀行甚远_方欲行_就枕将寐_伪睡以俟_(3)下列选项中断句不正确的项是( )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目

16、似/瞑,意暇/甚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子野心,信不诬哉!(5)“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请写出一个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 (6)阅读【甲】、【乙】两文你体会到狼的本性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7)阅读【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答案】 (1)记述奇异的事情(2)连接,紧跟;刚;睡觉;等待(3)D(4)屠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遭受他们的攻击。狼崽子本性凶残,确实不是捏造啊!(5)阳奉阴违。(6)狡猾,贪婪,凶残。(7)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人不能太贪婪。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与聊斋志异有

17、关的文学常识。聊斋志异中的“志异”意思是记述奇异的事情。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缀”:紧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寐”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睡觉”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D断句不正确。改为: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谓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划开。 (4)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窘”:困窘,为难。“敌”:攻击。“信”:确实。“诬”:瞎说,捏造。 (5)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所以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应该是“阳奉阴违”。 (6)可分析“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一狼径去,其

18、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等句,即可归纳出狼有狡猾、贪婪、凶残的本性。 (7)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甲文,理解全文,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黑暗势力,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故答案为: 记述奇异的事情 连接,紧跟;刚;睡觉 ;等待 D 屠

19、户非常为难,害怕前后遭受他们的攻击。狼崽子本性凶残,确实不是捏造啊! 阳奉阴违。 狡猾,贪婪,凶残。 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人不能太贪婪。【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语法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掌握。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20、。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成语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语句,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进行作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事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意,结合重点语句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选取好角度,留心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作答。【附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

21、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

22、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

23、,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

24、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身亡所寄_因往晓之_若屈伸呼吸_其人舍然大喜_(2)翻译句子。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答案】 (1)无,没有;告知,开导;你;通“释”,解除,消除(2)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害到人。你跨步、跳跃(或踩在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3)怕天会塌下来。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解析】【分析】(1)注意:自己无

25、处存身。亡:通“无”,没有。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舍:通“释”,解除,消除。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坠:掉下。终日:整天;奈何:怎么。 (3)根据重点句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和“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明确杞人怕天会塌下来而忧天,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故答案为:无,没有;告知,开导;你;通“释”,解除,消除; 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害到人。你跨步、跳跃(或踩在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怕天会塌下来。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

26、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附参考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27、“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6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

28、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聊斋志异)【注】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伏焉:躲藏在那里。顾:然而,可是。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去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1)解释划线词。 惟有小刀不盈寸_股直不能屈_(2)翻译句子。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 【答案】 (1)满;大腿(2)(如果)不是屠户,怎么能有这样的办法呢?(3)人各有所长,物

29、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解析】【分析】(1) “盈”,一词多义,有“多余”“增加”“骄傲,自满”“满”“充满”等意,这里的意思是“满”;“股”,古今异义,今义为量词,古义为“大腿”。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此句中重点的词有:非,不是;乌,怎么;谋,办法。 (3)首先要理解文章主旨,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非屠,乌能作此谋也”等句子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启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故答案为:满;大腿; (如果)不是屠户,怎么能有这样的办法呢? 人各有所长

30、,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结合关键语句即可做出回答。 【附参考译文】 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

31、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进去趴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想到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绑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户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户,谁有这个办法呢?7文言文阅读 岳柱八岁指瑕 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钏,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之?”何大惊异。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注释】陶

32、母剪发:晋朝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少年时家贫,一次朋友来访,陶母无力招待,便剪下自己的头发,卖钱换酒,招待客人。钏(chun):镯子 诘:问(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金钏可易酒_ 观此可以知画理矣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诘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之?”(3)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乐柱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 (1)换;道理(2)(岳柱)问他道:“金镯子是可以换酒的,为什么要剪下自己的头发,卖钱换酒,招待客人呢?”(3)乐柱是一个观察仔细、聪明伶俐、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 【解析】【分析】(1)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易:换。 (2)本题注意关键词:诘:问。易:换。何:为什么。 (

33、3)本此文写岳柱在八岁的时候,指出了一幅作品的瑕疵,何澄一听十分惊讶于他的观察力,真想不到这一直未被发现的败笔,会由一个小孩子指了出来。看出岳柱是一个善于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聪明机智,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 故答案为:换;道理 (岳柱)问他道:“金镯子是可以换酒的,为什么要剪下自己的头发,卖钱换酒,招待客人呢?” 乐柱是一个观察仔细、聪明伶俐、敢于挑战权威的孩子。【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

