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的概述一、教育的概念:狭义的教育,即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一)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引导年轻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领路人,是人类文明和知识的象征。(二)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学习、接受教育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
2、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学习效果。(三)教育影响:是指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从内容有:教育内容、材料和教科书。从形式有:教育手段、方法,组织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三、教育的形态:(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二)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即狭义的解释教育,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社会教育(1)概念: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2)形式:勤工俭学活动
3、;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参观、访问和游览;革命纪念日活动;墙报和黑板报;文娱体育活动。(3)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3、家庭教育 (1)性质:以家庭教育起源为依据的家庭规范的教育,是建立在一定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的自然而然进行的教育是一种终身的教育过程。 (2)意义: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摇篮;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能适应个体发展。 (3)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局限性:内容的零散性、方式的随意性。 四、教育的本质 :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五、教育的基本
4、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制约着交易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着教育结果的变化和内容的选择;制约着教育形式与手段的更新。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先提出。(三)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力地改变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对科学知识再生产;推动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丰富科技活动,扩大科技成果。(二)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含义:作
5、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过程。(2)特殊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2、动因:(1)内法论(遗传决定论)代表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代表人: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阶段性(年龄特征)、不平衡性(关键期、成熟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物质前提)(
6、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对人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必要条件)(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冯特殊功能;具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主导作用)(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决定作用)第二节、教育的发展(一)神话起源论:这是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二)生物起源论: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交、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三)心理起源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四)劳动起源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
7、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到“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二、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教育特征:1、教育水平低;2、没有阶级性;3、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密切联系;4、口耳相传的形式(二)古代社会与教育:1、人类最早的教育出现在埃及,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夏朝时期(庠-序-校),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西方奴隶社会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武士)和雅典教育(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3、欧洲封建社会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
8、天文、音乐)和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4、古代教育的特点:等级性、刻板性、道统性,专制性、象征性(三)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多元化;4、民主化;5、教育手段和技术现代化。三、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相对独立性;3、历史时代性。(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三)教育学的发展:1、萌芽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方法的书、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
9、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昆体良)。2、独立形态时期: 独立形态教育学诞生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提出教育的自然性。 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之父”。 王夫之提出学习过程包括:学、问、思、辨、行。 洛克提出“白板说”(外铄论)、绅士教育 卢梭爱弥儿、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3、繁荣时期:(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反对赫尔巴特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
10、化”。(2)文化教育学:(91世纪末,德国)基本观点是人事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概念思辨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进行。代表人物有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代表人物是杜威民主主义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首次对共产主义教育目的和任务在教育学书上作了区案件的论述,首次把教育学分成基本原理、教学
11、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四部分。杨贤江的教育史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他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第二章: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作用对象看:个体功能、社会功能(二)从方向看:正向功能、负向功能(三)从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形功能二、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1、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个体个性化功能: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题能力的发展;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
12、发展的负向功能(二)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二)教育的经济功能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民主;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创新功能;融合功能2、校园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活动文化。(四)教育的人口功能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人口就业结构决定着教育的内部结构;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习的布
13、局和办学形式,影响教育投资的效果和发展速度。2、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改善提高人口质量。三、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教育者(对待教育的态度)2、受教育者(遗传素质、经验阅历、此在精神状态)3、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4、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5、教育环境的质量(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二)外部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功能一、狭义:国家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最根本的指导原则)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作用、
14、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活动是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确立一、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二)注意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三)受制于人们的教育理想二、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一)个人本位论:洛克(二)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诺杜尔普(三)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利特、狄尔泰(四)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杜威四、现代教育目的的新特征:融合性;适度超越性;类主体性;六、我国教育目的(一)中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15、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存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面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四)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思想: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五)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的定义(一)概念: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
16、素质的使命。(二)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2、教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职人员,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三)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甫拉萨尔创立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四)教师职业的性质:1986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五)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1、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2、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的或直接的创造者;3、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1、传道者角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2、授
17、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三、教师的基本素质1、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基础);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基本规范、前提、核心);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基本要求)2、知识素质: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艺术;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3、能力素质: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书面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途径(一)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背景:最初提出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有两个目标:一是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二是提高教师的质量。(二)影响
18、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1、个人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生活危机;性情与意向;兴趣或嗜好2、组织环境因素:学校的规章、管理风格、公共信任、社会期望、专业组织(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 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福勒、布朗) 教师发展的五个阶段:1、新手阶段;2、熟练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业务精干阶段;5、专家阶段(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训练; 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为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提供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促进在职教师成长与发展: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
