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必修期末复习题(一)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 第I卷(选择题)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磨盐”原理的是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搅拌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的位置;放上蒸发皿;加热搅拌;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过滤时,左手控制玻璃棒,右手握持烧杯,眼睛始终盯着玻璃棒和烧杯的接触点,防止溶液撒落D.称量时,称量物置于
2、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4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6下列基本实验操作(如图)方法正确的是 ( )7下图是海水蒸馏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海水蒸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装置缺少温度计,所以
3、无法进行海水蒸馏B.海水经过本装置的蒸镏后,锥形瓶中得到的是淡水C.装置中冷凝器中水流的方向不对,应该为上口进水,下口出水,便于水流下D.海水蒸馏前须加入沸石以防止暴沸8.实验室要配制2.0 molL-1 KNO3溶液100 mL,不使用的化学仪器是 ( )烧杯 250 mL容量瓶 100 mL容量瓶 玻璃棒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A.只有 B. C. D.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过滤”器,能在无人在场的情况下实现顺利过滤,其中装置的关键是导管a的设计,下列设计能达到“自过滤”目的的是 ( )A.导管的上端应该在圆底烧瓶中的液面以上,下端应在漏斗中的滤纸边缘以上B.导管的上端应该在圆底烧瓶中的液面
4、以下,下端应在漏斗中的滤纸边缘以上C.导管的上端应该在圆底烧瓶中的液面以上,下端应在漏斗中的滤纸边缘以下D.导管的上端应该在圆底烧瓶中的液面以下,下端应在漏斗中的滤纸边缘以下10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流程中,理论上正确、实际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COCO2Na2CO3B.CuCu(NO3)2溶液Cu(OH)2C.CaOCa(OH)2溶液NaOH溶液D.FeFe2O3Fe2(SO4)31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以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C.沸点不同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可溶于
5、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分子数为1NA D.常温常压下,14 g N2含有分子数为0.5NA1(2004全国高考理综,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
6、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只是11.2 L1.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30% B.100%C.26.5% D.10015已知气体的体积不仅与分子数的多少有关,还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有关,在标准状况(273 K,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水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16 g氧气所占的体积为11.2 LC.标准状况下,2N
7、A个二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为44.8 LD.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相等16将一定量a%的NaOH稀溶液加热蒸发掉b g水,得到溶液体积为V 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a%。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ab/(80V) molL-1 B.ab/(2 000V) molL-1C.250ab/V molL-1 D.0.5ab/V molL-117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1.5 NA个,含金属离子NA个,则该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5 molL-1 B.5 molL-1 C.7.5 molL-1 D.2 molL-118.300 m
8、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1 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第I卷答题卡题号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19用18 molL-1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1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完成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A.10 mLB.25 mLC.50 mLD.100 mL)。(2)第步实验的操作是_。(3)第步实验的操作是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
9、(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20已知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及一些可溶性硫酸盐,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除杂试剂、所除杂质以及除杂时的化学方程式按照除杂顺序填入下表:试剂加入顺序加入的试剂所除杂质化学方程式21.已知酒精的沸点常压下为78.6 。工业酒精中含水量较多,制无水乙醇时需要除水。(1)为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分所加试剂为_,进行的操作为_。(2)为完成上述操作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装置:用“”标出上图装置a中冷却水进出的方向,用“”画出装置