34、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结合文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相关的事例的理解和分析做出正确的概括。【参考译文】 岳柱,字止所,八岁时,观看画家何澄画陶母剪发图,岳柱指着陶母手腕上的金镯子,询问他说:金镯子可以换酒,何必剪掉头发来换酒呢?何澄十分惊奇诧异。看出这些就能明白绘画的道理了。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

35、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释】因:于是,就。 (宿):一宿,一晚。 造门:登门。(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白雪纷纷何所似_俄而雪骤_夜大雪,眠觉_人问其故_(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便夜乘小船就之B.时戴在剡/学而时习之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起彷徨D.公欣然曰/四望皎然(3)用“/”给文章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即便夜乘小

36、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5)根据文章意思回答下列各题。 甲文谢道韫的故事主要表现作者对“_”之情。乙文中对名士王子猷言行的描述,主要表现主人公“_”的为人风格。【答案】 (1)什么;不久,一会儿;睡醒;原因,缘故(2)D(3)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兄长的儿子胡儿(谢朗)说到:“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我本是趁着一时的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5)对才华的赞赏;卓尔不群、率性洒脱等 【解析】【分析】(1)第一句大意是这纷

37、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故“何”的意思是什么。第二句大意是不一会儿雪下大了。故“俄而”意思是不久,一会儿。第三句大意是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故“觉”意思是睡醒。第四句大意是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 (2)A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他。B第一个“时”:当时;第二个“时”:按时。C第一个“因”:趁;第二个“因”:于是。D两个“然”:的样子。故选D。 (3)这句话的大意是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故停顿是: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 造门不前而返。 (4)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差,大致,差不多;拟,比拟。第二句

38、重难点词语有:吾,我;兴,兴致;返,回来。 (5)甲文谢道韫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对她大加赞赏,可以看出谢太傅对才华的赞赏;乙文描述了名士王子猷本来是在雪夜去拜访朋友,结果走到门口就返回,别人问起缘由,他说他是乘兴而往,兴尽而回。由此看出他的洒脱率性、卓尔不群。 故答案为: 什么; 不久,一会儿 ; 睡醒 ;原因,缘故 D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兄长的儿子胡儿(谢朗)说到:“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我本是趁着一时的兴致去的,兴致没有了就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对才华的赞赏;卓尔不群、率性洒脱等【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

39、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常见修辞的理解和掌握,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理解,考生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断句。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的

40、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参考译文】甲文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文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

41、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林道人诣谢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 , 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选自

42、世说新语)【注释】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 ”指此事。总角:古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信:传信的人。恨:遗憾。朝士:朝廷官员。(1)下列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2)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43、.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5)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结合(甲)(乙)两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A(2)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3)(王夫人)两次派传信的人去让(他)回来,但是太傅谢安却把他留住。(4)C(5)世说新语内记录的大多是士人的言谈举止,而且喜欢品评人物,以此区分人物的品行的优劣高下。谢太傅一家,寒雪日家庭聚会的内容也是“讲论文义”,

44、谢朗大病初愈,也要待客并与客辩论,体现了学习与锻炼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王夫人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大病初愈,身体不堪劳累,最终亲自阻止谢朗待客及与林道人的辩论。这样溺爱的方式,又为培养名士提供了一个反例。 【解析】【分析】(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谈论/谈论;B趁、乘/于是,就;C“王凝之”是人名/代词;D天/每天。故选A。 (2)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嫂言辞感人,实在值得称颂,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可以根据句意停顿。 (3) “再”“遣”“留”是此题中的关键词

45、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C项有误,不是“赞叹”,而是“遗憾”。 (5)甲文写了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氛围;乙文中谢公多次阻止王夫人接儿是为了让谢朗与客交谈,王夫人接儿以归并非表现其母爱,谢公也并非赞颂,而是无奈、气恼。 故答案为:A;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王夫人)两次派传信的人去让(他)回来,但是太傅谢安却把他留住; C; 世说新语内记录的大多是士人的言谈举止,而且喜欢品评人物,以此区分人物的品行的优劣高下。谢太傅一家,寒雪日家庭聚会的内容也是“讲论文义”,谢朗大病初愈,也要待客并与客辩论,体现了学习与锻炼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王夫人把一生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担心孩子大病初愈,身体不堪劳累,最终亲自阻止谢朗待客及与林道人的辩论。这样溺爱的方式,又为培养名士提供了一个反例。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27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