19、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微型性、学习性、矫正性、研讨性);3、教学决策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教师的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波斯纳) 三个内容:活动前、中、后的反思 四个阶段:具体经验关擦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四种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第二节 学生二、学生(一)学生的社会地位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包括:(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4)无歧视原则;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1)生存权(2)受教育权(3)受尊重权(4)安全权(二)当代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理念;
20、2、尊重的教育理念;3、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4、依法施教的理念;5、自我教育的理念:审视自我教育,其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发展。(三)学生的本质特点: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四)学生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一、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2、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3、应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二、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1、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性。(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主体、是客观存在的 第四节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内容:1、教学上是授受关系;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二、师生关系的功能:教育功能 、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三、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本身、学生、家长和社会四、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族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加强自身的修养 第五章 课程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含义:最早出现在英国
22、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西方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是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的注疏。二、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 P75三、课程的类型:1、根据任务的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1)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2)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3、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4、课程设计、开
23、发和管理的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5、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6、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计划性)、隐形课程四、课程的组织(一)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泰勒)(二)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的选择:(1)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课程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2)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里顺序;(3)直线式与螺旋式(三)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实质: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
24、排课程中的各种要素和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及其产物。2、课程设计的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中心(四)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的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础途径2、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2)分析教学任务: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4)选择或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3、影
25、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的环境五、课程管理 p83 第二节 课程改革p84 第三节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革一、学生观和教学观的变革(一)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二)教学观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了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习方式的变革(一)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意义1、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2、变革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新课程倡导的
26、学习方式1、研究性学习:一指学习方式;二指课程领域。(1)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2)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3-6人)、个人独立研究(开放式作业)、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问题情景实践体验表达和交流2、合作学习:(1)特点:互动性(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目标性(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平等性、群体性、情景性、激励性3、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2)具体运作方法:集体合作、小组协作、个别化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讨论式学习、角色转化式学习、情境化学习、实验操作式学习、求异式学习
27、、范例式学习、兴趣化学习。第六章 课堂教学第一节 教学一、含义: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二、教学理论及流派(一)教学理论概念:是教育学的一个总要分支。1、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2、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3、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二)主要流派p98三、课堂教学的模式p100四、常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践、目标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统
28、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二)常用的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引起兴趣,形成探究动机;分析、比较并提出假设;从事操作,验证假设)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三)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四)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六、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
29、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七、教学的一般任务(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发展智力是核心,体力是保证)(三)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方向)(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二、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1、学生依赖、教师主导(教师主导)2、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教师引导者和指挥者)3、学生主导、教师促进(指导者和
30、促进者)4、学生自导、教师服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一致,以学生为中心,基本要素:情景创设、协商会话、信息提供)第三节 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二、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团体教学(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布鲁纳)(1)阶段: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得出结论2、情景教学: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景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合作学习
31、:指学生们以主动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1)目的:培养主动求知能力、人交往能力(2)特点: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社会互动、各自尽力、团体历程(三)个别化教学1、几种经典的个别化教学模式(1)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2)计算机辅助教学: 优点:交互性;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表现出的趋势: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 教学模式:操作与练习;个别辅导;对话;模拟;游戏;问题解决(3)掌握学习:只要给够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
32、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第七章 学校德育一、学校德育概述(一)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要求:“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二)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遵纪守法教育。二、中小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2、疏导性: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
33、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5、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二)德育途径1、思品课和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班主任工作;4、劳动;5、共青团活动;(三)德育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锻炼法;4、陶冶法;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奖励分为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三、德育模式(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前道德阶段(04岁)2
34、、他律阶段(48岁):被动性和客体性3、自律阶段(812岁)(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1、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工具性的相对主义(朴素利己主义倾向);2、习俗水平: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好孩子”取向;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权威);3、后习俗水平:以法定的社会契约和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准;(三)体谅模式(20实际70年代,英国,彼得麦克菲尔创立)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理论假设: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
35、道德教育:设身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动。(四)社会学习模式(美国,班杜拉)认知-行为主义学说1、理论假设: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榜样对品德的作用;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五)集体教育模式(苏联,马卡连柯)1、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2、“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3、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4、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第十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和班级管理
36、(一)班级的概念: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推动了班级组织的发展。(二)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常规管理;2、平行管理;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三)班集体的一般特征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一定组织结构,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班干部队伍;3、具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四)中小学班集体活动的类型根据活动的时间分布:1、日常性班级活动:晨会与班会;值勤;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2、阶段性班级活动:工作型活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型活动;(五)中小学课外活动特点:1、灵活性
37、;2、综合性;3、实践性;4、自主性。基本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别活动。二、班主任工作我国的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奏定学堂章程)中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1. 了解学生;(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一般分为: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法)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3. 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 个别教育:先进生的教育和后进生的教育;5. 班会活动(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6.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学校领导、班委会、少先队、家庭、社会;7. 操行评定;8.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学期计划(基本情况;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月或周计划、具体的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