10、b中所加液体液面的合适位置。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合适装置是a还是b?_(填“a”或“b”)。若选用装置a应注意装置的气密性。那么,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若选用装置b,有人总结出了进行此操作时注意的三点原则,即“一贴”“二低”“三靠”。那么,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一贴”_。二低”,_。“三靠”,_。(3)检验上述除水过程中水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22.右图是实验室里对CuSO45H2O加热使其脱去结晶水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按此图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会出现操作错误,请指出其错误的内容。_。_。_。_。23.实验室欲配制6 molL-1的硫酸溶液,现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240 mL、1 molL-1的
11、硫酸150 mL 25(=1.18 gcm-3)的硫酸18 molL-1的H2SO4足量。还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 mL、500 mL、1 000 mL。配制要求:两种H2SO4全部用完,不足部分由补充。问需选用哪种容量瓶?需用18 molL-1浓H2SO4多少毫升?24.通常情况下,CO与O2的混合气体m L,用电火花引燃后体积变为n L(在相同条件下测定)。(1)试确定原混合气体中CO与O2的体积。(2)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试确定反应气体的组成及体积之比。 参考答案1B解析:海水磨盐的实质是利用蒸发原理使其中的水分蒸发,所以与其原理相似的为蒸发。2B解析:利
12、用本题检查对蒸发、结晶操作的掌握情况。蒸发、结晶是在蒸发皿中进行的。根据蒸发、结晶的操作过程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蒸发过程中先放置酒精灯,然后固定铁圈的位置,再放上蒸发皿即可进行蒸发了。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进行搅拌,最后应利用余热将其蒸干。3C解析:过滤时,眼睛注视玻璃棒和烧杯的接触点,防止溶液洒落的同时,要注视过滤器中液面的高度,防止液面没过滤纸边缘。4A解析:B中只能选用沙子灭火;C中应先用干抹布擦干,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抹稀的碳酸氢钠溶液;D中不能直接排入到水中。5D解析:根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蒸发可用于浓缩溶液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13、蒸发皿中放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容量的2/3,蒸发时可随时添加液体。加热过程中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完成以后的蒸发。所以选D。6D解析: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注意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也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别人,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5左右,让试管切勿受热后用外焰加热。关于酒精灯、试管等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还需全面了解。7B解析:海水蒸馏分离的是水和无机盐,由于无机盐很难挥发,加热至水沸腾时只有水蒸气逸出,而无机盐不会逸出,所以无须温度计
14、控制温度。冷凝管中水流的方向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以便冷凝管内充满水,使冷凝管内的气体充分冷凝。黏稠状的液体加热时会暴沸,必须加碎瓷片;海水加热不会出现暴沸现象,不需要加沸石。海水加热蒸馏时蒸出的水中不再含有无机盐,所以为淡水。8A解析:250 mL容量瓶用来准确配制250 mL KNO3溶液,不能配制100 mL KNO3溶液。9C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创新思维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弄清“自过滤”漏斗的设计原理。该装置a管上端应高于液面,下端应低于滤纸边缘。当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时,通过导管a使圆底烧瓶内外压强相等,烧瓶中的液体会沿导管b流入漏斗内;当液面接近漏斗中滤纸边缘时,导管a的下口将被液体封
15、住,由于圆底烧瓶内的压强减小,液体不再流下。10C解析:A项中第一步操作难以控制,碳的利用率低,且CO污染空气;B项中的AgNO3价格昂贵,经济性差;D项中Fe点燃生成Fe3O4。11A解析: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果沸点相差较大,可以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通常采用分液法进行分离。12D解析:A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2NA;B中溶液的体积未知,所以氯离子的数目无法确定;C中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其物质的量大于1 mol。1D解析:A、B、C项均是正确的,D项中气体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所以0.5 mol CO所占的体积并不是11.2 L。解析:由于在原饱和溶液中加入3.5 g Na
16、Cl和6.5 g水时所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即仍为26.5%。15C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粒子数目、温度和压强,所以结论“在标准状况(273 K,101 kPa)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气体,而且必须是气体。此结论适应的条件是标准状况,即273 K,101 kPa。所以A中水是液体,不符合该结论的使用范围;B中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也不符合该结论的适用条件;D中物质不一定是气体,所以也不对。16D解析:设蒸发前溶液的质量为m,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a%=(m-b)2a% 解得m=2b n(NaOH)
17、=c(NaOH)=molL-1。17A解析:若金属元素用A表示,则根据题意,硫酸盐的化学式为A2(SO4)3,200 mL溶液中含A3+NA个,即为1 mol,则A2(SO4)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其浓度为0.5 mol/0.2 L2.5 molL-1。18A解析:依题意,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c0= =5 molL1。设原溶液与水混合时体积不变,则以体积比14稀释即成试题所要求的溶液。因此,选项A是本题答案。19解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需要硫酸的体积为16.7 mL,所以需要选用20 mL的量筒;由于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所以通常将浓硫酸滴加到水中;A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
18、低;B中无影响;C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浓度偏低;D中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答案: (1)16.7 mLB(2)先向烧杯加入30 mL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继续向容量瓶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滴加至液凹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4)A.偏小B.无影响C.偏小D.偏大20解析:为了使杂质能除得比较干净,所加试剂一般要过量,而试剂过量又出现引入新杂质的问题,为此,加入试剂的顺序要尽可能使前一过量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除去。本题中,加入顺序是BaCl2、NaOH、Na2CO3、盐酸。加过量Na2CO3时可除去过
19、量的BaCl2,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Na2CO3,当溶液达到中性微酸性时,得到几乎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答案加入的试剂所除杂质化学方程式BaCl2硫酸盐BaCl2+Na2SO4=BaSO4+2NaClNaOHMgCl2MgCl2+2NaOH=Mg(OH)2+2NaClNa2CO3CaCl2、BaCl2BaCl2+Na2CO3=B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CO2+H2O21解析:由于酒精的沸点与常压下水的沸点差不多,所以直接蒸馏会混入大量水
20、蒸气,因此,应首先加入生石灰,使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即可得到无水乙醇。蒸馏时冷却水应该从低处进入,从高处流出,以便冷凝管内充满水,使冷凝管内的气体充分冷凝。答案:(1)生石灰 蒸馏 (2)a 将右端的牛角管插入水槽的水中,然后用手捂住(或轻轻加热)圆底烧瓶一会儿,若牛角管处有气泡生成说明气密性良好 滤纸折好,用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底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颈的末端紧靠烧杯内壁(3)用无水硫酸铜22解析:此实验属于对固体加热的基本操作,要从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的使用及CuSO45H2O的化学变化特点分析
21、。由CuSO45H2O(s)CuSO4(s)+5H2O(g)可以看出,本实验是加热固体的操作,反应中有水蒸气产生,为防止水冷凝后倒流,试管口应向下倾斜。答案:没有用外焰加热 试管口朝上倾斜 CuSO45H2O晶体堆积在试管底部 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下部23解析:n1(H2SO4)0.24 L1 molL-1=0.24 moln2(H2SO4)=0.45 moln1(H2SO4)+n2(H2SO4)0.24 mol +0.45 mol0.69 mol用250 mL容量瓶显然不行(和总体积已经超过250 mL) 若用500 mL容量瓶,则n3(H2SO4)0.5 L6 molL-1= 3 mol还需
22、H2SO4:3 mol - 0.69 mol2.31 mol需18 molL-1 H2SO4V1= =0.13 L=130 mL和总体积已经超过500 mL故只能选用1 000 mL容量瓶,n4(H2SO4)1 L6 molL-1= 6 mol还需H2SO4:6 mol - 0.69 mol =5.31 mol需18 molL-1H2SO4V2=0.295 L=295 mL。答案:1 000 mL;295 mL24解析:由反应:2CO+O2=2CO2V2 1 2 12(m-n) (m-n)(m-n)可知:(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V(O2)=(m-n) L(B)当
23、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2(m-n)+(m-n)=(3n-2m) L原混合物中V(O2)=(m-n) LV(CO)=(3n-2m) L+2(m-n) L=n L(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CO)=2(m-n) LV(O2)=(3n-2m) L+(m-n) L=(2n-m) L若反应后的气体密度在相同条件下为氢气的15倍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30,由于产物中肯定有CO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所以另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30,另一种气体只能是CO(也就是说O2不可能有余),该混合气体
24、的组成可用下法求得:可得V(CO2)V(CO)=17答案:(1)(A)当两者恰好完全作用时,V(CO)=2(m-n) LV(O2)=(m-n) L;(B)当CO过量时,过量的CO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O2)=(m-n) LV(CO)=(3n-2m) L+2(m-n) L=n L;(C)当O2过量时,过量的O2的体积=m L-2(m-n) L+(m-n) L=(3n-2m) L;原混合物中V(CO)=2(m-n) L,V(O2)=(3n-2m) L+(m-n) L=(2n-m) L;(2)CO2与CO的体积比为17。10用心 爱心 专心